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明后期长城沿线的民族贸易市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长城为界,中国的北边草原游牧民族与南边耕地农业民族,由于游牧的移动性与农业的固定性的不同,铸成了古代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两个社会模式。定居社会与草原社会,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一方面长期并行发展,一方面又相互冲突与融合,交织构成了迄于17世纪清代统一中国南北的全部历史。秦、汉以来长城两边经济、文化分合发展的历史表明,在这两个区域及两个社会之间,必然有某种贸易的存在,以体现其根本的经济共生关系。特别是明代,“经济上的需要将游牧的蒙古人和农业的汉  相似文献   

2.
《吴道宁墓志》为1982年原河南省沁阳县西关汽车队院内出土,现藏于沁阳市博物馆。该墓志为青石质,由志盖与志石两部分组成。盖和志石均略呈方形,长约57厘米,宽约54厘米,厚约9厘米。盖正面阴刻篆书“明山西按察副使进阶亚中大夫吴公墓”16字。志文阴刻,楷书。竖行,满行40字,共35行,计1316字。现录文标点并考证如下。  相似文献   

3.
明代《戈氏墓志》现藏于河南省沁阳市博物馆。本文根据墓志记载,参考有关史料,考证了墓主戈氏及其夫君山西按察副使刘泾的生平及家世。墓志所载部分内容,对史书、方志有纠误、补缺、印证之作用。  相似文献   

4.
《明书》是清初史家傅维鳞(1608—1667)编纂的纪传体明史,共171卷,记事多有详于《明史》或《明史》所不载者,对明史研究颇有参考价值。作为参与顺治朝官修《明史》的翰林院编修,傅维鳞深知实录与野史之弊,故其治史态度堪称严谨,所修《明书》质量亦高。不过,同任何一部史书一样,凭个人功力修竣的《明书》,也难免有前后抵牾、史事记载舛误之处。就笔者所见,有如下十则。一、前后抵牾五则卷13《世宗肃皇帝本纪》记:“庚午,葬武宗于茂陵。”①而卷12《武宗毅皇帝本纪》则云:“九月庚午,葬康陵。”前后矛盾。实际茂陵是宪宗陵寝,庚陵才是武宗的陵…  相似文献   

5.
《华夏考古))1995年3期发表的《宁五墓志考》(以下简称《志考》)一文①,对1984年发现于孟州市的宁玉墓志进行了诸多考证,读后颇有受益。但《志考》一文的考证,尚有疏误之处,现提出以求教于方家。一、关于宁玉生平的考略宁玉,《元史》中无传,但《新元史》中有其传,所载与志文内容大致相同,然各有详略②。另外,在《孟县志》中也有其传,并载有宁五墓前神道碑的碑妒。《元史》中虽然没有宁王传,但有一些关于宁玉的零星记载,如“伯颜至湖口,遣千户宁玉系浮桥以渡……遣宁玉修吴江长桥,不旬日而成……别遣宁五守长桥”④,可补…  相似文献   

6.
正一、现存《香山县志》概况香山县建于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将南海、番禺、东莞、新会四县部分划归其管辖,范围包括今天的中山、珠海及澳门等地区。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逝世,为了纪念他,同年4月15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将香山县改名为中山县。[1]在香山县约800年历史中,修有《香山县志》共九部,是现今研究中山、珠海、澳门历史的重要参考文献。九部《香山县志》中,只有清乾隆年间所修《香山县志》有完整的《凡例》,其他几部县志或隐于序中或散见于  相似文献   

7.
1987年5月,文物普查小组在山西闻喜县侯村乡元家村宋氏宗祠院内,发现一通明代《涑水渠图说》线刻碑(以下简称《涑水图》(见附图)。 碑系青石质,圆额,长方体,长1.4、宽 0.6、厚0.1米。碑面图文分三部分组成:上部楷书题额“涑水渠图说”;中部刻涑水自发源地流经闻喜县境的实况图,四侧标示东南西北方位,流经之地标明山川名胜、城池村庄名称;下部为楷书文字说明,竖29行,满行15字。全文如下: 洪武二十一年五月二十一日。晋宁里宋得昭置到义宁里乔寺村,乔顺村□庵北涑水河南青口渠地一亩,东西轸,东至道,东北至渠口,南至业主,西至祖渠,北至业主。过粮一斗七合,用价丝绵四十尺,印过文契存照。  相似文献   

8.
楷书《敬斋箴》,人们皆当作明代沈度书法的主要代表作加以推介,从此卷的书写时间、书者官职、所用印章、书写内容等加以研究,此作为赝品无疑。  相似文献   

9.
将《全宋词》、《全宋诗》、《全宋文》三书进行对读研究,发现并归纳出七个方面的疏失:作家名号误;作家官名误;作家籍贯和地名误;作家生卒年限误;皇帝年号误;引用作家出处误;作品题目和内容误。然后对"七误"进行多方面的考证,确定其正确的形式,从而做好三书的规范工作。  相似文献   

10.
论文介绍了胡三省的生平,并对其《通鉴释文辩误》的成书和版本做一考述。  相似文献   

11.
姚思廉撰<梁书>为现存有关梁代历史之主要著作.是书或因所据原始材料讹脱,或因作者行文疏忽,或因后世辗转传写致误,文字颇有错误.中华书局点校本于其文字校勘用力甚勤,实为迄今为止之最佳版本.  相似文献   

12.
张廷玉等监修的《明史》是“二十四史”中之善本,是学者了解和研究历史的重要史书。但因书成众手,难免存在疏漏舛误。兹将《明史》相关列传与《明实录》《国朝列卿纪》《国朝献征录》等文献相对校,考证出《明史》列传中官职记载讹误十九处,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3.
段著《东原年谱》疑误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著《东原年谱》疑误考杨应芹段玉裁《戴东原先生年谱》(下简称《年谱》),作于嘉庆甲子(1814年)或前一年。该谱以治学为中心,记述戴震一生著述与交游,内容丰赡,材料翔实,是后世了解研究戴震生平的必不可少的文献。而该谱亦有疑误,其中有的已被人们发现并加...  相似文献   

14.
贺晏然 《南方文物》2011,(3):186-188
一《明故欧阳夫人王氏墓志铭》①(以下简称《志》)出土于南京市雨花台区,该地在明代时属应天府江宁县。《志》身及盖的高、宽均为56厘米,盖篆书3行,满行四字,共11字,为"明故欧阳夫人王氏墓志铭"(图一)。《志》文楷书,竖28行,满行30字,全《志》合672字。全篇墓志保存完好,字迹清晰可辨(图二)。撰者陶元素,书丹者冯贯,篆盖为李震。该《志》所述为明代南京骠骑将军右  相似文献   

15.
张廷玉《(明史·礼志》是迄今影响最大的专门记载明代礼制的史志文献,但其中也存在诸多史实讹误,这大大影响了其可信度和史料价值.经据《明实录》、《明会典》、《皇明典礼志》、《昭代典则》、《太常续考》、《辛L部志稿》等文献考证,可知该《志》中华书局1974年点校本第47-53卷仍然存在史实讹误21处.其致误之直接原因,大致有脱漏、衍文、字形相近而误等情形;但根本原因还是缘于编纂、刻印和传抄者的疏忽与粗心.  相似文献   

16.
17.
<正>《西域地名考录》一书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系统、完整而且全面地考释西域历史地名的工具书。(1)此书收录地名共6500余条(其中有重复的条目)、90余万言,全部词条、字数均比冯承钧先生1930年编著的《西域地名》710条(陆峻岭增订本增加到920条)(2)多出六倍以上。此书无论从所收地名词条的数量还是涉及的地理范围方面,远远超出了前者,而且大量增加了蒙元史及清代蒙古史上著名的一些蒙古地名条目。不过,  相似文献   

18.
2013年在正定城内出土了一通明代《建文昌神祠记》残碑,碑文主要记述了在城东南兴建文昌祠的过程。本文在对照清代县志所载碑文并进行补正的基础上,对古城四隅改造之背景及过程、文昌祠的兴建及功用进行了考证,同时认为此碑的撰文人应是明代正定名宦梁梦龙。  相似文献   

19.
本就山西省大同市地方志办公整理点校之明《大同府志》存在的版本说明、字及句读标点的错误加以辩证。  相似文献   

20.
廊坊市大厂县出土的<守愚子寿藏记>是明代成化时期内官监太监段聪生前自撰的墓志,也是目首国内发现的唯一一件宦官"寿藏",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本文介绍了墓志情况,并对志主段聪经历四朝的宦官生涯作了考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