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代的盐使司与分司体制——《金史·食货志》“盐法”补正郭正忠金代的盐务机构,包括盐务专司和兼理衙署两大统系。盐务专司,主要有如下三种:一是统管产销的诸盐使司、分司及其下属场务;二是负责运销或征税的盐运司、盐税院、盐钱局等;三是缉查私鹾的巡捕司。兼理盐...  相似文献   

2.
<新唐书>、<旧五代史>、<宋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七部史书,皆有<选举志>,对于研究我国从隋朝以后确立的科举制度以及相应的学校教育、选官制度等,参考价值颇高.笔者做<七史选举志校注>,均以中华书局整理本为底本,并参考今人诸多成果,受益匪浅,但也发现中华整理本存在标点与校勘方面的一些问题,特列出商斠,以就正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3.
啸之新考     
彭印川 《文献》1998,(1):221-226
"啸",早在先秦时代就已出现.<诗经·召南·江有汜>即有"江有汜,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的记载;<王风·中谷有蓷>:"有女仳离,条其啸矣";<小雅·白华>:"啸歌伤怀,念彼硕人".<楚辞>中也有关于啸的记载,如<招魂>:"秦篝齐缕,郑帛络些.招具该备,永啸呼些."<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说吴王"登台向南风而啸,有顷而叹,群臣莫有晓王意者,子胥深知王之不定,乃荐孙子于王."  相似文献   

4.
人的绰号,无非两种含义,即褒义和贬义.金人的绰号,也不外乎此两种类型.现从<金史>中采摭数例,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5.
<大金国志>题宋宇文懋昭撰,是除<金史>外,现存惟一一部金代通史.1986年中华书局出版了崔文印先生的<大金国志校证>.刘浦江先生<再论<大金国志>的真伪兼评(大金国志校证>>一文指出了崔先生校证的一些错误,兹再补误校一则.  相似文献   

6.
社之功用考述(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琳 《文献》2000,1(1):281-287
(接上期) 五、裁决事宜 凡行大事,必先告社.<尔雅·释天>:"起大事,动大众,必先有事乎社而后出谓之宜."大事如军事行动,要告请于社.<礼记·王制>:"天子将出征,类乎上帝,宜乎社."<左传>成公13年:"公及诸侯朝王,遂从刘康公、成肃公会晋侯伐秦.  相似文献   

7.
中华书局点校本<金史>卷十<章宗纪>所载李仁惠的官职,其名称是提点太医和近侍局使,中间应该用顿号断开.元代甘肃行省北部纳怜驿道上的揽出去站,即今新疆哈密西拉布楚喀,从语音上亦能勘合.元代御史王琚所开凿的引泾石渠,其宽度为一丈五尺,深二丈,渠成时间是元顺帝(后)至元五年(1339年),<元史>所记误.  相似文献   

8.
徐有富 《文献》2005,(2):108-124
<南雍志·经籍考>是<南雍志>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明代南京国子监的藏书目录与出版目录.图书出版目录,虽然宋代已经出现,但是到了明代才获得蓬勃发展,而<南雍志·经籍考>中的出版目录堪称明代图书出版目录的代表作,它全面反映了南京国子监的出版成就,从中也可窥见明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即以其出版目录部分指称<南雍志·经籍考>,所以本文将着重探讨其中的出版目录.  相似文献   

9.
金熙宗皇统末年,政局动荡,海陵王在废立之谋已出现时,弑杀熙宗夺权而立.海陵夺权既是为保证统治权力不会旁落太祖一系之外,也是继续发展金初社会改革进程的重要举措.金世宗作为太祖一系的重要一员,从<金史>所记之零散史料可以证明,世宗参与了海陵夺权之事,至少是海陵夺权事件的支持者.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金史·赵秉文传》和《闲闲公墓铭》对读,对《金史·赵秉文传》中的舛误进行考证。证明其中的主要问题来自于元代史臣在编纂《金史·赵秉文传》过程中对有关材料的移置。在对赵秉文在泰和二年至兴定五年间的履历进行考证的同时,对《金史·赵秉文传》的时间上的问题进行纠正,认为运用文献资料和碑刻资料相互结合的办法进行阅读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金史·选举志》中有一些难解的铨选专用词汇,在金代史料中亦没有解释,对于理解金代铨选、官阶制度造成困难。通过对《金史》和金代传记资料的爬梳,结合唐、宋、元铨选制度进行对比,对《金史·选举志》中出现的铨选用词进行考释,对于《金史》的阅读和金代选举制度的理解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举例讨论了中华书局本<宋书·州郡志>脱漏方面的问题,并试为补正,凡33条.这些脱漏,多是在流传过程中产生的,也可能有<宋书·州郡志>本身的失误,又有<宋书·州郡志>本身没有脱漏而中华书局本误补者.  相似文献   

13.
1988年3月,河北省满城县城内进行建筑施工时发现一方铜印。印面近方形,长方柱形纽。印边长7×6.9、厚1.3、带纽通高5.5厘米。印文为阳文篆书"麴使司印"4字(见图)。《金史·百官志》有"中都都麴使司"条:"使,从六品。副使,正七品。掌监知人户酝造麴蘖,办课以佐国用。……凡京都及真定皆为都麴酒使司,设官吏同此。它处置酒使司……"可见金代中都路、京都、真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苏辙集>和<全宋诗·苏辙诗集>中的苏辙佚诗进行考辨,发现<初春游李太尉宅东池>、<益昌除夕感怀>、<除夕>、<过豫章>、<诗一首>等五首佚诗不是苏辙所作,分别属于张方平、唐庚、黄庭坚、苏轼等人所作.开展苏辙佚诗的辨伪工作,可以使其诗集更趋完善,能促进其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15.
缪荃孙著《唐书艺文志注》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洪升 《文献》2005,(3):217-228
缪荃孙著有<唐书艺文志注>一书,<清史稿·艺文志>不载,武作成<清史稿·艺文志补编>没有收录,王绍曾<清史稿·艺文志拾遗>也不见著录,其他各家书目均无载者.  相似文献   

16.
顷读《文物》1977年第11期刊载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写的《北京市通县金代墓葬发掘简报》文中提到一号墓中出有"葵瓣式素铜镜"一面,"并在边缘刻‘通州司使司押’"铭刻,应为关税检验准卖标记"。我认为"通州司使司官"当以"通州司候司官"为确。理由如下:《金史·百官志》载"诸京警巡院,使一员,正六品,掌平理狱讼,警察别部,总判院事。"与"诸京警巡院"条并列的有"诸府节镇录事司"、"诸防刺州司候司",职掌悉同警巡院,唯级别不同,均为兼管司法、治安一类的衙署。1976年黑龙江  相似文献   

17.
陈顺智 《文献》2001,(1):105-118
刘长卿是唐代大历年间的一代作手,人称"五言长城",不仅在当时,即使在明清时代也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关于刘长卿集的版本研究,有万曼的<唐集叙录·刘随州文集>,次有由蒋寅翻译的日本高桥良行所著之<刘长卿集传本考>,再有储仲君先生<刘长卿诗编年笺注>所附的<〈刘随州集〉版本考〉.  相似文献   

18.
高彪是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经学家,在当时的知识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得到以蔡邕为代表的社会名流的认同.关于高彪的历史记载,较为系统的是范哗的<后汉书·文苑传>,此外还有一些零星的记载,如范氏<后汉书>的其他传记、<东观汉记>以及诸家<后汉书>、类书等.这些记载固然保留了高彪若干生平事迹资料,但不清晰之处甚多,影响了我们对高彪一生的真实了解与客观评价.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找到比上述典籍更为原始、更为权威的材料.<汉令故外黄高君碑>①就是这样的材料之一,但它的作用长期以来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特点至少有两个方面是研究中国历史的学者久已充分注意的:一是地域辽阔,二是历史久远.基于这两点,地域文化就产生了,并且同样源远流长.史书中早已有国别史,如<国语>、<战国策>,文学史上也早已有了"十五国风",正史中设地理志,也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单独为一地编撰的人物志,以敝乡而言,见于<隋书·经籍志>的就有佚名<兖州先贤传>一卷、崔慰祖<海岳志>二十卷、白衮<鲁国先贤传>二卷、佚名<济北先贤传>一卷、王基<东莱耆旧传>一卷.  相似文献   

20.
<全宋诗>卷1027、<黄庭坚全集·补遗卷>属于黄庭坚诗补遗著作,其中误收了一些非黄庭坚诗;<四库全书>本<山谷集>、宋麻沙本<类编增广黄先生大全文集>等黄庭坚诗的全集刊本也误收了一些非黄庭坚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