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江沛  薛云 《安徽史学》2022,(2):89-97
学界对延安时期新秧歌运动的认识,至今大多聚焦于秧歌剧本的改造及其工具性价值上,对从城市走出、粗具现代艺术修养的秧歌改造者的思想转变、认知变化、情感起伏关注不够。其实,陕北秧歌之所以能够实现从民间舞台到政治舞台的华丽转身,秧歌改造者为适应乡土环境和以边区政治文化要求所做的创作转向至为关键。在整风要求、下乡经历和战争与革命动员需求等因素影响下,秧歌改造者通过其现代艺术修养提升了秧歌表演中的民间艺术水准,增强了战争与革命动员的宣传水平,同时也接受了面向工农兵进行文艺创作的新立场和新观念。从这个意义上讲,延安时期的新秧歌运动既升华了民间秧歌,也塑造了秧歌改造者,是中共政治文化与民间艺术形式有机融合的极佳范例之一。  相似文献   

2.
"东北"是中国的东北地区国土的总称,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以汉文化为主并融合了其他民族等习俗的多元文化。东北秧歌舞蹈是汉族民间舞蹈中的重要一个舞种,为了研究东北地区的秧歌,采用不同层面与角度来分析。本文拟选取舞蹈生态学角度来对东北秧歌进行研究和探讨,从而了解这一舞种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3.
《沧桑》2012,(2):136-136
王晖在《安徽地方志》2011年第4期上发表文章,探讨方志政治文化与泛政治化。1.方志是一种政治文化现象。在中国历史上,“政治”与“文化”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作用于二者之间的正是所谓“政治文化”。方志是政治文化建设的产物。方志是伴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2.新方志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文化方向。方志工作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4.
<正>《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决议》的这一重大政治论断从空间与时间、文化与精神等不同维度科学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和重大意义,彰显了这一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其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这一新的重要论断尤其需要我们深入学习、深刻领会。  相似文献   

5.
不将“中国”这个概念视为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 ,而是力图解释或说明走向统一的具体的历史过程 ,这确实是近年来战国秦汉史学界的一个潮流。正值唐代史研究的报告集《东亚历史中的国家与地域》(唐代史研究会编《唐代史研究会报告》Ⅷ ,刀水书房 ,以下略称《国家与地域》)付梓 ,其中与战国秦汉史有关的论考有池田雄一的《长江文明与尹湾汉简、马王堆“小城图”》 ,松崎常子的《从楚、秦、汉墓看秦的统一》和古贺登的《蜀的开国传说和氐羌族》三篇。池田雄一论文在分析了新出土资料的基础上指出 :一直到战国时期 ,长江流域都保持了独自的文化 ,…  相似文献   

6.
<正>“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历史学也是当代中国辉煌成就的内容之一。如何“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历史规律,把握历史趋势,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就成为当代中国史学的重大使命。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 ,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古典兵学文化无疑是一个具有独特意义的研究领域。一方面 ,中国历史上战争的类别之多、频率之高以及剧烈的程度 ,举世罕见 ,古人所谓“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正是此一实际的反映。中国古典兵学文化与其它历史文化一样 ,具有强烈的历史的延续性和自己独有的主导性的价值观念。在战争方式不断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今天 ,超越时空的悬隔和文化的隔膜 ,使中国传统兵学能够与西方军事文化“对话” ,透视其精蕴要义并完成其向现代的转换 ,服务于当代军事理论的创新 ,从而赋予古典…  相似文献   

8.
正李剑农的《中国近百年政治史》~①,是民国时期对中国近代政治变化历程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史学名著。该著宏观鸟瞰中国近代政治变迁之大势,着力抓住近代政局变化的关键点,准确把握近代政治发展之历史走向,展现了非凡的洞察力和深刻的历史见识。如阐述太平天国运动后清廷政治权力下移与汉族官吏地位上升及由此引起的新的满汉矛盾,如从政治势力的消长及分化组合来观  相似文献   

9.
周丹 《攀登》2014,(1):73-77
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对鲍威尔所理解的“当代的普遍问题”进行了反驳和纠正,宗教批判和政治解放并不能实现犹太人的解放,“对政治解放本身的批判”才是“当代的普遍问题”.在现代性语境下,“当代的普遍问题”已经不再是如何从“传统”进入“现代”,而是如何超越“现代”,实现人的真正解放.  相似文献   

10.
《中华遗产》2013,(11):8-10
悠久的中国历史,有一个重要的支撑元素就是“家”,从家族而家国,所谓“家国一体”、“家国同构”、“齐家治国平天下”。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一些著名的权力家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掌控力,有时甚至超越或取代了政府职能部门。无数家族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影响了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甚至某一时段历史的走向。  相似文献   

11.
《新方志“概述”点评》(以下简称《概述点评》)一书,就新方志概述的理论内涵与编撰实践展开综合研究。这部专著从理论研究到实践运用以及专题选择和研究深度上,都显示出当代方志学经过30年的创新与发展开始走向更为成熟的阶段,是当代方志学理论的重要发展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12.
1949年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并不只是一个政权代替了另一个政权、一种政治力量代替了另一种政治力量,而是一场中华民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大变革。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他的名著《美国与中国》一书中写道:“1949年以来的中国革命,以其牵涉到的人数或从其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说,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对世界外部地区来说,这也是现代一次最少为外人所知的事件。”  相似文献   

13.
文史书柜     
正《历代经济变革得失》吴晓波著浙江大学出版社定价:42元作者的初衷,想从历史的角度探寻当代中国经济变化崛起的原因,但无形中却打开了一扇研究中国历史精神的大门。解释中国历史精神的路径有很多,从政治与文化的角度比较常见,却鲜有从经济运行的层面出发,以  相似文献   

14.
从“史官史学”走向“史家史学”:当代中国历史学家角色的转换姜义华中国史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体裁多样,内容丰富,而且从未中断过。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由国家任命史官、组织史馆、编纂史书、记述史事,使史学的延续与发展有了可靠的保证。西周已有太史等史官。宋代史官...  相似文献   

15.
陈晨 《文史精华》2003,(1):56-60
在延安时期波澜壮阔的革命文艺大潮中,新秧歌运动的兴起与发展具有着十分突出的意义。因为它不但是延安文艺座谈会后毛泽东“讲话”精神的最早体现,是以《白毛女》为代表的中国新歌剧产生的直接源头,而且也是文艺同工农兵相结合,努力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的具体实践和典型代表。1942年后,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新秧歌运动发展速度之快、波及范围之广、演  相似文献   

16.
只要提起“秧歌”,很多人会想到,它是中国民间舞的表现形式之一,而且最能代表我国汉族民间舞的特点。从秧歌的发展历史来看,已历经几个朝代,汉代百戏、唐代参军戏、宋代舞队、元代社火、到了明清时代的秧歌,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这么久远发展而来的民间艺术,的确它代表着一种文化,代表着一方民族精神。那么,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在我国56个民族中,东北大秧歌舞蹈如同其它民族舞蹈一样与整个历史的发展息息相关。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之中,东北地区曾经居住过许多少数民族,如肃慎、契丹、高丽、蒙古、汉族等等。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  相似文献   

17.
浙江是秧歌大省,文章借助“口头程式理论”,以《中国歌谣集成·浙江卷》收集的秧歌词为对象,对浙江秧歌词作一文本分析,以解释浙江秧歌创作的规律,提供理解浙江秧歌的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18.
汲春锋 《神州》2014,(17):166-166
近年来,中国出现了“传统文化热”的社会现象。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历史,离不开传统,传统是不能割断的。毛泽东曾经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割断历史。”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同样也不应与传统割断,我们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出有利于现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因素。江泽民在2001年建党80周年讲话中明确指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党和人民从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  相似文献   

19.
关于商周文化之间的异同比较 ,最早可追溯到孔子。在《论语·为政》篇中 ,孔子认为夏商周三代的文化大同而小异 ;而近人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则认为“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 ,莫剧于殷周之际” ,由此形成了商周文化“迥异说”与“微殊说”的对立。但至今所做研究或从政治制度方面比较 ,或从思想方面比较 ,或从考古资料及古文字形体方面比较 ,各执一端 ,难免有以偏概全之弊。随着商周考古资料更多地出土 ,特别是甲骨文、金文资料的丰富 ,商周历史文化的研究也日益走向深入。近来王晖教授所著《商周文化比较研究》 (人民出版社 2 0 0 0年 5…  相似文献   

20.
据《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院在今年7月开办“当代中国研究硕士(MasterofArtsinContemporaryChina)”课程。这是一个由中文系主导的跨学系、跨学院的双语课程。该校中文系系主任李元瑾副教授表示:“这是东南亚地区第一个特别针对当代中国发展所设计的研究生课程。我们将在‘经济与商业、政治与国际关系、社会与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