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粤氛之兴三年矣.自上年十二月初四日,攻陷武昌省城后,声震东南,(?)传伪檄,不杀一人,闻者信之,以为此中有人殄灭非易,无不心惊魄动恐祸生之无日也.镇江曾遭夷难,悚惧滋甚,岁暮即纷纷迁徙,未尽正月,十室九空.曾江督陆建瀛,奉命至九江迎剿,不知何意,将各险要防兵撤去,自回京金陵.贼帆遂于是月廿九日,顺流直下,不十日而省城已报失守,是为二月初十日.至二十二日,而炮声震天,贼船飞集京口,时则驻防大兵,先已逃散,江中拒战止艇勇数百,势寡难敌,贼於申刻振旅入城,若真锐不可当也.岂知居未数日,城中逃人络绎而来,虽传闻异辞,而情形  相似文献   

2.
王平 《安徽史学》2011,(4):103-107
本文通过对新发现的《皖江公学试办章程》的分析与考察,认为:皖江公学创办和停办时间大约在1903年5月初至1904年4月中旬之间;清末提倡实学之风、日本近代私立高校之成功、近代安徽高等教育不发达、民间缺少"私学"等因素皆对该校的创办有影响;皖江公学是近代安徽第一所私立高等学堂,为大学预科,是"壬寅学制"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京口记》是较早介绍京口地区景物风光的专著,南朝刘宋时代刘损著.损字子骞,曾任吴郡(今苏州)太守,卒赠太常.其族兄刘毅、刘粹皆因佐宋武帝刘裕有功而任要职.刘氏宗族祖籍彭城(今江苏省铜山县),晋氏东迁后始世居京口,刘裕即出生并生长在这里,刘损记述并赞美京口人杰地灵、风光秀丽,亦有光耀刘氏之德,为刘裕代晋作一粉饰之意.该书久佚,今从诸类书及《文选》注中辑出十七条残句,蒐为一篇,并为之校注,希望能为今日之研究者节省翻检之劳.  相似文献   

4.
《道咸宦海见闻录》是一部自叙年谱,作者张集馨生前并没有为此书取名。《张集馨自订年谱》、《椒云年谱》等名称都是后来的研究者、本书的传钞者所加的。编者依据这部年谱的特点,名之为《道成宦海见闻录》。  相似文献   

5.
6.
宋氏墓志是早年从临城王氏家族墓地盗掘出土的。宋氏乃北宋名臣宋浞之女,王鬷之妻。该墓志不仅记述了宋氏生平事迹,而且对研究北宋临城王氏家族以及宋、王之间的姻亲关系等颇具价值。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小说,至唐代开创了一个新局面,虽尚“不离搜奇记异”,但已进入了“有意小说”的时代.这一时期作品繁多,人才济济,许多佳作一直流传至今.《王氏见闻录》是五代时期的一部笔记小说,文字洗炼,篇幅短小,但内容却十分丰富.惜其早已散佚.《崇文书目》归入史部传记类,《通志》、《通考》均未收录,《宋志》归入子部小说类.为了便于更好地了解历史,从宋人李昉的《太平广记》中钩辑出此书,仅得三十二条,实在令人惋惜.  相似文献   

8.
《西夏书》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玉冰 《文献》2001,(2):278-287
有清一代,乾嘉考据学风大盛,许多学者都致力于对古史的搜辑钩沉工作.在中国西北边陲立国近两个世纪的封建割据政权--西夏国的历史,引起了不少清代史家的关注,他们从各种文献中搜寻史料,纷纷著书立说,试图重现神秘的西夏国的历史,这样,在清代诞生了一批汉文西夏史籍.  相似文献   

9.
《古逸丛书》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逸丛书》在中日典籍交流史上占有突出地位。本丛书所收既有在渊源所自的本土久已失传的佚书,也有多种东邻收藏而国内罕见的隋唐写本与宋元刻本,还有日本剞劂的中国典册和彼邦汉籍。《古逸丛书》于版本学、校勘学、辨伪学、辑佚学等诸多学科的研究都有很大参考价值,直至今日,仍在古籍整理研究工作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本丛书对于研究古代中日汉籍交流史以及中国典籍在日本的流传与影响,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程郁 《文献》2004,(1):75-83
<曾公遗录>为北宋神宗哲宗时名臣曾布所作的从政日记,今残三卷.其史料价值日益为学术界重视.  相似文献   

11.
《西河旧事》一书,撰者不详,大约散佚于隋唐之际,宋代以降有学者在著录时,将撰者误题作樊文深,近代也有学者将该书误作喻归撰《西河记》。本文辑得群书征引《西河旧事》佚文共16则,在此基础上,对《西河旧事》的同书异名、作者及成书年代进行了考辨。研究表明,佚名撰《西河旧事》大约成书于东晋时期,历代典籍在著录引用时,或作《河西旧事》《西河故事》《河西故事》,系同书异名。  相似文献   

12.
王荆公《易解》考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安石不但在政治学上地位突出,在经学上也很有影响。他早年所《易解》在元代后期佚失,但它曾引起包括程颐、朱熹在内的大批学的关注,影响较,价值颇高。本在辑佚的基础上对《易解》的写作、流传及其影响作了考察。王安石在借鉴吸收前辈的易学成就基础上,于嘉祜年间写成《易解》。《易解》的主要思想与王安石的政治主张是一致的,是其早期思想的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13.
《辽左见闻录》是清康熙年间文士王一元在旅居沈阳时所写的见闻笔记.记录了当时辽左气候、农业、商业、民风民俗、流人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对研究清前期东北地方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历来为历史学者所倚重,但始终缺乏详细系统的研究.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补充和进一步论述,尤其重视文献史料价值的发掘.  相似文献   

14.
《辽左见闻录》是记载辽东故实之较早,价值颇高的专书。本介绍了该书的作王一元,进而揭示了该书的史料价值和版本价值。  相似文献   

15.
《傅子》辑本考略曹东方,陈见微《傅子》,哲学著作,晋傅玄(217─-278年)撰。玄字休奕,魏晋之际哲学家、学者。北地泥阳(今陕西省耀县)人。少孤奋。学识渊博,精通音律,善为文章。历官弘农太守,领典农校尉,封鹑觚男。武帝受禅迁司隶校尉,性亮直刚劲,贵...  相似文献   

16.
文章详细介绍今天所见桂林图书馆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收藏的光绪二十二年重刊木刻版的《永宁州志》和民国间石印的光绪十一年《永宁州志》版本由来。  相似文献   

17.
唐《李荣墓志》考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6年,曲阳县燕赵镇郑留营村发现唐代李荣墓志一方,志文记载了李荣家族的渊源及一家四代人的概况。通过李荣一生戎马生涯的职务变迁,反映了唐代中期河北一带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情况,对研究当时的历史提供了真实的文字资料。  相似文献   

18.
《文物》1979,(8)
解放后,在国内发现了明隆庆五年(1571年)吴氏聚好堂刻印的《墨娥小录》。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十五,《明史·艺文志》卷三,都有"吴继《墨娥小录》四卷"的著录。如今我们看到原书,知道吴继并非作者而是刻印者,该书是十四卷而并非四卷。《小录》分类辑录了造笺纸、染色布、制香料、作花炮、炼丹药、酿酒醋、种蔬果、栽花木等方法。正如吴继在引言中介绍:"自文艺、种植、服食、治生以至诸般怡玩,一切不废,如元凯武库,随取具足。"书中内容大多是辑录者亲身采访所得,实用者多,荒诞者少,对于研究我国化工、医药  相似文献   

19.
夏赫连勃勃《国书》考略屈直敏十六国史学上承魏、西晋史学发展之余绪,下启南北朝史学之繁荣,史家之众多,史著之繁富,堪称空前。不仅汉王朝重视国史的修撰,就连割据一方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也效法汉王朝,于兆基之始即建立掌著述、典史职的专门机构,负责修撰国史。诸国...  相似文献   

20.
《十六国春秋》100卷,附录2卷,北魏崔鸿撰。书创于魏宣武帝至孝明帝年间,为我国首部记载多民族政权的大型私修史著。作者崔鸿晚年在其子子元协助下完成全书,死后子元将书奏上,受到朝野关注,“颇相传阅”,从此流传于世。 书为纪传体,各国为录,凡16录,载人物传记544篇。由于卷帙浩繁,又未经刊刻,历代皆以写本流行。经年既久,传写本与原书在卷数、文字上都有了差异。 《隋书·经籍志》著录为“十六国春秋,一百卷”,原书所附《序例》、《年表》各1卷已不见著录;《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则记载此书为“一百二十卷”,与《魏书》《隋书》记载皆大异。 《晋书》修成,其《载记》部分越来越多地被世人视为十六国史研究的基本资料,崔鸿《十六国春秋》遂渐被冷落,至南宋,完整著录已稀见,卷帙、版本情况益加不明。 明万历三十七年,一种首尾完整的百卷本《十六国春秋》刊行问世,成为明、清二代乃至今日流行最广的版本,书首仍题“北魏崔鸿撰”,实际为浙江嘉兴文人屠乔孙、项琳之等据旧本残卷修补而成。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