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 為了加强對‘文物參考資料’的學習,在一九五二年十月,我院調查設計組成立了‘文物參考資料學習小組’,並討論了學習的方法和制度。不久,因為同志們紛紛外出參加各地工作,這個學習就無形地停擱下來。今年,經過反官僚主義學習後,同志们對業務學習的要求很迫切的提出來了,於是,  相似文献   

2.
盧繩 《文物》1953,(11)
天津大學士建系建築設計教研室在今年暑期率領房屋建築學專業一年級同學到北京參觀中國古代建築並作實測的實習。這次實習測繪了北海的庭園建築和西四牌樓宮門口西三條胡同二十一號的魯迅先生故居。參加測繪魯迅先生故居的同學有六十三人,教師有盧繩、童鶴齡、鄭謙、張佐時等四人。進行測繪工作計兩天,攝影二十餘幀,繪製實測圖樣十餘幅。  相似文献   

3.
编者的话     
《文物》1953,(7)
南京博物院學習小組以本刊作為業務學習材料之一,並有組織有計劃的進行討論。本期發表的‘學習"文物參考資料"的體會與意見’一文,是該組應本刊的要求,把他們的學習情况和在學習中所提出的意見寫給我們的一封信。其中除介紹了學習方法、收穫等值得我們注意外,更重要的是對本刊  相似文献   

4.
熱河省博物館已在今年五月正式成立了籌備組,地址在承德市離宫內。該組籌備開始時,盡力克服幹部少(僅三人),基礎較差的困難,設法展開工作。一方面派員到北京各博物館參觀學習,一方面與本省各有關單位聯系,說明博物館的任務與方  相似文献   

5.
在这次教育实習的時候,我們呼和浩特市二中初二年級二十三班实習班主任小組的实習生,組織了一次以歷史上有重大意义的二万五千里長征为主題的班会。这样的班会在我們呼市來說还是第一次。班里情况——主題的確定这班学生一直存在着的一个問題是:歷史学習不好,考了几次,全班五三名同学有二十多名不及格。同学們反映歷史难学,記不住。有的同學說,学歷史沒意思,也沒有什麽用,干脆就放棄了。根据这种情况,我們結合課堂教学(中國近代史:第二次國內革命战爭時期)就准备開一个班会,希望  相似文献   

6.
《文物》1953,(11)
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中国科學院和北京大學爲了配合國家的大規模基本建設工程,進行地下的古墓葬古遺址的清理發掘工作而聯合舉辦的第二屆考古人員訓練班,經過了三個月的課堂學習和田野實  相似文献   

7.
江西博物館籌備處在今年一月正式成立。成立以來,主要是進行了革命文物等資料的蒐集工作。由於工作人員少、缺乏經驗,對這些已經蒐集到的资料,還沒進行整理、登記和編目。因此,有關博物館工作的方法與經驗,是我們感到迫切需要學習的。在接到‘文物參考資料’三十二期和學習的通知後,我們就開始展開了對這幾篇文章的學習。先由每人仔細閱讀,然後在集體業務學習時間内進行討論。討論時,雖然很想聯系我們的實際工作來談清理、登記、編目,但是由於缺乏實際經驗,所以  相似文献   

8.
一九五三年十月,首都人民英雄紀念碑興建委員會組織了一個古代雕刻考察團,到各地參觀古代雕塑作品;經歷了山西大同的雲崗,太原天龍山,河南洛陽龍門,鞏縣石窟寺,甘肅天水麥積山,河北響堂山幾處石窟,並且參觀了大同、太原、西安、洛陽、開封、濟南等地的歷史博物舘和著名的廟  相似文献   

9.
海濱 《中华文史论丛》2012,(2):167-199,397
岑參西域詩建構了一條唐詩西域之路。詩中大量西域地理語彙是現存唐詩中僅見的。岑參詩歌詳盡記述從長安到安西乃至中亞諸地的行程,完成了唐詩西域之路的地理學建構,客觀上成爲以詩證史和補史的典範。這些西域詩又充滿了真淳深婉的性情和昂揚壯烈的猛志,岑参賦予了這條道路濃厚的人文色彩,完成了唐詩西域之路的文學建構。  相似文献   

10.
圖書舘     
《文物》1951,(1)
北京圖書館舉辦蘇憲法圖片展覽一九五○年十二月三十日,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二十八週年紀念日。國立北京圖書舘為了慶祝這一富有世界曆史意義的偉大節日,特自三十日起舉辦蘇聯憲法圖片展覽兩星期。至一月十五日參觀人數達四、三四九人。又該舘所舉辦的太平天國革命史料展覽,已於一月七日閉幕,共展覽二十二天,參觀人數六、九七九人。天津東站候車室開闢閱覽室天津東車站新修建的新型候車室,爲了滿足旅客需要,闢了一間書報閱覽室,從上月二十八日已開始陳列大批書報。瀋陽市圖書館開闢時事资料展覽室瀋市人民圖書舘,為帮助讀者學習時事,特在新聞雜誌閱覽室內開闢一個時事資料展覽室,內有時事書籍一百二十餘冊,時事漫畫七十幅,以及舘內所藏舊書中的美國侵華史料三十餘種,對讀者的時事學習上,帮助很大,每日來館閱覽者已超過二百餘人。黑龍江省人民圖書館舉辦時事展覽會省人民圖書舘主辦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時事展覽會,在一月六日開幕。陳列有連環畫、漫畫、照片、歷史資料、地圖和各種模型等。內容有美帝侵華史、美帝是個紙老虎、援朝就是衛國、和平民主陣營力量大、和平堡壘蘇聯、中國人民力量大、咱們的行動等部份。地點在齊市人民公園該舘內,展覽期間一個月,觀衆極爲踴躍。  相似文献   

11.
《文物》1951,(1)
本會於一九五○年根據每三個月一期的工作計劃,逐步推進工作。除全省人民代表會議開會時期及國慶節等公開展覽兩次外,所有陳列古物,凡經機關團體介紹,均得隨時參觀。並曾派員赴中央參觀故宫博物院歷史博物舘等處,藉資觀摩。於學術上,業務上,亦曾向國內各文管機關以及私人研究者,通信聯繫,藉資深入研究。茲將一年來工作梗槪,略述如次。  相似文献   

12.
有的同学说:“历史課材料多头緒乱,不好学”,又说:“人名、地名、年代一大堆,記不住”。从这里可以說明部分同学对学習历史的目的是不明确的,因而学習兴趣不高,以至学習成績不好,因此,如何的鼓动同学的学習积極性,从而提高学習質量,以完成为祖国培养青年一代的教育任务,便成为非常重要的一个問題。个人在这方面,几年来曾作了一些尝試,今写在下面,请同志們指正。  相似文献   

13.
陳學然 《中华文史论丛》2012,(3):277-372,400,401
章太炎自1920年代以來發表大量批判"古史辨"襲取日本人疑古餘緒之言論,但其連番譏諷一直未引起注意或討論。本文即以此爲起點和觀察視角,重新探究"古史辨"的日本因素,並在上世紀初中日文化交流頻繁的時代背景下探討胡適、顧頡剛接觸日本相關學術的可能性,觀察他們在時代變局下的治學心態。最後,本文將比較"古史辨"與"東洋學"興起的原因與目的,以及它們與二十年代中國社會、政治環境等錯綜複雜的關係。當然,藉着相關探討,我們能同時看到世變之下史家在建立學術事業過程中顯露的人生宗旨、學養情操,以及與之息息相關的歷史意識與民族文化認同。  相似文献   

14.
《文物》1950,(Z1)
國立南京博物院最近依靠群衆完成一件重要的搜集工作。華東人民革大第八大隊董思勇同學,住在南京八寶前街十九號,星期日放假,在家生產種菜,偶然在地上發现有花紋的殘陶器和陶片,上面並寫有英文字。他想到在參觀博物院時,曾见到類似的東西,即携帶兩件由學校轉交南京博物院。該院在五月二十日派人携回殘陶片一件,經初步鑑定,確係  相似文献   

15.
懷念史華慈     
從50年代早期到90年代晚期的四十多年來,通過他在哈佛大學政府與歷史系的教學工作,以及通過他的著作與論文,史華慈成為中國研究領域内的泰斗級人物。他的研究,尤其是在横跨思想史與政治學的領域,已成為衡量學術的標准,他的研究對于學生們以及全世界的學者們都具有指導作用,而且已成為學人們獲  相似文献   

16.
要想有理智地、自覺地、成功地參加革命,就必須進行學習。因為國民教育遭受沙皇制度的長年摧殘,彼得格勒的圖書館事業辦得很糟。必須迅速地和無條件地進行下列各種主要的改革,以西方自由國家,尤其是瑞士和美國早已實行  相似文献   

17.
王晴佳 《中华文史论丛》2023,(1):369-399+408
近代學者陳寅恪以其史學名世,但他治學的方向,經歷了幾次明顯的轉變。陳寅恪自早年在海外求學開始,專注學習外國語言,以文字學(philology)的研究爲專攻,歷史學爲輔。1919年他在哈佛求學,與白璧德(Irving Babbitt)晤面,討論佛理,由此而專研亞洲文字,以漢朝以降的“殊族之文、塞外之史”爲對象,直至任教清華期間(1926—1937)。但抗戰的爆發,迫使他轉向隋唐史,基於通史類的著作,撰寫了《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二書,對隋唐史的演變,做出了宏觀、通貫的獨到解釋,確立了他在史學界的地位,其國際、國内影響延續至今。  相似文献   

18.
文物的登記、分類、編目,是文物保管機關和博物館的最初步的也是最基本的工作。這一步工作做得不好,就下可能按一定計劃來很好地達成保管、研究、陳列、調配等多方面的使用效果。因此,發動大家討論和研究這工作的經驗,對於博物館工作者來說是非常需要的。學習了‘文物參考資料’一九五三年第四期發表的傅振倫、謝康二同志的文章後,對我們有很大的啟發和幫助;尤其是謝同志的鑽研精神;傅同志多年工作經驗的概括總結,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現在談談我個人對這兩篇文章  相似文献   

19.
(一) 一九五三年十月至十二月初,我同九位雕塑工作者到大同雲崗、太原晉祠、天龍山、平遙、南北響堂山、西安、順陵、霍去病墓、麥積山、洛陽、龍門、鞏縣、開封、濟南、長清靈巖寺等地,參觀了古代雕塑。從時代上說,由漢起到明、清止的雕塑品,或多或少的都看到了;從所看的作品件數上說,由一般的瀏覽到重點的欣賞,約有數萬件。我們參觀的時間太短,不要說不可能作有系統的研究,就連應該攝取像片的歷代重要作品也未能照全。雖說是時間太短了,但  相似文献   

20.
2001年7月21日至24日,主題為“中國哲學與廿一世紀文明走向”的第十二届國際中國哲學大會在北京會議中心舉行。共有250多名代表出席了會議,其中臺港、海外學者和中國大陸學者大約各占一半,其間共召開了四次全體大會、五十二場次分组會議,有二百零四位學者在大會或分组會上報告了論文。各位代表圍繞着主題比較集中地討論了人們關注的一些問題,如:中國哲學與西方哲學研究的問題、對象和範圍有何异同?如何深入研究和發掘儒、道、佛、墨、兵、易等傳統哲學思想原創性貢獻,并揭示其現代意義和價值?參照西方的哲學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