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元千佛崖石窟长期受自然环境的影响,造像各类风化病害极为严重。其中化学风化引起的岩石粉化脱落、表面泛盐、孔洞状风化等病害影响了石窟造像的长期保存与展示。为了有效治理造像化学风化引起的病害,在总结国内外石质文物风化机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广元千佛崖石刻造像风化产物的分析,结合石窟保存环境特征,研究了广元千佛崖石窟石刻造像化学风化的原因,以期为石刻造像化学风化引起病害的治理,以及抢救性保护修复材料、工艺筛选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
千佛崖(图一)位于“全国咽喉,嘉陵砥柱”的广元县城北五公里。即古石柜阁。《四川通志·山川志》引《清一统志》云:“千佛崖在县北十里,江东岸,石崖蜿蜒其形如门,上有千佛,唐时韦抗凿石为佛”。事实上,这里的佛教造像肇端于韦抗造像之前,早在南北朝时期千佛崖就开始造像了。史书之所以记载千佛崖造像为韦抗造佛,因为在大云洞外壁上还保存有唐刻的功德记:“剑南道按察使银青光禄大夫行  相似文献   

3.
广元千佛崖石窟调查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广元市位于四川省北部,嘉陵江上游,东界旺苍,西接江油、青川,南连苍溪、剑阁,北与陕西宁强接壤,东北扼秦陇而西南控蜀巴,历为川北重镇,蜀门锁钥。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广元已有了较为发达的物质文明。秦代始置葭萌县,属蜀郡,为四川最早建县的地区之一。古代汉中至蜀的秦蜀走廊——金牛道,大半路程在广元境内。最迟在北魏晚期,广元地区已开窟造像。经西魏、北周和隋,至唐开元前后造像极盛,晚唐、五代仍久盛不衰;宋代以后主要为妆銮像之举。开凿历史之长在四川称最。广元市现存石窟造像多处,其中以千佛崖石窟规模最大,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实地调查和已披露的考古资料,辨析四川广元千佛崖唐前期495龛和746窟涅槃造像的内容及表现特征,进而阐明746窟涅槃像与744窟双树说法像形成组合关系,且与涅槃义理相契合。初、盛唐之际涅槃造像兴起与武周革命具有内在联系,涅槃实有影射女帝武则天以方便身为转轮圣王之用意。  相似文献   

5.
广元千佛崖初唐密教造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佛教石窟中,密宗造像数量多,是一大特点。但过去对盛唐以前的早期密教造像情况并不清楚。1989年秋,笔者参加了对川北石窟的考察,发现广元千佛崖两处初唐造像值得注意,通过对它们的分析可以更加完整地了解四川密宗的发展过程。一莲花洞右壁龛像莲花洞,位于千佛崖窟群的最下层。窟横长方形,正(东)、左(南)和右(北)壁三面设高环坛,坛上三面各贴壁开一大龛。三龛均为较浅的圆拱龛,龛内造一佛二  相似文献   

6.
四川广元千佛崖石窟绿色颜料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千佛崖石窟位于广元市城北5㎞嘉陵江东岸,现存54窟、819龛、大小造像7000余身,这些珍贵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艺术及科研价值。2008年由于受到汶川地震的影响,很多彩绘佛造像损毁情况严重,修复工作亟待进行。为此,本研究以四川千佛崖采集的7个样品的绿色颜料为研究对象,利用金相显微分析、偏光显微分析、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对其进行物象和成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千佛崖采用的绿色颜料主要为人工合成的氯铜矿和石绿,还有少量的巴黎绿,且处于颜料最外层,应为近代重新修复所施加的;同时,对于碱式氯化铜及其相关物质、石绿、巴黎绿在中国的使用情况及其应用特点进行探讨,以期对后期的保护工作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千佛崖造像     
千佛崖造像田华明在距邻水县城22公里的王家镇地龙村境内,有一大型较完整的摩崖石刻造像群。据史料记载,该造像群体是唐朝中和元年(841年),由华严宗僧众凿造。是邻水县迄今发现最早的摩崖造像。摩崖造像镌刻于高耸的砂质石岩上,总长18米,高2.3米。石龛共...  相似文献   

8.
广元在四川盆地的北缘,北接秦岭,南扼剑阁,位于嘉陵江上游之滨,自古即为由秦入蜀的孔道,在军事和交能上都占有重要位置,现宝成铁路也经过这里。广元县城西北共有摩崖石窟雕刻三处,均沿着嘉陵江两岸断崖开凿,一处是城北约四公里嘉陵江两岸的千佛崖,一处是与千佛崖斜对东岸的皇泽寺,一处是东岸南段的五佛洞。皇泽寺在《文物》、《考古》上均作过较全面地介绍,五佛洞为宋刻,规模较小,作品也较一般,又经过严重地破坏,所剩石刻已不多。本文只就千佛崖作一概括介绍。广元千佛崖是四川省也是全国最重要的石窟群  相似文献   

9.
雷玉华  王麒  王剑平 《文物》2021,(11):70-82+97
<正>四川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是四川境内规模最大的石窟寺及摩崖造像群,亦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里进行了一系列保护工程建设和考古调查,公布了以《广元石窟内容总录·千佛崖》(上、下卷)[1]为代表的大量学术成果。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在新的小型航空器(无人小飞机)、高清正摄影像及全息三维数据模型等技术的支持下,调查组对千佛崖崖面现存遗迹进行了识别,大致可分为崖面建筑、崖面栈道与崖前道路、施工搭架及其他防护附属物遗迹;  相似文献   

10.
四川广元千佛崖与皇泽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千佛崖与皇泽寺开创的年代千佛崖与皇泽寺石窟,是今天研究四川石窟艺术最重要的两处。佛教艺术在中国的发展,从古代交通道路以及现存的各石窟群来看,可以说是由玉门关东传河西陇右,然后再东到中原,南下巴蜀。广元——古代的利州,是入蜀的要道,因而这千佛崖与皇泽寺就凿在利州,今日的广元,成为四川石窟中最重要的两处了。  相似文献   

11.
梓潼城西15公里有卧龙山,也叫葛山、亮山。《奥地纪胜》载:“葛山、亦名亮山,昔诸葛北伐,尝营此山,因名”《蜀中名胜记》亦载:“梓潼西南三十里葛山,又名卧龙,相传武侯代魏,驻兵于此。”山上诸葛寨,山形椭圆,四面陡削,四寨门尚存。寨项较平,周围约3000多米。南端为葛山寺,今人叫千佛宕。葛山寺修建年代久远。东晋永宁元年(301年)巴氏人李特流入四川,在绵竹起义。李特死后,其子李雄于304年攻入成都,建立成汉王朝。李雄称王前后,全家曾住作渲,军旅之余,常读诸葛亮治理军攻史籍。采用诸葛亮均田抑蒙政策,把蜀治理得十分…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石窟寺与摩崖造像数量众多,分布极为广泛。如何对这一类型文物进行有针对性的保护一直是国内文物保护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四川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为例,通过环境监测与分析,力图对石窟所处空气微环境进行分析,并提出石窟表面与外部环境间的微元模型。既为广元千佛崖的未来保护工程设计实施参考,也为同类型文物的病害防控、环境分析提供可能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广元千佛崖石窟群中的“藏佛洞”,有造像一尊,作考证认为是西藏三世章嘉呼图克图若必多吉之像,并对开窟造像由来作了探析。  相似文献   

14.
受多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广元千佛崖石窟病害发育普遍,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病害种类调查与成因分析方面,对石窟病害程度的量化评价较少。本次研究以20座盛唐时期龛窟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的病害调查方法明确病害种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病害数据进行分析,最终确定15种常见病害在石窟劣化程度中的权重,量化表征拟研究对象的病害程度。结果显示,1)15种常见病害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结构性病害,另一类为非结构性病害,15种病害在石窟劣化过程中权重不同;2)20座盛唐龛窟中,4龛保存较好,11龛保存状况一般,3龛保存状态较差,2龛保存状态差,与实地调查结果相符。本次研究量化表征了15种现存病害的影响权重和20座龛窟的保存现状,有助于快速有效判断石窟病害程度的轻重缓急,为保护措施的制定和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16.
以往调查和研究皆认为广元千佛崖莲花洞(535号)开凿于初唐时期。近期开展的配合莲花洞保护工程的考古调查,对其始凿年代有了突破认识,千佛崖现可认定开凿于北魏时期的洞窟除了第226(三圣堂)和726号(大佛窟)外,还增加了莲花洞(535号)。此次考古调查在窟右壁新发现烟苔覆盖下的两则武周时期题记,更加确认了大窟改造为三壁三龛的时代下限为唐武周时期。改造后的莲花洞造像题材除三壁大龛为三佛题材外,还包括了大量小龛中雕造的一佛二菩萨像、单尊菩萨像、单尊地藏像、指日月瑞像等,造像题材和风格都反映了与长安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广元市豫剧团基建工地曾出土佛教石刻造像13尊,时间从北魏至唐代,其中北魏延昌三年造像、北周刘约造像碑对研究广元北朝石窟的分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千佛崖利州毕公及造像年代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四川广元千佛崖菩提瑞像窟(旧称伎乐天人窟),属四川密教窟龛造像中仪轨完备、雕镌精美的大型洞窟。窟形为方形平顶式,内雕中心坛,坛上雕像一铺九身,主尊为毗卢遮那佛,背屏镂空雕出菩提双树,飞天,雷、风、雨神及灵兽等;窟内余三壁雕十大弟子及鼓乐一班(彩色插页壹:1)。在窟北壁近门处刻造像碑一通,碑头浮雕螭龙双身,额篆"菩提像颂"四字,下行碑文"大唐利州刺史毕公柏堂寺菩提瑞像颂并序"。碑文近门处字迹风化漫泐,年款已失。又因前蜀乾德六年(924年)越国夫人装修此窟,在碑上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广元千佛崖莲花洞造像的制作工艺与彩绘颜料成分,利用体视显微分析、金相显微分析、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对其进行物相和成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莲花洞造像彩绘直接绘制在岩石雕像表面,无底层。彩绘颜料分为多层,最多有三层,说明历史上至少有两次重绘。红色颜料为赤铁矿、朱砂;蓝色颜料主要为青金石与石青;绿色颜料为石绿、碱式氯化铜;白色颜料为硫酸铅。同时也表明,拉曼光谱分析彩绘颜料成分组成简便、快速、对样品要求量小,对样品无损分析,符合文物材质分析的要求,并可得到准确的信息。造像彩绘制作材料及工艺的分析结果为莲花洞造像彩绘保护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四川广元县北五公里嘉陵江东岩的千佛崖,是四川地区造象最集中、遗存量最丰富、艺术价值较高的石窟群:时,在全国范围内,是历史记载特别多的石窟群之一。但是关它的创凿时代,从来都认为开始于唐开元三年(715年),自当时的益州刺史韦抗在这儿凿石道并造佛像以后,才陆续有所增造。因此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都以为广元千佛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