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作为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东方古国,自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下文简称《公约》)以来,至2012年7月,共有43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7处,世界自然遗产9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4处,世界文化景观遗产3处,世界遗产总量仅次于意大利和西班牙,位居世界第三位,它们不仅是中华大地自然瑰宝和中华民族绚烂文明的集  相似文献   

2.
“文化遗产”作为先人遗留的文化财产的指称,本是西方人首先使用的术语.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采用于文件并在1972年的第17届大会上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而为世界各国接受。国人普遍使用这一术语,则始于我国参加《世界遗产公约》而成为公约缔约国之一的1985年。我国从此积极参与世界遗产保护事业,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和加强本国文化遗产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化遗产》2009,(3):112-112
世界遗产委员会于6月22日~30日在西班牙塞维利亚召开第三十三届会议。委员会审议关于把新遗址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申请。会议期间.《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公约》的35个缔约国介绍申请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其中包括三个迄今尚未有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国家:布基纳法索、佛得角和吉尔吉斯斯坦。今年提请的新遗产共有30处:4处自然遗产.23处文化遗产和3处混合遗产(即既为自然遗产也是文化遗产).其中包括4处跨境遗产提名。此外.还包括7处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遗产的扩展项目。  相似文献   

4.
卷首语     
正今年是《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通过四十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各缔约国启动了一系列的纪念活动。为此,本期的聚焦推出了"世界遗产:人和遗产的关系变革"。近十年来,在公约的框架下,关注世界遗产与可持续发展的呼声日益高涨。今年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与本地社区的作用"。《保护世界遗产谋求可持续发展》一文,从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主管部门官员角度,阐述了世界遗产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演变,中国世  相似文献   

5.
话题     
<正>第48个2015年7月4日,在德国波恩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将中国土司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第48处世界遗产诞生。《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以下简称《世界遗产公约》)第四条明确指出,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确定、保护、保存、展出和遗传后代,主要是有关国家的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说,世界遗产的名号,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对每个国家来说,申遗成功不是终点,而是履行保护责任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6.
西湖景观是自然与人的联合工程 杭州西湖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如今十多年过去了,全国24处国家第一批风景名胜区中的绝大多数已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西湖依旧在要不要申报.  相似文献   

7.
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公约》)通过,其初衷旨在创造一种国际机制,促进合作,鼓励对文化和自然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的自愿性保护.世界遗产名录自1977年设立以来,不断迎来新成员,截至2014年,全球世界遗产数目已突破千项.  相似文献   

8.
童明康 《中国文化遗产》2012,(5):I0006-I0007,12-17
世界遗产与可持续发展 今年是《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诞生40周年。纵观1978年以来《世界遗产名录》的变化轨迹,可以看到世界遗产事业发展所走过的道路:从精英阶层的遗产到平民百姓的遗产;从人类征服自然的杰作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产物;从单一文化的代表到文化交流和交融的成果;从单点小规模遗产到跨区域跨国境巨尺度遗产;  相似文献   

9.
世界遗产申报审议环节是每年遗产大会的热点和焦点,一方面是由于世界遗产日益深入人心,影响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也得益于40多年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①各缔约国参与遗产保护管理与申报论辩能力的显著提升。然而,由于申报审议规则的不完善,以及各申报国背后巨大的利益驱动,往往在项目申报环节增加不少多方的"不合作博弈行为"。这些博弈案例既反映了咨询机构与世界遗产委员会的部分成员在OUV评判"标准"、"真实性和完整性"理解、以及"保护与管理状况"等三个关键方面存在理解上的差异和分歧,表明世界遗产概念经过40余年的发展形成的新理念,正在影响到世界遗产评估、遴选、保护以及管理理念的发展。而如何使对缔约国的支持、评估程序更加公正、透明,也已成为咨询机构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缔约国共同面对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童明康 《世界遗产》2012,(2):100-101
今年是《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诞生40周年。纵观1978年以来《世界遗产名录》的变化轨迹,可以清晰地看到世界遗产事业发展所走过的道路.从精英阶层的遗产到平民百姓的遗产:从人类征服自然的杰作到人与自然和谐其生的产物,从单一文化的代表到文化交流和交融的成果:从单点小规模遗产到跨区域跨国境巨尺度遗产;从古代遗产到现代遗产;从静态遗产到活态遗产。  相似文献   

11.
拥有悠久历史、灿烂文明的中国,自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后,已有30项文化和自然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政府在世界遗产保护工作中做出的突出、卓越贡献, 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其他国际组织的充分肯定,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国家文物局在中国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事业中承担重要职责,它所发挥的作用以及所做的工作,已经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一个焦点。为此,记者在第 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期间,对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同志进行了专访,请他就公众关注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的一些情况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6月7日在巴黎总部就即将召开的第3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举行媒体吹风会,重申世界遗产的意义在于保护这些人类自然和文化的精华.实现可持续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推广和发行部负责人吉娜·道布尔迪说.凡是被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地点.都需要其所在国依法严加保护,以确保遗产的完整和可持续发展。教科文组织一直非常关注各遗产地在入选世界遗产后的管理和发展,也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监管机制,如果遗产地受到战争、灾害等威胁或在遗产保护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将有可能被列入《世界濒危遗产名录》,国际社会将共同关注并努力去拯救它们。  相似文献   

13.
陈瑞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2,239(3):145-150
<正>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下简称《世界遗产公约》)发布,1985年中国加入该公约,目前我国已经拥有56项世界遗产<1>。在遵循《世界遗产公约》理念和精神的工作框架下,如何消化和吸收源起于西方文化背景的遗产理论,使其融入到符合中国语境、具有中国特色的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中,从而促进我国从遗产大国向遗产强国转变,日益成为遗产学界及相关学科、管理部门、保护机构乃至社会公众共同关注的议题。  相似文献   

14.
正世界遗产与可持续发展今年是《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诞生40周年。纵观1978年以来《世界遗产名录》的变化轨迹,可以看到世界遗产事业发展所走过的道路:从精英阶层的遗产到平民百姓的遗产;从人类征服自然的杰作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产物;从单一文化的代表到文化交流和交融的成果;从单点小规模遗产到跨区域跨国境巨尺度遗产;从古代遗产到现代遗产;从静态遗产到活态遗产。这种发展还反映在全社会对遗产关注点的变化,即:从关  相似文献   

15.
寻访周口店     
<正> 从文物旅游角度,加拿大的一位朋友说,单是周口店这个名字,它在旅游意义上就价值1亿美元。1987年12月11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世界遗产委员会正式批准将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列入世界遗产清单。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颁发证书,把中国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北京西南的房山地区是中国北方最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化遗产》2012,(5):37-43
正今年是《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通过四十周年。也许知晓这个公约具体内容的人不是很多,但是在公约的框架下努力构建的《世界遗产名录》早已为公众所耳熟能详。如今,很多地方都在为拥有世界遗产而努力,对于当地政府来说,世界遗产是一种荣誉,也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身处其中的民众来说,更关心的是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好处。  相似文献   

17.
国际资讯     
正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召开7月16日晚,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中国福建省福州市拉开帷幕。本次大会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以在线形式审议世界遗产议题,聚焦世界遗产保护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集思广益,提出应对未来挑战、促进实现《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战略目标和世界遗产均衡、可持续发展的新共识和新倡议。  相似文献   

18.
反应性监测是世界遗产委员会敦促《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提升世界遗产保护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操作指南》对反应性监测有明确的规定,授权世界遗产中心对已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地的重大工程和项目进行评估和监管。反应性监测体现了世界遗产委员会的"问题导向"倾向,是对缔约国世界遗产保护管理能力的检查。中国应该以"内容大干形式"为指导原则,做好迎接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反应性监测的准备工作,与国际同行分享中国遗产保护经验和做法,严格控制世界遗产缓冲区内的环境整治和建设活动,建立中国国内的世界遗产反应性监测制度。  相似文献   

19.
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虽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就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但是由于当时的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与国际社会的交流十分有限,所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公约的存在。1984  相似文献   

20.
《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自1972年颁布以来一直在不断融入新的理念和打造更加包容的世界遗产管理及评估体系。但《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评定世界遗产的十条标准却造成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二元分离。2013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实施"联合实践"计划,并在2016年开展"文化-自然之旅"项目,其意义在于,在合作中打破现有的标准和既定规则,从不同的地区、国家和社区中探寻文化和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得出新的创意和理念以充实《世界遗产公约》及其《操作指南》。采用访谈分析法总结了五位国际上的世界遗产行业主席和权威专家的主要观点,指出"文化-自然之旅"项目的研究重点是关注"人",而非传统的以"物"为中心,研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如何在当地的语境下表达对文化与自然认知观念;让全球不同背景的遗产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能够充分考虑文化和自然价值,以及两者之间的价值是怎样通过"人"(居民、游客和遗产管理者)联系起来。我国的遗产保护行政管理部门、学者和从业人员应抓住"文化-自然之旅"项目的机遇,在国际框架中,融入我国的文化核心价值和在世界遗产实践中的良好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