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居民时空间行为的社会分异已成为学者们广泛关注的话题。然而,已有关于居民时空间行为的社会分异研究中,缺少对于居民活动情境的社会分异的研究。因此,本研究基于时间地理学中对人类活动的情境嵌入性与情境的不同维度的相关理论,以北京清河街道为例,分析不同住房来源居民在日常情境、地理情境和社会情境下的时空间行为的社会分异,尝试从多个情境维度拓展对时空间行为社会分异的理解。研究发现,市场性住房居民“朝九晚五”的活动特征明显,活动同伴选择外向性突出;单位性住房居民职住相对接近,在社区空间内分配时间最长且活动目的多样;安置性住房居民活动较为分散,地理情境与社会情境都呈现出“家庭内向性”特征;保障性住房居民非工作活动的“滞后性”明显,对社区空间的时间分配总体较低。除住房来源因素与个人社会经济因素外,建成环境因素对于居民对社区空间的使用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社区内的日常活动空间共享有利于创造居民面对面的社会接触,进而增进理解、提升社区信任和社区融合。基于行为地理学理论与方法,提出“物质空间—活动空间共享—社会心理空间”的关系路径,揭示社区居民的活动空间共享的研究意义;从结构、层级、尺度和载体四个角度构建居民社区活动空间共享的公共接触潜力分析框架;从社区和个体两个层级构建公共接触潜力测度方法,基于共同活动的联系衡量社区居民空间共享的广泛程度和频繁程度。在理论框架与指标测度的基础上,使用上海市郊区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分析了活动空间共享的社区差异和个体差异。研究指出,提升居民空间共享对建设充满人气的活力社区具有意义,能够为郊区社区生活圈建设和社区治理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3.
城市湿地公园以生态保护和修复为主,是维护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的空间,也是居民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多重效益。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四川省成都市青龙湖湿地公园的游客游憩动机进行调查分析得出:从总体游憩动机层面分析,青龙湖湿地公园的游客游憩动机类型多样且差异较大,以自然风景动机为主,其次为心理疗愈动机和休闲运动动机;从不同类型游客游憩动机层面分析,大学生游客注重休闲健康,中年游客注重增进和家人朋友的感情,川外游客注重摄影取材。基于研究结果,本文从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扎根不同类别需求、加强公园形象宣传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人本导向的动态蓝绿空间品质差异研究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从城市居住分异视角切入,以南京市单位小区、传统社区、城中村、保障房和商品房小区的不同收入人群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居住地、工作地、其他日常活动地点以及主要活动路径上的蓝绿空间品质,交叉对比不同类型社区和不同收入群体获得的蓝绿空间品质差异,进而研究蓝绿空间质量对居民环境感知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基于活动空间测度的不同社区类型居民蓝绿空间品质差异明显,但不同收入群体蓝绿空间品质差异不显著;活动路径的蓝绿空间要素比活动地点对居民环境感知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5.
性别差异是使用者主体特征差异的基本内容之一,是造成男女在城市空间利用上存在巨大差异的根本原因.本文以西安市丰庆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踏勘和问卷调查,分析性别差异影响城市公园游憩行为时空分异特征的具体表现,探究影响时空分异特征的作用机理,认为社会分工、家庭分工和心理结构是导致两性对城市公园游憩空间时空分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冯健  项怡之 《人文地理》2013,28(3):42-50
基于社区问卷调查数据,从行为主义视角对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社区居民的通勤、购物、就学、就医、休闲等日常活动空间开展实证研究,刻画开发区职住分离、购物行为的空间指向性,以及居民就学、就医和休闲行为的空间分配特征。继而,基于加入空间变量的消费者效用函数,结合转型期城市空间重构背景,重点从居民需求、市场供给和政府供给相互作用的角度对开发区社区居民日常活动空间特征进行解释,并概括出其形成的综合机制模式。研究发现,距离、业态偏好、对服务设施质量的要求,以及交通方式改善带来居民需求变动,与市场供给的空间分布、政府供给的相对短缺共同影响,塑造了社区居民的日常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7.
广州居民在外饮食消费行为的时空间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行为地理学与时间地理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在外饮食消费行为进行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文章在对广州居民在外饮食消费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饮食消费频率、时段分布和消费持续时长三方面分析了广州居民在外饮食消费行为的时间特征;在饮食消费行为的空间分布上,提出了不同类型饮食消费行为的圈层分布图和高低档次饮食消费行为的空间带状图。最后进一步分析了与居民属性相关的饮食消费行为的时空间特征。  相似文献   

8.
常冰玉 《风景名胜》2020,(3):0026-0026
社区公园作为一个城市当中人们进行休闲、娱乐等重要活动区域,是最贴近当地居住者日常生活的处所。伴随着我国现当代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在日益繁忙之后特别渴望一个轻松、愉悦的活动和交往空间,这就促使社区公园景观在建设和发展上引起了广大设计者的关注。社区公园除了与居民息息相关,同时也需要一定的功能性和主体性特点,在满足广大居民的需求基础之上,赋予城市社区公园景观健康化、健康化、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由此,本文以“浅析居民行为方式对社区公园景观设计的影响”作为重要的研究视角,希望通过本文研究,不断提升社区公园景观的设计品质。  相似文献   

9.
邱慧  周强  赵宁曦  程菻 《人文地理》2012,27(6):151-157
旅游的发展对旅游地人地关系突出的影响反映在旅游者与居民地方感差异上。本文以黄山市屯溪老街为研究区域,从地方认知、地方依恋感、地方行为意向三个维度对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行为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地方认知层面,旅游者更看重旅游地与己之间的互动,而居民则更关注"自我"、"环境";在地方依恋感层面,旅游者要比居民更具地方依恋感;在地方行为意向层面,均以赞成保护为主,但在旅游地的"现代化"因子上有显著差异性。综上分析建议在不影响保护的前提下,继续挖掘老街特色传统生活方式和历史文化习俗,向旅游者展现老街的整体魅力;并授予老街居民以更多的权力和灵活性,提高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长春市活动空间特征与社区分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居民时空行为成为透视城市空间的重要视角,本文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研究长春市活动空间及其社区分异,轮廓性的揭示居住空间、就业空间和消费休闲空间的分布规律,从人地互动的过程与格局的视角认识城市空间。研究发现,居住活动对中心城区依赖明显高于就业和消费休闲活动,就业活动呈现多中心连片发展格局,近郊的欧亚卖场和郊区的净月潭成为人们消费休闲活动的重要选择。就业-居住距离和消费休闲-居住距离的社区分异显著,折射出三类活动空间关系复杂,由此感知城市生活空间质量和社会空间结构。通过对社区分异的空间聚类分析明晰各地域自身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对长春的空间调整优化和居民行为引导提出建议,构建和谐宜居的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11.
时空间行为研究为透视中国城市转型与发展提供了重要视角,但已有研究对中国西部城市关注较少、未能形成反映西部城市特色的结论。选取西宁市作为案例,基于2013年居民时空间行为调查数据及城市设施分布数据,分析居民时间利用、时空路径等时空行为特征及其与城市设施分布的匹配关系,以此补充微观行为视角下的中国西部城市研究,为中国城市时空行为方法论提供西部城市的验证。主要结论包括:①相比于东部城市,西宁市存在工作活动比例低、平均时长短,早通勤时间延后,午休返家,时间安排灵活等特点; ②西宁市与周边地区间存在具有高原地区特色的跨城市通勤和休闲行为; ③居民活动分布与城市设施布局存在一定的空间错位。  相似文献   

12.
理解中国城市生活方式:基于时空行为的研究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娜  柴彦威 《人文地理》2019,34(2):17-23
面对以人为核心的城市研究与规划需求,如何理解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并分析城市空间与居民生活方式之间的互动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转型期背景下,受到制度与市场双重力量的驱动,中国城市生活方式表现出特殊性。本文从生活方式理论、时间地理学和活动分析法的理论基础出发,分析生活方式与时空行为的关系,指出从行为角度进行生活方式研究的可行性;提出基于时空行为变量测度生活方式的指标体系,将出行模式、与城市空间的关系和日程安排作为度量生活方式的核心指标;并构建了生活方式的影响机制分析框架,提出制度、技术、地理背景和社会关系是影响生活方式的主要因素,为更好的理解中国城市社会空间与居民生活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基于居民移动-活动行为的城市空间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柴彦威  沈洁 《人文地理》2006,21(5):108-112,54
在以人为本及后现代思潮的大背景下,人文地理学研究越来越关注个体人的行为以及生活质量问题,基于居民移动-活动行为的城市空间研究正成为人文地理及城市规划学等学科的焦点。论文在对城市活动空间研究及城市交通出行研究中的问题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基于居民移动-活动行为的城市空间研究新框架,强调行为与空间之间的互动关系,强调RP法和SP法的结合,强调现实行为、现实空间与理想行为、理想空间之间的和谐。  相似文献   

14.
PSPL 调研法以人的活动为核心,通过对公众行为、活动以及人流量的数据统计,以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为时下的城市与乡村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苏州陆巷为调研对象,对公众在公共空间中的交通通过量和静态行为进行据统计,基此对陆巷公共空间的缺陷提出改进建议,为我国乡村公共空间设计提供借鉴与参照。  相似文献   

15.
基于生活空间与活动空间视角的郊区空间研究框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郊区空间已成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意义逐渐凸显,需要学者立足郊区,关注郊区空间及其与城市空间的关系。本文从行为主义地理学和时间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论出发,对行为空间、生活空间、活动空间的概念进行辨析,提出了基于空间范式下的生活空间研究和基于人范式下的活动空间研究两方面研究内容。立足于郊区空间,面向居民日常生活,构建基于时空间行为研究方法论的郊区空间研究框架,基于此框架对郊区生活空间、郊区活动空间以及郊区空间的动态性进行解读和分析,试图为空间-行为互动理论的构建提供研究基础,为基于行为视角的郊区研究提供研究框架,为更好的理解郊区空间、解决郊区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杨茗涵  黄晓军  宋涛 《人文地理》2023,(5):118-125+192
本文以西安市公园绿地为例,整合城市公共空间的实体属性与虚拟属性,提出“显隐互鉴”的城市公共空间活力分析框架与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多源大数据对其活力进行评价,揭示显性与隐性活力的协同类型及隐性活力的显性化机制。主要结论:(1)显性活力和隐性活力均呈现综合公园>专类公园>社区公园的特征,显性活力高—低值空间分布表现为“中心—外围”结构,隐性活力无明显空间分布规律;(2)显性活力与隐性活力形成4种高低值匹配类型,高显—高隐公园人气与活力极强,分布于城市二环内,高显—低隐公园具有稳定的人群基础,分布于二、三环之间,低显—高隐为新兴起公园,分布于三环外东北部地域,低显—低隐公园活力最低,分布于二环外北部及三环外南部地域;(3)隐性活力对显性活力存在正向影响关系,用户评价在隐性活力的显性化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时间利用作为了解人类活动与生活安排的重要维度,与居民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以往的时间利用研究从个体行为的角度透视了城市化过程带来的影响,然而少有利用交叉数据在不同年份对居民的时间利用模式进行直接的比较研究.本文基于2007年和2017年在北京进行的两次活动—出行日志调查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空间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了...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转型背景下的社会极化与社会融合问题是城市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议题。国内外文献多关注社区尺度上的社会融合特征及其地理环境要素,由此形成了基于居住空间视角的社会融合研究传统。但这一研究视角过于静态和片面,难以在个体移动性不断提高、日常活动空间不断拓展的背景下深刻揭示社会融合的动态过程以及地理环境要素的微观影响机理。本文在对城市社会融合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讨论基于居住空间视角的社会融合研究存在的不足,构建时空间行为视角下的城市社会融合研究理论框架。本文提出,从微观层面的个体移动性与时空行为约束的视角,能够基于个体日常活动—移动行为更准确地刻画个体社会交往的动态地理情境,并从居民日常生活的时空约束、公共接触潜力、时空间行为策略等方面来识别地理环境要素影响社会融合的过程与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展望城市社会融合研究的可能研究议题与方法论发展方向,有助于推进中国城市社会融合研究的多元化和人本化。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竞争的不断加剧,地方政府着力于塑造城市形象以吸引外部资源,这种效率导向的建设行为扩大了城市内部的空间差异,并使得外地游客与本地居民的空间感知产生差异。本文以语义差别法(SemanticDifferential)为分析工具,通过对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部城镇的实证调查,比较分析了外地游客相对于本地居民对城镇感知的评价特征。分析发现,研究对象的空间感知总体呈现平庸化的格局,但是外地游客对城镇生态环境品质、城乡空间差别方面的空间感知评价均优于本地居民,且这种评价与实地场景照片内容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研究最后提出,对旅游城镇而言,地方政府往往重点建设外地游客高频活动区域,易忽视对本地居民日常生活场所的建设投资,从而导致了两类社会群体对空间感知的语境差异。  相似文献   

20.
鼓浪屿是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同时也是中国最新的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新的身份对鼓浪屿的人流承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兼顾文化遗产地的物质空间的保护,也要兼顾当地居民和外来旅游者生活与旅游文化体验空间的保护。因此,其人流承载力测算方法也会有别于传统旅游景区做法,需要充分考虑居民和旅游者的行为特征和文化遗产展示特点,基于行为数据和文化遗产保护视角开展更为细致的人流承载力分析。通过分析居民的生活空间和旅游者的行游空间,结合文化遗产引导线路,将景点旅游、居民生活空间保护、文化遗产线路引导三个因素考虑到人流承载力计算中。在实现途径上,以现状旅游者的人流分布特征为基础,利用居民的生活空间分布和引导空间设计来开展局部人流分布调控,提出引导性的高峰时瞬间最大人流分布情景,然后基于统计规律计算全天最大人流承载量。该方法在逻辑上具有多学科交叉性,充分体现出文化遗产地人流承载力与居民、旅游者的行为和文化遗产展陈引导的关系:同时融合了GIS,GPS以及认知调查等定量分析手段,具有广泛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承载力计算结果和过程有利于鼓浪屿后期的管控政策制定和实施;分析方法和针对鼓浪屿提出的管控措施对其他文化遗产地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