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龙门石窟作为露天不可移动的文物,其围岩坍塌、洞窟渗漏、风化等病害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在洞窟及其周边增设辅助的防护设施如窟檐(雨篷)等,可以有效减少环境的不良影响。龙门石窟历年新建的窟檐(雨篷)的形式、体量、功能和保护效果显示,作为一种石窟与摩崖造像的礼佛空间和保护设施,窟檐建设和保护石窟文物及保护石窟景观密切相关,吸收已有的经验和教训,是下一步修建窟檐(雨篷)需要更加审慎对待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简单梳理川渝地区石窟寺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川渝石窟及造像的价值,并尝试探讨其价值研究的不足和重要性。川渝地区开窟造像发轫于南北朝时期的川北地区,在得天独厚的自然及人文环境中,历经隋、唐、五代的蓬勃发展,至两宋达到鼎盛。川渝石窟具有突出的价值:是中国晚期石窟发展的历史见证者和集大成者;在众多领域开创了佛教艺术的新风格和新题材;拥有中国最为系统的密教造像,是中国道教艺术的杰出代表,也是儒释道三教并流在石窟艺术领域的重要见证;对宗教史研究意义重大。在遗产价值学基本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川渝石窟价值进行层次化、体系化的研究,是川渝石窟遗产保护的前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石窟寺窟前建筑可分为窟面雕凿的石质仿木构和窟前接连的木构窟檐殿阁两大类,前者的研究较为系统,后者近年也逐渐受到关注。相关发现与研究工作反映出窟前建筑与石窟本体紧密相关,需将两者视作一个整体,从石窟寺的总体沿革、布局、功能、构造等角度对崖面和地面的建筑遗迹进行全面完整的记录与研究,并作为后续维修与保护的前提与基础。  相似文献   

4.
石窟前部空间有前庭和前廊两部分,从营造工程的角度看,前庭是在斩山阶段形成的露天空间,而前廊则是开窟时在主室前营造的半开放型空间。北朝洞窟前廊多做仿木构窟檐,但龙门石窟北朝仅见有顶无柱的形式,较为简单,至唐代则普遍可见内凹型前部空间。这一空间形态,由于没有任何木构元素,容易忽略其与北朝仿木构前廊的关联,但通过其营造过程的分析,结合天龙山石窟从窟檐前廊向前部内凹空间的演化,可知其为仿木构窟檐空间的意象化表达,是一种简化的空间形式。其在龙门北魏洞窟中即已见端倪,在同时期其它石窟中也偶见,至唐代广为流行,在功能上起过渡引入和遮护作用。龙门北魏至唐,均采用简化的前廊空间,较为特殊,反映了石窟空间营造的多样性和历史发展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5.
龙门石窟有大量的历史保护痕迹,包括窟檐遗迹、梁孔、排水石洞、防雨石板、排水沟、保护性建筑等。通过对这些历史保护痕迹的现状调查,对其基本类型划分、分布特征、数量、功能、保存现状和工艺特征进行了详细勘察和统计分析,建立了档案记录。在对比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案例分析,对历史保护痕迹在历史时期所起的功效及其对石窟艺术原真性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初步考察与评估。最后对这些历史保护痕迹的保护和再利用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物》2019,(12)
<正>巩义石窟位于河南省中部,北依大力山,南临伊洛河,由西至东分布有五座洞窟,均开凿于北魏晚期[1]。在洞窟外壁,后期补凿有三百余处大小不等的龛像,以北朝、唐初居多(图一)。除这些造像遗迹外,洞窟外壁尚存修建窟檐建筑时所凿的梁孔、槫槽、椽孔等遗迹,以往对此少有关注。2014年7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配合巩义石窟寺保护所,对石窟整体进行了调查测绘,并重点考察了窟檐建筑遗迹。在综合辨认龛像与建筑遗迹的空间关系后发现,窟檐很可能与唐初补凿的龛像同时施工。下  相似文献   

7.
石窟寺是我国传承脉络最为清晰、关联性最为密切、体系最为完整、内容最为丰富、真实性和完整性保存最好同时也最为脆弱的文物类别,其保存状况与地质条件、气候条件关系密切。1949年以来石窟寺保护相继经历了环境清理及除险、多学科合作综合性保护、预防性保护与大规模本体修复等三个阶段。目前石窟寺保护理念基本形成共识,加固保护技术日趋成熟,基本技术标准陆续编制,保护材料的研发和水害治理取得新成果,但依然面临水害、风化病害等威胁,呈现出整体发展不平衡、本体修复保护刚刚起步、具体个案的保护实践存在争议等现状。今后应加强基础研究工作,转变工作思路和方式,重视本体保护和预防性保护,积极开展石窟寺窟檐保护研究和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8.
麦积山石窟历史上由于多次地震和自然与人为因素的破坏,导致窟群塌毁,窟内塑像、壁画产生多种病害,石窟保护面临严峻的形势。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麦积山石窟管理部门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办法,对濒临损毁的文物进行了全面地修缮和抢救性保护。文章回顾了麦积山石窟的文物保护历程,对各个阶段的保护手段和保护成果进行了梳理总结和理论探讨,提出了麦积山石窟保护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古文物建筑     
《文物》1953,(8)
敦煌石窟是我國古代文化藝術的寶庫,其中的壁畫、塑像、唐人寫經,和很多歷史文献的资料都是世界知名的。在建築上它還保存着唐末至宋初的六座木造窟檐,是我國建築史上的重要遺物。人民政府為了保護這個偉大的歷史文物,特撥款修繕,圖為四三七窟窟檐修理復原後全景。  相似文献   

10.
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的防水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风化是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保存的最大的问题,而其风化与水和盐的活动密切相关.为了解决水对石窟的影响问题,通过多种手段进行了勘查和试验,基本查清了影响云冈石窟保存的水的来源,明确了云冈石窟防水保护工程的重点工作,即顶部防渗、建设保护性窟檐、洞窟凝结水研究与治理.顶部防渗治理应坚持以排为主,防排结合的原则,防渗材料选用膨润土防水毯为宜.建设保护性窟檐对于石窟内部文物所处的环境保持相对稳定具有一定作用.采用新研制的岩石表面凝结水量测量装置,对云冈石窟砂岩表而凝结水量进行的实地测量表明,石窟表而凝结水量相当可观.采用除湿机可以降低窟内相对湿度,可以防止凝结水在岩壁上形成,消除凝结水对石雕的危害.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南京栖霞山千佛岩石窟科学考察成果的第一部分。作者对千佛岩石窟进行了精确的地形测量,结合洞窟形制与窟檐的测绘、佛像的调查对洞窟进行了分区与编号,并对石窟造像的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1991年4月,随傅熹年先生一行前往邯郸,得国家文物局与邯郸市文管处大力协助,考察了响堂山石窟之大部。现据此次考察所获,从建筑角度,对石窟的总体布局、洞窟形式、窟内空间以及窟檐部分略作分析。南北朝是我国佛教石窟开凿最为兴盛的时期。北魏中期,云冈、敦煌、麦积山、龙门等处相继开凿了规模宏大的石窟群。北魏政权分裂后,各地开窟造像的势头并未因之而消减。西魏北周境内,最主要的石窟实例是甘肃天水麦积山;东魏北齐境内,都城邺城(今河北临漳)继北魏洛阳之后成为新的北方佛教中心。在邺城、晋阳(今山西太原)以及两都间往来的路上,即今河北、山西、  相似文献   

13.
宁夏须弥山北周洞窟建筑及造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须弥山北周洞窟是我国石窟艺术史上一个重要的时代,其洞窟建筑形式大致可分为中心柱窟、方形禅窟及僧房窟三种类型,造像风格与北魏相比有了明显的变化,雕刻手法纯熟,形式变化多样,表现手法趋于写实。须弥山北周洞窟的形成与地方官吏的大力支持有着很大的关系,同时也受到来自麦积山、巩县石窟的影响,并融合了北齐石窟的特点,直接反映了北周时期都城长安新型造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莫高窟第427窟窟檐是自唐代196窟窟檐之后的最重要宋代实物遗存,是窟檐建筑保存最为完整、结构最复杂、建筑内彩画完好保存的经典之作,是宋代窟檐建筑营造制度、平面布局、外部形制、结构特征、装饰等研究的重要佐证。通过现场测绘、三维激光扫描、摄影等手段,进一步校核了不同时期的测绘数据,查明了不同构件的修缮痕迹,为深入研究敦煌石窟宋代窟檐营造制度提供了科学依据。莫高窟第427窟窟檐建筑形制和结构构件延续了敦煌石窟唐代窟檐的特征,是唐代窟檐向宋代窟檐过渡的典型之作,也有构件增减和结构特征改变,更加符合宋代营造制度特征。  相似文献   

15.
庆阳北石窟寺在宋金时期,逐渐失去了唐代开窟造像的盛况和晨钟暮鼓的辉煌佛事场景,其宗教功能有所减弱,发愿造像的信徒不多,石窟艺术也少有新的创意。现存宋代开凿的窟龛仅有两处,即35号窟和165号窟明窗两壁的十八罗汉造像。但作为一座很有影响的历史名刹和重要的人文景观,当时北石窟寺仍然吸引着众多的游客驻足。在信仰功能淡化的同时,它的游览观赏功能却得到提高,成为文人雅士游览会友的好去处,黎民百姓集会交易以及开展各种民俗活动的最佳场所,因而留下了许多碑刻和题记,堪称各时代题记之冠。虽多属游人信手而书,但却包含着…  相似文献   

16.
崔惠萍 《丝绸之路》2012,(12):58-59
北石窟寺是陇东地区一处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文化遗存,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长年雨水的冲刷浸蚀崖面岩体,造成崖壁渗水、漏水,对石窟文物造成严重危害。北石窟寺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石窟崖壁渗水;崖体裂隙与危岩、危石的治理;窟龛潮湿,酥碱等病害滋生;石窟文物风化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17.
《四川文物》2021,(5):83-103
2011年至2020年,川渝地区石窟及摩崖造像相关调查研究成果中,基础资料的公布成果数量剧增,公布材料更为全面。逐步重视对小型散见窟龛的调查,此前偏重于川北地区的情况有所改变,川东及川西地区系统调查已经开展。同时,研究成果大量涌现。除了传统的题材、样式风格、石刻题记等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地以某一区域或某一时代的窟龛为研究对象,在更大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探讨川渝窟龛的发展变化;也有从建筑、景观等新的视角展开探讨。但是,基础资料公布不够、考古报告出版速度慢、已刊布资料信息不够全面、重视窟龛本地而忽略周边遗址等问题制约了相关研究开展。部分区域基础性的分区分期研究有待扩展和深入,对作为当前研究主体的题材的阐释存在大量重复性讨论,从基础的造像题材释读提升到对民众思想观念、信仰状况的研究需要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8.
川渝地区是我国石窟寺中遗存数量最多、分布范围广、内容最丰富的区域,由于水、风、日照等自然因素侵蚀和人为活动的扰动、破坏,石窟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在川渝地区高温高湿环境下,裂隙水病害是造成石窟造像破坏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对重庆大足宝顶山大佛湾卧佛裂隙水补给、径流与排泄规律的研究,以及川渝地域性石窟水害的初步调查和分析,发现了川渝石窟主要的渗流通道和渗流规律,对该地区裂隙渗水病害的特点、类型、危害性等评估分析结果,可为川渝石窟裂隙水病害勘察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正东汉末年,伴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石窟寺的建造也随之兴起。在太原地区有一处集结了近5个世纪的佛教石窟艺术巅峰之作——天龙山石窟。石窟现存25窟,大小石佛造像500余尊,藻井壁画,飞天1144幅。公元617年,李渊起兵攻取长安,建立唐朝,天龙山凿窟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潮,共开窟18个。初唐时期,由于唐高祖、唐太宗尊老子为始祖,采取了抑佛扬道的政策,佛教受到很大的打击,因此在这一时期我国石窟寺的建造  相似文献   

20.
在印度佛教石窟中,塔堂窟是一种重要的类型。印度的石窟群约有五十多个,洞窟总数约1200余所,地理分布较奇特,十之八、九位于孟买一带。此外,在比哈尔邦、安德拉邦以及旁遮普邦也有少量分布。这也许是由于印度西部的岩石较其他地区更适于雕凿的缘故。其中大约有300所洞窟属婆罗门教与耆那教,佛教石窟中以僧房窟居多,而塔堂窟仅有二、三十所,这种数差应源于众多的僧房窟环绕塔堂窟分布的寺院布局特点。随着佛教的东传汉土,塔堂窟与中国本民族的传统建筑形式相结合,造就了中国特有的中心柱窟类型,因此对研究中国石窟的发展源流也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