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哥王宫遗址是柬埔寨最重要的文物古迹之一。元代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记载了十三世纪末王宫建筑"屋头壮观,修廊复道,参差突兀,稍有规模"的景致。随着吴哥王朝的衰落,被废弃的王宫逐渐湮没于原始森林里。1860年代,王宫遗址被重新发现。王宫遗址是吴哥古迹群的核心遗址,是古代柬埔寨吴哥都城王宫的所在地,也是解读古代高棉历史乃至东南亚文化的核心。大批国际学者已对王宫遗址开展了百余年的调查与研究,多从碑铭学、建筑学、考古学和艺术史等方向入手,但受人力和物力所限,始终未开展综合全面的保护和研究工作。中国援柬吴哥古迹王宫遗址修复项目改变原有的单一保护模式,将建筑保护、考古发掘、实验室建设、柬方人才能力培养、生物病害治理和价值展示与阐释等综合起来,形成一个"保护+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是传承国家和地域文化的重要举措。以吉祥物设计与应用为途径之一的考古遗址保护利用,不仅可以直接宣传遗址的文化内涵,实现社会效益,也有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日本考古遗址公园和博物馆的吉祥物设计与应用较为成熟。吉野里遗址、三内丸山遗址、加曾利贝塚遗址3处遗址的调查结果显示,其吉祥物的设计,从整体形象、颜色搭配到构图均给人以简洁鲜明的印象,且均选择最具当地考古遗物特色的玉器、土偶和绳纹、犬和陶器等作为吉祥物形象构成的主要元素,使公众能够迅速了解并记忆绳纹文化和弥生文化的典型特征;进而通过以吉祥物为主题设计的相关产品将这一文化内涵不断地重复、强调、延伸、甚至转化,使其影响范围从遗址地拓展到全国乃至全世界。日本考古遗址吉祥物设计与应用在宣传遗址内涵和促进地区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可为中国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公元733年出云国建立,云臣广(山岛)等编写的《出云国风土记》(以下简称《风土记》),多使用数字等客观方法对出云国作了记载,这在日本地志中被认为是有较高价值的文献.另一方面,在《风土记》中一些零散的记述与实际地理情况相对照往往使人难以理解,特别是关于方位记事中有疑问的地方较多,这些疑问说明了当时地理知识的局限.对此,笔者从《风土记》等地志写作上共同存在的社会空间认识以及分析史料的角度,来探索说明《风土记》的方位记事中标准的道路体系.  相似文献   

4.
正大遗址是历史长河中各个时期留下的极具代表性的遗存,是地域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研究地域文化和中华文明史的重要明证①。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传统农业社会发展进程中,大遗址至今仍然广布于乡村之间。近年来,随着大遗址保护实践的逐步深入和党的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由于大遗址和乡村之间存在着这种天然的、紧密的联系,新的形势下,进一步研究思考如何实现大遗址保护与乡村发展双赢互利,就显得十分紧迫而又重要。本文拟  相似文献   

5.
高海波 《旅游纵览》2023,(12):105-107
随着旅游新业态兴起,文旅融合成为当今旅游项目的发展方向。文旅融合背景下,本文将研究如何让福建省三明市岩前镇万寿岩遗址规划设计与当地旅游开发科学融合。通过分析万寿岩遗址规划设计现状,包括宏观背景、市场条件、资源条件等内容,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策略,以期帮助当地将万寿岩遗址保护与景区旅游发展有效结合,在传播遗址文化价值的同时提高游客的文化旅游体验。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日本旧石器遗址保护的现状与课题做简要介绍。日本对本土旧石器遗址的研究,始于1949年群马县岩宿遗址的发现,与对新石器时代及后来时代(绳文时代、弥生时代、古坟时代)文化遗址的研究相比,历史很短,对其保护也不很充分。2000年1月,日本民间旧石器文化研究组织--东北旧石器文化研究所的副理事长捏造旧石器遗址的问题暴露以后,对日本旧石器遗址的研究和保护产生了多种负面影响。如何克服这一影响,加强对日本旧石器遗址的保护,本文就此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范佳翎  陈曦 《南方文物》2013,(1):162-168
近年来,贝尔格莱德大学建筑学院开展了一系列学生课题,目的是保护塞尔维亚丰富的罗马时期以来的考卉遗址,研究遗址的展示以及将遗址积极融入现代生活和旅游项目中的可能性。罗马军营遗址TimacumMinus的复兴项目就是其中之一,它表明学生参与解决考古遗址的展示和复兴等复杂问题是卓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8.
试论唐至明代官式建筑发展的脉络及其与地方传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后,在国家的文物保护政策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方针的指导下,中央和地方的文物考古部门、高等学校、科研单位共同进行了长期的普查。调查、勘探、发掘、修缮等工作,发现了一大批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重要古代建筑物和建筑遗址,并从中选出由国家和省市地县分级保护的项目。其中分四批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由国家保护的就有326项,由地方保护的要比这数字多若干倍。50年来发现的大量古建筑,使我们能更全面地了解古代建筑发展的进程和其中所含蕴的历史、文化、科技信息的价值。由于它们分布的地域广泛,时代基本连续,更使我们有可能在研究其具体的特点和成就的同时,开始从时代和地域两方面的联系上去更深入全面地探索古代建筑发展的  相似文献   

9.
考古与遗址公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中的两个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近年来我国大遗址保护的一种创新模武.在建设过程中,我们既要正确理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定位,处理好"考古遗址"与"公园"之间的关系,确保考古遗址公园的特质属性和发展走向,也要全面准确把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考古工作的定位.这种正确的定位有利于考古遗址的科学保护、深入研究及有效展示,同时也有助于推动中国现代...  相似文献   

10.
考古遗址的保护和利用是近年来在国际国内均备受关注的话题。日本奈良县明日香村在对待其区域范围内的考古遗址时,在遗产的价值上将自然与文化、物质与非物质的问题整体认定,将遗址保护的问题纳入到村落业务的整体考量当中,在参与主体方面强调从政府到非政府组织的整体公共话语空间的培养,由此形成了一种对于内向合力的追求。  相似文献   

11.
儒道传播与文化地缘——以古代徐州区域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徐州地处齐鲁、楚、宋文化的接触地带 ,多元地域文化在此交汇、融合与涵化 ,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边际性文化区域。在此过程中 ,它广泛接受鲁地儒家文化的传播 ,由先秦儒文化强辐射区发展为西汉之核心区。同时它并融入道家文化源区域 ,至秦汉时不失为道家文化发达区。儒道文化在古代徐州地域叠相荟萃的景观 ,从文化地缘角度可以得到圆满解释。  相似文献   

12.
元人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是作者(浙江温州人)在1296—1297年随元朝政府使团访问真腊(今柬埔寨)后撰写而成。该书共四十一则,约八千五百字,比较详细而又全面地记载了十三世纪以前柬埔寨的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生活以及中柬关系等情况。它既是世界上现存的同时人所写的吴哥王朝昌盛时代的唯一记载,又是研究中柬关系史、华侨史的珍贵资料。由于《真腊风土记》的内容丰富、词句生动、翔实  相似文献   

13.
含元殿遗址保护工程从1993年开始项目调研和前期准备,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日本政府与中国政府确立了合作保护唐大明宫含元殿遗址的项目,到2003年竣工完成,经过了长达10年的过程。其后,日本文化无偿援助项目从2003年5月开工,2004年3月完工,分别完成了含元殿北小型展馆施工和含元殿东北窑址保护工程。  相似文献   

14.
正《丹丹乌里克遗址——中日共同考察研究报告》是由中国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日本佛教大学尼雅遗址学术研究机构共同编著,文物出版社于2009年出版发行。本书在中国出版中文版本,在日本出版日文版本,主要以分布调查、测量、考古发掘、壁画的保护与研究为主要内容,分为资料篇和研究篇两大部分,同时将策勒县达玛沟佛寺遗址的发掘报告以附录形式收入。本书是始于2002年的"日中共同丹丹乌里克遗址学术研究项目",是继"日中友好龟兹千佛洞修复保护项目"及"日中共同尼雅遗址学术调查"之后,日中合作完成的又一重要成果,也是对处  相似文献   

15.
地域振兴是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近年来其解决途径多表现为挖掘地域原有内涵,例如乡土性、文化的景观或者传统建筑物群,并进一步赋予其文化价值与资源性价值。京都府南丹市美山町的"茅葺之乡"以"日本的原风景"著称,于1993年被指定为传统建筑物群。在这一景观的文化遗产化及以之为资源开展的地域振兴活动中,地方主体积极致力于景观保护、观光推介、产业促进、与城市的交流,并带动了民众对自身生活的重新审视。同时,资源化体系下的负面机制也必须引起我们更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华文明与文化发展史的主要载体,大遗址不仅有着突出的历史内涵与文化价值,更具有不可再生与不可替代性,是中国几千年历史积淀与辉煌文明的见证。在当代城市不断发展与扩张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大遗址正面临着如何保护与延续、如何展示与宣传等诸多问题,以使遗址保护与其内在文化价值的传播得到更有效的结合,并最终为现代文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谨以金沙遗址的保护与展示为例,抛砖引玉,对如何科学保护城市大遗址并合理有效利用遗址本身、充分发挥遗址的社会价值与功能进行思考与探索,以期为城市建设中大遗址的保护与利用作出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河南长垣宜丘遗址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春,郑州大学历史与考古系等单位对长垣宜丘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一批龙山、先商和晚商等时期的文化遗存,初步建立起当地考古学文化发展序列.尤其先商文化遗存的发现,为研究漳河型先商文化和鹿台岗遗址先商文化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淮河中游地区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陆续开展,揭示出这一地区在中国史前文化发展和演进过程中的重要地位。生业经济作为史前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为全面认识古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材料和研究视角,成为现今考古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安徽定远县侯家寨遗址出土动物遗骸进行整理和分析,可以探讨该遗址先民对动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结合双墩等遗址的已有研究,可对淮河流域史前先民的生业经济活动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国外遗址保护发展状况和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多年来,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修复研究中心和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等一些著名的研究机构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问题作为重要的研究方向,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和保护项目,并通过出版、培训以及举办专门的国际会议传播其研究成果和最新遗址保护理念,与全世界的遗址保护同行进行交流,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使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有了快速的发展。遗址保护作为一门科学已成为全世界的普遍认知,其最终目的就是要保护遗址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这门学科经过近一个世纪的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自己本身的理念、专门的法规、科学的保护程序、专门的保护技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不断进步的明显的特征就是多学科专业人员的共同协作,逐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追述历史的角度,全面介绍1931年日本侵华后,发生在哈尔滨市平房地区的重大历史事件。揭示侵华日军第"731"部队以活人作为进行细菌武器和其它相关研究的活体实验"材料",其手段残忍是人类历史最黑暗的一幕。文章阐述认定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的重要性,强调其抢救性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目标(2012年已被国家列为申遗预备名单)。哈尔滨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731"遗址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房地区经过建国后60多年的建设发展,已形成位置相对独立,地域特色鲜明的新城区。如何解决保护和发展的矛盾,是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运用科学理念研究城镇布局,强调保护好"731"旧址和历史格局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整合城市资源,规划概括为"三轴,两园,两带、两馆"的保护框架体系和基本发展思路。结合新形势发展,探讨名城保护新格局,形成哈尔滨市域范围内"731"旧址系列旅游线路,促进平房区域经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