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封建化过程是早期中世紀最主要的內容,也是比較复雜而困难的問題。在我們教学过程中当講完早期中世紀以后,同学們对封建制度的形成总是搞不清楚,感到概念化而不具体,各國形成过程都差不多一样?疚脑噲D通过具体史实說明英國封建制度是怎样形成的,它又有什么特点,錯誤之处希望大家指正。  相似文献   

2.
一、在中國古代藝術里,繪畫是一個重要部門。從紀元前四五世紀就流行的‘壁畫’,在漢晉六朝隋唐各代(紀元前二○六——後九○六年),都是中國繪畫藝術的中心,許多大畫家們都曾在宮庭、廟宇或住宅的牆壁上留下他們最優秀的傑作。但那些重要的‘壁畫’除了極少部分還保留在陵墓的牆壁上和偏僻的敦煌千佛洞、天水麥積山石窟  相似文献   

3.
宫灯     
宫灯是我国手工业制作的特种工艺美术品之一,在世界上享有盛名。从"宫灯"的名字来顧名思义,是皇宮中的灯,是封建统治阶級的玩意。但这种工艺品的制造却是出之于智慧的劳动人民之手,各种造型不同的灯和我国建筑形式极为調和,悬挂或陈设在室內能把室內美化。宫灯的历史由来已久,从八世紀以来即已盛行。发展到十七、八、九世紀,种类就更多了。除皇宮外,朱门官宦、富商大賈,都爭奇斗胜,競尚新奇,可以说是:"流风所及至于閭巷,"了。它的来源大概由于灯节观灯所起。  相似文献   

4.
"盂蘭盆"一詞出自竺法護漢譯《盂蘭盆經》。一個世紀以來人們一直都在探討"盂蘭盆"究竟意味着甚麽。一般引用唐代玄應在《一切經音義》中對該詞的解釋,即"盂蘭盆"意爲"倒懸"。自釋迦牟尼時代一直至3世紀,佛經是用口語流傳的。直至3世紀末,口傳佛典纔逐漸用梵文改寫。唐代玄應缺乏對於印度口語的理解,因此他對"盂蘭盆"的解釋極其牽强,毫無根據。"盂蘭"很有可能是來自梵文odana(米飯)的口語詞形olan(a)的音寫,這樣"盂蘭盆"就意味着"盛着米飯的鉢",《盂蘭盆經》就意味着"飯鉢經"。筆者認爲《盂蘭盆經》不是僞經,而是3—4世紀竺法護或其他某個譯者自一部印度原典所作的漢譯。  相似文献   

5.
《微蟲世界》是一部寫於十九世紀末年的自敍傳,其中包括童年時代的作者在太平天國之亂期間的遭遇。除了上世紀五十年代曾片段發表之外,此書原文的全本僅僅以手寫本形式保存下來。本文從文學、歷史和心理學研究角度討論這部作品,提出這是一部典型的創傷寫作,不僅因爲作者記載下來的戰爭暴力,也由於此書不同尋常的敍事結構乃是對創傷記憶之運作過程的模擬;最後,通過檢視本書在二十世紀的遭際,討論發生於印刷媒體中的文化記憶的扭曲。  相似文献   

6.
一、中华苏維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主席团紀念章这是紅軍第三軍团第三师迫击炮連党支部书記的紀念章。他是1934年2月在瑞金沙洲壩召开的第二次全国苏維埃代表大会的代表和主席团成員之一。同年9月在于都县寬田村打击敌人第五次"围剿"的战斗中牺牲了。在临牺牲前他将这枚紀念章交給战士刘有沐同志保存。后来刘有沐同志受伤被俘,为了保存这枚珍貴的紀念章,他忍痛把它綁在自己  相似文献   

7.
(一) 石印术为十八世紀末叶,德人施納飞尔特所发明。到了十九世紀中叶,石印术成为美术印刷的重要工具,例如法国大画家杜米埃的諷刺画,当时就是用石版印刷的。十九世紀三十年代石印术传入亚洲,約1834年前后,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在巴达維亚(即今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最早使用石印印刷中文書笈;之后,中文石印本相繼在澳門、广州、上海等地出現。在清代人較早的記載中,曾經把石印法称为"吃墨石"(毛祥麟对山書屋墨余录卷十六)。光緒初年上海创办了点石斋,开始大量印刷石印出  相似文献   

8.
趙縣安济桥,是隋煬帝大業年间石匠李春所建的石拱桥,迄今已有一千三百餘年,仍大致完整,並可通行車輛。它是單孔弧拱,净跨三七.○二公尺,净矢度七.二和由挖掘出來的欄板、望柱看到它雕刻精細生動外,我認为最偉大之點在於四个小拱上,这种空腔式拱桥,在歐洲十四世紀開始發现,直至十九世紀中葉以後才盛行,而我  相似文献   

9.
《文物》1953,(1)
一個考古工作隊在摩爾達維亞工作了三年後,現已回莫斯科來。該隊在那裡研究了從第九世紀到第十一世紀中間在第聶斯德河沿岸居住的斯拉夫族的物質文化的遺物。在古代三座大城市——艾基謀齊,查烈夫卡和阿  相似文献   

10.
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在朝鮮半島的接受與變遷可從"面里制"具體分析。17世紀面里制改革論的内容以周代鄉遂制等先王的政制作爲政治理念原型,並參照中國歷代行政村的實施方案,其内容構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朝鮮朝鄉村治理的理念。17世紀關於面里制的設計在强調國家對鄉村實行再編和統治的同時,積極吸收古法的封建制理念,並繼承了古代鄉里制、鄉官制的遺志。面里單位既承擔基層行政管理職能,又帶有一定的鄉村自治性質。慶尚道丹城縣户籍所見的面里建置演變過程顯示,丹城縣面里編制以及面—里縱向統屬關係從17世紀後期開始逐漸形成,18世紀基本確立。  相似文献   

11.
作爲事件的鄭和下西洋,海内外的研究已經碩果累累;作爲經驗的鄭和下西洋,特别是作爲知識積累重要里程碑的鄭和下西洋,仍有探究的空間。從知識的視野來看鄭和下西洋,規模宏大的遠航正是中國人海外知識累積與遞進的重要歷程。這一認識有必要從鄭和研究的興起談起。上個世紀初,鄭和研究興起,作爲20世紀史學的一個重要分  相似文献   

12.
<正>關於德藏吐魯番文書的情況,學界已有概述。~(1)筆者在製作這些漢文佛經寫本目録的過程中,~(2)發現了迄今最爲古老的淨土宗寫本。本文的目的,就是對這些寫本進行介紹、録文與考釋。依照藤枝晃先生首創且爲西域文化研究會沿用的書寫年代分期法,這些寫本屬於AA期。~(1)從筆迹來看,爲4—5世紀的隸書風格,結合紙質、界高等要素綜合判斷,應書寫於北朝前期(3世紀末至5世紀前期)。  相似文献   

13.
(一) 有人認为我國的石雕藝術是隨着佛教的东來才兴起的;如果單憑南北朝、隋、唐的佛教造像的盛况來看,似乎也是事实。但自从殷墟考古中發現了精美的石虎、石鶚、石人等之後,不可否認,远在紀元前十二、三世紀,我國已經有  相似文献   

14.
金花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时代和主要内容这里介紹的部分金花牋。照北京习慣称呼是"描金花牋",比較旧的称呼应当是"泥金銀画絹"或"泥金銀粉蜡牋"。原材料包括有絹和紙,一般多原大六尺幅或八尺幅,仿澄心堂的一种則是斗方式,大小在二尺內。制作时代多在十七世紀后期和十八世紀前期。主题图案的表現方法大致可分成两种形式,一是在彩色紙絹上用金銀铅加绘各种生色折枝花,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世界上科学技术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拿冶铁炼鋼来說就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勤劳的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鋼铁冶炼过程中,有不少独特的創造发明。我国在公元前七世紀的春秋时代就知道如何冶炼生铁了。公元前三世紀战国秦汉时期,冶炼生鉄的技术已普遍应用,許多工具,特別是农具都是用生铁鑄成的。解放后发現了大量战国到汉代的铁器,鑄造这些铁器已經使用单合范和双合范。我国古代在冶铁技术上的革新突出表現在鼓风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一、隋唐以前的中日交化关系从考古学發现来看,証明了早在公元前三世紀的秦代,我國交化已開始傅入日本。近年來在日本山陰、北陸等地區曾經發现过許多類似先秦古鐘的日本制造的铜鐸;此外在九州北部,亦曾發现过同特期我國制的铜劍、铜矛等古器物。到了兩漢三國時代,我国和日本北九州一带的往來更加密切趦蓾h時代,双方是通过朝鲜半岛而間接接觸的,例如后漢書卷——五倭傳說:“自武帝滅朝鲜,使譯通於漢者,三十許國”龂鴷r代,曹魏和倭女王國間的正式通使来往,从公元二三八年開始,十年之中就有六次,而其間也大抵是經由朝鲜半岛的。例如三國志卷三十倭人傳記載:景初二年(二三八)倭女王派遣大夫难升米等赴曹魏時,就是通过帶方太守刘夏的介紹而前往的。由于双方往来的频繁,当時我國北方社会經济的組織和生産方法就对日本發生了很大的影响。兩晋南北朝時代,日本在政治經济各方面都較前有了進步。当時北九州已(?)大和朝廷管辖,開始和我國南方的封建政权建立了直接的往來關系,  相似文献   

17.
两百四十多年前,由于宣傳民族思想而被清王朝反动統治阶級所殘酷杀害的戴名世,是值得加以研究的一位人物。在我国的历史中,十七世紀的早期启蒙思想运动,是經过中世紀千余年漫漫长夜后的熹微晨光,許多研究者把它比拟为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是有道理的。当时在这个进步思潮中,作为出色的散文作家、文学思想家、历史家和史学理論家的戴名世,是一位对中世紀种种黑暗、腐朽与丑恶进行猛烈战斗的勇士,并且在这个斗爭中牺牲了自己的生命。由于他的文字和著述在死后被清廷所严厉焚禁,以致他的  相似文献   

18.
编后记     
《文物》1955,(2)
我國石窟寺散佈的地區,就目前所已知的,從西邊的新疆各地,到甘肅、山西、山東、四川、河南,更南到江蘇各地,緜亘不絕,這些石窟寺保存有大量的從北魏(公元第五世紀)直到明代(公元第十七世紀)甚至更晚時期的繪畫、雕塑、建築資料,是研究中國古代藝術的寶庫。  相似文献   

19.
莫斯科的郊外,有一處風景很好的地方,名叫‘奥斯坦金’,這里在十八世紀的時候是屬於帝俄最大的地主舍利蔑介夫的,他  相似文献   

20.
公元10世紀前後印度存在着一些"漢寺",這是以漢僧爲主,體現中國佛教及其文化特色的寺院。它們和中亞絲綢之路上其他漢寺一起,構成了當時中國佛教向西流動的場景。如此宗教現象不僅在印度佛教史上,而且在世界佛教史上都是不應該被忽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