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抽象的美德     
《南方人物周刊》2010,(1):78-78
亲爱的木木: Z 是我初恋男友,我们分手已经10年,现在各自有家庭。10年来我们联系很少,只偶尔互通短信,之后心情都要过好一段时间才能平复。最近他有事找我帮忙,联系多了,甚至还互通QQ. 结果问题来了,我总盼着能在QQ上见到他,看到他的头像挂在上面总是忍不住要和他聊一聊。和他聊天感觉很高兴,但这令我有犯罪感。我明白,只要能狠心忍一忍便不会有任何问题。我绝没有毁了自己家庭、破坏别人幸福的念头。  相似文献   

2.
我的父亲叫强俄巴.仁增多吉,他是1913年达赖喇嘛十三世派到英国伦敦上学的留学生,一共派了4个贵族子弟,他是其中之一。他在英国的诺菲利大学学电力专业,回来以后,于1936年在多底沟口建了一个小水电站。父亲对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视。我的第一个英文老师就是父亲,虽然他工作很忙,但坚持教我学英语,后来我师从西藏著名学者擦珠活佛学习藏语文,并请汉文老师教汉文,我父亲也都很支持。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我经常思念着一位三年前逝世的年逾九旬的英国老人。虽然我在他生前仅仅同他短短会晤过两次,而且对他大量的著作仅仅读过很少一部分,然而,他那和霭慈祥的形象,他的崇高的精神品德和强大的人格魅力,以及他的学术思想和辉煌巨著,却像巨大的磁石,时时引吸着我,令我永远难忘,始终充溢着对他无比敬佩和热爱之情。他就是世界著名的英国科学家、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李约瑟。“明窗数编在,长与物华新”1994年6月,正是英伦三岛风和日丽、气候宜人的季节,我驱车从伦敦出发,经过一片片绿意盎然的农庄、牧场,穿过宁静清馨、建筑古…  相似文献   

4.
我在卡罗尔学院执教的两年中,结识了一些美国朋友,万·海茨玛教授便是其中之一。他曾去日本讲学一年,回国时他和夫人曾顺便到中国游览,在北京、桂林等地停留了几天。除对北京的空气污染略有微词之外,对中国印象很好,打算再来中国作较长时间的居留。我一到卡罗尔,他就主动找我交谈,邀请我和我妻子去他家观看幻灯片。这是他在中国时拍下的风景和民情风俗的照片。当晚他还邀请了一些邻居,介绍我们跟他们见面。看完后他夫人又以苹食饼相款待。海技玛是英语系的资深教授,讲英美文学。我去时,他在一个班讲第三世界文学,选7巴金的《家…  相似文献   

5.
<正>我1957年从武汉大学数学系毕业,留校任教直到1985年,在著名数学家李国平教授的指导下,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近30年,并担任他的助手。又是近40年过去,今天缅怀李老师,对他坚决拥护党的领导,为国家科教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对他勇于探索,成功创办武钢试验班的开拓精神;对他爱惜人才及对我恩同父兄的高贵品德记忆犹新,深感可尊、可亲、可敬,是我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6.
1952年上半年,我参加了黄梅县小地区戴家坝乡生产渡益工作组。插秧季节的一天在二郎庙桂家吃饭,认识了从九江回来探亲的黄梅戏鼓师桂友林。他是我们房东的堂叔,年约六十四五的驼背老头,我劝他搬回来,他说:“那边也不错。”1958年我正式从事戏曲工作,他也从九江迁回了原籍,我俩接触的机失就多了。从其他老艺人口中得知桂友林是黄梅采茶戏班有名的鼓师。1961年端午节后,我为了向他了解传统剧目的孤本,民国以前名老艺人的生平,以及他个人的从艺生涯,在他家住了7天。当时他的老伴已去世,身边只有一个不满16岁的养女,两间茅屋,几…  相似文献   

7.
肖峰 《古今谈》2005,(4):52-55
潘韵先生离开我们整整20年了,他仙逝在我担任院长之后的第二年,当时我因事未能参加他的追悼会,一直为此事感到遗憾,总想找个时机,为曾经直接授教我的恩师,说上些肺腑之言。一晃20年,今天在他诞辰100周年之际我们在此隆重集会纪念我国这位优秀的艺术教育家,新国画的杰出宗师,耕耘教坛50多年的楷模,中国共产党的忠诚朋友,中华民族优秀的儿子,弘扬开拓祖国文化的先驱——潘韵教授。  相似文献   

8.
1985年,一个晚春的上午,我接到当代著名作家、诗人端木蕻良从武昌打来的电话,我被他亲切而又热情的话语所激动,电话一放,我马上要了一部小汽车直奔他下榻的东湖宾馆。端木蕻良同我哥哥吴视(诗人)曾是40年代的患难诗友,他们爱好相投,情同手足。可不幸的是,哥哥已于1982年2月12日病故,所以端木这次来汉特意约我会晤,以叙旧情,而这也正是我所渴望的。他鉴于同吾兄昔日之深交,欲畅叙于黄鹤楼笔会之际,以表怀念之忧。 我还是抗战时在重庆读书的时候,经常听到我哥哥谈到端木的佳作以及同他的友谊。当时我也十分欣赏…  相似文献   

9.
吴连登 《文史博览》2009,(12):14-16
毛泽东稿费到底是多少 我给毛主席管家的那12年,主要是管他的工资和全家的开销,包括负责每天为他买菜,但他的稿费我没有管过。管他稿费的,是个名叫郑长秋的同志。他从1952年9月直到1986年离休,一直在中央办公厅专职负责毛主席和中共中央的特别财务,叫中共中央办公厅特别会计室(中办特会室)。出纳为老红军战士钟予山,专职保存财务票据。  相似文献   

10.
何辛 《文史精华》2001,(7):48-51
2001年2月8日,是革命烈士、著名诗人陈辉遇难56周年纪念日。他虽然离开我们半个多世纪了,但是他那又瘦又小的个子,黝黑的脸膛,高高的鼻梁,睿智而深邃的眼神,冥思凝想的神态,仍然时常出现在我眼前。 陈辉是抗战初期,我在延安抗大的同班同学。由于他的牺牲我才侥幸活下来,这使我怎么也忘不了他,至今仍深深地怀念着他。 短暂的一生 辉煌的诗篇 陈辉原名吴盛辉,1920年出生于湖南省常德县一个商人家庭,父亲经商,娶两房妻室,他是二房妻子的儿子。陈辉的父亲死后,大妻子独霸全部家产。陈辉的妈妈是个有志气、明白事理的…  相似文献   

11.
杨仁恺 《收藏家》2004,(11):28-34
1999年初冬,我应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之约,前往参加关于五代董源《溪岸图》的讨论,趁旅途之便,提前先去加州洛杉矶,回访友人劳继雄先生。在他的住所停留数日,然后由他陪同飞往东海岸纽约城。劳先生旅美有年,他是我老友谢稚柳的关门弟子,我们在“古代书画鉴定小组”相处8年,知之颇深,到他家里,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他作画授徒,住宅环境相当舒适,有时为人们甄别古今书画,  相似文献   

12.
追忆张晓森     
晓森同志去世快两年了。我几次想写点东西,却难以下笔。梦见时,他仍然活着。我第一次见到晚森,是在1988年初春的阿克苏市志稿评议会上。他仪态文静执着,对志稿分析,鞭辟近裹。于一个晚上,我们问聊起来,颇为融洽,不论观点认同与否,彼此都不介意。我说阿克苏市志稿以汉唐姑墨国当其境域,这是《新疆图志》编撰者屈从外国学者的看法,还是李光廷在《汉西域图考》中以喀拉玉尔滚当姑墨国都较为合理。晓森并不赞成我的意见,坚持说他所在的温宿县即是姑墨国。同样,他的某些观点,我也没有支持,如他不主张在地理编中写地质状况,理由是…  相似文献   

13.
2000年11月15日上午,我去深圳迎宾馆桂园,看望谷牧同志,首先问候他和夫人的身体现在好嘛?他笑着说:现在我还可以,我向你们坦白交待,每周打两次高尔夫球,在家里每天晚上还打桌球。我跟你们说啊,在我们这把年纪,运动很重要。老伴的身体不  相似文献   

14.
曾经伴随杨青同志工作数年的我.在他离世远行之际,我正患疾住在医院,未能前往最后见这位为大家所尊敬的老领导一面并为他作别送行,至今在内心里仍旧深感不安。  相似文献   

15.
冯雪峰同志离开我们已经整整20年了。他在冷落与冤屈中溢然长逝后,我不断地读到怀念并描述他的文章,从而使我对人民文学出版社这位德高望重的首任社长更加深了理解和尊敬。50年代我在他手下工作过,“文革”期间又在“牛棚”中共过三年患难。那以后还在咸宁干校一道劳动了两年。其间,尤其令我难忘的是,在向阳湖我还同这位半生坎坷、备受折磨的老人同台讲用过一次。人民文学出版社是1951年3月成立的。由三联书店抽掉一批干部,在文化部旧楼借几间屋子办公。冯雪峰只身从上海来京,住在该楼的一间小屋里,筹划创社事宜,入秋后,简陋的三…  相似文献   

16.
1978年我调任西城区厂桥小学校长期间,金友之就是厂桥小学的教师。金友之,又名爱新觉罗·溥任。1918年出生在北京什刹海后海北岸醇亲王府(今宋庆龄的北京故居)。光绪皇帝是他的亲伯父,醇亲王载沣是他的生父,溥仪(宣统皇帝)是他的大哥,溥杰是他的二哥。金老师告诉我,他从出生到1951年他父亲醇亲王载沣去世,一直同他父亲住在一起。载沣是在辛亥革命后,辞去“监国摄政王”的职务后退居府邸的。1912年(民国元年)孙中山来北京时,特地到醇王府访问,并对他父亲知时达务,加以勉励。北京市市长彭真代表中央人民政府提出:载沣没有参…  相似文献   

17.
灿烂的晨光透过玻璃窗照着书桌,我正在聚精会神伏案写作,书桌上的电话铃声叮叮地响个不停,放下笔,拿起听筒,传来低沉而凄凉的悲声:“我是郭化若的儿子,叫郭廷秋,我爸爸于11月26日4时17分逝世了,特向您报丧……”我问他家里设了灵堂没有,他说,设了,便告诉他准备去吊唁。放下听筒,重新拿起钢笔,却再也写不下去了,往事潮水一般地涌上心头。1938年夏天,我从上海到了延安,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工作;在一次集会上见到他,当时他刚刚担任中央军委一局局长不久。他虽是参加长征的红军老干部,但是面目清秀,文质彬彬,博览故籍,…  相似文献   

18.
经过整整十二年,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会终于在1996年12月中旬在北京召开了。久已睽违首都而有些陌生的我,忙从昆明乘飞机抵京。到了开会地点见到一位熟悉的工作人员,我性急的问道:“徐迟来了没有广“他身体不好,已请假不来了、”回答得很平淡,没有丝毫可疑之处。徐迟是我的一位老朋友,论交情已有四十多年之久。1996年9月18日他寄了一帧他很满意的彩色照片给我,照片背后简单地写着一句充满感情的话:“多么想念你啊,李乔!徐迟”照片上的徐迟身体康健,精神易锦.满面红光,手里拿着一本书,伏案在思考什么,那么专注,那么出神。我…  相似文献   

19.
康世恩与中国石油朱镕基 康世恩同志是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开拓者、领导者之一。1975年至1978年我曾在石油系统工作,1979年到国家经委后又在他的直接领导下工作过。他对发展中国石油工业那种执着追求、换而不舍的精神,严格要求、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给我留下...  相似文献   

20.
在马克思的墓前──对资本主义和西方民主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英国伦敦郊外的海格特公墓的东端,安葬着一代伟人卡尔·马克思。他的名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和“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就镌刻在墓碑上。无论是在他的诞辰还是他的忌日,总有前来墓地的凭吊者。来自世界各地的共产党人,更要把拜谒马克思墓,作为访英的不可或缺的安排。自1978年我赴伦敦担任中国驻英大使之后,每每来这里凭吊,无不思绪万千。在墓前,我想到自己接受马克思主义熏陶,投身革命,几十年出生入死,矢志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生;在墓前,我想到当年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