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日军侵占南京期间,美国公民布雷迪在南京汉口路19号和双龙巷11-B号的住宅与车库等遭到日本兵士的多次擅闯和破坏,各项损失共计547.94美元。为此,布雷迪等人通过美国驻南京使馆和驻上海总领事馆等外交机构向日本方面提出交涉。这是日军侵华期间在宁美侨受损的典型事例之一。 相似文献
2.
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造成了大量的人口伤亡和严重的财产损失,其中尤以南京大屠杀为甚.目前,学术界关于抗战损失的研究歧见不一,且对南京沦陷后的抗战损失研究较少.本文试图利用统计学工具,选择国民政府文官处职员私人财产损失数据作为典型性研究,进一步揭示侵华日军在南京所犯下的暴行. 相似文献
3.
1901年义和团战争以后,美国社会围绕传教士参与对华劫掠兴起了一场争论,对这场争论的考察揭示出无论是马克.吐温和一些反帝国主义者,还是美国海外传教团体,争论双方都利用了当时流行的文明话语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这一文明话语为美国的扩张和海外非正式帝国的建立提供了支持和合法性,因而构成了一种帝国文化。 相似文献
4.
1927-1937年南京钱庄业的兴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钱庄与票号、银行并称为中国近代社会的三大金融机构。关于区域性钱庄业的研究,近年来有很大的进展,但对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37)的南京钱庄业,至今仍无专题论述。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南京钱庄业迅速发展,到1931年初达到顶峰,但随之又迅速衰落,跌入低谷。本文试利用所能涉及的材料,初步探讨这一时期南京钱庄业的兴衰及其原因,以抛砖引玉。 南京钱庄业起源于明代,到清代有一定的发展。清康熙、嘉庆年间,南京地方特产贡缎畅销全国,商业繁荣,为钱庄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到同治初年,南京已有经营存、放款和…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11.
二战后,日本经济凋零,粮食短缺问题严重,国民生计惨淡,社会矛盾丛生。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美国占领当局分别从外部和内部开展粮食援助和粮食强征。这一系列政策在实现美国自身的经济需求与政治目的的同时,也确实对日本的农业与社会步入正常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之后日本的经济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战后初期的粮食政策连同日本经济复苏后美国长期实施的粮食倾销,共同构成了二战后美国对日粮食战略的主要内容。美国的粮食战略缓解了战后初期日本严重的粮食危机,部分解决了美国国内的粮食过剩问题,改变了日本人的饮食结构与饮食习惯,挤压了该国粮食的生存能力和发展空间,影响了日本的粮食安全乃至政治、经济主权与独立发展进程,也加剧了美日间的贸易摩擦。 相似文献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