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帕劳共和国发行1枚制作精美的陨石镶嵌银币,这枚陨石镶嵌银币直径38.61毫米,重25克,含银量为0.925,银币正面上环帕劳共和国国名,中间盾形图内,海面上有1人划着小船,海面平如镜,下方面值5美元。背面图天空中有6颗陨石正在坠落,陨石镶嵌在左方,直径4.5毫米,下方为一农民赶着两头牛在耕田,上方环南丹(Nantan)陨石坠落——1516年5月,银币装在塑料圆盒内,附有证书1份。  相似文献   

2.
一次偶然的机缘,我得到一枚银质方孔花钱,钱文“苏才郭福”、“姬子彭年”,钱径30毫米,穿5毫米,重3.9克(彩图见封三)。钱文内容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多子、多才、多寿、多福的向往。  相似文献   

3.
2005年初春,风阳县南岗,工人开采金矿时,发现一宋代古墓。墓内出土百余枚北宋钱币,其中发现双龙双凤通花钱各一枚,“龟鹤齐寿”吉语花钱一枚。此3枚花钱,比较少见,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4.
去年秋天,在玛纳斯县境内天山北坡一个面对古道后靠土岭的小山村里,一位周姓村民,挖菜窖时挖出一些钱币,其中有一枚突骑施钱。此钱青铜质,方孔圆形,内外有廓,径24mm、穿7mm、重5.5g,正面为粟特,背面为类似弓形的图案饰(见拓图)。这是一次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古代花钱(又名厌胜钱)名目繁多,大体有;动物钱,戏秘钱,八卦钱,生肖钱,符文钱等,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一种吉语钱的铸造,更是蔚然成风,这里介绍一枚清代独占鳌头花钱,就是属于一种典型的吉语花钱。该钱,质地紫红铜,园形方孔,直径5.2厘米,阔缘,正面有"独占鳌头"宋体四字,竖读,背面为一老人形象,即文昌魁星(俗称文曲星)头戴奎冠,身着衣袍,一手捧书,一手握笔,立于鳌头之上,似乎正欲阅尽天下大块文章,圈点题名,  相似文献   

6.
《收藏家》2021,(7)
正2011年中国嘉德平尾赞平收藏之古钱专场拍卖会曾以1150元人民币拍出一枚直径为3.86厘米的"慈母献香背五男二女花钱"。第二年《大河报》刊发《中秋拜月厌胜钱》一文,其中有同一款钱币的清晰拓图(图1)。文中将该钱年代定为宋代,还讲述了有关中秋夜拜月及"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有趣民间习俗。该花钱为圆形方穿,正反两面铸有精美的图案,形象地描绘了古代女子香花拜月和七名孩童嬉戏的图景,  相似文献   

7.
2003年,洛阳市邙山乡村民在修建房屋时,发现西汉墓一座。墓中随葬的陶器、铁器等文物多已散失,我们仅收集到其中的4枚花钱(插八下右)。这种面文纪第次的花钱,在以往的著录中多称为“权钱”。我们谨就这批花钱及其相关问题,略作探讨。一、洛阳新发现的纪第次花钱秦汉时期的钱币,多为面文纪重量的“半两”、“五铢”等铜钱,也流行各种花钱。但像这种面文纪第次的花钱,却较为罕见。这批花钱共4枚,皆钱体重大,圆形方孔,面有外郭,周缘锐薄,钱文凸起,面文篆书,背部平素,通身布满浅绿色锈。依其钱文不同,简述如下:1.“第十”钱铸作较粗糙,钱身上部…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在通州区潞城镇后北营村发掘了一座元代土坑墓,出土了八思巴文铜钱"大元通宝"4枚。这4枚铜钱均为圆形,方孔,光背,周郭完好,制作较为精致。标本一直径4.07、穿径1、郭宽0.13厘米,重18克(图1);标本二直径4.1、穿径1.02、郭宽0.18厘米,重25克;标本三直径4.2、穿径1.11、郭宽0.18厘米,重20克;标本四直径4.18、穿径1.12、郭宽0.16厘米,重23克(图2)。钱文为八思巴文,读法为上下左右。  相似文献   

9.
1983年8月,山东省博兴县陈户公社乔子村社员在田家村东挖水塘时,距地表以下约4米处挖出一批齐国货币,现由惠民地区文物组收藏。这次出土的货币共有一百零五枚,其中"安阳之法化"一枚,"齐之法化"一枚,"齐法化"九十九枚(完整的五十九枚),"賹四化"方孔圆钱四枚(图15)。"安阳之法化"、"齐之法化"正面刀背之凸缘均中断于与刀柄相接处(图1、2)。"齐法化"数量较多,根据完整的五十  相似文献   

10.
1975年,山东临淄齐国故城城南出土一套比较完整的"数字铜钱",共21枚。钱圆形,方孔,有廓。正面铸数字,从"第一"至"第廿三",中缺第十六、第二十二两枚(见图)。钱背面平素无字。钱径3.4—3.5厘米,正面内廓多为1.2×1.2厘米,背面方孔极不规整,大小与正面相差较大,一般为0.7×0.8厘米。重量多为11—13克,第四枚最轻为8.1克,第二十一、二十三两枚最重为13克。此类"数字铜钱",只标数字顺序,不标重量,没有国家制发标志,各枚形制重量  相似文献   

11.
2000年初,山东莱阳市博物馆在莱阳东方红商城基建工地清理墓葬遗物时发现了两枚陶质方孔钱。钱文用宋代小平铜钱在陶币烧制前模压而成,故都是阴文反书字。文字较清楚的是行书绍圣元宝,另一枚面文粗  相似文献   

12.
笔者给大家介绍一枚铸工精湛的清代花钱(见拓图),此钱材质为黄铜,钱径38毫米。该钱正面图案是穿上有一门阙,借钱孔为龙门,云水之间有两条鲤鱼腾起而跳过龙门,则鱼化龙;钱的背面为二龙戏珠。笔者查阅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13.
1985年10月,襄阳县古驿区西尹乡西尹村农民马金方在村后发理一处铜钱窖藏。窖呈梯形,底大口小。窖口距土地表约30厘米,上面盖有两块长方形青灰色砖。砖长32、宽16、厚5厘米。窖藏铜钱800余斤,包括西汉五铢,唐代开元通宝,五代唐国通宝和北宋宋元通宝等四个朝代的32种钱币。在这批钱币中有9枚“唐国通宝”,字面有楷书和篆书两种。篆书“唐国通宝”6枚,直径2.4、厚0.1厘米,重3.6克;宽边方孔,背面无文(图一,1、2)。楷书“唐国通宝”3枚,直径2.4、厚0.12厘米,重4.1克;宽边方孔,背面变亦无文(图一,3、4)。唐国通宝发现较少,据《古钱大辞典》载:“五代南唐元宗所铸唐国通宝,有篆文大、小泉,隶文背有一星钱,及楷文大、小泉六种。”襄阳发现者为篆文和楷文小泉。  相似文献   

14.
如图是一枚极为罕见的江西早期商业银行——华泰银行民国十二年(1923年)版“拾枚”铜元券。该券横型,长12.6、宽70毫米,深蓝色,底色橘黄并有防伪印刷。票面正上方为隶书“华泰银行”,下为“江西”字样,中心为楼阁、流水、小船风景图案,下方为“凭票即付当拾铜元拾枚”,“中华民国十二年印”,左右分别为对称“拾枚”、“江西”字样,上方两角为“拾”字,下方两角为“10”。  相似文献   

15.
明道元宝钱,为北宋仁宗明道年间(1032—1033年)所铸,钱文有篆、真二体,以前所见者皆素背。近来偶然在一处宋代窖藏钱币中,发现一枚铜质明道元宝小平钱,阔缘,篆书,背穿上有一文字,模糊不清(见图)。钱径2.55、穿径0.79、厚  相似文献   

16.
宋代《禹迹图》是我国地图学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古代科技史上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及突出的历史地位.“禹迹图在当时是世界上最杰出的地图”.“是宋代制图学家的一项最大的成就”,“无论是谁把这幅地图拿来和同时代的欧洲宗教寰宇图比较一下.都会由于中国地理当时大大超过西方制图学而感到惊讶”.现今所见的《禹迹图》是宋代上石的两方石刻图:一幅保存在陕西西安碑林,题名《禹跡图》,为刘豫阜昌七年(1136)四月刻石(简称“阜刻图”):而另一幅现存江苏镇江博物馆,题名《禹迹国》,为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正月十五日刻石(简称“绍刻图”).这两方石刻地图自五十年代以来即引起地理学界的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主要的文章见有:《介绍三幅古地图》《镇江宋代“禹迹图”石刻》.以及《再论“禹迹图”的作者》等几篇,对其两种石刻图的概貌.成图年代及图的作者等都作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这是一枚来自浙江省海盐县的斧型青铜器,上端宽31、下端宽36、整体长69mm(包括柄部长5mm),主体厚度为4mm,重60g,最上端有扁短小柄,器物两面各有斜网纹装饰,其中一面宽大斜网纹下饰有一横状宽幅条带纹;另一面在矩形凸楞下方饰有较窄密的斜网纹(图一),弧形刃部呈单面斜坡。  相似文献   

18.
阿文方孔钱的线描图中亚出土的阿拉伯文方孔钱币,由于文字奇特,久受关注,但又因发现较少,研究比较困难。自1972年首见于吉尔吉斯以来,在阿拉木图附近、比什凯克附近、吹(楚)河河谷、怛逻斯河谷等地有数次发现,近年七河地区发现五枚,最新公布的一枚仍出自吉尔吉斯。根据俄罗斯学者V.N.Nastich博士的总结,其文字可作如下转写:穿上为,转写Malik;穿右为,转写Aram;穿下为,转写Yinal;穿左为,或,第二种模写不知所云,第一种可转写为Cig?基于以上成果,V.N.Nastich博士推断此钱与七河地区的突厥统治者有关。德意志考古学院的L.Baratova的提法是:…  相似文献   

19.
1986年11月,浙江慈溪龙南拓岙山麓的一座古墓中,出土了一枚“隆兴通宝”金质方孔圆钱。该钱直径2.05,穿径0.6,厚0.09厘米;色金黄,重3.26克;面楷书阳文,旋读,素背。“隆兴”是宋孝宗年号。宋代金钱在《宋史》中有多条记载。如: “太平兴国……九年……四月……遂登琼花楼,陈百戏,掷金钱,令乐人争之,极欢而罢。”(113卷·游观条)  相似文献   

20.
<正>2008年11月,笔者见到一枚三孔布图片,后来见到实物,据说出自山西太原西北的五寨县。当时因面文地点一时难以确定,故一直没有公开发表意见,仅为唐晋源先生所藏这枚三孔布拓片作了题跋(彩三上)。现在见有图书著录了这枚布的拓图,注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