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啊朋友,你来过青海高原吗?你到过土族之乡吗?你领略过土乡青壮年汉子及阿姑们能与彩虹比高低的荡秋千盛况吗?若没有,那就请随我的拙笔到土乡看看那惊险飘逸而又妙趣横生的荡秋千场面吧。  相似文献   

2.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气候寒冷,交通不便。居住在青藏高原的汉、藏、蒙、土等民族的人们,生性豪爽、朴实、勤劳、憨厚、诚实、好客。大都很喜欢喝青稞酒。在“花儿”中唱到: 黑青稞熬下的酩馏儿酒,莫叫个盅盅儿浅了;  相似文献   

3.
土乡笔耕录     
《中国土族》杂志于本期开始热情推出《我在土乡》栏目。此栏目将着重介绍土族和非土族人士在土乡的所历所感,希望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踊跃投稿。本期首篇推出的是蔡西林先生撰写的《土乡笔耕录》。蔡西林先生16岁时即从江南水乡来到青海高原,从此扎根土乡三十五载,将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土族之乡。他衷情于土族文化,搜集了300多则民间故事,1000多条谚语,2000多首民间歌谣,发表了众多有份量的研究土族文化的论文———许多土族民间文化事象就是经他的介绍而广为世人所知的。他以土乡的风土人情、山川风貌为题材,发表了百余万字的文学作品,还为土乡培养了一批文学人才,为土乡的文化事业作出了贡献。为此,土族人民亲切地称他为“汉籍土人”。他对土乡的钟爱和奉献也洋溢在他的自述文稿中。  相似文献   

4.
<正>互助土族自治县素有"酒乡"的美称,北倚祁连,山高林幽,其气清爽;周纳三川,水清泉甘,其质纯净。大自然造就了这一片风水宝地,这里汇聚着一个民族灿烂的文化和独特的风情。据《青海通史》记载,青稞酒的最早发明者是互助土族先民。每到腊月,土族人家里都要煮酩馏子,其原料是生长在海拔2700米以上的高原作物——青稞。"酩馏",土族叫"斯贝都拉斯",意即青稞酒。这种酒的乙醇度在30度左右,其酿  相似文献   

5.
“土乡的山呵土乡的水,土乡的山水为啥这样美?问山,锦雉飞;问水,鱼摆尾。杨柳依依牵人衣,彩蝶翩翩引人醉。朵朵‘花儿’寄深情,漫地芳草春光媚。土乡的山呵土乡的水,土乡的山水实话美。叩山,绿荫深;掬水,甘露汇。汗滴石穿松不老,阿姑笑脸绽红梅。酩酼一杯歌一串,民族政策放光辉。”一曲土乡颂,将多少人带入那充满诗情画意、美如仙景的土族山乡,如醉如痴,留连忘返。也许有人会说,这是诗人的刻意渲染,土乡哪有如此美丽的景致?!亲爱的朋友,请莫急,让我带你去浏览土乡的山山水水。到那时,我敢肯定你也会像诗人一  相似文献   

6.
互助牌青稞酒是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盛产的名牌烧酒,是土族之乡世代相传的珍宝。因为酒是用土族人自种的青稞酿造的,酒醇味美,清香可口,能与贵州的“茅台”、山西的“汾酒”媲美,多次荣获国际金奖,畅销省内外和海外,作为宴席上的名酒。人们都说这酒好,是用鼓楼旁那口古井水酿制的原因。关于这口古井,还有这样一个神奇的佳话在当地盛传不衰。  相似文献   

7.
李振 《中国土族》2007,(2):67-67
夏都西宁历经几多沧桑阵痛,分娩瑰丽夏都雏形,楼群擎起立体诗挤瘦困顿,郁金香铺满世纪梦避暑览胜,河湟目送天路列车系一袭清爽,载诱惑从起点向世界屋脊追寻……塔尔寺母爱令黄教始祖落地生根,长出菩提树栖息人之初悟性,八大如意塔托起千秋信仰,金瓦寺酥油花映亮芸芸众生。灵魂在磬音梵声中净化,世俗在桑烟缭绕中消遁。七彩土乡彩虹的故乡牡丹的家,千里寻芳翩跹蝶恋花;五峰的飞瀑互助的酒,浸透民族魂的青稞陈酿醉天下!阿姑“花儿”携风拂去旅人心上尘,亮相央视的“轮子秋”缤纷风俗画。金银滩原子城难忘《在那遥远的地方》天籁音,难忘举国狂…  相似文献   

8.
闲话糌粑     
说到糌粑,先要说说青稞。关于青稞,笔者有一个意外的发现,这种青藏高原上特有的农作物,是"随同藏族跨省区分布"的,而在非藏族的区域,就很少见到这种农作物。同样是这种情况的,还有牦牛和藏马。这种人与自  相似文献   

9.
梦遂土乡     
看过一篇写味道内涵的文章,对里面一句话特别有感触:你要是记住了一种味道,你就会一生不忘,它让你在一生的岁月中,一次次出其不意地怀旧。而这一次,走进土乡,品尝那浓得化不开的乡情,我同样地拥有了这一生难以丢弃的一种味道,那就是一种遗失很久却让人魂牵梦绕继而能在真实的咀嚼中感知的一份民族情怀。 七月,我带着梦一般的向往第一次轻轻走近土乡。一路上的焦躁与急切都因第一次而变得含蓄温婉,我轻轻地与同伴说话,轻轻地发出笑声,惟恐我的无所顾忌破坏我第一次走近土乡的心境。 走进村口,好客的乡亲们已是手捧哈达满脸亲切地殷殷相  相似文献   

10.
收获下来的青稞经过晾筛、脱粒、炒熟等工序后,放入水磨磨成粉,就是藏族人的传统主食了。青稞作为藏族人的主要粮食,千百年来发展出非常多的制作加工方式。最有名的青稞制品或许就是糌粑了,但是还有耐突(青稞粥)、糌突(糌粑糊)等很多有名的藏式面点也是由青稞制成的。其中由青稞面调制烘烤而成的青稞饼,色泽金黄,香甜可口。  相似文献   

11.
青稞是一种生长于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高寒地区的特殊农作物。由于青稞的特殊品质,所以成为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人的主要粮食。青稞属于禾本科(Gramineae)、大麦属(Hordeum),是大麦(Hordeum vulgate L.)的变种群,别名又叫裸大麦、裸麦、元麦、米大麦。青稞的果实称为颖果,就是人们常说的麦粒,成熟后颖果容易与稃分离(俗称:麦壳),因此又称裸麦。与青稞作为区别的大麦属另外一些变种,常常被称为皮大麦,成熟时稃壳与颖果相粘连,难于分离。  相似文献   

12.
心与心距离遥遥,山与水距离悠悠,零距离视角——真情撞开的缺口。——题记纯净如酒重返土乡漫游,心仪冲破围城之囚,步匆匆情切切,扑进零距离视角,与生俱来的野性在回归中撒欢,要把梦绕魂牵的原始美景看够……红日冉冉升起的田畴,不是绿茵场上青睐足球,没有你争我夺的狂热,只送来赤诚对大地的问候;蓝天上轻盈散步的白云,不是命运的风筝牵在谁手,主宰信念全凭自我,甘愿为组成土乡风景一再逗留。宁静中亲近大自然灵魂出窍,任乡风徐徐过滤世俗的烦忧,春的希冀秋的收获,一起在意象中酿造人生追求,啊,呼吸陶醉,纯净如酒。像玉树临风抖落浮躁,像金…  相似文献   

13.
在每年的秋末.辛勤的农人将满眼金包的麦子颚粒归仓后.精心挑选出丰满、水灵的青稞谷子.酿制出一桶桶甘冽、醇美、低度的远比爷爷奶奶还要老迈的高原第一酒一青棵酒。  相似文献   

14.
青海的土族多居于互助、民和、大通等地,因此,对于离开土乡落根于其它地区的土族儿女来说,土乡的魅力是无穷的,对于土乡难以割舍的情愫也是他们心头深深的烙印。 贵德县河阴镇童家村、西家咀村散住的一些土族,虽然在长年的杂居生活中已近汉化,但他们户籍册上醒目的“土”字却使一些老人将他们对本民族的深情寄于后辈,用所能回忆的一些往事和祖上流传下来的故事向  相似文献   

15.
土乡的山总是亲切地横卧在"夫拉娜日(红太阳)"升起的地方,从未改变过姿态,陪伴着这里的一山一草一水和人们的一举一动. 土乡的山总是安静的、慈祥的,是世俗之外的,从不因为世俗的浮躁而被人打扰和修饰. 土乡的山总是布满灵气、充满神性,犹如这里处处萌动的蓝天白云,细雨和风.  相似文献   

16.
土乡高原酩馏香(土族酿酒歌)祝福喜庆和希望,青稞酩馏家家酿。灶台护栏像座山,锅盖平展如石板。锅中清泉风云,像咆哮的江河,像沸腾的大海。大海里流淌着清香的美酒,大海里流淌着丰登的五谷,大海里流淌着兴旺的牛羊马群,大海里流淌着多彩的绫罗绸缎,大海里流淌着闪光的金银珠宝,  相似文献   

17.
在土乡,最美丽的身影是站立的树; 在土乡,最动人的色彩是流动的绿。 ——摘自采访手记  相似文献   

18.
正青稞酒是手工酿造,最考验酒娘的功力,因此,每家酒馆的青稞酒味道是不一样的,酒客会从酒娘殷勤递出的酒勺里,往自己的手心窝接酒,咂咂嘴,品品味,决定购买与否,酒娘绝不会生气。酿造纯正的青稞酒,颜色暗黄、酒体稠润、清香醇厚、绵甜爽净。青稞酒的古法酿造要论数量,几十年前,拉萨的青稞酒馆是最多的主要因为啤酒还没进入西藏市场,顾客选择单一。马路边、林卡里、公园中,随便围起一块花帐,  相似文献   

19.
“离土不离乡”是我国乡镇企业发展初期提出的一项总战略,其实质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没有空间迁移的情况下进行产业转换。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论证了空间迁移与产业转换之间的关系,指出在乡镇企业已经有了很大发展的今天,应适时调整这项战略,变“离土不离乡”为“先离土后离乡”,即引导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向中小城镇集聚,以取得规模经济效益与集聚经济效益,并由此而完成乡镇企业向现代化企业的转化。  相似文献   

20.
隆冬的土乡大地,天寒地冻。北风在山梁上吹过,河水在冰层下悄悄地流淌,红红的太阳爬上了山头,人们到处都在传播着一个特大喜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要来互助了!土乡各族群众奔走相告,38万土乡的干部、群众的心被这个喜讯感动着。这是一个让所有土乡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