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吐鲁番盆地东接哈密 ,西通天山南麓各绿洲 ,北达乌鲁木齐 ,是通往南北疆的重要孔道 ,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十七世纪准噶尔贵族叛乱 ,其头目视吐鲁番为命脉之地 ,对吐鲁番维吾尔人进行残酷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剥削 ,“分住十七城 ,服属于准噶尔 ,岁有纳输”。“每年纳布袍二百五十件 ,白布二百十五匹 ,棉花二百斤 ,葡萄四十担”。还要受准噶尔贵族驱使 ,服各种劳役。吐鲁番盆地的维吾尔人对准噶尔部暴敛掠夺十分怨恨。康熙五十九年 (172 0年 ) ,清军第二次进击吐鲁番盆地时 ,辟展、鲁克沁、吐鲁番回部首领相继归附清军 ,吐鲁番额敏和卓率部归…  相似文献   

2.
清政府在对准噶尔用兵的过程中,为减轻军粮转输负担,下令在新疆实行兵屯。1715—1755年间的新疆兵屯主要集中在吐鲁番、哈密、巴里坤,且受西北政治局势的影响很大。通过分析这一时期的奏折可知:雍正三年至雍正七年间(1725—1729),清政府仍在吐鲁番实行兵屯;《清世宗实录》中有关巴里坤屯田的收成记载,存在多处问题;乾隆七年(1742),清政府并未完全裁撤哈密的兵屯。1715—1755年的新疆兵屯,有效地支援了前线官兵,减轻了军粮转输负担,同时也为清政府统一新疆后实行大规模的屯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 清代西域,即今新藏维吾尔自治区,是当时中国西北边疆的一个自然行政区划,在清代中叶以前,还包括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方(后被沙皇俄国占去)。清初,天山北路为准噶尔所据,天山南路为回部所居,后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多次征讨,先  相似文献   

4.
清廷曾五次用兵新疆。第一次雍正七年(1729)派岳钟琪征讨准噶尔。第二次乾隆二十二年(1757)兆惠、富德进讨阿睦尔撒纳。第三次乾隆二十四年(1759)成衷扎布等证讨霍集占兄弟。第四次道光六年(1826)杨遇着等征讨张格尔。第五次光绪二年(1876)左宗棠征讨阿古柏侵略军。除第一次用兵以车运外,其余四次用兵,在运送军粮、军火和其它军用物资主要使用骆驼。在新疆干旱、沙漠地带,驼运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保证了战争的胜利。第一次军事行动。雍正七年(1729)11月,岳钟演和傅尔丹奉命征讨准噶尔部噶尔丹策凌。岳出兵巴尔库尔(今巴里坤…  相似文献   

5.
刘璋,山西太原人,字于堂,号推云山人,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举人,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曾任直隶(今河北省)深泽县知县,四年后被解职。他著有《捉鬼传》等小说,及《深泽县志》。  相似文献   

6.
百色,在清雍正六年(1728年)以前无名人经传,有者,始于雍正七年(1729年),清廷将思恩(今武鸣县)府理苗同知移驻百色,建立百色厅,这是百色得名之始。从此,中国版图刻上了百色二字,并在桂西逐步显出其重要地位。光绪元年(1875年),百色厅升为直隶厅,统辖恩阳州判(今田阳县)、恩隆县(今田东县)、上林土县(今田东思林镇)、下旺土司(今平果县海城),这  相似文献   

7.
陶镛,字序东,号西圃,安徽芜湖人,屡试不第,仍奋志科名,是《范进中举》中"范进"的现实原型。雍正十三年(1735年)中举,乾隆四年(1739年)成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历任北直武强县(今属河北)知县,山西洪洞县、乐平县(今昔阳县)知县,湖北宜昌府知府。任乐平知县六年间,大力整饬弊政,  相似文献   

8.
正丝绸之路不是一条固定的"路"627年,玄奘法师从长安出发,开始了漫长的西行之旅。他在距离敦煌大约100公里的瓜州停了下来,思忖再三,没有沿着通常的道路西进,而是迂回向北,朝着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方向走去。他不得不这样做,因为此行属于非法出境。唐初对出入境的限制非常严格,所有使团、商旅、行人都要办理一种叫做"过所"的"签证",上面记有出入境人员的外貌特征、人畜数量、携带物品以及行进路线——路线是不可以随便变动的,否则下一站官员有权"拒签"。  相似文献   

9.
新疆镇西县(今巴里坤县),位于新疆东部,距哈密县北百余公里,北接外蒙,东通甘肃,西往吐鲁番及迪化(今乌鲁木齐市),自古为屯兵牧马之地,是新疆东面之军事要冲,亦是东部重镇之一,后来由于公路及铁路改道经哈密入吐鲁番及迪化,镇西地位一落千丈。1931年初(民国二十年),新疆哈密地区暴发当地民众武装动乱,目的是反抗新疆省主席金树仁政权。军阀马仲英藉此机会,以“兴师援哈”为名,率兵入新攻占哈密、镇西一带,但因他是役身受重伤,加上新省大军将至,马仲英为保存实力,迫不得已撤回甘肃,重新再作部署。马仲英原名马步英,青海军事学校出身,其后在军…  相似文献   

10.
在吐鲁番市粮食局所属的老城路仓库中,有一座建于清代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的粮仓,距今已有213年的历史。 吐鲁番修建粮仓,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在西州交河县(今吐鲁番市)广筑粮仓,称“常平仓”,以备粮荒。清代乾隆年间,在新筑广安城(今吐鲁番市老城)的同时,在县城东门附近修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