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陕西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明的发祥地之一。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曾有周、秦、汉、隋、唐等十余个王朝在此建都,故有“秦中自古帝王州”之称。陕西历史化积淀极其深厚。我国早期的一批经典志乘就是在这块土地上产生的,可以说陕西的史志典籍在全国占有重要的位置。在所修众多的地方志中有一批是珍善名志。这些地方志不仅是陕西,而且也是全国重要的化典籍和史料宝库。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地方志工作的机构的五项“职责”中有“组织整理旧方志”,“组织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这表明,组织整理旧方志和开发利用地方志工作,今后亦是县级以上地方志工作机构的法定工作职责,这方面的工作与组织编纂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工作处于同样的地位。而从现有的工作基础和实际操  相似文献   

3.
江宁,古为金陵、建康及南朝的宋、齐、梁、陈以及南唐、明初、太平天国、民国十朝都城或京畿之地。因为特殊的区位,历代当政者都十分重视编纂地方志书,明、清两代尤盛,故江宁有数十部旧地方志书留传,且均由饱读四书五经精通国学知识者所编纂,志书中的《序》多出有进士、学者之大手笔,堪称字字珠  相似文献   

4.
旧方志传统的整理和出版,长期处于影印或整理后纸质出版的模式中,难以兼顾旧方志的整理质量和版本学价值,极大限制了旧方志抢救工作的步伐。以“数字方志”概念为支撑,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型出版物来建设一个涵盖旧方志的图像采集、数字资源管理、内容标引、按需出版、立体展示的集成业务系统,将旧方志文本与整理成果同时呈现给使用者,并以规范化、流程化、符合现代商业模式的运营手段来从事和开拓方志事业,可以提升旧方志整理、开发的总体水平,使海内外所藏的旧方志得到有效的抢救和利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方志》2005,(10):7-9
2005年7月24日至29日,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办、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年鉴处与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联合承办的全国地方志系统旧方志整理与开发利用研讨会在西安市召开。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罗振江、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副秘书长兼办公室副主任田嘉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有关部委局史志机构的14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采取专家授课、大会交流和分组讨论的形式,内容丰富。会上,原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办公室主任许逸民介绍了国家古籍整理工作开展情况,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德信讲授了旧…  相似文献   

6.
同志们: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办,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年鉴处与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联合承办的“全国地方志系统旧方志整理与开发利用研讨会”今天在古都西安召开了,我代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向百忙之中莅临会议的罗振江副省长、李玉怀副秘书长,向与会的专家学者和修志同仁表示崇高的敬意!来自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3个部委局有关部门共140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为了开好这次研讨会,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冒着酷暑,不辞辛苦,从会议的筹备到食宿的安排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在此我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7.
田嘉 《陕西史志》2005,(4):8-12
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办,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年鉴处与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联合承办的“全国地方志系统旧方志整理与开发利用研讨会”今天在古都西安召开了,我代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向百忙之中莅临会议的罗振江副省长、李玉怀副秘书长,向与会的专家学者和修志同仁表示崇高的敬意!来自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3个部委局有关部门共140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为了开好这次研讨会,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冒着酷暑,不辞辛苦,  相似文献   

8.
《陕西史志》2005,(4):3-7
全国地方志系统旧方志整理与开发利用研讨会在西安召开,这为我省方志界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在此,我代表陕西省人民政府,对这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远道而来的各位代表表示诚挚的问候和热烈的欢迎!  相似文献   

9.
潘斌 《陕西史志》2005,(4):20-20
2005年7月25~29日,全国地方志系统旧方志整理与开发利用研讨会在西安召开,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代表、专家学、研究人员及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的有关人员共140余人参加了会议。陕西省副省长罗振江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副秘书长田嘉出席会议并讲话。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刘培仓在开幕式上介绍了陕西省旧志整理与开发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全国地方志系统旧志整理与开发利用研讨会今天在西安召开,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体现了中指组领导和兄弟省区市方志界领导对陕西的关注、重视和支持,是我们陕西地方志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我代表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向中指组领导和各省市区的与会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1.
增强志书的可读性,是提高地方志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从编纂艺术的角度考察,增强志书可读性的理想境界,应该是资料上追求第一手材料,收录范围上追求系统全面,角度上追求另辟蹊径,内容上追求文化蕴涵,意境上追求乡情乡韵,文字上追求精炼典雅,以新、特、全取胜,以神、韵、雅感人.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初步总结了首轮新方志编修在消除部门志痕迹,精简篇幅,以及记载党的领导和政务活动、政治运动、综合经济和综合经济管理、经济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下限后内容等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完成首轮修志任务之后 ,天水市志办又出了地方志丛书和一些画册及其他小册子 ,取得了较大成功 ,他们的主要经验是 :1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 ,为三个文明服务是编丛书的前提 ;2 挖掘和弘扬历史文化 ,满足社会和群众需求 ,是编辑丛书的基础 ;3 发挥优势 ,整合力量 ,精心编纂 ,是编辑丛书的保证 ;4 面向市场 ,大胆尝试 ,精心运作 ,是丛书出版发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结合对首届修志设计篇目经验教训的总结,分析了设计续志篇目的程序,门类划分、门类排列和特殊情况下灵活处置的方法,特别强调了既要继承旧志和首届新志书篇目的优点,更要注重创新。  相似文献   

15.
小议王晖方志性质定义的逻辑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对王晖方志性质定义的逻辑方法进行分析后,认为王晖现象性定义的提法不妥,应改为“方志性质定义的补充性说明”为好。  相似文献   

16.
山西旧志编纂源远流长,从明代至民国、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至“化大革命”时期、从改革开放以来这三个历史阶段旧志整理工作延续不断,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至2002年底,山西全省整理刊印旧志达122种,超过了历朝历代整理刊印IE/志的总和。旧志整理的形式,采取了或点校、翻译、重印或方志辑佚,或编辑旧志资料汇编或编制旧志书目、索引等方式,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17.
我这次来晋城,主要是在陵川县参加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应征论的评审会。张铁锁副院长知道后,从太原专程赶来,非常热情地邀请我到晋城市方志办来看看。由于时间仓促,今天到这里只能是看望一下大家,听听大家对地方志工作的意见。在陵川的时候,张铁锁副院长已经安排秦海轩主任和陵川县方志办主任程跃新同我座谈过一次,对晋城市的方志工作有了一点初步印象。刚才听了赵部长、任秘书长的情况介绍,再加上看了你们的成果展览,印象更深刻了。总的感觉是,晋城市对地方志工作非常重视,工作做得非常好,能够涌现出像秦海轩同志这样的全国地方志系统先进工作绝不是偶然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第二轮志书中经济部类的编写应注意深入研究宏观材料 ,宏观把握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并且以编修第二轮《铜陵县志》农村、工业、商业经济篇为例 ,论述了深入系统地研究和利用各种宏观材料的重要性 ,同时指出通过纵横比较的方法 ,能较好地反映发展变化 ,提出在志书编纂中要述中有评 ,画龙点睛 ,并重视对前志的复载。  相似文献   

19.
本以《广元县志》为剖析对象,分析了该志的错漏之处,并以志书实际情况为例,将之归为26类,以期志界同仁在续志时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20.
海阳县自东晋成和六年(331年)建县以来,直至清前都没有修志。入清后县志所修有三,即康熙金一凤《海阳县志》、雍正张士琏《海阳县志》和光绪卢蔚猷《海阳县志》。本文对这三部旧志进行了考证和比较,认真总结了他们的优长和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