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西广丰社山头遗址第三次发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社山头遗址,位于广丰县城东南约10公里的五都镇前山村罗家自然村北500米处的一台地上,是一处新石器时代及商周时期古文化遗址。1983年和1991年,省文物考古部门在此进行了两次发掘。1995年秋冬,为了配合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田野考古实习,又进行了第三次发掘。依照前两次发掘的线索,此次发掘布方于两次发掘点之间;同时为了避免以后发掘布方的重复,采用第一象眼布方法,在遗址西南角虚设一总基点,将前两次发掘探方包含在第一象限之内。探方紧邻第二次发掘东侧,编号从T1511开始,横坐标依次为T1511、TI盯l、T1711…,纵坐标…  相似文献   

2.
1991~1992年山西垣曲商城发掘简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1年在垣曲商城内发掘了横穿东西及纵贯南北的两条长探沟,旨在较大范围地了解城内的地层堆积及遗迹分布状况。两探沟在城内西南部相交,南北向总长360,东西向总长320,均宽1米,发掘面积近700平方米。1992年又在城内东南部遗址区开10×10米探方8个,发掘面积800余平方米。两年发掘共清理分属于宋代、二里岗上层、二里岗下层、二里头晚期、仰韶晚期等各不同时期的灰坑119个、沟壕12条、墓葬5座、房址2座、  相似文献   

3.
1960年,在本溪县小市镇中心饭店地下及其附近,发现两座古代墓葬,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当时未作发掘.1986年4月,该店进行改建,借此时机,本溪市博物馆和县文物管理所联合组队,对两座墓葬进行了正式发掘.参加发掘的人员有齐俊、宋珍嫚、佟铁山、邓忠远等.  相似文献   

4.
一九七九年八月,冶金工业部和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在黄石市召开了“铜绿山古矿冶遗址文物保护座谈会”。根据会议纪要精神,国家文物局立即组织力量,在铜绿山矿区进行考古发掘。参加这次发掘的单位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博物馆、内蒙古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湖北省博物馆、黄馆市博物馆等。发掘从七九年十一月开始,共进行了两期。到目前为止,已对七号、四号矿体古矿井遗址;十一号矿体冶炼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总面积约1000平方  相似文献   

5.
我国田野考古及发掘方法技术的发展历程可分为探索期、成熟期和继续发展期三个阶段。1932年大赉店遗址的第一次发掘处于探索期与成熟期之间,无论发掘目的,抑或对"地层"和"遗迹"的认识和辨认,当时的发掘既有时代局限造成的不精准性,又有超越时代的合理之处。2013~2014年遗址的第二次发掘,在继承第二阶段发掘方法技术的基础上,要求更加细化和精准,体现了继续发展期的若干趋势。遗址相隔80年的两次发掘是这一发展历程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6.
澧县城头山古城址1997~1998年度发掘简报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址自1978年发现以来,经过8次发掘,发现了古城址、环壕、墓葬、制陶作坊区、房基址、道路、木桨、船艄和古稻田址,并于1992年、1997年两次被评为当年度十大考古发现。本次发表的简报是1997年冬和1998年冬两次发掘的主要发现,介绍了城墙的解剖、古稻田的清理和祭坛的发掘情况。发掘者认为,第一期城墙筑造于大溪文化一期,为距今6000年以前,是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城墙。下层水稻田的年代距今约6500~6300年。祭坛的时代为距今6000~5800年左右。  相似文献   

7.
1968年夏秋发掘的河北满城汉墓——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墓被列入20世纪中国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本文作者参加了两墓发掘的全过程。今年恰值满城汉墓发掘40周年,特撰此文,对当年的发现、发掘过程做了回顾,以为纪念。  相似文献   

8.
张潇  梁香连  蒙长旺 《大众考古》2023,(5):19-27+98
<正>望牛岭墓地位于广西合浦县城南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浦汉墓群的重点保护区,西北距离汉代合浦郡故城—草鞋村遗址2.2公里。墓地进行过两次考古发掘,1971年为配合基建曾发掘M1墓室和M2,2020—2022年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中山大学、合浦县申报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中心等单位为配合海丝遗产保护展示再启墓地发掘。两次发掘,共解剖清理西汉时期的墓群封土堆1座、墓葬25座以及沟、坑、灶、柱洞等遗迹。  相似文献   

9.
满城汉墓钱币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68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河北省文物工作队共同发掘了满城陵山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墓。两墓均出土了大批五铢钱。1972年,考古研究所发表了《满城汉墓发掘纪要》,1980年,又发表了《满城汉墓发掘报告》,系统介绍了两墓的出土文物。但是其中发表的钱币资料有限,不能全面反映两墓出土的五铢钱的情况。最近,笔者对这批钱币重新  相似文献   

10.
《文物》2015,(9)
2009~2011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马俑坑考古队对一号兵马俑陪葬坑局部进行了发掘。发掘地点位于一号坑中北部,由南向北涉及两条过洞、三条隔墙,发掘面积200平方米。一号坑是土木混合结构的地下坑道建筑,建筑结构包括土筑和梁柱框架两部分,两条过洞内均有砖铺地面。共计清理俑体106件,提取俑足及踏板96件,发现车、马三组,出土大量兵器及车马器。俑坑修建的时间上限不早于公元前228年,下限不晚于公元前209年。此次发掘为揭开俑坑被毁之谜提供了线索,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1.
郑州马庄龙山文化遗址发掘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庄遗址位于郑州市西郊约二十华里处,北靠刘沟水库,东距贾鲁河约十华里(图图一:马庄遗址位置示意图一)。总面积约八万平方米。马庄遗址的发掘工作从1966年元月中旬开始,至三月底结束,历时两个半月。参加发掘工作的有省文物所赵世纲、冯天成和我馆李昌韬等同志。这次发掘均在遗址东部,发掘两个探方,一条探沟,分别编号为T1、T2、T3。发掘面  相似文献   

12.
汉代西北驿道与传置——甲渠候官、悬泉汉简《传置道里薄》考述何双全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1973-1974年发掘汉代居延甲渠候官、第四燧、肩水金关三遗址,获汉简21000余枚,1990-1992年发掘敦煌悬泉置遗址,获汉简22000余枚。两次大的发掘...  相似文献   

13.
河北藁城台西村商代遗址发掘简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物》1979,(6)
藁城台西商代遗址继1965年和1972年两次调查后,于1973年6月开始第一次发掘,至1974年底结束。共开探方十九个,面积1852平方米。探方的位置都在"西台"的东西两侧及其顶部。由于遗址所在的地形限制,故探方大小、方向均不一致,有的如T2、4、14、16、17、18、19因发现房子,需加以保护,未清理到底。1973年6月—11月发掘的情况已初步报道过,现将两年来的发掘所获总的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4.
1981年,在昂昂溪东南大兴屯发现一些动物化石和石制品,1982年进行正式调查和发掘。1986年又在原发掘地点东南做了再考察。新发现两种哺乳动物化石;两件新类型的石器,为研究这里的文化面貌增添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15.
武家岗墓地位于湖北省孝昌县城关以北约3.5公里处,隶属孝昌县卫店镇武河村和花园镇白莲村。107国道自北向南分武家岗墓地为东西两部分,1995年2月,孝感市博物馆等单位对墓地西部进行了第一次发掘,发掘材料已报道。1995年7月至1996年底,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组队对墓地进行了第二~四次发掘,共发掘古墓葬142座,其中有随葬品墓126座,分为东周墓119座、东汉墓3座、六朝墓3座,唐代墓1座,出土各类随葬品共991件。黄陂鲁台山两周遗址与墓葬的发掘与研究,是鄂东地区考古的重要发现。武家岗墓地的发掘,是这一发现与研究的继续。  相似文献   

16.
1995年琉璃河遗址居址区的发掘主要包括上、下两部分堆积,下层为西周早期~西周晚期文化层,上层为唐~明清时期文化层,前者已在《1995年琉璃河周代居址发掘简报》一文申报道,本文主要对本次发掘所获得的唐~明清时期遗物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刘绪  罗新 《文物》1998,(11)
天马——曲村遗址J6、J7区位于曲村村东北约百米处,东距晋侯墓地700余米,西距晋国“邦墓”区(中小墓墓区)200余米,属周代居住址。1984年以来,我们在此发掘多次,得知这一带文化堆积较厚,包含有丰富的周代文化遗存,其中尤以西周早期至春秋初年的遗存最为丰富和普遍。1997年5、6月间,为配合“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课题的深入开展,有目的地在这里再次进行了发掘。有关J6、J7区80年代的发掘资料已收入天马——曲村发掘报告。本简报则介绍90年代在这里的两次发掘——1992年及1997年的发掘收获。  相似文献   

18.
上海青浦福泉山良渚文化墓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上海青浦福泉山遗址,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在1979年进行了试掘,1982年作了第一次发掘,1983—1984年又作了第二次发掘。两次合计发掘5米×10米探方27个(编号T1—T27),面积1,350平方米。通过这两次发掘,探明了此处土墩的形成过程、遗址的文化内涵,清理了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墓葬16座、良渚文化墓葬10座、战国墓3座、西汉墓46座和唐、宋墓各1座,以及良渚文化晚期大土坑1个;出土石、陶、玉、骨、铜器和象牙雕刻器等1,000余件,取得了较大收获  相似文献   

19.
嘉峪关新城十二、十三号画像砖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9年11月,嘉峪关市文物管理所在新城古墓区发掘了两座画像砖墓。两墓东西向并列,位于1973年发掘区M6南约200米处,编号分别为M12和M13(图一)。参加这次发掘工作的有敦煌文物研究所和武威地区文化馆的有关同志。现将两墓的情况简要报道如下: 一、墓葬形制与墓内情况两墓形制大体相同,都有较大的坟冢,高出地表1.7米,方圆约4平方米多,墓四周有长80、宽75、高出地面20—30厘米的围墙  相似文献   

20.
新疆阿斯塔那墓地自发现以来,经过了外国探险家的盗掘和中国考古学家先后十余次的考古发掘,出土了许多珍贵文物资料,包括众多文献和壁画资料。2004年和2006年,又经过一次抢救性发掘和一次主动性发掘,新发现了两座绘有壁画的墓葬。墓葬风格极其相似,内容相近,疑为出自同一家族茔院,与河西地区联系密切。对两座墓葬墓主人身份探讨和两幅壁画内容、相关问题分析极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