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死的觉悟”是日本古典武士的道德原则,是武士道形成的第一阶段。武士对于死的独特认识不仅影响了后期武士道精神的思想内涵,而且至今还影响着日本作为加害者对于发动侵略战争的反省意识——有“耻”的感受、无“罪”的觉悟。本文试就日本武士剖腹(切腹)自杀的动机、武士道“死的觉悟”与日本宗教和文化的影响、武士道生命观与罪恶认识展开解析。[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东亚传统文化国际会议”在日本福冈举行黄宣民“东亚传统文化国际会议”干1994年4月8──10日在日本福冈举行。这次会议由日本著名学者、九州大学名誉教授冈田武彦任会长,九州大学文学部教授町田三郎任秘书长。与会学者分别来自日本(17人)、中国(14人)...  相似文献   

3.
隋唐史研究的重要成果──《隋唐史论集》简介李斌城为加强各地学者沟通,推动中国隋唐史研究在近十余年显著发展基础上,向更高水平迈进,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办了隋唐五代史研讨会。该会于1991年8月19日至22日在香港举行,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日本和...  相似文献   

4.
许介鳞 《百年潮》2004,(2):54-61
日本的武士道精神究竟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武士道的诀窍就是看透了死亡,"不怕死"而为主君毫无保留地舍命献身.这种思想是以对儒家"士道"的觉悟为根本的.武士道论者认为,儒家的"士道论"乃在粉饰贪生怕死的私心,慎于人伦如注重主君的德性,才选择生死,则面对死却不干脆去死.武士道彻底地觉悟死了,他的容貌、言语、起居动作,也就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5.
日本自1868年明治维新采用天皇制与武士道相结合的政体,为后来走上军国主义侵略道路埋下了祸根。丰臣秀吉等提出攻略台湾、朝鲜和侵占中国为主的“大陆政策”,遂不断发动侵华战争,日本靠侵华战争而成为“暴发户”。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而全面侵华战争,进而发动太平洋战争,企图以“南进”的胜利来压迫中国屈服,中国的持久抗战...  相似文献   

6.
1895──1931年台湾食糖贸易研究──台湾、日本、大陆三角贸易考察习五一1895—1931年台湾的食糖贸易,是典型的殖民经贸型态。殖民统治者日本垄断集团,操纵强硬的政权主导力量,一面将台湾迅速培植为新兴的蔗糖原料产地,一面推动日本制糖业向中国大陆...  相似文献   

7.
武士道精神的隐忍胜过其精湛的剑道,而佛教教义中面对死亡的淡然与淡定,使日本武士获得了视死如归、淡定自如的禅神意旨。这或许是武士所需要的巨大精神支撑,也是从佛教生死轮回中演绎出来的人生悟境,构成了大和魂之精神。我一直对与世无争且恭敬忍让的佛教成为日本的一大宗教很纳闷:在我看来,这东方岛国的民族精魂具有武士道的"基因",在日本人的血液中有武之气、刀之魂,一个习于刀口舔血的民族与信奉不杀生戒律的佛教怎样融合?带着种种的谜团,我来到日本九州岛上的熊本。  相似文献   

8.
日本战争责任资料中心与《战争责任研究》宋志勇近来,日本的民间研究机构──"日本战争责任资料中心"在日本的战争责任调查、研究方面异常活跃,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该中心是1993年4月由日本著名的进步史学家、法学家、文学家及有关方...  相似文献   

9.
《花冈暴动──中国“劳工”在日本的抗日壮举》一书评介谢忠厚河北大学刘宝辰编著的《花冈暴动──中国“劳工”在日本的抗日壮举》一书(人民出版社1993年7月出版)是建国以来第一本比较全面地介绍、研究花冈暴动的学术著作。花冈暴动或花冈惨案,是中日战争期间在...  相似文献   

10.
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始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两国1871年签订并于1873年4月生 效的《修好条规》,墨迹未干,日本便于1874年 5月,公然违约出兵侵略我国台湾。这是日本于明治维新以后,对外首次采取的重大侵略行动,也是近代以来日本长期侵略中国的前奏。这一事件不仅对近代中日关系,而且对东亚政局都带来严重影响。 一、日本侵略台湾的背景和决策 19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世界范围发生了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主要是美国内战的结束,日本明治维新的胜利,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兴起,意大利和德国的统一,苏伊士运河的建成,以及自由资本主义开始向帝国主…  相似文献   

11.
学者在对武士道的精神价值核心作判断时,往往不能达成统一结论。有人说武士道的价值核心是"忠",有人说是"仁",而新渡户稻造在《武士道》一书中则说是"义"。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论者各自所采取的视角不同。论"忠"与"义"是上层贵族与武士集团各自不同的要求;而论"仁"与"义"则是一种集体意识与个人意识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叶隐》所宣扬的武士道与近世山鹿素行等儒学家提倡的“士道”相比,强调为主君不怕死、不要命为其特性。近代以后,随着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加深,出于战时武士道宣传的需要,《叶隐》这部因宣扬“死的觉悟”而曾在江户时代长期被封禁的奇书,成为战时日本国民教育最重要的教科书,其所宣扬的武士道也成为战时法西斯军人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3.
从某种意义上讲,传统可以在现代化过程中发挥支持作用,但这种传统必须已经发生某些变化,并不断改变自己的形式和内容,否则,将会扭曲现代化的进程。日本近代历史典型地反映了这一点。譬如古老的天皇制度被塑造成国家统一、纪律和献身精神的有力象征和手段;国家神道教、武士道精神以及传统的分等级的社会组织形式在充满困境的现代化初期阶  相似文献   

14.
日本在台湾推行殖民统治的本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关条约》后日本侵占台湾使之沦为殖民地,是“台湾独立”、“台湾地位未定”之类的论调得以产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历史根源,认清台湾殖民地地位的“确定”以及日本在台湾推行的殖民统治的本质特征,不仅是对这类论调的有力驳斥,而且有助于认清日本殖民扩张的历史。本文对日本在台湾逐步确定殖民统治政策的过程进行了扼要的历史考察,指出政治“存异”,即强调日本和台湾政治地位的不平等,以及文化“求同”,即通过灌输“皇道主义”精神培养台湾民众对日本的“认同意识”,是日本在台湾推行的殖民统治政策的本质特征。这种特征是漫长的日本“西学”历程的政治结论.同时也是日本在朝鲜和“满洲国”推行的殖民统治政策的前导。  相似文献   

15.
关于日本宪法性质及庄园制崩溃问题的商榷左学德浙江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了盛邦和教授著的《东亚:走向近代的精神历程——近三百年中日史学与儒学传统》(以下简称《精神历程》)一书,拜读后颇受启发。但笔者认为《精神历程》一书关于《大日本帝国宪法》是“民定宪法”及...  相似文献   

16.
“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清朝政府在甲午战争中败北,被迫签订了一纸《马关条约》,其中的一款,将台湾永远割让给日本。自后,宝岛与祖国分离,在中国版图上“失踪”了整整半个世纪!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宣布无条件投降,台湾重新回归祖国怀抱,马关之耻终于洗雪。本文回顾叙述的,正是这痛快人心、令人扬眉吐气的台湾光复经过。国民政府公告收回台湾立场日本强行割占台湾后,清廷也好,历届民国政府也好,均因国敝民穷兵弱而莫敢言收回台湾。卢沟桥事变起,全面抗战军兴,与日本处于战争状态的国民政府,让国人看到了收复台湾的希望之…  相似文献   

17.
《日本侵华罪行实证》发行座谈会纪要刘苏1995年8月29日,北京市档案馆为该馆编辑的《日本侵华罪行实证》一书(人民出版社出版)出版发行,召开座谈会。中共北京市委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在京高校和科研单位的部分学者,出席了会议,对该书的学术价值和侵华日...  相似文献   

18.
日本防卫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王纯银1995年11月28日,日本安全保障会议和内阁会议通过了1996年度《防卫计划大纲》。这是时隔20年后,日本对1976年10月通过的《防卫计划大纲》的首次重大修改。《大纲》对国际形势、日本安全保障与防卫力量的作用、日本...  相似文献   

19.
日本陆续出版松丸道雄等著名学者主编的五卷本《中国史》近来,日本学者正着手编著一套新的《世界历史大系》。作为其组成部分的《中国史》,共五卷,由松丸道雄、池田温、斯波义信、神田信夫、滨下武志五位著名学者任主编,其第二卷三国~唐已于1996年7月由山川出版...  相似文献   

20.
[编者按]本文是1997年7月于匈牙利布达佩期召开的第35届国际亚洲和北非学大会的交流论文,并引起美俄与会学者的关注。“历史的教训就在于不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肖伯纳一、日本的修宪与违宪今年是《日本国宪法》实施50周年。50年来,日本国内一直存在着修宪与护宪的斗争。斗争的焦点是宪法第9条,即“永远放弃战争”的条款。问题比较复杂。修宪有修宪的理由。自1952年结束占领状态后,日本已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至少名义上是如此。既然是主权国家,就应该有武装自卫权,不能依赖外国的军事保护。然而至今美国在日本的横须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