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第二次国內革命是我国革命史上的一个很重要的时期(1927—1937)。由于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策划了背信弃义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在反动政权的統治下,成千上万的工农革命群众被杀害,第一次国內革命遭到了失敗。党为了挽救革命,曾領导了几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革命起义,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秋收起义等。从此,开始了第二次国內革命战爭。自从秋收起义以后,中国共产党領导中国人民在广大农村中建立了許多革命根据地,自1927年至  相似文献   

2.
討論問題     
在紀元一二八○年,蒙古族中的統治者忽必烈征服了中國滅亡了漢族政權的南宋,建立了異族統治的元朝政權,整個中國陷於蒙古征服者的統治之下將近百年《從一二八○——一三六八年共八十九年,铁木真窩阔台、貴由蒙哥等的年數沒有計算在內》,這百年當中,蒙古統治者除了對中國人民施以殘暴的壓迫與‘肆無忌憚’地經濟掠奪進行着慘酷的種族  相似文献   

3.
一、貴州松桃和湖南西部苗人起义的背景居住在貴州省松桃縣和湖南西部的苗人,倆千年来就辛勤地開闢这一地區。对歷代封建王朝的压迫,時常起來反抗,有坚持斗争的光荣傳統。元、明兩朝政府,对於苗人施行“怀柔政策”,通过土司制度間接加以統治。自清朝政府於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实行“改土歸流”,就由間接統治改为直接統治,对苗人实行進一步的压榨,满漢地主和高利贷者随着滲入苗人聚居地區,掠夺苗人的土地,奴役貧苦的苗人。清朝政府用分化政策,对苗人实行時一步的压  相似文献   

4.
<正>唐末至五代初期,福建在王审知的治理下,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取得迅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长期以来,人们对王审知治闽业绩交口称颂,也许没有注意到王审知取代大哥王潮掌握福建大权是煞费苦心的,其中谜团至今难解。唐朝末年,朝廷政治腐败,赋税繁重,灾荒连年,黄河以南尤为严重。乾符二年(875年)初,王仙芝在长垣率数千人起义。次年,黄巢聚众数千人响应起义。广明元年(880年),淮南道寿州屠夫王绪  相似文献   

5.
《文物》1958,(8)
1924年到1992年,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大革命,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領导的影响、推动和组織下,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但是,蒋介石和汪精卫在1927年叛变了这次革命,特别是以陈独秀为首的右傾机会主义思想在觉的领导机关占了統治地位,拒絕接受毛澤东等同志的正确意见,这次革命終于失敗了。党中央为了挽救革命的失敗和对于土地革命的独立領导,决定在南昌以賀龙同志率煩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軍,叶挺同志率領的国民革命軍第十一軍和朱德同志率領的国民革命軍第九軍一部分为基础,举行起义,起义之前,以  相似文献   

6.
1926年“六·十万岁”运动是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朝鲜工人运动迅速發展的基础上爆發的一次人民群众的反日斗爭。全民性的反日运动——“三·一”运动之后,日本帝国主义者为了进一步加强殖民統治,挂起了所谓“文化統治”的招牌,用極其殘酷、惡毒的手段来压榨和剝削朝鮮人民。朝鮮人民陷于忍無可忍的境地,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也随之变得更加尖銳  相似文献   

7.
元朝时代的政治統治,突出的表現着民族歧視和民族压迫,統治者把各族人民分为四大类,故意从中挑撥离間以达到他們对广大人民剝削統治的目的。他們是刚刚从原始社会末期进入阶級社会的民族,因而在他們統治时期里又給我們带来落后的生产方式,掠夺人口,使用奴隶,破坏了中国社会原有的生产和繁荣。那末,这样是不是說在当时所有的汉族人民都受着同等的压迫与歧視呢?中国的經济生产只有破坏摧殘沒有一些发展呢?事实上不是如此。馬列主义告诉了我們,民族矛盾,实質上就  相似文献   

8.
鍾相楊么起义爆發于南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一一三○年)。这次起义的規模虽然不大,只有四十万人,活动范圍也只限于洞庭湖一带,但它却給封建統治者以沉重打击,在我国历史上是有一定的光輝地位的。特別是这次起义發展了北宋初年王小(目番)、李順起义所首次提出的均貧富思想,以“等貴賤、均貧富、抗外侮、保家乡”为其斗爭口号,在阶級、民族二条战綫上同时坚持作战,这都是前所未有的。它标志着我国农民起义已經由一般的反封建剝削进入到正式提出反封建制度的阶段;标志着  相似文献   

9.
赵宋王朝与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新兴封建政权建立初期时的不同特点之一,在于阶級矛盾自始就达到異常尖銳的程度,农民起义的風暴在赵匡胤“黄袍加身”后不久,便开始席卷了他的統治地区,构成对現存政权的严重威胁。除了993年王小波、李顺、張余、張嶙等所領导的四川农民大起义之外,檢閱史籍,有領导的,粗具規模的反宋武裝暴动事件,尚有下列十数起之多:(1)963年,袞州周弼、毛袭聚众起义,屡敗官兵。(2)966年,四川軍兵与农民联合起义。上官进率众二千余  相似文献   

10.
1853年5月福建永春州爆发了林俊领导的会党起义,这次起义来势迅猛,席卷了闽中南的大部分地区,与同期的闽南小刀会起义一道沉重打击了清政府在福建的反动统治。本文试对林俊起义作一次较全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李自成所领导的农民大起义,是中国历史上非常伟大的一次革命战爭。自从公元一六四○年(崇祯十三年)后起义軍便发展为拥有百万之众的巨大武装力量,在短短的数年之內,不僅推翻了朱明王朝的封建专制統治,而且建立了“大順政权”。但这支强大的农民武装佔据北京之后,不久就受到了挫折。公元一六四四年(崇禎十七年)革命领袖李自成牺牲,使起义軍遭到惨重失敗。关于李自成起义軍失敗問題,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看法。“明史”“李自成传”记載:刘宗敏(起义軍领导人之一)搶走吳三桂的爱姬陈圆圆,引起吴三桂的愤怒,因而勾結清兵鎮压了起义軍,使起义軍遭到失敗。吳伟业也有同样的看法,他在“园园曲”中指出:“痛哭六軍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紅顏”。三百多年来,不少人  相似文献   

12.
清朝自康熙帝玄烨即位以后,全国規模的軍事征服战爭基本結束,社会生活逐漸稳定,广大中国人民,經历了自明末以来几十年兵荒馬乱,迫切地需要一个比較安定的环璄,恢复一下生产力。清朝統治者有鑒于此,認为应該采取适当措施,滿足人民願望,从而达到巩固自己統治的目的。于是在其傑出皇帝玄烨布署,进行了不少讓步政策,大概經过半个世紀或者稍为多些的时間,清朝經济恢复工作已基本完成。及至康熙末雍正初,社会經济更有了發展,而統治者地位也相对巩固。在經济恢复工作中,玄烨十分重視水利兴修,曾经大規模地进行对黄河修治,到晚年,也注意江南水利工作,并开始了局部的对江浙一带海塘工程  相似文献   

13.
詹师富起义,于明朝正德年间,爆发于福建省南靖地方大帽山区。起义历时年余,活动于江西、福建、广东交界之地。明朝政府调集了大量的军队,巡抚南赣都御史王守仁亲自统兵镇压。起义军被镇压后,明朝皇帝对镇压起义“有功”人员颁发了“勅谕”,表彰其“功绩”。这个“刺谕”反映了起义军一些活动。故将这次起义与“刺谕”有关情况简述之。一明朝中期以后,统治阶级日趋腐朽,英宗(正统)时,太监王振专权,把持朝政,排斥异己,爪牙遍及各地。福建参政宋彰,  相似文献   

14.
前言 19世紀中叶,全国各地各族人民反抗清王朝封建統治的起义,风起云涌。清王朝就象是只腐朽了的破船,飄摇在农民起义的暴风雨中,随时都有倾复的可能。在数十起的农民起义之中,尤以长江以南的太平天国革命和淮河以北的捻军起义,規模最为浩大。本文是在对捻军的实地調查的基础上,参照文献资料,对捻軍史上的几个問题:捻的产生时間与捻的解釋;捻军与白莲教的关系;捻军起义前后的活动。加以闡述,并提出自己的粗淺看法,求教于史学界的同志。  相似文献   

15.
一唐才常是十九世紀末中国的先进知識分子。他为了挽救祖国的危亡,曾和他的亲密战友譚嗣同参加了改良主义維新运动,他們迫切地希望中国能够掙脱帝国主义的枷鎖,滌除封建統治积弊,为發展資本主义創造有利的条件。他們坚持着自己的政治主張,在变法过程中作出了較大的貢献。戊戌政变后,谭嗣同等殉难,唐才常非常憤怒,組織自立军,企圖推翻清朝統治者,建立一个由資产阶級掌握政权的新自立国。这次起义虽然不幸失敗,但他  相似文献   

16.
<正>一孔廟從祀在傳統中國的重要地位似乎毋庸贅言。被傳統儒者稱爲"乾坤第一大事"的孔廟從祀,(1)不僅是"道統"制度化和政治化的體現,也是"治統"緣飾自身統治,利用、干預甚至力圖馴化"道統"的重要管道。治統與道統的複雜糾葛和內在張力,便集中  相似文献   

17.
1853年春天,太平军进入安徽并佔領南京以后,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影响下,安徽、河南、江苏、山东一带曾先后爆发一个规模巨大的农民革命运动,这就是出名的捻军起义。捻軍起义的地区虽然很大,但它的中心却在安徽、河南两省。其中特别是安徽捻军,不仅力量最为强大,和清軍作战的时间也最为长久——达到16年,而且活动的地区也最为广闊,除法安徽以外,达到江苏、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山西等七省,給清政府反动統治的打击也最大,是捻军的主流,因此一般人在說到捻军吋,主要都是指安徽捻军。  相似文献   

18.
杜南 《文物》1959,(11)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筹备处自1956年9月成立以来,积极恢复遺址原貌,收集有关八一起义的文物,筹办展覽試展,三来以来接待了观众三十余万人次,并不断征求意见加以修改和补充。当此建国十周年的时候。正式开馆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傳統教育。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的正式开馆,正如陈毅副总理1958年9月在該馆参观时的題詞上說的:"……今天处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設大跃进的新时  相似文献   

19.
漢代的遺詔裏只有關於行皇帝喪葬禮時減輕負擔的指示。東晉到南朝,出現指命非皇太子者作爲後繼皇帝的遺詔,並且出現保證後繼皇帝統治能力的文章。在北朝,北魏孝文帝以後出現和魏晉南朝同樣的遺詔。與南朝指命後繼皇帝的遺詔相比,北朝的遺詔裏保證本人統治能力的語言表現得更爲詳細,這種遺詔在唐朝形成了類型化。並且,唐朝的遺詔傳達全國,全國的人民可以確認新皇帝依據先帝遺詔即位的事實。這種遺詔在漢代到唐代的變遷,反映了中國統治體制變化的一個值得注意的事實。  相似文献   

20.
为了要說明清帝國向外擴張的性質,我們首先就必須来看一看清廷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和为了什么样的目的去進行对外擴張的。我們知道,清帝國的对外擴張,是在十七世紀末叶至十八世紀末叶这一長的时期里進行的。在这之前,清廷先后鎮压了中国大陸上的全部抗清斗爭,征服了整个中國大陸,接着又平定了三藩的割据势力,攻占了漢民族最后的抗清堡壘——台灣庋?清廷在整个中国的統治政权,就逐漸的巩固起來了?在这同一时期里,由于中國人民的頑强斗爭和清廷本身統治的需要,也迫使清朝統治者实行了一些緩和階級矛盾、安定社会、恢复生產的措施,在中國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下,中國遭受到嚴重破坏的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