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航空救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率先倡导的理念,因为他认识到“飞机将是未来战争决胜的武器”。他在1920年重建大元帅府时,专门设立了航空局,并做出了许多努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25年逝世,他始终未能亲眼见到“航空救国”理想在自己国家实现。孙中山先生没有料到,在他辞世13年后,“航空救国”竟然在抗日救亡运动中,得到全民族的热烈响应和大规模的践行。  相似文献   

2.
早在局部抗战时期,中国民众就开始了募捐购机活动。1932年淞沪抗战结束后,国内不少抗日报刊发表评论,指出19路军在沪战中被迫后撤,并非陆军不敌,而是由于空军优劣悬殊。于是在抗日救亡运动中,发出了“航空救国”的呼声。1933年2月16日,由湖南学生抗日救国会发起,长沙各界成立了湖南航空救国会,推教育界名流胡庶华等11人为委员,积极筹款购机救国。长沙邮政员工集资购置“邮工号”飞机。湖南省商会也通知各市、县商会成立机构,募捐购机。长沙市商会成立了以左益斋为首的7人委员会。全省民众踊跃捐款,楚怡小学师生一次性捐大洋600元。2月25日,…  相似文献   

3.
航空救国券,是二战期间,即1941年,抗日时期,国民政府为办理航空募款购机及推进航空教育而发行的无息债券。查《专题集钞》将其称为“极稀”钞券,且四种分别为百元、五十元、十元、五元的债券售价又高达8000元。因  相似文献   

4.
军乐高奏。蒋介石夫人宋美龄身着中将军服,端坐在主席台上。台下,国民党航空委员会下属的航校第五期毕业学员全体肃立行注目礼。此刻,宋美龄刻意塑造的“中国空军之母”的形象似呼之欲出。然而,就是这位出身买办家族,对空军一窍不通的“中将”宋美龄,一手粉碎了“国军”乃至国人的航空救国梦。  相似文献   

5.
张容生 《文史春秋》2002,(12):45-45
军乐高奏。蒋介石夫人宋美龄身着中将军服,端坐在主席台上。台下,国民党航空委员会下属的航校第五期毕业学员全体肃立行注目礼。此刻。宋美龄刻意塑造的“中国空军之母”的形象似呼之欲出。然而。就是这位出身买办家族,对空军一窍不通的“中将”宋美龄,一手粉碎了“国军”乃至国人的航空救国梦。  相似文献   

6.
1997年的“八·一四”是对日空战胜利60周年,北京航空联谊会邀请国内外中国抗日空军老战士、烈士遗属和航校校友等,在北京航空博物馆举行庆祝活动。吴鼎臣作为北京航空联谊会的终身荣誉会员,参加过“八·一四”空战并立有战功的老战士,受到了邀请。这位现年82岁,来自洞庭湖边湖北省监利县人民大垸农场的退休职工,在北京航空博物馆礼堂举行的庆祝大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会后,他又应邀重访杭州笕桥航校。他再次成为新闻媒介的热点人物。笔者才有机会得以闻知他半个多世纪不平常的人生历程。圆了“航空救国”梦吴鼎臣,江苏涟水…  相似文献   

7.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由于国际航空事业的迅猛发展与日本侵华的步步紧逼,大量中国知识分子普遍意识到发展中国航空事业不仅可以发展国民经济而且还可以巩固国防,这些看法逐渐汇集成了一股"航空救国"思潮。学者、政府要人们普遍认为要使中国航空强大,需要统一行政机关、多方筹集航空建设经费、培养航空人才、大力发展民用航空。尽管"航空救国"思潮在激发民众爱国热情、发展中国航空事业、培养人才和巩固国防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受中国经济落后和政局动荡等因素的制约,"航空救国"思潮并未使中国走向富强。  相似文献   

8.
口号救国     
<正>清朝末年,国家羸弱,社稷风雨飘摇,救国乃眼下急务。仁人志士慷慨激昂、舍生忘死,寻求救国救民的出路。第一批“开眼看世界”的国人有感于西方的坚船利炮,提出了“实业救国”的主张,待付诸实施,便成为了洋务派;有提倡“教育救国”者,主张废科举、兴学堂,一批公立、私立学校纷纷成立;  相似文献   

9.
《救国时报》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救国时报》介绍林全民中共在国外从事抗日宣传的机关报《救国时报)“AnSecoursdeLaPatrie”,原名《救国报》,是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机关报。它在莫斯科编辑,在法国巴黎出版,因此历史上有“巴黎《救国时报》”之称。《救国时报》从193...  相似文献   

10.
一只有冯玉祥将军亲笔提词“还我河山”的花瓶,四川威远煤矿最近决定把它捐赠给省博物馆。 1943年11月,冯将军和夫人李德全同志来到威远煤矿,向矿工宣传“抗日节约献金救国运动”,他还作了“打败倭寇,不当亡国奴”的演讲。工人们在他的感召下,捐款149万元(伪币),这一爱国行动受到冯将军的嘉奖。当年11月14日,将军向该矿工人赠送了一对乳白色的碎瓷花瓶,瓶上有他的亲笔提词和签名(见图)。遗憾的是另一只  相似文献   

11.
赵巍 《福建史志》2012,(4):44-45
匾额。又称扁额、扁牍、牌额,简称为扁、匾或额,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民俗文化精品.对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福建博物院馆藏的“近代海澄县白南乡农会捐款购机‘献机卫国’匾”是民国31年(1942年)由中国国民党福建委员会主任委员陈肇英题写的,用以表彰海澄县白南乡农会响应国民政府“航空救围”的号召.捐献5000元国币购买“闽党号”飞机的义举。  相似文献   

12.
鲁迅的思想是日臻成熟完善的。他最初主张“医学救国”,医人体魄,后认为要医人精神,而医人精神的最有效武器“当然要推文艺”。通过辛亥革命他感到“文艺救国”实在渺茫可叹,只有实际的革命战争才是真正的救国之道。在革伞要依靠什么人问题上,鲁迅最初把希望寄托在“小资”身上,后又寄希望于青年知识分子,特别是“要前进”的知识青年,但最终认识到“唯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本文还分析了鲁迅思想曲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民国空军的航迹》一书,高晓星、时平编著,海潮出版社1992年12月出版。此书对民国时期中国空军的发展过程和作战情况,从孙中山倡导“航空救国”,民初空军创建,到国民党政府的空军抗日战争胜利后,参加国共内战退出大陆止,作了系统的叙述。书中所介绍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对于援华航空志愿队,国人比较熟悉的是陈纳德率领的美国志愿航空队——“飞虎队”. 其实早在“飞虎队”来华之前,苏联航空志愿队就参加了中国抗战.“飞虎队”大本营、抗日战争胜利受降地芷江,就驻扎过一个航空大队.苏联航空志愿队的贡献与“飞虎队”可以相提并论,只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背后那段熠熠生辉的历史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5.
Betty  Barr  程乃珊 《文史博览》2006,(1):15-19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侵占上海租界,宣布来自英、美,荷兰、比利时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侨民为“救国侨民”。  相似文献   

16.
我生于清季国家多难之秋(1906),在“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等口号影响下,1922年中学毕业后即投考天津北洋大学,名列备取,乃考入北京大学理预科.当时尚未悟革命道理,举着绿色旗帜,学习并宣传世界语,以求天下同语同文,互相沟通、了解,免于侵暴之祸,以期国家能立于强国之林.又值理科主任不得其人,被迫改入文科,因而一本赤子爱国之忱,研究国学,以弘扬祖国文化,遂走上了钻研史学的道路.先后在朱希祖、陈垣、邓之诚、伦明、马衡诸位师长的循循教导下培养了我治史兴趣和途径.计自1924年以来埋头于文史故纸堆里六十余年,愿将理董古籍、文献的体会略迷于下:  相似文献   

17.
《神州》2005,(8)
一个地处边疆的国家确定的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却为了即将到来的20周年县庆活动,强令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捐款”,并加速建设几个“献礼工程”,由此引发了当地干部群众的强烈不满。  相似文献   

18.
吴熙祥 《江淮文史》2007,(2):146-159
早在20世纪初,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先驱张謇、周学熙就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了众多的近代民族工业,成为历史上有深远影响的“南张北周”,他们倡导的实业救国理念也一直激励着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在实业救国的大潮中,陈范有就是其中卓有成就的一位。  相似文献   

19.
全面抗战时期的“工合”运动是一场中外人士共同参与的经济救助运动。经费来源主要有社员认股、政府拨款、银行贷款、海外捐款。社员认股数量过少,可以忽略不计。政府拨款的弊端是流程复杂、效率低下。银行贷款则因其不稳定性,难以资助广大基层合作社。海外捐款在数量上不及政府拨款和银行贷款,但胜在及时高效,可以有效支持合作社。随着通货膨胀日益严重,海外捐款的价值逐渐凸显。“工合”总会始终希望掌握海外捐款的分配权,遭到各地一线工作者强烈反对,并引发参与运动的中外人士的激烈对立。经费之争折射出中外人士对“工合”运动定位和发展前途的分歧,以及中外之间的文化、心理冲突,其实质是一场中外博弈。  相似文献   

20.
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益深重的民族灾难,山东黄县一普通村民梁作友声称捐款3000万元以纾国难,并要求见蒋面陈救国良策。此举一时轰动朝野,引起种种揣测,许多党政要员也难辨真伪。本文详尽披露了梁氏的真实意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