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通过鉴定实践,中国古代的书画鉴定名家形成了厚积薄发的敏锐眼力,积累了识真辨伪的丰富经验。这些经验也一直为近现代的鉴定家所借鉴,但是,由于古代鉴定家不是以全部时间和全副精力从事鉴定,同时他们也没有把书画鉴定当作专门之学,因此较少系统著作,其有关经验也大体是零碎和片断的。进入20世纪之后,特别是西方科学思想与科学方法的东渐,亦向传统的书画鉴定提出了新的要求。适应这种形势,研究者力图把经验性的书画鉴定上升为专门之学。本文在综述古代鉴定方法的基础上,对20世纪著名书画鉴定家的研究方法作了系统评介。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书画鉴定方法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美术史研究中,古书画鉴定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与西方美术史发展相比,中国美术史在作品的创作、流传上有自己的独特方式。书画仿造、作伪一直是中国美术史上的独特景观。中国美术史研究的展开很大程度依赖作品的鉴定,自古以来,鉴定便是中国美术史上的重点,甚至具有决定地位。在古代,鉴定家便是“美术史家”。鉴定和与之联系紧密的收藏是影响美术史的重要因素。鉴定学可以说某种程度上是中国美术史研究的基础,但恰恰是这个基础本身却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在现代科学仪器和方法尚未能运用于此领域的今天,书画鉴定仍承袭古人之方法,主要依靠个人的学识、经验和方法,通过目鉴来判定真伪,其结论往往因人而异。鉴定学方法的不确定性,使鉴定学和中国美术史研究面临严峻挑战。古书画鉴定方法的核心是它的科学性,要建立真正的鉴定学就必须有一套完整的方法论,而方法论必须具有科学性。建立起科学的鉴定体系,是古书画鉴定学的需要,也是中国美术史研究的需要。一、古书画复制、仿造与鉴定渊源魏晋南北朝以前,绘画发展已经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但从鉴藏角度考察,真正需要鉴定的古画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在此以前,主要限于收藏活动,且魏晋前,绘画主要由无名画工承担,作品不署名款...  相似文献   

3.
中国书画鉴定自魏晋至当代,已走过1000多年历程。古代书画鉴定家的鉴定思想与今天中国书画鉴定家的鉴定思想之间,是一种互为衔接、承上启下的关系。但对中国书画鉴定方法论的研究,不是今天中国书画鉴定学的本体确立。作为一门学科,在理论形态上应该有自己的规范性,它所涉及到的基本要领、范畴应有明确的界定,它的基本原理应当有深入系统的阐述。作为一门应用理论性学科,书画鉴定的理论与方法,要具体地应用于书画鉴定实践。它的理论,应该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切实管用是衡量其理论价值的主要标尺。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此起笔,逐层论述中国古书画中文本严重缺失,却由相关文献资料替代的现象,结果使古书画鉴定出现书画系统风格构建困难、鉴赏与鉴定混淆的困境。结尾落笔到对古书画鉴定方法的思考,认为对考古学方法的借鉴与运用,其效果取决于这些方法是否能够纳入到古书画的体系中去。  相似文献   

5.
胡健 《中原文物》2004,(1):77-80
在中国美术史研究中,古书画复制、作伪与鉴定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与西方美术史发展相比,中国古书画在作品的创作、流传上有着自己独特的方式,书画复制、作伪与鉴定是贯穿在中国美术发展史上的一个独特景观.  相似文献   

6.
<正>鉴定与鉴藏是中国古代书画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中国美术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具有独特的学术传统。1949年以来,老一辈专家学者在现代学术体系下,在古书画鉴定和研究方面取得了丰富的学术成果,为书画鉴定与鉴藏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学术根基。近年来,古书画鉴藏史研究日益受到学术界关注,相关研究成果不断丰富。2021年10月17日至20日,由故宫博物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一届中国古书画鉴定与鉴藏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天伦王朝酒店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  相似文献   

7.
黄鼎 《收藏家》2007,(2):25-29
不可否认,书画鉴定的从业者们多是依循传统延续性的某种操作程序与行为方式来展开工作。缘于历代的鉴定家有“流派”之别,故当今鉴定人在具体操作时的工作思路和着眼点上也往往带有明显的“个性色彩”,不过大家的主观目的无疑都是为了鉴定结论的准确与工作的高效率。  相似文献   

8.
刘涛 《收藏家》2005,(5):4-8
与艺术史、收藏史相系的鉴定学,是历代鉴定家在鉴定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专门之学,具有学术与实践的双重品格。鉴定对象涉及传世(出土)文物的各个类别,但历来以书画鉴定为主流。本文意在探索敦煌写卷的鉴定方法,涉及传统的书法鉴定,所以牍便回顾一下传统鉴定形成的早期历史,并就传统鉴定方法面临的传承问题略奉门外之见,以期继承和发扬这份源远流长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9.
与艺术史、收藏史相系的鉴定学,是历代鉴定家在鉴定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专门之学,具有学术与实践的双重品格。鉴定对象涉及传世(出土)文物的各个类别,但历来以书画鉴定为主流。本文意在探索敦煌写卷的鉴定方法,涉及传统的书法鉴定, 所以顺便回顾一下传统鉴定形成的早期历史,并就传统鉴定方法面临的传承问题略奉门外之见,以期继承和发扬这份源远流长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0.
宋婷婷 《收藏家》2016,(7):49-54
无锡博物院(原无锡市博物馆)的古代书法绘画藏品,在时间上主要以明清二季为主,地域上则不分南北,它们几乎囊括了明清时期所有主要书法绘画流派及其代表书画家的作品,颇具系统性和完整性。"明四家"中的文徵明(1470—1559年)因其得享高寿,子孙弟子繁多且对后世影响深远,故其传世作品赝鼎最多。已故著名古书画鉴定家徐邦达曾说过:"文氏书画均多代笔,一时伪本尤众。  相似文献   

11.
《收藏家》2017,(3)
正"书画鉴定是一辈子的事业",知名书画鉴定家刘光启已经执著地坚守了7 0年。他的眼力一直为业界所称道,被誉为"神眼"、"刘半尺"的他为国家鉴定、找回的文物不胜枚举,荣获中国文物、博物馆事业杰出人物称号,从这一点来说他是富有的,但他又是清贫的,因为他几乎从不收藏,粗茶淡饭,生活朴素,心态平和。在刘光启看来,书画鉴定就是他最大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2.
徐澐秋(1908-1976年),名征,江苏苏州人.近代著名书画鉴定家、版本目录学家、书画家.他生前为南京博物院书画征集与入藏,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他在“文革”期间患高血压去世后,为当时政治环境的恶劣和强加他身上的所谓“历史问题”拖累.在他去世之后,中国书画鉴定界很少有人提及他在书画鉴定方面杰出的成就.我到南京博物院工作之...  相似文献   

13.
徐邦达先生是古书画研究鉴定的集大成者,这是由各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作者长期侍从徐先生阅看古书画,对先生能成为集大成者,从各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如:先生成名经历、艺术学养、学识功底、性情人品,特别是治学方法等。从中可以看出,徐邦达先生的所有学术著作,是一个全面的、有内在联系的古书画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4.
9月19日,芷兰雅集艺术月谈第66讲邀请著名书画鉴定家杨丹霞女士主讲《钦定秘殿珠林石渠宝笈》著录书画。杨丹霞,1965年生,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及北京大学艺术学系研究生班毕业,现就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部。从事书画研究、鉴定工作二十余年来,陆续发表并出版的专著有《中国书画真伪识别》《张大千》《历代小品画——人物卷》等,专业论文有《近代名家书画真伪辨析》《民国时期京津画派山水画源流》《李世倬书画研究》《黄钺的生平与书画》《顺治父子的书画》《康熙帝书法的渊源、分期及影响》《雍正皇帝书法管窥》《乾隆帝绘画概述》等。  相似文献   

15.
9月19日,芷兰雅集艺术月谈第66讲邀请著名书画鉴定家杨丹霞女士主讲《饮定秘殿珠林石渠宝笈》著录书画。杨丹霞,1965年生,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及北京大学艺术学系研究生班毕业,现就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部。从事书画研究、鉴定工作二十余年来,陆续发表并出版的专著有《中国书画真伪识别》《张大千》《历代小品画——人物卷》等,专业论文有《近代名家书画真伪辨析》《民国时期京津画派山水画源流》《李世倬书画研究》《黄钺的生平与书画》《顺治父子的书画》《康熙帝书法的渊源、分期及影响》《雍正皇帝书法管窥》《乾隆帝绘画概述》等。  相似文献   

16.
王照宇 《收藏家》2007,(1):57-59
20世纪的中国古书画鉴定界,可谓是名家辈出,堪为“巨眼”者不乏其人。例如上海博物馆的谢稚柳、故宫博物院的刘九庵以及刚刚仙逝的启功等,如今健在的尚有故宫博物院的徐邦达(1911—)和辽宁博物馆杨仁恺(1915—)等。可能由于张珩的过早兰摧玉折,这位曾经在20世纪初期中国古书画鉴藏界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大家却并不被人们过多地关注,其学术影响亦渐趋消却态势。但是,张珩存世的《怎样鉴定书画》和《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两部著述,却成为后世学人研究中国古书画鉴定的经典之作。一、张珩其人张珩(1915—1963年),名葱玉,字珩,号希逸,后以字行,浙江…  相似文献   

17.
《收藏家》2020,(7)
刘光启(1932~2019)先生是我国知名书画鉴定家,被业界誉为"神眼""刘半尺"。在刘光启先生从事文物事业的70年时间里,发掘、鉴定过无数的国家各级文物,更是从中抢救出不少国宝级文物。本文是刘光启先生为《艺苑觇标》一书所作的序,也是刘光启先生生前留下的最后一篇文稿。在此文中,刘光启先生对近现代书画的鉴定、辨识,提出了言简意赅而又十分中肯的见解,这无疑对广大书画收藏爱好者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徐邦达(1911—2012),字孚尹,号李庵,别号心远生,晚号蠖叟,著名书画家、诗人、书画鉴定家和收藏家,有“华夏辨画第一人”与“徐半尺”之称。1911年7月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海宁。历任国家文物局文物处业务秘书、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中央文物鉴定委员会常务理事、同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等职,系中国博物馆学会名誉理事。  相似文献   

19.
凌利中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3,(2):100-118+134-135
本文以上海博物馆藏元李升《淀湖送别图》卷等文物的鉴考为例,梳理海内外所见诸多被割配的书画实物,并结合文献与著录,剖析古书画割配之历史、缘由、手法与类型,以及历代鉴藏家所采用避免被割配的方法。同时,本文还以美国佛利尔美术馆藏元王渊《木芙蓉图》真迹之发现为例,探讨针对这一画史现象予以梳理及利用的必要性,及其对现今古书画研究与鉴定的重要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20.
2010年7月,故宫博物院召开"研究与鉴定:徐邦达的意义——祝贺徐老百年华诞学术座谈会",全面回顾了徐邦达一生的事业成就。与会代表认为,徐邦达既是具有奉献精神的博物馆人典范,又是中国艺术史学"鉴定学派"的一代宗师。他对数百件早期书画进行的鉴定考辨,对明清文人画鉴定进行的开拓性研究,系统地建立了古书画的鉴定标尺,真实地还原了中国书画史的发展脉络。今天,徐邦达的意义不仅值得我们总结,更需要我们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