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唐代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高峰时期。在唐王朝三百年的时间中,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有十三次,每次遣唐使,少则一二百人,多则四五百人;其中包括不少留学生。这些众多的遣唐人员,他们的重要任务就是向日本输送先进的中国文化。因而,他们从中国带回日本的唐朝文物典籍数量相当可观,大大促进了日本文化的发展。当时传入日本的文物典籍情况,目前没  相似文献   

2.
渤海王国曾一再向唐朝“遣子入侍”,“请备宿卫”。这无疑构成了其臣属于唐的一个重要特征,从而在其同唐的关系中占有显著的地位。可是,关于渤海何时开始遣子侍唐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旧唐书·渤海靺鞨传》记载:“(唐)中宗即位,遣侍御史张行岌往招慰之。祚荣遣子入侍。”过去治史者根据这条史料,多把这一时间定在中宗即位之年,即神龙元年(705年),似已成为学术界的定论。但仔细加以研读,《旧唐书·渤海靺鞨传》的上述记载并没有明言张行岌的出使究竟开始于中宗即位后之何时。所以,仅凭这一段文字就得出上面那个结论,是很难站得住脚的。  相似文献   

3.
唐盛时期的长安是亚洲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大唐帝国周围许多国家的使者和留学生沓至纷来,络绎不绝,其中以日本为最多。而在这些日本遣唐使和遣唐留学生中,吉备真备是最有成就者之一。正如日本史书《续日本记》卷三十三中所载:“在研究经史,广修学问中,名扬唐代的我国留学生唯有大臣(吉备真备)和朝衡(阿倍仲麻吕)二人。”吉备真备作为遣唐留学生和遣唐使  相似文献   

4.
日本人阿部仲麻吕(公元698-770年)是古代在中国任职时间最长的外国人。阿部仲麻吕自幼聪敏好学,18岁被选为遣唐留学生。717年,阿部等500多名留学生和留学僧,不畏惊涛骇浪,乘船来到开元盛世的唐代京城长安,学习先进的唐代文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佛教发展至唐代达到了鼎盛的阶段,同时随着中国其它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开始影响邻近各国,特别是对日本,更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日两国的交往,《后汉书》已有“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赐以印缓”的记载。到了隋代,二次派遣隋使。大业二年,(608),又派僧旻、清安、惠隐、广济四个学问僧人与留学生一起入隋,学习佛教义理。他们学成回国后,都积极传播中国的先进文化。唐贞观十九年(645),日本实现了国内史上著名的“文化革  相似文献   

6.
赵贤发 《收藏家》2005,(9):19-22
日本画与日本民众的生活、建筑环境紧密相关,据有关资料记载,在隋代日本文化就已经与中国有过交往,但真正同中国文化的交往则始于初唐。从那时起,中国文化开始系统进入日本。确切地说,日本美术从造型的感觉和内容的构成上完全继承了唐代的文化特点。日本画全以初唐美术文化为基点和核心,同属于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7.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巅峰时期,是举世瞩目的封建王朝。唐代发达的经济和文化,以及对外开放政策,吸引了亚洲邻国和边疆少数民族政权竞相派遣遣唐生前来学习。本文从唐代周边国家和地区派遣遣唐生的规模、遣唐生教育形式、体制等方面,探讨唐代遣唐生教育发达的原因,研究遣唐生教育在唐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策彦周良(1501~1579),号怡斋,后称谦斋,日本室町幕府后期临济宗高僧,五山文学后期代表诗人。他博学多才,通晓汉文,于明嘉靖十八年(1539)与嘉靖二十六年(1547)先后两次作为日本遣明使副使入明,并将见闻写成《入明记》。这是日本十九次遣明使中留下的为数不多的汉文日记,是了解明朝社会、文化以及明代中日关系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策彦周良在沿运河往返的过程中曾三次经过徐州,留下了众多有关徐州水利和交通设施、名胜古迹和风土民情的记载,  相似文献   

9.
日本画与日本民众的生活、建筑环境紧密相关,据有关资料记载,在隋代日本文化就已经与中国有过交往,但真正同中国文化的交往则始于初唐。从那时起,中国文化开始系统进入日本。确切地说,日本美术从造型的感觉和内容的构成上完全继承了唐代的文化特点。日本画全以初唐美术文化为基点和核心,同属于中国文化,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日本人民的生活习惯和民族特性的演变,日本画随之又有了不同的变化。从初唐到晚唐,以至到宋、  相似文献   

10.
《湖南文史》2013,(8):34-34
“留学生”这个词是由古代日本创造的。远在1300多年前的唐朝时期,日本政府为了吸取中国的先进文化,曾13次派“遣唐使”来中国。“遣唐使”因为是外交使节,驻唐时间一般不过一两年,不能在中国久留,  相似文献   

11.
一日本律令制都城藤原、平城、平安京的格局建制是模仿隋唐长安、洛阳两城设计而成①, 它的条坊制与中轴线左右对称的形式最显著地揭示着这一点。此已为中日学者所共识②。 近年来。关于都城制的研究似乎已侧重于通过都城制度而探索日本古代天皇制及古代国家政 治形态、政治组织的变迁,进一步究明吸收中国文化的具体样态上来。本小论仅就藤原、平 城、平安京寺院数量的变化及彩釉瓦建筑的出现情况试探日唐文化交流内容,即:607年犬 上御田耜遣唐使节团的来访直到838年实际上的最后一批遣唐使结束,这中间200年间,随着 每次遣唐使节的来…  相似文献   

12.
自鸦片战争以来,大清国饱受列强特权欺压,但少为人知的是,清政府也曾享受过海外特权,比如就曾在使中国吃尽了苦头的日本有过领事裁判权. 明末清初,由于内乱,大量中国人逃亡到日本.为了便于管理,1640年,日本政府任命华侨中较获人望者数人为“唐通事”,全权负责华侨社会的治理.唐通事甚至还有自己的办公场所,称为“通事会馆”.  相似文献   

13.
2014年3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渭南华阴市发掘了唐沙州敦煌县令宋素夫妇墓,出土墓志一合。墓志记载了宋素生平经历,家族谱系,宅葬地等内容,增补了史传文献的记载,为唐廷在沙州敦煌一地的遣官等的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 1991年春国际比较文明研究大会在美国宾州期夸堂(Scraton)大学召开,美教授米考(M.Melko)提供如何把人类文化分类时,用东亚一词,包括日本在内。日本明治大学教授腾贵立即指责说,应当用儒家或者中国。米考答辩说:“用东亚一词有如说西方文化拜占庭文化为罗马文化边缘的意思”。腾贵说:“是的,日本文化是中国文化的边缘。”这使我回忆1987年秋在日本京都大学国际形而上学大会上讲阴阳辩证一元观时,日本九州大学松延庆二教授、东京大学今岛从夫教授忽然站起来说:“日本欠中国一千年文化债”。今天的日本人已代美国人为天之骄子,但仍然以日本为儒家文化国度而自豪,是要人猛省的。  相似文献   

15.
风戈 《文史天地》2011,(4):93-93
日本人阿部仲麻吕(公元698—770年)是古代在中国任职时间最长的外国人。阿部仲麻吕自幼聪敏好学,18岁被选为遣唐留学生。717年,阿部等500多名留学生和留学僧,不畏惊涛骇浪,乘船来到开元盛世的唐代京城长安,学习先进的唐代文化。这批人学成归国后,为传播唐代文化做了积极的贡献。阿部仲麻吕才华出众,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从长安太学毕业后,参加唐朝的科举考试,金榜题名,中了进士。  相似文献   

16.
"唐地"考辨     
张锟 《中原文物》2003,(1):18-22
相关的考古发现和研究以及文献记载表明 ,陶唐氏所居之“唐”地不在晋南地区 ,而是位于豫北地区。晋南的唐国始于晚商时期 ,此前本地无“唐”的地名。豫北地区作为后岗二期文化的中心区 ,正是最初的“唐”地所在 ,后岗二期文化为陶唐氏创造的文化。晚商时期晋南之唐也是由豫北迁去。因此 ,“唐”地所在应有一个历史变化过程 ,历来关于“唐”地所在的认识存在误区。  相似文献   

17.
吐鲁番位于新疆东部天山南麓,汉代称“车师前王国”,十六国至唐代称“高昌”。唐开成五年(840年),维吾尔人的祖先回鹘人从蒙古草原西迁中亚,其中一支在高昌建立回鹘王国。在人类进入大航海时代以前,丝绸之路一直是中国与西方交往的主要路线,而吐鲁番地处古代东西交通孔道。不仅是多民族聚居地,而且有许多来自西亚、中亚的外国侨民在当地定居。东西方不同宗教文化在此交织荟萃,除印度佛教外,还流行西亚火祆教(Zoroastrianism“琐罗亚斯德教”)。据《魏书·西域传》记载,高昌国“俗事天神,兼信佛法”。高昌民间信仰的“天神”属于什么宗教,长…  相似文献   

18.
一衣带水的中日两国,自古交往甚密。日本铸钱行钞,无不仿效中国。从隋朝开始,日本不断派遣遣隋使、遣唐使,广泛引进中国文化,同时,也向中国学习货币制造方法。庆云五年(708年、唐景尤二年)武藏国秩父郡山中发现铜矿并献给了朝廷,日本才开始以唐开元通宝钱为样品,铸造和同开珎钱。这也是日本最古老的法定货币。  相似文献   

19.
“九一八”事变后 ,日本帝国主义在对我国实施惨无人道军事侵略、经济掠夺的同时 ,丧心病狂地进行文化侵略和思想奴役 ,档案史料记载和揭露了“满铁”和“满映”从事罪恶活动的勾当。一、“满铁”、“满映”的建立和发展日俄战争结束后 ,日本从俄国手中夺去了我国辽东半岛 ,1 90 6年在大连成立了“满洲铁道株式会社” ,简称“满铁”。它表面上经营南满铁路 ,实则是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进行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侵略的工具。 1 92 3年 ,“满铁”设立了弘报系 ,出版杂志、书刊、照片等 ,广泛向中国人民进行文化宣传和思想渗透。 1 92 8年 ,“…  相似文献   

20.
在中日文化交流中,日本多次遣使来华,本文根据史料文献记载分析在中国隋朝时期日本遣隋使来华的年代及次数,突出其在两国交往中的特殊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