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物》1979,(3)
1973年,我国应日本的邀请,选择河南省保存的汉画像石和古代碑刻的部分拓本赴日展出。为了作好展出的宣传工作,我馆撰写了《新乡<大观圣作之碑>和瘦金书体》一文,在《文物》1973年第7期发表。文章对我市的《大观圣作之碑》作了正确的介绍。首先指出:"宋徽宗赵佶是历史  相似文献   

2.
《文物》1979,(3)
《文物》1973年第7期发表的《新乡<大观圣作之碑>和瘦金书体》一文,在1974年第2期上受到了粗暴的批评。当时,在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影响下,出现这么一场风波,并不足怪。我国历史悠久,文化遗产十分丰富。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  相似文献   

3.
平乡大观圣作之碑为原平乡文庙的遗物,现迁至平乡县丰州镇平安公园内。此碑保存较好,刻工精良,在体量上仅次于赵州大观圣作之碑,是研究北宋学校教育、科举制度及书法艺术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4.
新乡市大观圣作之碑李新辉该碑位于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人民法院院内(原县文庙内)。北宋大观二年(1108年)农历八月甘九日刻。碑高472、宽127、厚30厘米,宋徽宗(赵信)撰文并书丹,楷书27行,满行71字。额行书题“大观圣作之碑”6字,是当时权相蔡京...  相似文献   

5.
刘彦佐 《文物世界》2010,(5):40-41,25
<正>繁峙大观圣作之碑(下文简称"大观碑")位于山西省繁峙县城南一座旧城遗址的高台地上,距今繁城镇约1公里。该碑碑身高大,但刻工较粗。通高430厘米,宽135厘米,厚50厘米,碑身厚度由下及上渐次收缩。碑座为灰白色石灰岩质,龟趺座,龟首断失。碑座高  相似文献   

6.
五礼记碑修复工程设计与施工(上)辛桂未五礼记碑,俗称五礼碑,因碑文所刻系宋徽宗(赵佶)于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所作《五礼新议》①,故又称"御制大观五礼之记"碑。据对修复后的石碑实测,石碑通高(自石龟呋底面至碑额顶部)12.34米,宽3.04米,厚...  相似文献   

7.
在福建省莆田县城内兼济桥北岸,有一座保存了宋代建筑风格的"三清殿"。它是玄妙观建筑群中仅存下来的一殿。现在该殿的东厢(今为莆田第一幼儿园)庭院里保存着一块宋徽宗赵佶撰书的《神霄玉清万寿宫碑》,是研究我国书法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宋徽宗赵佶(1082—1135年)是北宋的第八个皇帝,工书画,好道术,自号"教主道君皇帝"。政和七年(1117年)二月,诏改天下天宁万寿观为神霄玉清万寿宫,亲自撰书《神霄  相似文献   

8.
姚华作为"旧京师的一代通才",其"寓碑于帖"的碑帖观迥异于晚清盛极一时的"尚南抑北"或"尊碑抑帖",而从书体流变、书风演变等角度创新了碑帖书学认识。本文以姚华《弗堂类稿》中的序跋部分为研究对象,通过分述其碑帖理论、书法特征以及对当下书法审美及发展的启示,探讨姚华碑学论中折射出的继承与开拓的书法艺术思想。  相似文献   

9.
西安碑林是我国保存碑石最早且数量最多的处所,以碑石精华荟萃而闻名中外。碑林不仅是经史的宝库,而且是书法的海洋。这里有许许多多镌刻了古人书法原作的碑石。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怀素、张旭……这些著名的书法大师,都在这里留下了代表性的作品。“颜氏家庙碑”、“玄秘塔碑”、“唐皇甫诞碑”更是公认的颜、柳、欧体的范本。宋徽宗赵佶是无才干的皇帝,但却是一位出众的书法家,他的“瘦金书”自成一派,可以在这里看到。宋代的黄庭  相似文献   

10.
1991年6月15日,在桂湖之畔,省、市文化行政部门和新都县举行了“桂湖碑林”落成典礼。 这是一座清代风格的四合院展览馆,展出面积1400平方米。碑厅陈列有宋代苏东坡和黄庭坚、元代王庭筠、明代文征明和扬升庵、清代刘石庵和何绍基等历代书法名家墨迹碑刻近百余通。碑石据原件的墨迹精刻于明、清,原件笔意神韵皆真实再现碑上,碑文书体千姿百态,蔚然壮观。  相似文献   

11.
一芥 《东南文化》2006,(2):43-43
三国孙吴碑刻传世的仅4块,数量虽少,其书法价值和地位却很高。人们将这4块碑谓之“吴碑四种”,即《国山碑》、《天发神谶碑》、《谷朗碑》、《葛祚碑》。其中《葛祚碑》在我国碑刻、书法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它是现存第一块楷书碑。碑高177、宽74厘米,圭首,有穿,穿下刻“吴故衡阳郡太守葛府君之碑”,3行12字。碑在葛祚故里江苏句容访得,1965年入藏南京博物院。晋人干宝《搜神记·葛祚碑条》卷十一记载了葛祚为衡阳太守时,为民除妖,深得当地百姓的爱戴。《葛祚碑》书体为标准楷书,楷书是由隶书演变而来,隶书碑盛行于汉代,可传世的西汉碑却极为…  相似文献   

12.
南宋《平江图》碑保存在苏州碑刻博物馆即宋代苏州文庙旧址内,它与《天文图》碑、《地理图》碑、《帝王绍运图》碑合称“苏州文庙四大宋碑”,在国务院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称为“苏州文庙内宋代石刻”。《平江图》碑刻于南宋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是苏州城(当时为平江府治所)的一幅石刻平面图,由郡守李寿朋主持  相似文献   

13.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代明君,也是一位爱好翰墨的书法家和书法评论家。作为初唐统治者,他以帝王之力对王羲之书圣地位的充分肯定和积极推广,以及他的书法成就和审美思想,对唐初书风起了导向作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唐代书法之所以能达到峰巅极致,与李世民的喜好提倡是密不可分的。现存《晋祠之铭并序》代表了他的书法成就,从中可以窥见其书法审美趣味,揭示初唐崇王风尚与尚“法”成因。唐太宗李世民(599~649),陇西成纪人。他雅好书法,师虞世南,尤喜王羲之的书法,曾收集天下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真迹,以充内府。宋朱长文《继书断》卷上列太宗书为妙品。其传世书迹有《晋祠之铭并序》、《温泉铭》、《屏风碑》等。《晋祠之铭并序》是一通石刻碑,碑在山西晋祠博物馆。唐贞观二十年(646)正月二十六日唐太宗李世民巡幸晋祠时亲自撰文书写而成,同年上石立碑于唐叔虞祠前,乾隆时移基东侧南向。碑高3.55米,宽1.22米,厚0.26米,碑额“贞观廿年正月廿六日”为太宗飞白书,碑文为行书,28行,行40字至50字不等,碑题、铭序共1203字。碑阴有长孙无忌等七大臣的衔名。因至明朝中叶李世民亲书的唐碑下部已剥蚀漫漶,有的字已不可见,清乾隆三十七年,依照旧拓...  相似文献   

14.
马一博 《广西地方志》2020,(5):52-57+64
南宋《静江府阳朔县应诚庙敕牒碑》现存于阳朔县福利镇应诚庙遗址,为广西目前所仅见的保存较完好的宋代庙宇敕牒碑,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敕牒碑实物。且此碑两面都镌刻有敕赐封号牒文,完整提供了元丰改制后敕赐封号牒文的格式,提及了应诚庙的历史、南宋"曹成之乱",反映了宋代敕牒文书流转情况,反映了宋代敕牒的书法风貌,签发宰臣为王次翁、孙近与秦桧。此碑是研究宋代敕赐封号牒文及广西宋代历史的可贵文物。  相似文献   

15.
晋祠翰香馆碑廊东壁镶嵌着一通大碑,题为《黄文节公书太白诗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是宋代文人黄庭坚草书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平定张穆摹勒上石,并作跋[1]. 本文试图从诗文解读和书法两方面谈谈我对此碑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6.
《文献》2016,(1)
从《分水访碑录》《丽水宋元墓志集录》《三晋石刻大全·临汾市曲沃县卷》《三晋石刻大全·晋城市沁水县卷》《栝苍金石志》《故宫博物院藏历代墓志汇编》诸书中,可辑录《全宋文》未收宋人碑志五十七篇,这其中包括王缙、何澹、洪迈等名臣文人之作,可补当时士人仕履与交游。而有关丽水何氏、叶氏、潘氏等家族的碑志,亦对宋代社会史研究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曲阳北岳庙内保存有明代乔宇的《登恒山六首》碑一通,山西浑源恒山亦有乔宇的《谒北岳》诗碑。本文分析了《登恒山六首》的立碑时间、碑刻书体及明代对北岳恒山的认定,认为北岳庙内的碑是乔宇登曲阳古北岳恒山而作,且是乔宇亲手所书,而山西浑源恒山的诗碑则是由他人书写而刻的。  相似文献   

18.
北宋的大观通宝始铸于宋徽宗大观元年(公元一一○七年)。因铸工精湛、书法秀丽而大受古钱爱好者的青睐。大观小平钱文的书体有行书及瘦金书二种,行书大观是陕西等地发行的铁钱,存世数量很少,其铜母更为罕见,以前只发现二枚(图一),均在国外,此种钱行书文字雄健飘逸、骨清神秀,也出于徽宗手笔。瘦金书的大观小平较常见,粗看似面目相同,然仔细辨认,其中分别亦多,如不抓住  相似文献   

19.
吕明 《文物天地》2021,(3):66-68
在南京浦口区求雨山林散之纪念馆庭园内,有一座亭,亭内有一方以玻璃框罩保护起来的石碑。这亭匾曰"白马亭",这碑,便是《白马庵联句》诗碑。碑的中下部有裂缝,显然曾经断裂,后经修补。碑内的字迹大多清晰可辨,书体为草书,其笔锋汪洋恣肆,如游龙惊蛇,自由洒脱而又合乎法度,显然是一位书法大家的作品。在碑前伫立观赏,给人极为震撼的视觉冲击,转而又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20.
范淑英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1,(3):30-44,108,109
自1945年梅原末治《唐镜大观》著录两面"永徽元年"铜镜以来,考古出土和文物征集发现多件带有"贞观元年""贞观十六年""永徽元年""上元二年""大和元年"等唐代年号的铜镜。这些铜镜因有明确的纪年,在唐代铜镜艺术研究中曾被作为标准器对待。但这些铜镜在造型、铭文书体、纹饰等方面,皆与唐代铜镜有异,而与宋代铜镜相合。本文对5种8件带有唐代年号的铜镜予以重新考察,认为它们与一般宋代的仿唐镜不同,一是没有铸镜作坊铭或是姓氏铭;二是铜质精良;三是花纹清晰。因此,这8件器物应为宋代铸造的仿唐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