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客家是汉族的一个分支,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客家人由于历史原因,经过几次由中原地区向南迁徙,形成了牢固的“根”、“祖”、“宗”的观念,具有特别浓厚的怀乡意识,对先祖望族在中原的历史念念不忘,并以各种形式表达荣耀感、优越感和自豪感。这是历史形成的一种潜在观念意识。这种文化意识,对于客家人的思想、行为、心理、风俗、道...  相似文献   

2.
聚族围居,是客家民系的重要特征之一。客家围不仅有丰富的社会和文化内涵,而且还凝结了现今仍然存在或已经失落的中原文化。它是中原建筑文化的传承,聚族而居的躯壳,中原古代礼制的化石,儒家思想的体现,佛、道文化的反映,小农经济的基地,滚动发展的宿营,人与自然和谐的杰作。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不仅是当今最为流行的表述话语,更是世界发展的主流和趋势,任何国家和地区都难以躲避。中国也不可避免地被卷入这股历史洪流,目前全球化浪潮正席卷华夏大地,全球化将成为我们每个人新的生存环境。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当全球化携着资本、技术、商品和货币等凌厉之风来到时,迎接或抵抗都不再具有史诗般的英雄主义情绪,我们应该做的不仅是在全球化浪潮中轻舞飞扬,更应理性地思索,积极地应对。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随着客家源流、社会结构、方言、习俗等基础性研究的顺利进展,学对客家化的化特质这一深层次问题的思考和研究也日益增多,笔不揣浅陋,曾写过几篇拙,从剖析客家化内部结构入手,运用历史人类学和化分层的相关理论,集中论述了客家化是以中原化为主体并以儒家思想为内核的化特质。本拟在此基础上,运用化传播的理论,从化传播与权力控制的角度,分析中原化在客家化特质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作为汉族民系的客家创造了独特的客家文化 ,客家山歌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客家是一个历史范畴 ,又是一种地域现象。从文化地理学理论考察 ,区域文化的成型取决于主体文化要素的分别成熟。据此 ,确定客家民系与客家文化的成型期在明末清初。由于历史的原因 ,梅州客家文化与梅州客家山歌具有客家区域文化代表意义。中原文化与土著文化的整合造就了特色鲜明的客家文化。这在梅州客家山歌的形成过程中有充分的体现。中原文化构建了梅州客家山歌的骨架。因此 ,梅州客家山歌的艺术风格、修辞方法、章法结构都留有“十五国风”以及迁徙途经的江南吴音印迹。客家山歌自明末清初始与吴歌分道扬镳 ,佐证了客家民系及其文化成型于明末清初说。土著文化填充了客家山歌的肉体并使其尽显地域个性。因而 ,梅州客家山歌中还大量存在土著民族的歌词、唱名、旋律及修辞方法。从过程来看 ,文化整合导致梅州客家山歌的形成也是客家民系长期的区域环境感应的结果。从模式与效应来看 ,梅州客家山歌的形成经历了前期的汉族低势位文化与土著高势位文化的整合、中期汉族与土著等势位文化的整合、后期汉族高势位文化与土著低势位文化的整合的不同模式。属于特殊的高低互位的文化整合模式 ,其效应是互相融合。  相似文献   

6.
一、世界客都的由来 客家民系是在中国长期历史中形成的汉民族内一个特别民系。客家人的根在中原,客家文化是中原古文化的延伸和扩展。中国自秦汉以后一千多年间,由于北方的游牧民族入侵或天灾战祸等原因,中原汉人多次向南迁徙,数量超百万之众。南下汉人形成若干支系,其中进入赣南、闽西、粤东北山区的中原汉人,与古越族后裔畲、瑶等土著居民杂处,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创造出与中原文化相通、又兼具南方特色的文化,称为“客家文化”。这些南迁汉人,操一种浓厚中原古音,并杂夹江淮官话的语言,称为“客家话”,讲这种话者称“客家人”。  相似文献   

7.
许承宁  唐美章 《神州》2010,(11):52-58
闽西客家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延续和承袭了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古中原文化的传统。闽西客家文化的生成和发展,与其创造者和传承者,即闻西客家人的历史演进同步,同时又受闽西客家人生存空间的制约。所以,通行于闽西害家人中的闽西客家文化,在闺西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闽西客家文化的核心精神,是儒家的从文精神”。然而随着历史的演变,闽西客家文化已经在传统结构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变化。闽西客家文化独具特色,魅力无穷,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不仅数量繁多,形式各样,而且内容丰富。因此,本文将列闽西客家文化发展的历史根源及其内容进行梳理和描述。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 随着海内外客家研究的不断升温,客家文化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客家文化渊源于古代中原文化。历史上中原因战乱、自然灾害等原因许多中原人经过多次迁徙,辗转到达南方,他们与南方的畲、瑶等其他百越各族经过长期的融合,逐渐形成一支既保留中原文化主流特征,  相似文献   

9.
客家人作为汉民族的一个民系,被称为“中原之旧族、三代之遗民”(黄遵宪语)。他们辗转南迁,进人多民族聚居的广西后却被称为“新民”,客家话被称为“新民话”。有的客家人从广西北部湾出发,飘洋过海,走向南洋、欧美各国,足迹遍全球。为何如此?本文以《诗经》为代表的中原文化作出回答,并展示文学艺术对客家民系及其精神涵养形成的重要性,进而展示其强大的文化力。  相似文献   

10.
两汉时期,政治上,合浦郡成为中原王朝的牢固边疆,与中原王朝的关系稳定;经济上,合浦郡成为南海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促进了汉王朝的对外海上贸易交往,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生产技术的创新;军事上,合浦郡日益成为中央王朝驭控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及今海南岛上儋耳、珠崖两郡的军事要地。  相似文献   

11.
邹春生 《客家研究辑刊》2006,(2):188-189,192
钟俊昆先生的新作《客家化与学》,于2004年11月由南方出版社正式出版了。 应该说。选择客家化和客家学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确实需要一定的勇气和毅力。因为据笔粗略统计,涉及客家化及客家学的已有的论专,多达600余种。要在这些成果上取得新的突破,无疑是比较困难的。另外,目前学术界对客家化和客家学的诸如来源、结构、性质等方面的问题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和分歧。例如,对客家学的定义,争议就十分激烈,有人认为客家学是专门反映客家社会生活的作品,有人认为客家学是客家籍作家写成的学作品,还有人认为应该是用客家语言写成的作品,等等。如何厘清这些分歧以及坚持什么样的标准,是研究客家化或学时首先面临的难题。因此,要写关于客家化和学的作,难度确实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12.
客家人作为汉族中的一个族群,历史上从中原南下并迁移到海外,他们的文化认同与族群认同包括着明显的政治地理学的意含,福建宁化“客家祖地”的建构也折射出“华夏秩序”的诸种特点。本文以此为切人点,试图对客家文化以及客家人的族群认同等问题进行探讨,以就教于学术界。  相似文献   

13.
从族谱中的堂号、堂联看客家人的文化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是汉族的一个分支,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客家人由于历史原因,经过几次由中原地区向南迁徙,形成了牢固的“根”、“祖”、“宗”的观念,具有特别浓厚的怀乡意识,对先祖望族在中原的历史念念不忘,并以各种形式表达荣耀感、优越感和自豪感。这是历史形成的一种潜在观念意识。这种文化意识,对于客家人的思想、行为、心理、风俗、道德等观念起了很大的主导、规范和指导作用。客家族谱、家谱中的堂号、堂联就是典型的一例。  相似文献   

14.
本论主要将台湾北部新竹、桃园等地客家人居住地区的祠堂。从化人类学及历史学的立场,进行探究客家族群何以坚持中原化及血胤相承的原因,其中特别选择新竹新埔上枋寮的双堂屋刘宅作为例证,主要是刘姓家族不仅在祠堂所在双堂屋的左右发展成围龙屋的型态。其后代子孙更在屋后的山坡地建立了祖塔,作为供奉及保存历代先人“金身”(骨骸)之所,由于刘姓祠堂与祖塔建筑完整呈现其家族对于化与血胤相承的理念,因此举例解说。  相似文献   

15.
民族文化是本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性符号。因此,民族文化认同研究,已经成为民族文化的一个焦点问题。本文从新疆的历史民族文化变迁角度出发,分析当今新疆民族文化认同的现状,并提出新疆民族文化认同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17.
客家学术研究的历史如果从1808年在惠州丰湖书院讲学的和平县进士徐旭曾先生发表《丰湖杂记》算起,至今已走过了200多个年头。自徐氏之后,客家研究论著层出不穷,其中尤以20世纪30年代罗香林先生出版的《客家研究导论》影响最大。它的问世,标志着客家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8.
《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小时候,每当听到中国历史上常说的逐鹿中原,心中一直很纳闷:那到底是一头什么样的鹿,会这么吸引人,让无数豪杰竞折腰,并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大趋势与大格局?后来从事考古与研究历史,也一直想找出这头鹿,并认为这可能才是中国考古学与历史学最大的问题和发现。  相似文献   

19.
客家传统民居.或宛如城堡的土楼.或殿堂及游龙环抱似的围屋,其外观形制、内部布局、建筑方法及居住习俗.皆源于古代黄河流域的中原传统文化,为世人所称奇。  相似文献   

20.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在人类的最初发祥地——河南形成了独特的中原文化。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生活的人们,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性格特征,青少年时期的文化熏陶,培养了杜甫的务实、豪侠的人格品质。这种完美的人品,直接影响着他的诗作,对于国家前途、社会现实和普通民众命运的深切关注,形成了他的诗作风格。中原文化哺育了杜甫的人品,也哺育了他的诗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