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八瑞相——藏族的图案与标志(之四)□文群太喜绕嘉措八瑞相亦称八吉祥徽、藏八仙和藏八宝。八瑞相是藏族传统的吉祥图,在寺院、民居、法器、服装、餐具、图书、哈达、绘画作品、鞍具、地毯、笔盒等上都能见到,是一种最常见的图案。它由八种象征吉祥、圆满、幸福的图案...  相似文献   

2.
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藏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藏文化以其独特的传承方式——寺院传播,经过数千年的风雨洗礼,流传至今,以博大精深的丰富哲学内涵,吸引着全球藏学界的瞩目。藏文化以顽强的生命力被历史所认可,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传统的寺院文化是传播藏文化并得以流传的唯一途径。寺院文化内容的丰富、博大令世人惊叹!它反  相似文献   

3.
藏族民居的建筑装饰因经济条件不同而差异很大.富雕梁画栋,贫甚为简单。有条件的人家在柱梁斗拱上绘装饰图案,在内墙上方绘三色条纹花饰.下方涂乳黄或浅绿色颜料,色彩鲜艳.对比强烈。人们喜欢在室内悬挂诸如《和睦四瑞图》、《六长寿图》等画.象征家庭的和睦祥瑞和家人的长寿健康。在宅院大门内的门廊两壁上多绘驭虎图和财神牵象图.象征禳灾纳祥、招财进宝。条件较差的人家往往用糌粑粉在内室墙上绘吉祥图案,在厨房灶台处的墙壁上涂绘蝎子形状.以此象征灶神.作为平时祭供的对象。  相似文献   

4.
《吉祥八清静图》.亦称八吉祥徽、八瑞相、吉祥八宝图.藏语称。扎西达吉”.是藏族民间传统美术中最常见而又被赋予深刻内涵和吉祥喜庆喻意的一组组合装饰图。“扎西达吉”一般绘于寺院经殿门廊和两侧壁面.殿堂幔帷.帷帐之上.它由八种象征吉祥.圆满.幸福.智慧.财宝的标志性图样组成.这八种象征物是海螺.宝伞.宝幢.法轮.双鱼、金刚结.莲花、宝瓶等.总称为吉祥八清静.也即俗称的八宝图。据说.它们分别表示如来佛的头、眼、喉、舌、牙、心.身和足.其内涵除了寓意吉祥外.也与佛陀.佛法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5.
首都图书馆藏彩绘《九边图》,绘于崇祯后期,民国年间由汪申伯收藏。全图采用形象绘法,是现存《九边图》中形象绘法最为突出的地图,是一幅军事示意图,而非作战地图,反映出以直观、实用为目的的中国古代地图绘制的人文传统,直到明末仍发挥着主要作用。首图《九边图》机构、方位错讹较多。不过,由于这幅地图很可能是明代最后一幅长城地图,反映了明末九边长城防御体系的全貌,因此具有一定的学术与文物价值。  相似文献   

6.
乔家大院是吉祥文化的综合体,也是研究分析晋中地区传统民居吉祥文化的重要样本。乔家大院的吉祥文化既有北方常见类型,又有流传于当地的民间习俗,它们隐显于大院的院落布局、房屋营造、建筑装饰、陈设布置、修建仪式等各个方面,承载着宅院主人趋吉避害、祈福求祥的愿景和期望。  相似文献   

7.
正繁衍生息于青藏高原的藏民族,其建筑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4000-5000年前的史前社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总体上形成了以宫殿建筑、寺院建筑、民居建筑为代表的三种基本建筑形式。由于生活地域和生产方式的不同,藏族民居大致可以分为牧区的帐篷、农业区的土(石)木混合结构平顶房、西部的窑洞及东部林区的木架坡顶房等形式。而牧区又因放牧生产  相似文献   

8.
我国有悠久的养鸽历史。唐张九龄养传书鸽,名之曰“飞奴”。五代黄筌父子绘金盆浴鸽等图,经《宣和画谱》著录的就有8幅之多。晚明山东邹平张万钟撰《鸽经》,记录了“花色”、“飞放”、“翻跳”三类家鸽不下百数十种,它是比任何民族或国家都出现得更早的一部文字鸽谱。故宫博物院珍藏鸽谱四种,康熙蒋廷锡居首,继为嘉道至同光沈  相似文献   

9.
和睦四兄弟     
在西藏各地都能见到的“和睦四兄弟”之图画,人们都非常喜爱它。但要想知其所以然,必先引述出它的历史传说才行。 从前,在一个叫做哥西的地方,有一处静谧的茂密森林。鹧鸪、兔子、猴子和大象在那里和睦而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一时,这四个动物觉得在它们和平幸福的基  相似文献   

10.
在文献考证和遗迹调查的基础上,对历史时期川西高原的民居形制进行了归纳和梳理,进而探寻影响川西民居演变的主要原因。研究认为:历史时期川西高原的民居可分为石室、板屋、土屋和帐房四类。在建筑材料、民居选址和民居形态上,川西高原的民居显著地受到自然地理环境的制约;出于生产生活的便利和在动荡社会环境中自保的需要,藏羌民居的防御形式和内部功能日渐趋同;不同社会文化力量,尤其表现为宗教信仰、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导致藏、羌、彝族民居逐渐渲染上个性的色彩,打上民族的烙印;最后,建筑形制自身的演变也会促使川西民居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贾作良 《神州》2012,(29):13-14
山西传统民居建筑的吉祥图形风格独特、内容丰富、手法多样。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吉祥富贵的理念,使其建筑装饰艺术保留较为完美。本文试从内容题材、构成手法、造型特点三个方面进行传统民居装饰艺术的探讨,目的在于引起人们对山西建筑文化的认识,并加以合理的保护利用。  相似文献   

12.
西藏高原上,藏传佛教发展了一千多年,在众多大大小的寺院里。我们会看到一个古老神奇辉煌宏丽的世界,看到藏民族独特的风情、优秀的艺术才华、非凡的想象力和杰出的创造性,高原寺院成为西藏文化的荟萃之地。藏传佛教寺院发展的鼎盛时期是在10到15世纪的500年中...  相似文献   

13.
陶琼 《旅游纵览》2013,(6):313-316
在挖掘民族文化旅游的今天,民居建筑作为一个重要的独立版块成为民俗文化研究的重点。本文研究以丽江纳西族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对民居中普遍存在的朴素的生态因子加以合理的分析和运用,对传统民居在村落选址、空间布局、建造技术、建筑装饰等方面的生态环境特点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发掘隐含于传统民居建筑技巧和美学理念中的古代基本的哲学观,和朴素的生态精神。本研究旨在挖掘我省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同时,探讨纳西族传统民居的生态精神在当今旅游业发展大环境中的开发和利用,尤其是对其现状和走向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台县地埂坡M4壁画娱乐图中绘四人。通过对四人发式、服制和服色之研究,推知其发式为鲜卑髡剃之辫发,服制为鲜卑常着之袴褶,服色为鲜卑常见之赭色、黑色和白色。所进行的娱乐活动在表演形式上与鲜卑传统力士舞相吻合,应为鲜卑传统舞蹈。而其击打之乐器或是鲜卑传统乐器之虏鼓,或为秦汉时期发轫于北方游牧民族鼓吹乐中的手鼓。该图表明十六国时期表氏县(高台县境)及其周围生活着为数不少的河西鲜卑,独具特色的河西鲜卑文化丰富了古代河西地区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5.
民族传统游戏是一个民族历史生活片断的记忆,不仅承载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反应了人们的生活情趣。藏族传统游戏包括羊关节串珠、藏棋、藏式骰子、拉萨风筝、吉韧(克郎球)等,这些游戏都曾经流行于整个青藏高原。石头、木棍甚至羊粪蛋,都是游戏的道具。  相似文献   

16.
罗炤 《文物》2004,(11)
《文物》2003年第9期刊载的《西藏阿里札达县帕尔嘎尔布石窟遗址的调查》 ,是一篇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简报。但该文图一三的说明“K1东壁壁画所绘金刚界曼荼罗 (坛城 )” ,可能有误。我认为 ,该文图一三绘的不是密教金刚界的曼荼罗 ,而是胎藏界的曼荼罗。其中央三重圆轮所绘的是胎藏界中台八叶院 :中心圆轮绘胎藏界毗卢遮那佛 (大日如来 ) ,第二重圆轮八瓣莲花中分别绘四佛和四菩萨的三昧耶宝 ,第三重圆轮绘四佛和四菩萨———毗卢遮那佛下方 (前方 )绘的是东方宝幢 (Ratnaketu)佛 ,右方 (右臂之外 )绘的应是南方开敷华王 (Samkusmitar仭j…  相似文献   

17.
对于四川阿坝州、甘孜州以及甘肃省甘南地区的藏民族来说,提及雍仲本教圣地墨尔多山不会陌生,因为它是雪域藏地称谓雍仲本教十三座著名的圣地之一。藏语称尼日,藏域伏藏四地之一,它的内涵和外延有着无限的神灵和令人生畏的法力。同时它又是几千年来西藏东部地区雍仲本教的大本营。著名的清代四大皇庙之一雍仲拉项寺,就座落在墨尔多山的脚下。清朝以后曾一度将它改成藏传佛教中的格鲁派寺院,现又改正为本教寺院。但是,不论它的派属如何变化,寺院的势力如何强弱,它留在藏区东部人们心目中,永远是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圣地之寺。如象藏学家常霞青所说:“雍仲本教,以及象雄文化在藏族先民中留下的文化心理积淀,不仅后来改造佛教成为藏传佛教,而且也是藏族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富有个性色彩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国宝档案     
《文史月刊》2013,(7):81
鹳鱼石斧图新石器时期,陶质彩绘器。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河南省博物馆藏。陶缸于1978年在河南省临汝县阎村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系夹砂缸。腹部一侧绘有鹳鱼石斧纹样,以红棕两色绘成。约占缸体面积的三分之一。左绘有鹳鸟一  相似文献   

19.
王世襄 《收藏家》2000,(4):19-21
1924年,襄十岁,始养鸽。1928年于非厂先生《都门豢鸽记》(注1)问世,日手一册,读之不辍。稍长,曾从非厂先生画花鸟而未精绘鸽谱,实为憾事。进修研究院,见张万钟《鸽经》于《檀几丛书》,以为古可证今,今可溯古,得笔之于书也。旋以南行而未果。年届八旬,始先后获观故宫博物院所藏清宫鸽谱四种。彩笔写真,出名家之手,绘制年代,历康、雍至同、光,共二百二十四幅,其侧标有鸽名者一百八十  相似文献   

20.
这是1978年11月,在河南省临汝县东25华里阎村新石器时代遺址发现的一个陶缸。原器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底径19.5厘米,呈敞口、园唇、深腹、平底,口沿下有四个对称的鼻钮。该器红陶砂质,腹部绘有彩色《鹳鱼石斧图》一幅,是我国绘画史上一件稀世珍品。这幅陶画,高37、宽44厘米,约占陶缸整个表面的二分之一。从内容上看可分两组:一组为鹳鸟叨鱼,一组为一带柄石斧。鹳鸟是一种善捕鱼虾的水鸟,陶画所绘鹳乌体呈椭园,园眸、长喙、昂首直立,喙上悬叨一条大鱼,正是对它善捕鱼虾的写照。石斧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生产工具,它是农耕生产和定居生活的基础,陶画中表现石斧,是当时社会生活需要仰赖于这种生产工具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