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小呀小儿郎,背着书包上学堂……”这首脸炙人口的流行歌曲,四十年代就流传全国,至今仍是全国小学生必唱的音乐教材。我们贵州人、特别是安顺一带的人们听到这首歌,倍感亲切,因为这首歌是革命音乐家宋扬四十年代在贵州安顺的苗族村寨汪家山创作的。抗战时期,党领导下的抗日宣传演剧四队的一批音乐家和文艺工作者,如舒模、家扬、葛敏、张客、农中南、邱家锋、黄鉴等来到贵州开展抗日宣传活动。1945年冬,他们深入安顺苗族村寨,看到人民群众苦难的生活,激发了创作的激情。宋扬同志先后创作了《读书郎》和《苦命的苗家》等歌曲。这些…  相似文献   

2.
安顺谷正伦、谷正纲、谷正鼎三兄弟,在国民党统治时期,都是国民党中央委员,时人称“一门三中委”。抗日战争后期,谷正伦任甘肃省政府主席、谷正纲任中央社会部部长、谷正鼎任国民党陕西省党部主任委员。权势之盛,显赫一时。 谷家原住安顺旧州,谷氏三兄弟的祖父以买卖烟土起家,后迁居安顺县城。他们的父亲谷兰皋是个武秀才,袭了他们祖父的旧业继续经营烟土生意,因特别精于盘算,购置了不少田地,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地主。 一般人只知道谷氏三兄弟,实际上他们有弟兄四人。谷正伦居长,谷正纲行三,谷正鼎行四,还有个老二叫谷纪书,在…  相似文献   

3.
3.走出安顺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可惜,这一天却是伴随着老父的丧事而来的。父亲终于未能熬过次年的春天。临终之前,胞兄黄干夫才得到讯息,匆匆从贵阳赶到家中。  相似文献   

4.
安顺拥有丰富的城市文化景观,这些文化景观是安顺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是安顺历史文脉的延续。本文对《贵州通志》、《安顺府志》、《续修安顺府志》三本志书所载"安顺八景"进行溯源,认为安顺城市文化景观具有历史的传承性和时代的更新性,这是一个城市文化进行延续和发展的内在力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安顺城市文化的地域特色,希冀安顺在保护城市文化特色的同时,能在城市新区的建设中,延续安顺城市文脉和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5.
安顺地戏是一种特殊的地域文化现象。它主要流传于安顺地区内带有“屯、堡、旗、营。关、哨、场”等地名的村寨。这些村寨居住的都是汉族,但他们与别地的汉族不同,具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在当地,人们称之为屯堡人。屯堡人并非安顺土著居民,而是明代朱元津调北征南,从江南各地迁居而来,他们为了适应战争环境及自身居住的安全,各自在聚居地修城筑墙,设置哨棚。于是出现了大量的姓氏称谓为名的村落,如汪官屯、张官屯等。以安顺为中心的黔中农村,几乎全是屯堡村落,生活着数十万计的屯堡人。屯保人最引人注目的风俗习惯,就是地戏,当地…  相似文献   

6.
早就有到黄果树观瀑的打算,一直未能如愿。这次前住大西南采访,我们终于抽睱前往贵州黄果树一游,亲眼看了一回瑰丽雄奇的黄果树大瀑布。 从黔西名城安顺出发,沿贵黄高速公路驱车不到一小时,便来到位于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白水河上的黄果树景区了。  相似文献   

7.
号称“一门三中委”的谷正伦、谷正鼎、谷正纲弟兄仁,很多人都知道是当年原国民党的大员(贵州省主席,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社会部长,都是中央委员)。笔者作为基层人员,是没条件与他们接触的,只因偶然机会同时见过他们。那是1949年夏,国民党政权发发可危、濒于全面崩溃的时候,他们的父亲谷兰皋逝世了,都同来安顺葬亲。一个小小县城,顿时热闹紧张起来,谷正伦带来一个宪兵营,青一色的卡宾枪,加上县民卫总队的三个常备中队和警察局、县机关公务员都为他们的安全操劳忙碌,安顺县城,处于不宣布戒严的戒严状态,县长李紫珊更是忙得…  相似文献   

8.
<正>抗战期间,海军学校迁至桐梓,浙大迁至湄潭,而军医学校则迁至安顺……贵州在抗战中功不可没。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中央陆军军医学校迁址贵州安顺,度过了它非常时期的7年。安顺的历史,也因此留下了难忘的一页。  相似文献   

9.
柳树人是安顺籍抗战时期阵亡的国民党将领,其父是安顺地方著名爱国教育家柳惠希老先生。柳先生在安顺教育界和地方上颇有名气,曾参与安顺地方历史典籍《续修安顺府志》的编写工作,学术造诣很深。柳树人少年时深受柳老爱国民主思想的教诲,自幼萌发立志报国的思想。民国13年(1924)柳树人投笔从戎,考入了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后分配到国民党第五军。军长是社孝明,200师师长是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戴安澜将军,柳树人曾在戴将军的下属599团任团长。第五军在抗战时期,曾参加过鲁南,台儿庄战役,后又参加广西昆仑关攻坚战。戴将军抗日有功…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8月5日,中国(安顺)屯堡面具节开幕。来自国内外的多个剧团在安顺云峰屯堡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戏剧盛会。屯堡是安顺最著名的历史文化符号之一,这是600多年前明王朝屯军文化在这片土地延绵数百年的独特遗存,这里的建筑、饮食、民风习俗以及娱乐方式至今保留着大明遗风,独具魅力。《续修安顺府志》载:"当草莱开辟之后,人民习于安逸,积之既久,武事渐废,太平岂能长保?识者忧之,于是乃有跳神戏之举。  相似文献   

11.
李坤 《贵阳文史》2013,(1):48-51
做过安顺知府的人很多,常恩只是其中之一,也未必是最勤政廉政的那一位。但他留下了两件别的知府没留下的东西,一件是他主持纂修的《安顺府志》,曾受到梁启超的高度赞誉;另一件是《安顺、黎平府公牍》。  相似文献   

12.
安顺旅游业发展的种种良策,已有诸多论述见诸于报端,写作本文的本意,更多的是源于对安顺旅游业发展的种种焦虑和责任。放眼省内外乃至世界旅游经济,整个旅游业正如火如荼,迅猛发展,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纽带。面对外面如此精彩喧闹的世界,我们的旅游业该如何调整思路、积极应对,如何加快安顺旅游业的发展,做好安顺旅游这篇大文章,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初浅思考,愿与安顺旅游界人士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13.
石门坎与花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三章跳出困境──石门坎的故事1903年的一天,一伙猎人遇上了詹姆斯·亚当即党居仁先生,他是中国内地会传教土,在贵州西部的安顺工作。从他们的装束上亚当先生知道他们属于苗族的一个部落,进而知晓他们一直在追猎野猪,又饥饿又疲乏,就拿出自己的饭食给他们吃。当在一起交谈的时候,亚当先生用明白、易懂的语句向他们讲述了邵稣基督的故事,以及耶稣如何在寻找并拯救迷途人们。’他也要来寻找我们吗?”苗族人问。“是的,”得到的是平静的回答,“耶稣会来寻找你们的。“通过较长时间的领会,他们终于有些明白了,竟然会有人热爱与关…  相似文献   

14.
安顺概况贵州省中西部城市安顺,建于明代,地处滇黔要道,素有“滇之喉、黔之腹”之称,且“商业之盛,甲于全省”,自古为黔中商业重镇,1985年国务院批准为甲类开放城市。安顺历史悠久,文化发达,交通便利,商业繁荣,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安顺旅游服务中心、购物中心,娱乐中心、旅游商品生产基地和交通枢纽。  相似文献   

15.
1937年,国共两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立。当时,沦陷区许多高等院校内迁,地处大后方贵州腹地的安顺城里涌进不少知识分子。在周恩来、郭沫若领导的抗战戏剧宣传队的影响下,从南京迁到安顺的陆军学校、军医学校、兽医学校的许多教授参加了抗日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16.
位于西南地区云贵高原中部的安顺府文庙 ,始建于明代初年。明太祖朱元璋为一统大疆 ,对西南地区采取“移风善俗 ,礼为本 ,敷训导民 ,教为之先”这一军事哲学战略方针 ,在征服广大西南“蛮夷之地”的同时 ,以儒学思想教化广大的民众。“皆设儒学 ,选其子孙弟侄之俊秀者以教之 ,使之知君臣、父子之义 ,而无悖礼争斗之争 ,亦安边之道也。”安顺府文庙在这特殊的历史背景中以庙、学合一形式诞生 ,又经历代增培和扩建 ,成为黔中最大的儒学殿堂安顺府文庙建筑装饰艺术的形成安顺府文庙建筑装饰艺术 ,实际上是以儒学文化为核心 ,兼融了佛教文化、道…  相似文献   

17.
周渝 《贵阳文史》2015,(2):45-48
柳树人烈士生于书香门第。他年少从军,东征北伐,长城御寇;壮年荣归故里,率部队整修安顺河道,造福桑梓;随后他又远征缅甸,扬威异域;最终血洒疆场,马革裹尸人未还……黄埔英杰,抗日前锋柳树人,表字中华,出生于1905年。1926年,刚从安中(现安顺一中)毕业的柳树人离开了故乡安顺,怀着一腔报国热血南下投考黄埔军校,这一年他21岁。柳树人毕业于黄埔五期,毕业后立即参加了北伐战争。在烽火硝烟  相似文献   

18.
安顺安顺位于贵州省中西部,是贵州西部旅游中心城市,距省会贵阳90公里。安顺是喀斯特地貌发育最成熟最集中、喀斯特景观最富集最典型的地带。瀑布成群、溶洞密布、江河峡谷纵横交错。峰丛石林、森林湖泊、暗河泉水星罗棋布。境内高密度地聚集了两个国家级、四个省级、四个市级风景名胜区及一个国家化石群地质公园和一个国家森林公园。  相似文献   

19.
余曩昔检读贵州地方志书,于安顺一地尤有所注意。盖其地开发甚早,又当滇黔往返大道枢管,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而安顺府(州)志之修纂,虽可溯至明代,见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征引者,可考者仅数条,大多则亡佚。今存者仅成丰《安顺府志》及民国《续修安顺府志》两书。故整理现存文献典籍,实为今日之急务。  相似文献   

20.
抗战艺团体徽章 1937年国共两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立.当时,沦陷区许多高等院校内迁,地处大后方黔中腹地的安顺城涌进不少知识分子.在周恩来、郭沫若领导的抗战戏剧宣传队的影响下,从南京迁到安顺的陆军学校、军医学校、兽医学校的许多教授参加了抗日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