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耿玉柱 《神州》2012,(18):181-182
小学教育阶段是教育的基础,是人生发展的基础,也是创新教育的基础,创新教育主要目标应该放在“创新素质”的培养上。在教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喜欢自由思考问题”等,看上去不是直接的创新教育,但它却是“创新素质”的源头活水。因此,在现代数学教育中,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树立学生的创造性的个性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李志凤 《神州》2014,(15):66-66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学校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古人言:“学起于思,思缘于疑。”在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本文就笔者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谈谈几点浅显的做法:1、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俗话说:“兴趣是学生学习最佳动力。”要培养学生的质疑  相似文献   

3.
邱丽华 《神州》2014,(8):186-186
创新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重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创新教育”是教育发展的趋势。陶行知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教育的一部分。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来,以开发每个学生的创新潜能。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今天在全国推行的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有能力创新的人,而不是重复前人所做的事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心理学研究揭示了这样的一个事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要和培养与创新思维有关的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进行创新教学。创新教学活动中必须处理好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学生知识的学习积累与创新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以及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霍亚欣 《神州》2012,(22):155-155
质疑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要让学生由“听众”变成“演员”,由被动接受的“容器”变成主动获取的“探索者”,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探究心理,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和学会学习的良好素质。  相似文献   

7.
王新志 《神州》2011,(4X):209-209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不谒的动力”作为文化基础课的历史教学,必须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大力提倡探究与求异,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和“授人以渔”的教学方式,勇于打破学生固有的思维定势,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意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8.
朱庆豪 《神州》2012,(36):202-203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积极为广大学生搭建科技创新实践平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活跃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与能力,建立“五个一”本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朱国庆 《神州》2011,(9):94-94
当前,我国教育存在的“最根本的问题是缺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是构成创造力的核心内容之一。显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张占其 《神州》2012,(18):181-181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数学的创新能力是指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促使他们去认识数学领域的新发现、新思想、新方法等,掌握其一般规律的数学能力。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的改革,“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11.
邢媛 《神州》2012,(19):230-230
整治的“三自一导”教学法,是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以学生为课堂活动的中心,以知识结构教学为主要方法的教学活动程序,尽量淡化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当的角色是节目“主持人”,是“导演”作用,“总监”。通过他设一定的情景或条件,让学生作为主体与体验,使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之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教育大国,教育问题是关系到千秋万代的国民大事。新中国成立50年来,教育都沿袭传统的教育方式。应试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迫使学生走进“读死书”、“死读书”的死胡同。人们已习惯于用划一的内容和固定的方式来培养循规蹈矩、听话顺从的“乖孩子”。我们评价学生的标准也过于片面单一。在沉重的课业负担下,学生很少有自由支配的时间,个性得不到充分发展,他们正逐渐失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而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向21世纪,我们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创新教育。那么何为创新教育?如何实施创新教育?中国创新教育之路究竟在哪里?一时间,观点纷纭。为了探讨这一问题,我们特约请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启亮、南京市教学研究室主任卫懋勤,以及有关校长、家长撰写了这方面的文章,供大家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杨秀峰 《神州》2011,(7S):100-10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对学生实施创造性教育,尤其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平常的日常教学中,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学生进行创新的启蒙的教育。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4.
毛晨阳 《神州》2012,(18):213-21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江泽民总书记曾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创造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而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个课题也日益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在教学中,我有以下体会:  相似文献   

15.
陈华 《神州》2012,(15):270-270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想像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想像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6.
何景彦 《神州》2011,(7S):132-133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课堂教学仍为主渠道。现从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三个要素(学生、教师、课程资源)出发,在课程资源相同的条件下,对教师、学生、教学行为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张国清 《神州》2012,(4):75-75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优化教学教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这已成为我们的共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指出,素质教育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重点”。由此可见,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必须从小抓起,从课堂抓起。在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类比法,类比是根据两个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从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类比法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18.
王娟 《神州》2012,(21):104-104
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主动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江泽民总书记曾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探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实施策略。本文就在阅读教学中运用鼓励创新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作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9.
王存瑞 《神州》2012,(22):108-108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必须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主动探索的机会,变“接受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学习新知,充分以学生为主体,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王良 《神州》2011,(6X):178-178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轻松愉悦的环境,激发学生创新意识,通过完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