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彦红 《神州》2011,(5S):64-64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课程,它主要基于儿童的社会生活,将德育内容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旨在加强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可以说,它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最具亮点的综合课程之一。  相似文献   

2.
支燕丽 《神州》2012,(5):53+55-53,55
儿童道德生命自由生长最鲜活、最肥沃的土壤永远是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才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儿童正是在具体的生活过程中感受、体会、领悟到其中的乐趣、价值和意义,确立生活信念,逐渐形成自身的品德;生活中的品德教育——充实。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展开教学,提升学生的认识、促进情感内化、进行行为指导,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去体验、感受和实践课堂学习所得,是教学回归儿童生活、促进知行统一、培养实践品质、发展生活能力的基本途径和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邵赛英  徐立明 《神州》2013,(14):83-83
《品德与生活》这门学科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旨在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在这样的课程中,教师的角色、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是截然不同的。教师主要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儿童活动的人。教师在实现这些不同的角色的同时也提高了与儿童互动的质量,促使儿童初步形成良好的习惯和品德,实现理想的教育效果。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李彦红 《神州》2011,(5S):96-96
低年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取决于学习活动本身是否有趣,老师态度是否亲切和气,内容是否和他们生活有关,学习的过程无异于“生活中的游戏”。因此,在小学低年段品生课堂教学中开展体验式学习,即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5.
王鑫 《神州》2013,(18):115-115
新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此课程开设的目的就是在于让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能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而且能够了解,参与。适应社会,做好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新课程理念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在品德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做到有实效性、针对性。现就本人对课程标准的认识和教学实践的经验,浅谈一下如何上好品德与社会课。  相似文献   

6.
吴亚莉 《神州》2011,(7X):59-59
“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现代教育如何发掘每一个孩子蕴藏着的无限的潜在创造力而使他们成为创造之人呢?作为教师应注意选择好每一个“创造之地”,把握好每一个“创造之时”来造就每一个“创造之人”。  相似文献   

7.
马如昌 《神州》2011,(3):56-56
在本学期,我们接触到《品德与生活》课。翻开教科书,第一感觉是漂亮、新颖。经过一段时间的教研教学,我们发现这门课程有着较强的综合性、思想性、开放性、社会性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8.
杨文娟 《神州》2013,(27):126
随着当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提出"让学生通过探究生活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提高学生搜集、整理、分析社会信息的能力,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等观点。根据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品德教学要将重点放在学生主体参与的体验和研究等社会实践的教学活动,其中社会实践调查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社会调查是小学品德教学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将小学生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在实际的社会实践调查中,很多的社会调查都只是形式,存在很多的问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促进社会实践调查来推进小学品德教学的效率,我们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曹刚 《神州》2013,(8):113-113
生生互动学习模式的形成,是课堂教学高效的关键之一。近期,我们针对目前课堂教学中生生互动学习的现状,进行了一系列的听课观摩和调研,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本文从目前本区农村课堂教学中生生互动学习的现状出发,旨在通过对农村课堂教学中生生互动学习现状及原因的分析,探索农村课堂教学中生生互动学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李学保 《神州》2012,(32):157-157
课改的全新理念带来了全新的课堂教育生活,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目前,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化,每个教师都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逐步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笔者根据自己上课的体会和多次听课掌握的情况,呈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目前存在的一些现状,对其进行简要分析,并试图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丁顺黎 《神州》2012,(15):102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教学理念已经成为教育的基本理念,倡导自主探索和自我动手实践的学习的方式,发展高中生的创新意识和数学应用意识,进而体会数学科目的应用价值。本文阐述了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模式,同时分析了如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促进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2.
姚永涛 《神州》2013,(19):141-141
初中数学的教学与生活实际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广大初中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千万不能把二者割裂开,而是要把教学和实际生活充分的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初中生数学知识的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陈虹艳 《神州》2012,(33):194-194
数学作为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科,一直是学生难以彻底攻破的学科,因此,全国无论处在哪种学习阶段的学校及各位老师都非常重视数学这门学科的教学,但是从我国各个学习阶段的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总体水平来看,我国学生学习数学的整体水平还比较低,学好数学这门学科的学生还是占少数,但是,我国的数学教学进入新世纪以来,尤其是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我国的数学教学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新课程改革给初中数学教学带来的可喜变化,家长学生及老师都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本文就来简单的谈一下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14.
初中英语教学中要尤其注意语法的教学,因为语法、词汇和语音在英语的学习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需要尤其注意的。本文主要讲述了现阶段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5.
延安时期.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进行战争和生产等各项工作。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党的指导下.力所能及地配合党的各项lT作,为保卫边区、建设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学术界对边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儿童这一群体的研究尚属薄弱,本文拟对党在边区政权建设中进行的儿童动员作一研究。  相似文献   

16.
白丽娜 《神州》2011,(2X):167-167
教学是一门艺术,英语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所谓的教学艺术就是教师有意识的通过声音、图片、形象、表演和活动等一系列能使学生感受到没和体会到满足的教学手段去设计教学的全过程,去诱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学艺术是一门较复杂、难于把握的综合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  相似文献   

17.
陶吉东 《神州》2013,(31):97-97
在新的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我们沿用了多年的教学大纲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国家课程标准被推到前台。课程标准作为国家对学生接受一定阶段教育后的结果所作的具体描述,是国家教育质量在特定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新课程下的教学理念及教学过程主要体现学生的成长认知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是一位合作者与引导者,而不能是导演或灌输者。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理念,我们一线中学政治教师应给予更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赵亚婷 《神州》2014,(3):187-187
<正>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目前任务十分繁重。深化素质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都应当紧紧围绕素质教育内容对学生加以培育,以适应跨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小学数学学科自然不能例外。因此,数学教学不应该只是一些刻板的知识传授,而应该遵循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理念;通过数学教学活动,实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学习有  相似文献   

19.
朱永军 《神州》2012,(16):136-13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在教学中都主动的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去授课。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好新课改的要求,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的培养,提高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这是教学中的难点。要想在初中生物课堂上完成新课标的教学目标,教师应该采取多种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组织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巩固、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会学”,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20.
尹金萍 《神州》2012,(12):300-300
用新课程理念丰富数学活动,建立一种新的适应新课程需要的学习评价体系,已经十分迫切、非常必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在全国范围内的大面积铺开,传统教学评价中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地在改革中体现了出来,以往数学学科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取决于学业成绩;新的课程改革强调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和方法的多样化,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