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梅霞 《神州》2012,(4):164-164
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按照语言学习规律,学生必须吸收相当数量的语言材料和经过一定量的语言实践,才能获得为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阅读能力是初中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能力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王宪慧 《神州》2012,(10):123-123
我国义务教育《英语大纲》规定:按照语言学习规律,学生必须吸收相当数量的语言材料和经过一定量的语言实践,才能获得为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柴洁 《神州》2012,(3):359-360
多年来,中学英语教学只注重语言形武,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忽视培养交际能力和掌握语言运用能力。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不得不花过多的时间讲解繁杂又枯燥的语法规则。这种重语言形式,轻语言交际的教学思想。长期笼罩在我国英语教学中,是交际为语言服务.还是语言为交际服务,一直成为英语教学争论的焦点问题。本文遵循语言教学的规律,从理论上就如何用交际法教语法作了初步探讨,通过运用交际和模拟交际指导语法教学。  相似文献   

4.
孙玲娟 《神州》2012,(13):255-255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具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特点,学习语言,发展思维,陶冶思想情操是它的任务。学习语言,即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材料,掌握语言规律,发展语言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是语文学科最特殊的使命,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聂卫中 《神州》2012,(16):122-122
随着新大纲、新教材的使用,尤其是英语考试增加听力测试这一重要改革举措,无疑将会改变以往那种违背语言学习规律的状况,在英语教学中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从语言学习的规律来看,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四种最基本的交际途径,那就是听、说、读、写。听说读写四者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作为有声语言的听说是第一性的,读写作为书面语言是第二性的。听是理解和吸收口头信息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6.
王丽娜 《神州》2011,(5X):107-107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不是语音、词汇、语法的简单合成。听是理解和吸收口头信的交际能力,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听力理解作为语言的基本技能在语言交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英语学习中我们强调语言的习得。语言的习得主要是通过获得大量的可理解输入来实现的,而听是获得可理解语言输入的最重要的渠道。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对听力给予足够的重视。随着《英语课程标准》的颁布和高考听力测试的全面实施,广大中学英语教师应该认真研究听力教学的理论和方法,探索符合教学规律的听力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听力教学的效果,使听力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发挥起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已经越来越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这是因为语言积累可以使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及各种智能因素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促成感悟,形成语感,让学生在说话时能够"妙语连珠、出口成章",写作时"文思泉涌、妙笔生花",走向有意义的语文学习。然而,必须看到的是,这种"增加",是新与旧按照一定规律、一定方式构建与编积的,有相关知识的搭桥、过渡,也有相关能力的熟练、迁移。学生的语言积累,只有通过这样  相似文献   

8.
吴惠芳 《神州》2020,(4):172-172
《英语课程标准》为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将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学转变成语言交际运用型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教学任务,教师只有在遵循规律,激发兴趣,才能达到教学目标,才能真正事半功倍的提升学生的听说能力。  相似文献   

9.
武晓琴 《神州》2013,(12):125-125
二语习得理论与语言教学有着潜在的相关性,对语言教学有着深远的意义。二语习得有其自身的规律,语言教学应遵循这一规律,并将其运用到外语教学中,有效地提高外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徐小让 《神州》2012,(17):113-113
培养小学生识字能力是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是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是促进小学生语言的发展关键。但是,目前在小学生识字能力培养中存在一些问题,教师缺乏正确的识字教学理念;缺乏对学生识字兴趣的激发;识字教学方法机械单一。培养小学生识字能力,要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创设情境,激发识字兴趣;设计各种作业,在课外生活中巩固识字成果。  相似文献   

11.
赵海静 《神州》2012,(19):120-120
语言知识及语言运用能力实际就是交际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是指对语言知识的单纯积累和使用,它还包括对所学语言知识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知识的全面了解和掌握,以及在学习和使用语言时,人的心态、情绪及心理调节能力。今天,“语言能力即交际能力”的概念已被语言界理论工作者,从事语言工作的各级各类教师,以及参与语言学习的学生们所广泛接受。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已成为全球外语教师的共同目标。  相似文献   

12.
孔德江 《神州》2013,(19):105-105
英语教学大多是把传授知识作为主要目标,重视学生成绩高低,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教’,而忽视“学”;重视现成结论的记忆,忽视学习过程;重视向学生灌输,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教学活动的严格划一,忽视学生的创造才能和个性差异;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听、说、读、写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等等。这些现象都无疑一有悖于语言教学规律,结果是教师把一门活生生的语言实践课,上成了枯燥乏味,毫无生机的呆板课。学生学了几年英语,到头来耳听不懂,口不能言,两极分化严重,语言运用能力极差,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严重滑坡.外语教学出现了严重危机。  相似文献   

13.
杨翠云 《神州》2011,(1X):41-41
从教学和能力测试两方面考查发现,高中学生运用政治学科语言的能力很弱。那么,教师如何提高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呢?下面,我们试从语言积累、语言内化、语言锤炼、语言运用四个方面作些探索。  相似文献   

14.
秦海燕 《南京史志》2023,(35):34-36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了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性质:“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而习作教学应当从言语交际的实际出发,为言语的交际需要服务。积极主动为儿童创设真实情境,关联真实生活,  相似文献   

15.
冯海涛 《神州》2014,(8):74-74
根据现行中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中学英语教学应培养学生在口头上或文字上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能力,这也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而英语是有声的语言,采用的是表音文字,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学好英语,必须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四者之间是紧密相关的。而读则是其中的前提,学生必须多读,因为读是说的基础。因此,根据语言学习规律和英语朗读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有必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强化英语朗读训练教学策略,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王芬苗 《神州》2012,(3):195-195
短文改错的设题的目的在于考查学生们的分析、判断、纠正语篇中语言错误的能力以及考查考生在语篇中对语言的观察能力,评价能力和综合运用英语的准确性能力。做此类题型,要求学生们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和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命题者主要在行文逻辑、一致关系、  相似文献   

17.
徐谐进 《神州》2013,(18):125-125
作文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是语文能力、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情感态度、思维品质、学习方式、审美情趣、学习习惯的融合。小学生写作能力,是小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加强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遵循学生语言发展规律,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入手有针对性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发展。下面就谈谈小学作文教学的三点体会。一、小学生作文教学要注重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18.
李长平 《神州》2012,(6):85-85
语感是对语言的一种直觉思维能力。即通过语言的表层意义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到语言的深层意义。语文教学以语言实践能力训练为中心,而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又以语感训练为中心。语感的强弱直接体现学生闲读文章和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反映学生的语文修养。  相似文献   

19.
幼儿期正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作为幼儿园教师,掌握幼儿语言学习的特点并积极有效地去支持幼儿的语言学习显得尤为重要。遵循幼儿语言学习的规律,运用多种手段对幼儿语言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支持,同时注意良好的语言习惯的培养,从而促进幼儿语言的积极发展发展。  相似文献   

20.
苏毅 《神州》2013,(4):106-106
怎样使学生对于语言的运用能力有所提高是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而怎样增强英语的教学质量、怎样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外语教师长期以来所探讨的热点所在。这篇文章关于语言教学的主要观点是既注重讲授语言知识,同时又要重视语言的功能性,并提出了交际教学法和翻译教学法结合,既可以培养学生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又教授学生基本的语言知识,使外语教学的水平与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