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永慧 《神州》2011,(10):58-58
语文教育课是一门基础学科,语文教学要寓思想和人文教育于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要把思想教育同语文知识的传授、人文素质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做到教书,又要做到育人。这样才能培养出新世纪的合格人才。语文课在人文蕴育点的挖掘上要挖掘凸显、有机整合、拓展延伸;在人文素养的培育上要强化体验学习、重视以情施教、营造平等和谐的人文课堂;在人文评价施行中要突出对情感的激励、体现对差并的尊重、个性的倡导和生命的关爱;在模式方面要丰富和完善“人文感悟、自主诵读、积极创新”学教模式。  相似文献   

2.
语文素养     
张霄 《神州》2012,(6):153-153
新课标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名词——语文素养。它对手我们来说郡很陌生,但是在新课标中又显得那么忠言。那么,什么是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概念提得是否恰当呢?在具体教学过程又如何实现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目标呢?这些问题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育课是一门基础学科,语文教学要寓思想和人文教育于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要把思想教育同语文知识的传授、人文素质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做到教书,又要做到育人,这样才能培养出新世纪的合格人才。语文课在人文蕴育点的挖掘上要挖掘凸显、有机整合、拓展延伸;在人文素养的培育上要强化体验学习、重视以情施教、营造平等和谐的人文课堂;在人文评价施行中要突出对情感的激励、体现对差异的尊重、个性的倡导和生命的关爱;在模式方面要丰富和完善人文感悟、自主诵读、积极创新学教模式。  相似文献   

4.
王红梅 《神州》2012,(4):255-255
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渗透性、感染性、发展性。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立足于教材,从阅读感悟中潜移默化的接受人文熏陶。感受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中富有人文色彩的一面,揣摩人文意味,感受人文精神,吸收人文精髓,培养爱国情怀,奉献精神等。  相似文献   

5.
贾建芳 《神州》2013,(32):102-102
所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就是要提高学生"以人为本"的素质和修养。即提高他们自身应有的素质、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有:善于利用精彩的小结结束新课,善于延伸拓展教材内容,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来充分开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在课外阅读中进行传统文化熏陶和当代文化渗透;开设人文讲座、培养审美情趣;开设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品味人文内涵。语文学习,应该是师生间一段特殊的精神生命旅程。但是,有些人却认为语文课不必在乎学生的心灵成长,只关心字词句的训练就可以了,他们把这种语文教育思维、教学方式,美其名曰"专业性"、"专业尊严",认为这才是语文本色。如果这也叫语文本色,那么学生的语文世界就是惨淡无色。  相似文献   

6.
赵江坤 《神州》2012,(20):182
过去人们对于高中历史教学的探讨大部分都是从一个高中课程角度的分析,将重点放在教学是否达到历史课程的目标要求上,抑或是从整个高中课程角度分析历史教学的作用和价值。然而本文笔者则立足于一个新的起点,将高中历史教学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联系起来。找到两者的契合点,在强调综合培养、素质教育的今天无疑具有一个好的视角和分析价值。  相似文献   

7.
李菲 《神州》2012,(6):148-148
所谓人文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和由这些知识所反映的人文精神内化在人身上所表现出的气质、修养,主要指一个人的思想品位、道德水准、情感、人生观、价值观、审美情趣等个性品质。它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基础,是学生学会做人的基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改变观念,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把能力教学与素质教学有机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8.
张淑萍 《神州》2013,(31):220-220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倡导人文精神,强调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并重,是教育现代化的中心内容,也是人的现代化的核心要求。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就是育人的过程,它注重对善与美的理解,引导人们求真、从善、爱美,使人能洞察人生的目的与意义,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对初中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不仅有利于学生个人的健康发展,而且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高校的体育教学体系中,健美操教学是一门很有特点的课程,在大学校园中非常受欢迎,它主要是把力量的美感和形体的美感融合在一起,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对增强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说,在健美操教学中,应当发挥其更有用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于人文素质教育,这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职业院校学生知识与技能两方面同步发展,以期成为社会实用型劳动者。企业需要的也正是具有完美人格的新型劳动者。人文素养的教育和培养已成为制约或促进学生内在纵深发展的关键。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考察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时指出:"院校的高楼大厦代表不了职业教育的质量水平。只有当这些身穿蓝色工作服的年轻一代下班后,穿上西服、系上领带去休闲,懂得欣赏名曲、名诗、名画了,才真正做到职业教育的脱胎换骨。"她的话可谓对职业院校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陈荔歆 《黑龙江史志》2013,(13):302-302
高中历史是我国许多高中开设的一门人文教育基础课,在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人文素养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学科之一,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中很容易就可以得出,新的课程目标要求:新世纪的历史教育不仅要使人明智,不仅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也不仅要单纯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造诣,而是在历史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历史中学到做人的智慧,以史正明德。因此,本文重点阐释高中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肖莉 《攀登》2007,26(4):177-179
本文针对未成年人群体的人文素养现状,分析其中原因,并就提高未成年人群体的人文素养提出几点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俊萍 《神州》2012,(7):24-24
新课标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名词——语文素养,它对于我们来说都很陌生,但是在新课标中又显得那么忠言。那么,什么是学生的语丈素养呢?概念提得是否恰当呢?在具体教学过程又如何实现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目标呢?这些问题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何艳敏 《神州》2012,(10):265-265
新课标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名词——语文素养,它对于我们来说都很陌生,但是在新课标中又显得那么忠言。那么,什么是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概念提得是否恰当呢?在具体教学过程又如何实现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目标呢?这些问题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霍小舟  常海波  李旭红 《神州》2013,(3):135-135
医学生的培养和教育是全社会共同的关注和热点,教育的质量将决定未来医生的素养和道德。医学院校作为医学生教育的主战场,担负着重要的角色,为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必须在重视专业技能培养外,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弘扬正气,在社会上引领健康文明向上的人文精神和思潮。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态势下,注重培养学生人文素养顺应中职生就业、升学的双重需求。本文从中职语文教学层面进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可能性研究,探索语文教学渗透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做法,为中职语文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逐渐在淡化。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了“以病人为中心”的诊疗模式,使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状况成为了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本文针对医务人员人文素养现行存在问题的原因入手,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小学语文具有很强的人文性,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在落实新课标要求的基础上,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通过引导,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得到加强,在语文学习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让小学语文教学到处闪烁着人文的光辉。一、注重情感熏陶,融入人文教育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光是从文章表面,我们是很难体会到作者的感情的,所以这就对我们学生提出了一定要求,只有通过一定的方法学习文章,我们才能体会到作者想要表  相似文献   

19.
李莹 《神州》2020,(1):159-159
伴随着新课标的深化,核心素养理念逐渐的融入到了学科教学中。在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师开始在语文教学中大力推行小学语文的分层教学,以改善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诸多问题,有效的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而课堂分层教学要注重从教学的方法、预习准备、课堂提问和作业的设计等多方面进行分层,本文就将针对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策略展开探究,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浅谈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素养是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之一,作为人类精神家园的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着力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