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季红 《神州》2012,(6):76-76
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可见语文教学关键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与生活是血肉相连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引导学生利用课堂所获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从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刘丽强 《神州》2012,(13):291-291
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教学的整合,是教育领域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它能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它能让数学课堂“活”起来,把数学知识“用”起来,让学生的脑子“动”起来,让我们的课堂“精彩”起来。  相似文献   

3.
索晓慧 《神州》2012,(19):224-224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转变教学方式的理念,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我们尝试把传统的“教案”改为“学案”,用“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本文主要探讨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操作方法、该教学模式的优点,以及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李成 《神州》2012,(22):116-116
数学的学习离不开问题,有效的解决问题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和条件。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造就创新型人才的启动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质疑问难能力呢?  相似文献   

5.
韩晓英 《神州》2012,(16):300-300
数学学习中的“读、听、讲、写、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引导、点拨,更需要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成为积极的探索者、思考者,就必须重视学生“学”的过程,抓好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读、听、讲、写、用”。  相似文献   

6.
周春霞 《神州》2011,(9S):94-94
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曾说过,“教育即生活,即生长,即经验改造。”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学习语言,是为了交流和做事情。英语,是人们在生活中进行交流表达的一种活的语言。它来自于生活,并为生活所用。然而,提起中国人学英语,我们常常会想到“哑巴英语”。由于学习的内容偏重于单词、句子,语法,忽视了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学习的环境又是在非英语状态下,以致许多懂英语的人在某些场合不会说或羞于说,形成心理上的语言交流障碍,从某种程度上极大地扼杀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新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要能够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日常的英语教学工作中,我们教师必须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沉浸其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这不但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认识他们所学知识的作用和意义。 那么,如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进行生活化教学呢?  相似文献   

7.
杨永旭 《神州》2012,(6):244-244
以多媒体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方式。网上交流工具“博客”逐渐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应用“博客”,能够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养成边学习边反思的习惯。  相似文献   

8.
李苗庆 《神州》2012,(16):227-227
信息技术的应用给传统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在一个自由的空间里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主动地探求知识。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大胆尝试,针对学生的特点,采用了“学生自学、演示操作、教师讲解、总结延伸”四步教学法。通过这“四步教学法”,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增强了,并充分发掘了学生的潜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正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信息技术课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其优越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怎么演,演出什么?相信每位信息技术教师都会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9.
王素芳 《神州》2012,(16):127-127
怎样学习英语,怎样学好英语是我们每个学生,老师,家长共同关心的问题。现在的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是被动的学习。在新课改的实施中,就要转变职高英语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10.
肖文渊 《神州》2011,(9S):34-34
针对语文学科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教学,我们提出了在高二语文(第四册)戏剧单元教学时,放弃传统的“教”,选择学生主动的“学”,改编排演课本剧的研究性课题。在这一活动中,我们特别关注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学习,以及教材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主导作用,倡导教学要“授之以渔”。  相似文献   

11.
韩延超 《神州》2011,(7X):99-99
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课堂教学应看作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新课程强调知识学习的探索性和创新性,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入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把阅读主动权还给学生,还“政”与“民”,真正做一个“平等对话的首席者”,阅读过程的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12.
欧月娥 《神州》2011,(12):81-81
班级管理,尤其是小学班级管理不能片面地强调严,还应适时、适度地采用“柔性”的方法和手段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力争做到“宽严结合,蕴爱于教”。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通过自身的示范使学生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需要用平等的心态来对待每一位学生,加强教育服务,不断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和习惯;需要我们积极学习教育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班级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苏义 《神州》2012,(15):268-268
通过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取决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双边活动是否成功,而学生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正确,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教法的研究,更要注意学生学习方法的探讨,使他们不但能“学会”,而且能“会学”,因此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使之于更好的适应学生,而且还要及时地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4.
韩军芹 《神州》2011,(5X):81-82
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应根据高中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句话,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必要条件。高中英语教师应了解阅读的本质,改变阅读教学中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向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模式转变,即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和课堂外都成为学习的主体。下面,笔者将从自主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和自主性学习课外阅读实践两方面对此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王万清 《神州》2011,(6S):133-134
如何抓住学生的“心”,让学生喜欢数学这一科目,是我们老师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觉学习。”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可见让学生学会自觉地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相似文献   

16.
郑华  何珍 《神州》2012,(22):236-236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教师面临的当务之急是如何转变观念,要让“以学生为主体”的口号变成现实,即“让课堂变为学堂”“教师教”到“学生主动学”,把传统的课堂变成一个学生自主,积极学习的场所,这样就达到我们教学的目的了。  相似文献   

17.
王丽敏 《神州》2012,(15):338-33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三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里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是\我们面临的挑战和课题,而课堂就是此次“革命”中的主要战地。问题思考:那如何改变应试中的课堂模式呢?  相似文献   

18.
张福刚 《神州》2012,(13):254-254
学习方法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它不仅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手段,而且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通向成功的“桥梁”。学习方法的先决条件就是一一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好的教学方法,如果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是徒劳无功。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曾明确指出:“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巨大动力。中学语文教师都必须研究并掌握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笔者将这些方法归纳为“投入感情”、“创设情境”、“提供素材”和“成功愉悦感”。即要与学生进行广泛的感情交流;要创设愉快的课堂学习气氛;要提供给学生深思的素材;要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用表扬、鼓励等手段强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形成良好的心理定势。  相似文献   

20.
周文君 《神州》2013,(20):165-165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巨大动力。中学语文教师都必须研究并掌握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笔者将这些方法归纳为“投入感情”、“创设情境”、“提供素材”和“成功愉悦感”。即要与学生进行广泛的感情交流;要创设愉快的课堂学习气氛;要提供给学生深思的素材;要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用表扬、鼓励等手段强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形成良好的心理定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