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金英 《神州》2012,(3):338-338
初中体育学导式教学法是新课标的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学导式教学法既是一种教学法,同时也体现一种教学组织模式,是一种充分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的因素的教学。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基础上,教师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创造条件、积极引导,为使学生主动探索,开发智力,发展体能,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相似文献   

2.
黄永刚 《神州》2011,(6S):111-111
一堂优秀的品德课课堂导入,不仅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还要能够唤起学生真实的生活经验,从而引导他们更好地认识生活、学会生活。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新课程“为了生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引导生活和发展生活”这一品德学科教学的最深刻的阐述理念,认为在设计课堂导入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从“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考,唤起学生情感”入手,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  相似文献   

3.
黄志强 《神州》2012,(13):158-158
所谓的“导学”策略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主动、热情、高效地投入学习的教学过程系统。“导学”的策略应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三方面的内容。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会学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的各种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叶玉平 《神州》2012,(15):352-352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要彻底掘弃和摆脱传统的“填鸭武”教学,把主要经历放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搏,提供信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上.关键是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5.
陈燕红 《神州》2012,(3):300-300
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自主的学习,而“学案”以当前教学实际为出发点,力求知识与能力并重,素质与应试兼顾。老师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使用“学案”,从基础知识结构的掌握、解题技能的培养到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开发,对学生学习进行系统的指导。学生借助“学案”自主学习,在此基础上突出个性和创新,通过师生的教学互动,达到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6.
邝燕英 《神州》2012,(16):268-268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双边活动,这其中,教师的“导”起着关键作用。这里的“导”,很大程度上靠设疑提问来实现。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一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周娟 《神州》2011,(5S):46-47
新课程教学理念,提倡“以人为本”、“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方法,要求教师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关注体验性教学。强调教师是文化的传播者,潜力的开发者,学习的促进者,成长的陪伴者。强调尊重、赞赏学生,帮助、引导学生,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合作,提倡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从以下途径去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晓之以“理”,使学生“愿”学。二.动之以“情”,使学生“爱”学。三.授之以“渔”,使学生“会”学。四.激之以“趣”,使学生“乐”学。  相似文献   

8.
范兴华 《神州》2012,(11):69-69
语文课堂教学要变“灌”为“导”,也就是“导趣、导疑、导思、导创”,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使其能在积极的参与中得到主动、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白亮杰 《神州》2012,(6):144-145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要求我们教师应该努力去研究我们的服务对象——学生,他们的学习心理、原有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等,以使自己的教学适应学生的个性需要和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0.
刘丽英 《神州》2012,(15):221-221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要彻底掘弃和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把主要经历放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信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上,关键是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相似文献   

11.
商瑞 《神州》2012,(24):119-119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建立一种以导促学的“互动”教学模式,使学生从真正“苦学”、“死学”、“难学”变为“活学”、“易学”、“乐学”,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充满生机活力,充满自信、充满挑战精神,学会生存和探索研究本领。为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撞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瑞 《神州》2012,(21):261-261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建立一种以导促学的“互动”教学模式,使学生从真正“苦学”、“死学”、“难学”变为“活学”、“易学”、“乐学”,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充满生机活力,充满自信、充满挑战精神,学会生存和探索研究本领。为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守兰 《神州》2012,(4):58-58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背景下的一种教学、学习方式。在课堂中从“引趣”引导、“预设问题”引导、“悬念”引导方面有效地开展探究性学习,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可以提升学生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4.
葛殿茹 《神州》2013,(31):174-174
初三化学复习教学课堂的效率的提升策略有多种方式,无论哪种方式都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采取的措施具有针对性。文章从要抓好基础知识的复习,以课本为基础、以联想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引导学生注重思考、帮助学生学会“巧”记忆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黄雪莲 《神州》2011,(6S):40-40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而我们身边的学生又有多少人真正喜欢学习数学?笔者认为可以从发掘情感的积极因素;课堂教学生活化、重视学生操作三方面着手,切实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钱紫秋 《神州》2013,(20):111-111
课的导入是指教师在课的起始阶段,为集中学生注意力、激起学生兴趣、引发学生动机、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起始阶段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这堂课的成败。“有效性导人”可以以旧带新、以易带难、以熟带生,达到融会贯通、动静结合、循环往返的效果,使教学具有新鲜感、启发性和衔接性。精彩的导入可使学生如饮甘露,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经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觉得课程导入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吴昭意 《神州》2011,(6S):104-104
“兴趣”是孩子各种创新能力、创造力,求知欲望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产生爱好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在我多年的数学教学中,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古人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来源于自身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他们自主发展,是培养学生具备各方面能力的需要。我们只有顺应孩子们的心理特征,循序渐进,导其志趣,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通过近些年的教学探讨,我是从下面几个方面去做收到一定效果的。  相似文献   

18.
姬琳 《神州》2012,(6):324-324
关于美术新教学模式突出的特点就是注重学习方式的改进和指导,尝试教学理论,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自由探究,主张“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具体操作是“从尝试入手,从练习开始”,采用灵活多样的尝试策略,为教学理论注入,新鲜血液。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精神素质和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9.
韩海兵 《神州》2011,(1X):170-170
“课堂导入”的优化既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又是物理课程标准对初中物理教学的具体要求,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搞好初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新课引入设计和运用好,会使学生迅速了解教学意图,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师所希望他们关注的教学内容上,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本文就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进行导入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李云 《南京史志》2023,(42):46-48
<正>“变式”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变换同类知识的非本质特征的表现形式,将同类知识点命题进行合理的转化,变更观察的角度和方法,从而发现数学知识的本质特征。变式教学需要有明确的目的,有详细的计划,有充分的准备,教师可以对数学条件和问题进行多层面、多维度的变式设计,引导学生探索“不变”中“变”的规律,发现“变”中“不变”的本质,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并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与情感,学生在变式练习中触摸思维的脉搏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