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学诗 《神州》2011,(7X):212-212
朗读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它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本文仅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申翠英 《神州》2011,(1X):68-68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强调“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阶段目标”中具体要求初中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哥见,朗读对于课程“基本理念”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特殊的功效,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识字写字”和“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3.
正朗读即出声地、响亮地读,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学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进行的基本训练之一。就学习语文来说,朗读是最重要的,"书声琅琅"是一堂好语文课的重要特征之一。"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朗读是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是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古人说得好:"读书百遍,其意自  相似文献   

4.
郭武 《神州》2012,(16):63-63
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需要从朗读训练抓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呢?采取多种措施,培养朗读情趣;范读领路,掌握领读技巧;角色朗读,感悟喜悦。在小学语文低段教学中,我们必须狠抓小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才能使他们从小养成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5.
田曼曼 《神州》2013,(31):100-100
朗读,顾名思义就是运用响亮的声音把语言文字念出来。一篇课文,要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神思妙笔。有感情的朗读,往往能使一首优美的诗歌、一篇抒情的散文更富有魅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现在很多老师已经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促讲,读中感悟,已经成为阅读教学的主流。  相似文献   

6.
戴东明 《神州》2012,(9):119-119
语感就是一种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叶圣陶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吕淑湘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既然培养学生的语感非常重要,那么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根据平时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语感。  相似文献   

7.
王军 《神州》2013,(36):132-132
语文是一门语言的学习,"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的四个方面。语文是高中的一门基础课程,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教学中,要注重朗读的训练,并认识到听说的重要性,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语感。  相似文献   

8.
李银章 《神州》2014,(6):82-8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要加强朗读训练,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朗读是语文的教学的重头戏,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是训练学生语感的主要途径。同时,朗读对于阅读教学至关重要,如果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于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准确领会作者的意图是大有益处的。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加强感情地朗读训练,是上好语文课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胡翠红 《神州》2012,(13):80-80
朗读,可以领悟语言之美,可以培养表达能力,可以提高审情趣,可以激发情感之美,可以激发联想与想象能力,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可以积累语文知识,可以发展学生智力,可以陶冶美好情操。语文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朗读,对课堂上的范读和对学生朗读技巧的指导给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王喜芳 《神州》2012,(15):150-150
小学语文学科要达到像大纲中要求的那样: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要”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诸方面的任务在很大程度上是凭借阅读教学中一篇篇的课文进行的,正所谓“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是培养语感的主要手段,笔者执着地偏爱“以朗读为主线”阅读教学模式,深切地感受到这种模式对小学语文大纲中反复强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够起到一个独辟蹊径的作用。“以朗读为主线”的阅读教学模式主要应采取“以读代讲、以问促读、以读带练”的三个策略。  相似文献   

11.
孟丽君 《神州》2011,(9X):123-123
朗读.可以领悟语言之美.可以培养表达能力.可以提高审情趣.可以激发情感之美,可以激发联想与想象能力,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可以积累语文知识,可以发展学生智力.可以陶冶美好情操。语文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朗读,对课堂上的范读和对学生朗读技巧的指导给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张志华  郭莉莉 《神州》2013,(34):139-139
在小学语文的一些课堂上,我发现不少脱离体验的品味,朗读,感悟生硬硬的,味如嚼腊。听到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求:第一,读书的声音要响亮;第二,脸上要有笑容;第三,要读得有感情。结果不管怎么指导,学生总是找不到感觉,总读不出语句的独特语感。我想,这种隔靴抓痒的指导,学生根本没有体验,怎么进入角色呢。  相似文献   

13.
李圣亚 《神州》2013,(9):135-135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从"听""说""读""写"四个主要方面来全面提升学生的基础文化水平。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朗读能力训练是建立在"读"与"说"的语文能力基础上的,对课文进行有感情的朗读看似简单,其实不然,有感情地朗读是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上,先具备相应的文字语言识别能力,再对文章中所具备的意义有一定的认识,在对文章内容理解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感情,才能形成"有感情地阅读"。  相似文献   

14.
刘巧 《神州》2013,(12):92-92
在新课标中明确规定":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以读为本以读促进以读代讲。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欲望为有感情阅读奠定基础有序地指导朗读并做到有感情朗读并做到有感情朗读采取每种形式的朗读。  相似文献   

15.
刘霞 《神州》2012,(28):83-83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与训练,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感。那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朗读呢?一、教师范读,吸引学生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相似文献   

16.
朗读是我国语文课教学的优良传统.它可以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是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重要方法、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一定要巩固朗读时问、训练朗读技巧、采取适当的朗读方式.  相似文献   

17.
马文秀 《神州》2012,(3):142-143
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教学内容部分中,对朗读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因为通过朗读训练·学生可以从篇章中领会文章的主旨、思想、意蕴,既受到了熏陶感染,又锻炼了用语音描摹事物、表情达意的能力;同时,教师通过朗读可以检验学生对文章的掌握程度,感情倾向和认识水平,所以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训练作为阅读训练的基本内容之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陈淑婧 《神州》2012,(28):55-55
朗读,顾名思义就是响亮、清晰、有感情地念文章,是把书面语言变为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有声语言的一种再创造是多种感官参与的活动。"学文入门在读书,学文入境也在读书。"朗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朗读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而且还能把学生带入作品的意境,使学生深刻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并从中汲取营养,积累写作经验。足见其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朗读却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下面我就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常见的几点问题浅谈自己的一些看法。1、朗读时间被缩短。由于受传统分析式教学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张继业 《神州》2012,(22):69-69
《新课程标准》在阅读总目标中明确指出:“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注重教给学生良好的阅读方法,授之以渔。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吧。所以,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每个语文教师应尽职责。  相似文献   

20.
在课文教学中,朗读的意义非同一般,它能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养成朗读课文的好习惯,为今后学好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甚至学生还可以受益终生。好的朗读能力也是靠教师恰当的是时机的表扬促进养成的,教师恰到好处的表扬总是起到催化剂的效果,让学生坚定自己热爱朗读的信心。有些教师,比较忽视朗读,认为呜哩哇啦的读书,学生们读不出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