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释秦律“拔其须眉”及“斩人发结”兼论秦汉的髡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律中有拔发徒一年半或杖八十的规定。在云梦秦简中则有“拔其须眉”、“斩人发结”完为城旦的规定 ,日本学者堀毅曾试图以“面子”观念加以解释。① 高敏先生则在相关书评中指出 :“堀毅先生还提出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 :即因斗欧致伤他人颜面及须发 ,要处以特别重的刑罚。……为什么要处以重刑呢 ?堀毅氏认为是因为伤了他人的‘面目’ ,要影响到他人的面子 ,而‘当时能否保存体面甚至关系到其整个人格。’所以秦律中对此特别要科以重刑。如果结合秦律中的髡刑、耐刑、完刑等刑罚名目及其变化来看 ,更可见能否促使形体的完整确是一个至关重…  相似文献   

2.
<正>“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八百壮士”是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群众对英雄群体的赞誉,对英雄群体的褒扬。在全民浴血奋战、抗日救国的时代背景下,先后涌现出3个“八百壮士”英雄群体,知名度与影响力较高的是1937年在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中,与日军孤军血战的国民党第八十八师二六二旅五二四团的全体官兵。另外两个鲜为人知,本文逐一介绍。  相似文献   

3.
S市爆出特大新闻:定于今天8时整,公开拍卖“诚信”。我这个一贯爱看新鲜事的人,可不能错过。 7点30分,拍卖会现场早已人山人海。大家都在私下议论:诚信这玩意到底能值几个钱?也有人放出风声:诚信一定价值不菲,物以稀为贵嘛!我硬着头皮,挤在人群中,盼着这场好戏快快上演。随着主持人的一记“啪”,拍卖会终于开始了。主持人指出这次拍卖不设底价,出价最高者胜出。没想到开始竟会冷场,没有人敢叫价。“吱”的一声,会堂大  相似文献   

4.
诚信危机,是中国公德系统的刺目现象。危机的原因,在于人们对契约诚信的观念和行为缺乏制度的坚守、法律的保障和公德的护持。与儒家的心性命理派和道德理想主义不同,中国传统的实学事功派和儒家现实主义,曾创生过“不信而信”的契约原理,这一原理曾一度在法家“循名责实”、“刑名参同”的理论体系中获得了法律的体现和制度的落实。通过对比发现,中国主要形成于法家思想中的契约式诚信体系与近代西方的相关体系之间,无论在政治前提、人情基础,还是手段方法上,都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本文在证明法家诚信说具有近代转化之本土潜力和可能性的同时,也对何以步入近代的中国人每每拿管、商、申、韩对西方的法律契约原则作连类格义,以及许多日本学者习惯于把中国的苟子和韩非比作西方近代自由主义创始人的真正原因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5.
“历史”释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于汉字“历”和“史”,汉字词组“历史”之字源、词源,及其意义之演变的考订,对“历史”的意义作了新的诠释。“历”字之初形初义,以足行经过禾间,表示有序有度的时间经过;“史”字之初形初义,以手持猎具表示事情。“历史”一词的初义,是历代史书;近代以来,发展出学问、教学科目、过去了的事情之过程等诸种意义。汉字“历史”一词,可以规范成为关于历史和历史学的恰切的文字表述,其所表达的时间、事情、空间和人的意义,已经大体上涵盖了历史学的基本要素,这就为史学史和史学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语言文字基础,也包藏着建立汉字系统的历史学理论之深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魏佐国 《南方文物》2007,(2):133-136
孔子大力倡导诚实守信,认为诚信是为人之本、立国之基、交往之道。讲诚信的目的在“仁”,关键在于践行。经济活动中尤其要诚实守信。与孟子等人的诚信思想相较,孔子的诚信观具有较为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强调讲诚信不能危及社会整体的利益,且更多地强调“信”的价值。批判地继承和弘扬孔子的诚信思想,对促进当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建构,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释“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出版的儒家经典译注中,多数将“俭”译为“节俭、俭省、俭朴”。如《论语·学而》“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俭”,杨伯峻译为“节俭”,唐满先泽为”俭朴”。①《礼记·檀弓下》:“国无道,君子耻盈礼焉;国奢,则示之以俭.国俭.则示之以礼。”王梦鸥译“俭”为“节俭、俭朴”,钱玄等人亦译为“节俭”。②《孟子·离娄上》:“孟子曰:‘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侮夺人之君,惟恐不顺焉,恶得为恭俭?恭俭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杨伯峻译“俭”为“节俭”,还有人译为“勤俭”。③纵观儒家经典,“俭”…  相似文献   

8.
刘作忠 《文史春秋》2002,(11):42-45
20世纪上半叶,群芳争妍的汉剧舞台上曾有不少旦角演员以牡丹为其艺名,如“花牡丹”、“绿牡丹”、“新牡丹”、“玲牡丹”等,众多“牡丹”中,又以“牡丹花”为群芳之冠。  相似文献   

9.
清代乾嘉时期,考据学风靡学界,汉学成为正宗,一时聪明才智之士,咸趋此途。惠栋标汉帜于吴,戴震集大成于皖。然其治学宗旨相同,故于清代,未以吴、皖分之,亦未以流派别之。至近代章太炎、梁启超二大师以“吴学”、“皖学”分称,遂影响至今。当代一些著名学者,论乾嘉学派,言必称“吴派”、“皖派”。名家之论,如草上之风,风行草偃,几乎所有论及清代学术的著述,乃至教科书,于乾嘉考据学,皆有“吴派”、“皖派”之分,似乎已成定论。但仔细察来,此等分法,于事实甚为不符,更无科学根据,乾嘉考据之学,何“吴派”、“皖派”之有?因此,有必要与之商榷,予以辨清。  相似文献   

10.
朱炳宇 《丝绸之路》2012,(22):114-115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近年来,在“90后”大学生中频繁出现了考试作弊、骗取奖助学金、恶意拖欠到期国家助学贷款和故意毁约等不诚信事件.“90后”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是当前高校亟需思考和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90后”大学生的诚信观的现状和产生的原因,并根据本校对大学生诚信教育与管理实践的经验,提出了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试论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中的“诚信”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中的“诚信”理念文川在传统思想文化中,“诚信”属于道德范畴。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些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政治家,根据当时民族关系形势的需要,将“诚信”提升到政治层面,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理论之一。前秦的苻坚,后秦的姚苌,北燕的冯跋...  相似文献   

12.
周峨 《史学月刊》2024,(5):99-112
《史记·扁鹊传》所载有三种“扁鹊”:“秦越人”之扁鹊、“良医公名”之扁鹊、“借医喻政”之扁鹊。三则医案,所涉及者不皆为秦越人:“诊断赵简子”当出自后世之说,其中提及的“扁鹊”,乃良医之泛称;“救治虢太子”者,方为秦越人,其时在虢国未灭之前;“望诊齐桓侯”一则,病主当为“蔡桓侯”,其中提及的“扁鹊”存在是秦越人的可能。三则医案之记叙,非依据事件发生时间之先后,而是依据其背后之事“义”:抚脉知病、起死回生、论病及国,渐次深入。文中“六不治”之说来自司马迁对“借医喻政”之扁鹊故事的归纳总结,篇末行迹遍布各地、治病随俗为变的“扁鹊”即此一种“扁鹊”。司马迁将三种“扁鹊”合而为一,以“疑以传疑”“推见至隐”的笔法写作此传,乃欲寄寓其治国亦如诊疾、当有见微知著之智的微旨。  相似文献   

13.
《南方人物周刊》2012,(20):24-25
2400多年前,墨子说“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诚被当作“五常之本”、“百行之源”。是仁、义、礼、智、信的基础,人们确认“不信不立,不诚不行”;艾琳·卡瑟说:诚信是力量的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  相似文献   

14.
吐鲁番阿斯塔那221号墓出有一件《唐前庭府员外果毅沙钵□文书》,中有"前庭府员外果毅沙钵□"十字。阿斯塔那501号墓出有一件《唐某团番上兵士残文书》,中也有"员外果毅"四字。这两件文书都明确记载了"员外果毅"这一官号。"果毅"是唐代折冲府所属官号。《新唐书·百官四上》诸卫折冲府条称:"每折冲府……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是每折冲府"果毅"定员为两名。"员外果毅"这一官号史籍却未见明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大一统”思想、“和合”思想及诚信原则的继承、发展和超越,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架起了一座引桥。  相似文献   

16.
“诚毅”是厦门集美学校(现为集美大学)的校训,也是陈嘉庚精神的核心内质。本文试从中华文化历史角度来探讨“诚毅”的哲理意蕴及其实践意义,侧重阐释其文化精髓和思想营养,以期初步认识陈嘉庚先生思想系统中“诚毅”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7.
李鸿章外交思想的典型特色是“弱国”“和戎”四字。它大致可以包括“外交内政表里论”、“诚信相交论”、“明是和局而必阴为战备论”、“以夷制夷论”、“权宜变通和通情款论”、“弃藩保疆(本)土论”等几个方面的内容。现简析如下:一李鸿章的“弱国”“和戎”外交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将内政外交紧密地联系起  相似文献   

18.
论“清官”与“清官”迷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为官要清廉的政治要求.历来受人重视。历代史家向来以清、贪为标准褒贬官员一般林清官为“廉吏”、“循吏”或“良吏”。《韩非子·好劫我臣》强调要让百官之吏明确.必须“以清廉事上而求安”、“以清廉方正奉法”。《史记》称孙叔敖为“廉吏”,《后汉书》则称杨震为“清白吏”,宋代也曾有“清白宰相”之称产到了明代,况钟任苏州知府,廉明公正.人称之为“况青天”。这时人们把“清官”与凡人心目中最为崇高的“天”相提并论。由于民间长期的流传以及说唱、话本等文艺形式的反复加工和传播,包拯的名声似乎超越了历代一切“清官”。…  相似文献   

19.
《老子》四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之“解其纷”,为历来研究《老子》者所争执不休,以笔者之见,未有一解为确.“解其纷”之“纷”,因版本不同而异.或作“纷”,或作“芬”,或作“忿”.纷、芬、忿皆从分得声,可通用,至于在此确训为何词,各家所解大相径庭,择其要有以下三种:一、以“纷”“芬”为“忿”之假借字.  相似文献   

20.
韦华 《湖南文史》2012,(5):31-31
我们给老人祝寿时最常说的贺词就是: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很多人都认为这个“东海”就是现在的东海,其实不然,“东海”在古代应该是指渤海。古代中国的经济中心在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毗邻渤海,所以古人认为渤海是最大的海,以“福如东海”比喻福气自四方云集。关于“南山”的说法最早见于((诗经》:“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这里的“南山”指终南山(陕西境内,是秦岭山脉的一段),亦称周南山、中南山或太乙山,素有“天下第一福地”之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