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9年在河南济源县泗涧沟西汉晚期墓中出土的陶明器中有一件陶米碓与陶风车,这是一种简单的农业机械,通长35,高105厘米。米碓的结构前筑有地下的圜底碓窝国,窝内有上方下圆的杵,杵的上部有安纳杵杆的长方形榫孔;后有两个并列的碓架,柱内两侧有两个对称的圆轴孔,装设杵杆中心支轴。碓架两向上,安装有舂米人手扶支架。在碓架的后部塑有一蹲姿的陶俑,双手扶架作舂米的姿态。  相似文献   

2.
近日,我到历史博物馆参观,见到犁、耙、耖,水车、石滚、碾糟、碓舂、累子、磨子等农具,心里涌上一种特别的感情。我在家种过田,参加工作后在农村长期驻队,劳动时使用过这些农具。我几岁上就耙田,先是坐在耙田架上耙田,后来长大了一些,就站在耙厅上耙田。  相似文献   

3.
1954年,河北省进行第一次全省物普查时,在赵县各子村征集到一件绿釉陶踏碓模型,现藏河北省物研究所。该踏碓模型底座长6.5、宽4.1、通高11.3厘米。泥质红陶,陶质坚硬,正面施一层绿釉,但剥落严重。上部为浅浮雕,下为底座。浮雕的主体为双人踏板捣碓状,两人侧身手扶长方形碓架,头右顾,眼平视,上身前倾,左腿紧绷,右腿高抬,踩于踏板之上。前面为一高高翘起的碓头,碓头呈长方体,前面出榫。底座似船形,前有圆臼窝,上承碓头。  相似文献   

4.
普利石碓窝     
在关岭县普利公社下瓜生产队、上瓜生产队、下普利生产队以及撒井尖山附近几个濒临北盘江(古牂牁江)畔的生产队的山坡上,可以找到许多露天的石碓窝。这些碓窝是在山坡上的天然光石板上或山洞前的小石板上凿成的一个个坑形,它是无法搬动的。这种光石板大约有三公尺方圆,碓窝即凿于光石板的边上,但无碓杵桩(当地人叫碓槎)的痕迹,附近也看不到瓦片残渣。碓窝坑多凿在山坡顶部,不在溪水边沿。在碓窝坑的不远处,有小山洞,碓窝坑即离山洞门前约两米。看来光石板上的石碓窝之所以在边沿,可能是石板的中心,就是使用碓窝的人的住宿地,石碓窝在门外,便于加工粮食。  相似文献   

5.
秦代的"城旦舂"有两种含义:一指某一级刑罚,二指某一类罪犯。作为刑罚的"城旦舂"包括"刑城旦舂"和"完城旦舂"两大类型。其中"刑城旦舂"分为"黥为城旦舂"和"斩为城旦舂"两等,"黥劓城旦舂"和"斩黥城旦舂"则属于加刑。不存在"耐城旦舂"刑。作为罪犯的"城旦舂"可分为"城旦"和"舂"两大类型。其中"城旦"可分为"小城旦"、"仗城旦"和"城旦";"舂"可分为"小舂"和"舂"。在从事普通劳役时,"城旦舂"和其他罪犯混合在一起劳作;当从事有一定技能要求的劳役时,技能因素是第一位的,性别、年龄、刑等诸因素则是次要的。劳役的轻重并不是衡量刑罚轻重的可靠标准。秦代的"城旦舂"还有收没妻、子和受其他判罚较轻罪犯监管等重要的附加惩罚措施,这些措施是"城旦舂"区别于其他罪犯的重要标志。"城旦舂"的上述特点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秦代刑罚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逛逛农趣馆     
江心洲有一个农趣馆,汇集了江浙地区明清以来的各种式样的农具,有独轮车、织布机、组合脱粒机、土磨、舂米的臼、扬谷的风车、翻水的水车、镰刀锄头铁锹、斛斗升等大大小小的量具,还有农家的床、饭焐子、小孩站立的圆桶、烤火盆等,让人目不暇接。孩子们看了,忍不住就动起手来,独轮车是怎么推的,豆腐是怎样磨的,棉布是怎样织的,水是怎样翻上来的,既玩得高兴,又长了见识;岁数大一点的人则睹物思情,勾起了对往日的回忆——生活的贫穷,劳动的艰辛。 离开江心洲的游客说,到江心洲是冲着葡萄来的,但留下印象最深的却是农趣馆。完…  相似文献   

7.
在青海劳动号子多种多样,有擀毡的号子、榨油的号子和打墙夯土的劳动号子等。一、打墙号子打墙夯土号子是亘古以来勤劳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劳动中的发明和创造。打墙,一般需要3-4把杵子,抬杵子的小伙们必须身强力壮。等到墙板里装满了土,抬杵子的小伙们就排成纵队,由一个打头的人领喊号子,后面的跟着喊。"哼儿里哼,夯儿里夯,哼儿里哼哪,夯儿里夯啊!"  相似文献   

8.
“作(亻莫)术”土司霸了四围几十里的山林,穷娃子谁要是砍一棵树就要砍手。这年,谷子大丰收,可全寨子只有土司有一张碓,谁也舂不着。穷娃子们商量准备支一张碓,但树在哪里呢?大伙想来想去,想不出个办法来。正巧,阿智赶着羊群走过来,大家心里高兴起来。有个老倌向众人眨眨眼,然后对阿智说:“阿智,你的聪明能干是大家都听说了,不过,眼见为实,赌你把老爷家的碓拽  相似文献   

9.
杨少白 《中华遗产》2012,(1):154-159
把糯米饭捣烂,需要用杵。杵麻糍就像是江南人山里的歌,有嘿嘿的号子声、糍吧糍吧的杵捣声,看着、做着都很陶醉。热腾腾的黏米饭不断在石臼中跳动,渐渐变成大块麻糍团(图1)。打好的麻糍团,又需要擀制,就像擀面一样,不过对付如此巨大的面饼,绝对是个力气活(图2)。麻糍是当地过年的食品,开放而有趣的制作过程,让整个乡村欢笑起来(图...  相似文献   

10.
1986年12月9日,江阴县黄山小石湾西北角出上一门“耀威大将军”万斤铁炮.炮通长3.92、炮头口径0.53、炮尾最大口径0.669米,尾呈螺旋形,两系外径各0.17米,内径各0.24米,射弹口径为0.18米.在炮的正面部份铸有阳文共87字.文字布局上下分四段.上段在炮口至两系之间,右铸:“道光二十三年十一月”;中铸“耀威大将军”中段  相似文献   

11.
古时候,老东山下鱼砲江畔有个彝族村寨。寨子旁的大箐里有个大石头,很象癞蛤蟆,人们就叫它蛤蟆村。蛤蟆村有姓石的兄弟俩,老大叫石磨,老二叫石臼。父亲死后,石磨的老婆觉得同他们住划不来,老跟石磨闹着分家。石磨经不住老婆的折磨,就偷偷地乘母亲年老眼瞎,老二年幼无知,就将家中贵重的财物陆续运往岳母家里,悄悄地变卖了房屋田地、牛马驴骡。等到家中所剩无几时,他就和兄弟分了家。瞎眼的老母亲早就受够了刁媳妇的苦头,当然愿和老二石臼过日子。这正合了石磨两口子的心意。分家时,石臼只分到一间破牛圈,一块拉屎不生蛆的旱地,别说牛马,连鸡毛都没  相似文献   

12.
石臼,是一种粮食加工工具,带齿石臼,即臼窝内壁有齿者。石臼在黑龙江省的许多古代遗迹中均有发现,采集的标本也不少。尤其带齿石臼出土的数量渐多,笔者觉得有对其进行考证的必要,因此,本文力求对带齿石臼的年代及产生过程作一点粗浅的探讨。在肇东八里城(金代古城)出土的石臼,外形皆不规整,大小亦不相等,但臼窝径皆在30厘米左右,深20厘米左右,内壁有齿。在与兰西县金代古城女儿城紧邻的女儿屯路旁,曾见一石臼,臼窝上有明显的斜纹臼齿,或许为金代的遗物。1981年,笔者在阿城市的一个村庄里,见到3件带齿石臼,均为花岗岩质,臼体有的较规整,有的不规整,其中一件的平面呈圆角长方形,长50、宽40、高35厘米,臼窝径和深度均为22厘米,窝壁上有斜纹臼齿。1982年7月,在牡丹江市郊五公里遗址北缘的一个水泡子边,发现  相似文献   

13.
古时候,拉祜人专靠狩猎和采摘野菜野果过日子。那时候,吃了上顿无下顿,日子过得很苦,到了冬天,日子更难熬,有时一连几天没有东西下肚。天神厄莎知道了,很是同情。他决心解救拉祜人,便教拉祜人种谷子。一天早上,厄莎在碓窝里装满了圆滚滚、黄灿灿的谷子。然后他叫女儿去舂。姑  相似文献   

14.
徐峰 《大众考古》2023,(12):30-34
<正>石臼湖是近年南京及周边城市游客常去的一个网红打卡地。石臼湖水面平滑如镜,遇天气晴朗之日,云彩映在湖中,煞是好看。或逢水低,湖草出露,风吹草伏,置身草海,仿佛进入了宫崎骏漫画里的龙猫草原,引来年轻博主拍片无数。吴敬梓曾有诗曰:“石臼湖中春水平,石臼湖边春草生。”石臼湖畔的高淳是一个边县,东部是山乡,西部是圩乡,虽然此地长期以来经济发展不比中心城市,然而一种舒缓的、诗和远方的精神气质却始终流淌在石臼湖流域。  相似文献   

15.
福建闽侯黄土仑遗址发掘简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土仑遗址位于闽侯县鸿尾公社石佛头村南部,东南距闽侯县城甘蔗镇14公里,往北4公里即是闽江(图一)。闽侯处东南丘陵地带,境内山峦起伏,闽江、乌龙江横贯其中,江流两岸有冲积平原或小盆地。石佛头居闽江支流源里溪畔,黄土仑是石佛头小盆地上的一座孤立的小山丘,海拔高度约40米,南接东头山,东西两面为一片沼泽地。由于长期水土流失,山顶逐渐削平,形成南北倾斜的缓坡状阶地。遗址分布在坡顶和东西两侧山坡上,面积约5,000平方米。黄土仑遗址是闽侯鸿尾中学于1974年夏天开辟操场时发现的,该校历史教员吴知允  相似文献   

16.
江油县发现宋代窖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76年初,江油县大康乡某单位在该乡巩家坝白果寺遗址施工时,离地表3米处发现一个大型窖藏沟,沟宽3米,长8米,呈曲尺型。沟中藏有铜器36件,铁器工、农具30件,另有高约0.08、长1.5、宽0.07米的铁锭和高约1.5米,宽0.9米,长2米的铁锭各一堆,铁币一堆,(直径1.2米高约1米)浸油散铁币214枚。堆放的无油铁币,锈蚀相当严重,凝为一个整体,已无法分开。  相似文献   

17.
云龙山位于徐州城南,九座山头蜿蜒起伏,绵延近3公里。远眺宛如一青色巨龙,头北尾南,游弋于云雾中。最高处第三座山头,海拔142米。登上山项,徐州全城一览无余。云龙山色,历代文人多有描绘。北宋大文人苏轼咏之:"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明代诗人阎尔梅亦有诗云:  相似文献   

18.
宝碓窝六八村子里有个心肠歹毒的财主,常常盘剥穷人。一天,六八想好好地治他一下,就把碓窝烧得烫烫的,然后跑到财主家,对财主说:“老爷,我家有个碓窝,可以用来烤茶,请你去尝一杯吧。”财主一听很高兴,  相似文献   

19.
天水麦积石窟介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甲、历史麦积石窟,在甘肃天水东南九十华里。"麦积"一名的来源,是因为秦岭正干森林区,起了许多突出的山峰,远远的看,像是农家丰收以后,在广场上堆起的麦积子一样。这些麦积子,不止一个,高低大小,有种种形态,可能是劳动人民给它起了麦积、豆积等名称,象征农民期望劳动成果的思  相似文献   

20.
温宿红     
王贤  乔羽 《丝绸之路》2014,(17):72-75
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院落,就坐落在距离温宿城区6公里的阿温公路旁边,与公路距离20米。像大多数的南疆维吾尔族农家大院一样,院子里有果园、葡萄架、小毛驴、拖拉机。男主人憨厚淳朴,言语间透出风趣;女主人勤劳能干,腼腆里不乏热情。但是,与所有农家大院不同的是,这个院落里有一种独一无二的东西——正房前,那看似普普通通的葡萄,正是一种面临消逝命运的稀世品种。这种葡萄,温宿县园艺站把它命名为“温宿红”。现有资料表明,这种葡萄原先仅仅分布在温宿。目前,除了温宿县园艺站存有部分之外,只有这座普通的农家大院里尚有孑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