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陵琴派是中国古琴史上重要流派,对于中国古琴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而扬州梅花岭史公祠很早以前就是广陵琴社琴家们的弹琴雅集之地。此次成立的广陵琴派音乐史料馆将通过文字、图表、实物等,从琴史、琴人等侧面介绍广陵琴派,普及世界文化遗产古琴艺术的悠久历史和基本知识,这是中国第一个展示古琴历史的纪念馆。中国首个古琴史料馆落户扬州@孙文飚  相似文献   

2.
古琴艺术包括琴制、琴弦、琴谱、琴曲、琴史、琴歌、琴社、琴派等,本文拟从琴谱、琴曲、琴派等与本馆藏文物有关的几个方面着手,联系衢州特殊的历史环境,阐述古琴乐在衢州传承、发展的原因,并对馆藏古琴曲谱略作陈述。  相似文献   

3.
王莉 《收藏家》2020,(10):41-45
裴铁侠(1884~1950),四川成都人,民国时期重要的川派代表琴人,先后成立了"律和琴社""岷明琴社",并有琴学论著《沙堰琴编》《琴余》等传世。裴铁侠酷爱古琴收藏,稍有积蓄便四处寻访,倾其所有购买名琴(1)。所藏唐宋元明清等历代古琴,约30余张(2)。大小雷琴最为珍爱,曾仿制大雷琴,其琴室即为"双雷琴斋"(简称"双雷斋")。  相似文献   

4.
正谢导秀先生是岭南古琴艺术的当代大师,岭南琴派的第八代传人,广东古琴研究会终身荣誉会长,广州市岭南古琴艺术研究所首席顾问。曾任星海音乐学院古琴客座教师。2009年4月,他被广东省人民政府聘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同年5月,荣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岭南派)代表性传承人"称号。五一前夕,我们访问了谢导秀先生。同时,有机会亲眼观看了他指导弟子宁兰清古琴演奏的  相似文献   

5.
郑珉中 《收藏家》2008,(12):73-78
一.“猿啸青萝”琴1.从管平湖先生得“猿啸青萝”琴开始50年代初期,北京的古琴名家管平湖先生由中央音乐学院古琴副教授调任民族音乐研究所古琴组副研究员,专门从事发掘古琴曲的打谱工作,经昔日的琴学弟子程子容君介绍,得与其长亲山东诸城派的古琴大家夏溥斋先生相识,夏先生年事已高,平湖先生执弟子礼待之,  相似文献   

6.
<正>有明以来,书法流派之风日盛,论地域,尤以苏南为重。其中吴门、云间两大书派,几乎左右了整个明代书坛。如果说,吴门书派是文、祝合力,那么云间书派就是一"董"擎天了。吴门之中,文、祝尚可匹敌,但云间之里,却无人可与董氏争锋。与吴门书派的自然形成不同的是,云间书派在很大程度上是凭借享誉朝野、名动海外的董其昌理论上的大肆鼓吹和实践上的身先士卒而被主观构  相似文献   

7.
本文承郑珉中先生唐宋琴器论述之馀绪,试为探究元代的古琴。究竟何为"元琴",向来从未有可信的说法,盖因无法总结出元代古琴独有的工艺特点。笔者通过对史料和存世琴器的研究,先以横跨宋元的斲琴师严古清为个案,分析认为元代前期的琴器,与南宋后期古琴风格一致,无法分别;再考察向所认为的"元琴"唯一代表性人物朱致远的生平,指出其斲琴生涯横跨元明,实为明琴风格的开创性人物,由此事例,可知元末明初琴器亦无法分别。综言之,如未有可靠的署年号腹款,元代的古琴,或与南宋后期琴一致,或与明前期琴一致,只可能分别断之为"宋元琴"和"元明琴"。也就是说,不存在具有统一时代风格的"元琴","元琴"不应成为古琴断代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正>感受雅韵古琴,又称瑶琴,列"琴棋书画"四艺之首,历来为文人雅士推崇,以致"士无故不撤琴瑟"。东汉桓谭《新论·琴道》云:"昔神农氏继宓羲(伏羲)而王天下,亦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作为"圣人之器""国乐之父",古琴在中国文人的精神世界中始终占据着至高地位。从《诗经》的"窈窕  相似文献   

9.
正明代是中国古琴发展的进阶时期,从浙派的持续繁兴,虞山派、绍兴派的兴起,到《永乐琴书集成》《神奇秘谱》等琴书之纂成,从徐和仲、朱权、徐上瀛、严澈等琴家的前后辈出,到《平沙落雁》《渔樵问答》等名曲的创写,殿廷燕享、郊坛祭祀,以琴为正声,乐之宗系,所谓"治定功成而作乐,以合天地之性,类万物之情,天神格而民志协"。及至文人儒士亦以琴明志,琴瑟相和,似人情志故,常以琴入画,以琴吟诗,林泉别业,悬琴于壁,是君子"所  相似文献   

10.
袁帅 《神州》2012,(22):100-105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4000余年,据《史记》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20世纪初,为区别西方乐器才在"琴"的前面加了个"古"字,被称作"古琴"。本文将介绍这一至今依然鸣响在书斋、舞台上的古老乐器。  相似文献   

11.
<正>古琴,古称"琴",即人们常道"琴棋书画"之琴,历来文人雅士誉之为修身养性之器。古琴艺术因广涉历史、哲学、文学、美学、音乐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及其源远流长的艺术传承,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琴的音乐神圣高洁,坦荡超逸,人们用以抒发情感,寄托理想,感悟当下。习琴之道远远超越了音乐的意义,成为传统文化生活和理想人格的修行之道。  相似文献   

12.
漫谈有关琴史的几个问题——与津门琴友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岁秋得《春阳琴刊》第二期,读津门琴友以《对古琴定型期的一种假设》为题,论述古琴艺术的全面成熟期在唐宋之间,最后提出结论说:“引伸开来,琴的历史大约有几千年,而今天一般意义上的形制成熟的古琴的  相似文献   

13.
1990年初,笔者因寻找有关古琴资料,准备参加本年8月在成都举办的“中国古琴艺术国际交流会”时,在家乡发现一古琴拓片(见照片原件长85厘米,宽27厘米) 这是一件在古琴史上尤其是琴徽初饰琴上颇有价值的资料,因为琴之有徽,肇自何时,向来因资料缺乏,琴家对此尚无定论。《西京杂记》言:“二十六徽皆用七宝饰之”,正好与拓片上相印,其琴上段处刻有“章武元年”(昭烈帝之年号)四字。从拓片纸质及残缺初析,年已久矣。  相似文献   

14.
《收藏家》2016,(12)
正故宫博物院藏琴36张,其中宋琴9张。本文根据《故宫古琴》、《蠡测偶录集》的记载,对故宫博物院藏"万壑松"琴、"玉壶冰"琴、"玲珑玉"琴、"清籁"琴、"海月清辉"琴、"奔雷"琴和两张"仲尼式"琴,共9张宋琴进行梳理和分析。1.万壑松琴仲尼式,北宋制作。1983年入藏故宫博物院。通长128.6、额宽19、肩宽  相似文献   

15.
吴门画派,是中国明代中期成化至嘉靖(1465—1566)年间的绘画派别,其活动主要在苏州。因为苏州为古吴都城,有吴门之称。其主要代表人物为沈周、征明、唐寅、仇英,画史上合称为“吴门四家”。  相似文献   

16.
吴门画家之别号图及鉴别举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明代吴门画家的绘画表现中,有着这样一个突出的艺术现象,即创作了许多以他人别号为题的作品。这类作品明代张丑称之为“别号图”。这一现象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吴门画家之手,而止于吴门画派的衰落之时,基本与吴门绘画的兴起、发展、衰落共始终。  相似文献   

17.
《收藏家》2017,(10)
<正>中国的古琴文化历史悠久,艺术内涵丰富,凝结着历代能工巧匠的智慧与琴人雅士的深远情怀。古人在制作古琴的过程中,融合天地自然思想,以通造化之心,稽古怀德之念,遵圣人之礼法制度,禁邪归正,去奢华抑淫荡,以洽和人心,理天下人之性情。而这些关乎礼乐传统和风雅自然的思想在历代琴式中有着一  相似文献   

18.
乾隆帝本人及乾隆时期宫廷与古琴之关系,是清代宫廷史研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本文自现存乾隆朝宫廷藏琴实物入手,以《活计档》、《奏销档》、《陈设档》等清宫档案及《清高宗御制诗》等文献为凭,还原了乾隆皇帝对宫廷藏琴的整理、鉴赏、评级、著录过程,以及宫廷古琴陈设、制作与使用情况。此外,作者考订了《乾隆御题琴谱册》实为乾隆朝宫廷藏琴著录;论证了宫廷琴人唐侃与斫琴家唐凯实为一人。期使学界对这些文物、人物有更为丰富、深入的理解,为乾隆帝与古琴、礼乐制度关系的深入研究打下史料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正>在福建漳州天柱山脚下,有个村子,村里住着一群“新农民”,他们中有艺术家、文化学者,也有企业家,这个村子就是漳州市长泰龙人古琴文化村。这群“新农民”们斫琴会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们切磋、研究、制作的就是中国最古老的弹弦乐器之一——古琴。千年古邑琴声不绝古琴又称瑶琴、七弦琴。  相似文献   

20.
二、灵机式琴在现存的明清两代琴谱所收录的历代琴式中,可得历代古琴图形五十余种,而传世的历代古琴与之相同者大约只有十五六种,在传世与出土文物、图画中的古琴图像与之相同者仅四五种,两者相加未及历代琴式之半。历代制琴,由于继承关系,相同类似之作陆续出现于不同时期,琴谱之中绘制镌刻之图形本欠精确,加以代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