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7年5月,河北省正定县文物保管所从新城铺村征集铜鼎和带铭文铜觚各一件。1972年4月,又从距新城铺村四公里的冯家庄征集带铭文铜爵一件。现将此三件青铜器简介如下。觚喇叭口,腹微鼓,高圈足。腹部上下各有凸弦纹两道,腹下弦纹两侧各作一十字形槽。腹部饰两组以双夔合成的饕餮纹,衬以细云雷纹。圈足饰四组夔龙纹,夔龙舞  相似文献   

2.
1980年9月,武进县博物馆从小河乡废品收购站征集到1件青铜盘。盘敞口,折沿,束颈,鼓腹,圈足。通高7.2、口径24.8、腹径24.6、足径18.3、圈足高2.3厘米。腹上部饰三道凸弦纹,下部饰两道凸弦纹,上下弦纹间布满勾连纹;圈足饰变体云雷纹。腹部有一对装饰性附耳。盘为两范合铸,器壁较薄,重1.55公斤(图一、二)。  相似文献   

3.
牛首尊 传世品。大敞口,长颈内收,宽折肩,圆弧腹,圜底,高圈足。通高39.8、口径34.8、肩径31.2、圈足高7.6、圈足直径20、器壁厚约0.5厘米。颈部饰3周平行凸弦纹。肩部等距离排列3个突出于器表的半立体浮雕式牛首,每两个牛首之间为一幅以卷云状扉棱为中心的小兽面纹,肩部上下各饰一周圆圈纹。腹上部饰一周目云纹,腹中部为3组尾巴上卷的大兽面纹,底纹中有立刀形羽纹。圆足上部饰两周平行凸弦纹和3个大十字形镂孔,其下为3组尾巴上卷的小兽面纹。肩部、腹部和圈足上的兽面纹上下相对,三牛首与圈足三镂孔上下对应(图一)。  相似文献   

4.
历年来宝鸡市博物馆收藏了一批古代瓷器,现选择其中部分介绍如下: 一、三国瓷器青瓷盘口壶:宝鸡市八一信箱出土。浅盘口,束颈,圆溜肩,扁圆腹,喇叭形圈足。肩部有两道弦纹,弦文以上模印一周菱形方格纹,腹和圈足相接处一道凸弦纹。淡灰色胎,外施淡青色釉,釉层薄而且均匀,胎釉结合牢固,无流釉和釉层剥落现象,器  相似文献   

5.
石柱  冷健 《文物》1981,(11)
西藏自治区文管会藏有一件青花藏文高足碗。碗通高11、口径16.5、足高5、足径4.9厘米。敞口,腹微内收,足细高,足底缘外侈(图一)。器壁内、外均饰青花釉彩。内壁自上而下饰有三层花纹:口沿下饰两道弦纹;腹部有一圈藏文;底部饰两道弦纹,其正中有一组梵文图样(图二)。外壁自上而  相似文献   

6.
1971年4月,在邹县化肥厂基建工程中出土了一批商代铜器,有觚、爵,觯、戈、削、弓形器等六件,共存的尚有陶器十件(见《文物》1973年5期第3页)。继化肥厂出土这批铜器之后,1973年5月小西韦大队生产队平整土地时又发现了商代铜器爵、觯各一件,出土地点距化肥厂很近,只有一河之隔。铜爵(图一)通高20、腹深9、足高8.5厘米,腹部饰三道弦纹,鋬内有铭文三字(图四)。第一字右上角笔划中断了一点。  相似文献   

7.
杨鑫  李栋 《文物世界》2013,(1):19-21
山东博物馆收藏青铜颂簋一件,通高30.1厘米,口径24.2厘米,重13.2千克,器身圆形,盖顶部有圆形捉手,腹微鼓略下垂,子母口,腹两侧有一对兽首形耳,下有垂珥,圈足稍外撇,下有三个兽面象鼻形小足。盖、器口沿处各饰八组窃曲纹,盖顶捉手内饰卷体龙纹,捉手下与腹中下部各饰三周和六周瓦纹,圈足饰垂鳞纹。  相似文献   

8.
四川绵阳博物馆收藏一件“大明万历年制”款青花瓷碗(封底,图一)。该器口径21.2、足径9.1、高10.5厘米。侈口,小折沿,深腹,圈足较高,略成直形;胎体从口沿至圈足,逐渐由薄变厚。碗里外皆饰花纹,外口沿下端和圈足外端各施两道弦纹,主题纹饰为四朵花苞相间两朵菊花,近圈足处饰一道蕉叶纹带;内口沿有三道弦纹,内腹中部  相似文献   

9.
刘家林 《江汉考古》2007,(1):100-100
1970年湖北省鄂城钢铁厂6302工地5号墓出土。高14.8、口径10.6、底径10.3厘米。喇叭口,圆唇,外口沿下有一道浅凹弦纹,短颈,肩部有二道凹弦纹,圆鼓腹略扁,肩腹交接处有二周凹弦纹,腹部相间堆贴三个飞凤纹和三个人骑狮子纹,喇叭状大圈足,足根平,有多个支烧痕,足根外  相似文献   

10.
铜壶 1979年10月,长兴县李家巷出土铜壶一件,由长兴县博物馆收藏。铜壶重1.2公斤,通高20.5、身高18.3、口径6.6、腹径14、圈足径8.6厘米。直口无盖,长颈斜肩,鼓腹圈足;两耳作双角兽头衔环,环外径4.5、内径2.9厘米(图二)。颈下半部饰一圈环带纹,近肩处有二道凸弦纹,腹部饰两组相连的蛟龙纹(图一);圈足上有两道凹弦纹,弦纹间饰环带纹;衔环两面均饰重环纹。这件铜壶从形制、纹饰看,当属东周。铜剑之一 1971年长兴县知城收购站上  相似文献   

11.
襄樊市博物馆在1977年建馆前后,从襄阳、谷城、枣阳等县收集到几批青铜器(图一),现将其中较有价值的作一介绍,供学术界参考。 "天"爵 1件。筒形深腹,三个三角形高尖足,流折处立双柱,腹饰一圈凸弦纹。通高21.5、口径8—14.5、流长6.5厘米。二立柱外面各铸一"(?)"字(图版叁:1),当为作器者族徽。"天"族族徽在商周金文中多见,此器"天"字和"天棘爵"铭文中"天"字相似,时代当在西周初期。"天"族青铜器多出在中原地区,此爵系原襄阳地区文史馆收藏,不知出土地点。  相似文献   

12.
《文物》2021,(4)
正凤阳县博物馆收藏有一组商代铜器,系凤阳县公安部门2001年查缴后移交。这组铜器具体的出土地点和埋藏情况不详,仅大致得知这组铜器出土于凤阳县花园湖一带。花园湖西距县城约20公里,湖泊毗邻淮河干流,地域上涉及凤阳县东北部的枣巷、黄湾、大溪河等乡镇。这组铜器共计6件,器类有爵、觚、觯、戈、矛。现介绍如下。弦纹爵1件。出土时部分爵体遭损坏。爵流长而阔,上扬明显,尾部残,直筒状深腹,圜底,三锥形足外撇,足横截面略呈正三角形。  相似文献   

13.
《收藏家》2020,(5)
正沈阳故宫众多珐琅器藏品中,有一件体积较大的掐丝珐琅花觚,档案记载名为清掐丝珐琅出脊花觚。全高56.3、口径30.3、底径17.1厘米。该器分为上下二部分,可分开。上部分大撇口,长颈,下半部丰肩、束腰,近底饰弦纹一周,底足外撇,上下二部分均等分四出戟。从口沿至底自上而下,共列纹饰十二层,其中八层为番莲花纹,二层为如意云纹,二层  相似文献   

14.
曾侯乙镬鼎曾侯乙墓出土。直口,厚方唇,短颈,附耳,腹壁上部较直,下部呈弧线形内收,平底,三蹄形足。腹部有对称的两个小环钮,颈腹间有一周凸弦纹带。纹饰为印模铸制。颈部和腹上部,饰多体蟠螭纹,腹下部饰整齐排列的一周垂叶纹,内填简化的对螭纹,耳部的内外两壁饰单体蟠螭纹,两侧壁饰卷云式变形蟠螭纹,弦纹带上饰阴几何形云纹。足上部为兽面纹,兽面由浮雕龙形纹组成,中有突起的扉棱。器腹内壁有铭文两行七字:“曾侯乙作持用终”,行款为自左至右。腹底面有烟炱痕迹。鼎内有动物骨骼,为半边牛体。器通高64.6、口径64.2、足高33.6厘米。全器完好,…  相似文献   

15.
杨鑫  李栋 《收藏家》2012,(12):73-75
山东博物馆收藏青铜颂簋一件,通高30.1、口径24.2厘米,重13.2千克,器身圆形,盖顶部有圆形捉手,腹微鼓略下垂,子母口,腹两侧有一对兽首形耳,下有垂珥,圈足稍外撇,下有三个兽面象鼻形小足。盖、器口沿处各饰八组窃曲纹,盖顶捉手内饰卷体龙纹,捉手下与腹中下部各饰三周和六周瓦纹,圈足饰垂鳞纹。  相似文献   

16.
近年,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在征集文物时,发现1件刻铭铜鍪,据传出土于洛阳北邙山西汉墓。铜鍪为侈口,束颈,圆肩,鼓腹,圈底,肩腹间有一对绹纹环耳,肩部饰凸弦纹一周。腹中间有垂直范痕。器身多处有垫片痕迹,外器底及下腹部有烟炱痕迹。口径13.2、腹径19.5、高16.5厘米,重890克,容水2560毫升(图一、二)。在铜鍪右侧肩部弦纹下横向刻有铭文两行,共10字:“今元年长信私官”、“左厨四”(图三、四)。前一行铭文字体较小,笔划较细,后一  相似文献   

17.
1989年4月,原南阳市文物工作队,在市西郊麒麟岗上中原电梯厂生活区,发掘了一座砖石混砌的明代武略将军墓①,该墓历史上已遭到破坏,所以,在墓室的石墓门外除发现一合方形石墓志外,墓室中的随葬品仅发现5件瓷器。现将该墓出土的5件瓷器介绍如下:青釉刻花瓷炉1件,器为釉下刻花,白瓷胎骨,造形为大敞口,凹面口沿内敛外折,筒形腹下收,矮圈足,腹的下部附3个蹄形假矮足,器内外通施豆青色釉,釉厚润泽,釉面有较大的裂片纹,器底露胎,器腹纹饰分为上、中、下三层,中层为凸饰八卦纹一周和带弦纹两周,上、下层为平面刻饰缠枝花纹、…  相似文献   

18.
任伟 《华夏考古》2002,(3):57-59
198 2年 1 1月 ,河南平顶山市郊区阳岭上出土了一批西周铜器① ,其中 4件铜器上铸有铭文 ,铭文中均有“应史”二字 ,现介绍如下 :《应史鼎》铭曰 :“应史作旅鼎”。此器口微敛 ,卷沿 ,沿上有双立耳 ,斜垂腹 ,三柱足 ,口沿下饰以细云雷纹为地的回首夔龙纹。铭文以竖行铸在器壁内。 (图一 ,1 )《应史簋》铭曰 :“应史作旅簋”。此簋带盖 ,盖上有喇叭形握手 ,子母口 ,斜颈 ,鼓腹 ,圈足 ,盖和颈部饰条带状变形夔纹 ,圈足上有一周弦纹、两周细云雷纹。器内、盖内所铸铭文相同。 (图一 ,2 )《应史爵》铭曰 :“应史作父乙宝”。此器侈口 ,长流 ,…  相似文献   

19.
盘口瓷瓶     
<正>五代(907~979年)1993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山跳峁墓葬出土现藏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瓶口呈漏斗状,口部较深。细长颈,圆腹曲收,圈足略外张。瓶口外侧、颈部均饰弦纹。两侧肩部与腹底有对称桥形穿带,之间为带槽。肩部饰有放射状叶纹、弦纹,腹部垂饰联珠灯笼纹。通体饰褐釉,圈足内底无釉。  相似文献   

20.
孙明 《四川文物》2021,(2):38-45
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的三角形加强筋技术主要用于觚、尊、簋、卣、壶、瓿、盘等圈足器的底部与圈足连接处,纵向延伸,上端较粗,承接铜器外底,下端向下延伸逐渐变细,多为等距或对称分布。加强筋的大小、数量多少的设置,根据器形因器而异,铜觚器体修长,圈足较高,加强筋多为2条或4条,纵向延伸较长,而铜簋、方彝等,底部面积较大,圈足粗矮,加强筋数量相对较多,纵向延伸较短。三角形加强筋技术起源于商代早期郑州商城陶鼎、铜鼎鼎耳与口沿连接处采用的加强筋技术,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比较盛行,延用至春秋早期。商代晚期圈足铜器上使用较多,但又不仅限于圈足器,部分带鋬器,如爵、斝等,鋬的两端与鋬下腹壁连接处也有发现。其功能在于防止铸件连接处因凝固收缩的应力作用而出现裂纹,强化圈足器器底与圈足之间连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