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燕 《神州》2003,(12)
作家莫言在答《文汇报》记者问时,说他“现在觉得有很多东西可写,往往在写作一部小说的时候,可能会有好几部小说的构思出来,感觉到新的小说像狗一样在后面追着你,咬着你,让你赶快写出来。”莫言先生文思泉涌,并且把不敢懈怠归功于“狗”追,这“狗”显然是一条好“狗”,莫言跑得也是一条好路。好就好在“狗”追人干正事,人也不糊弄“狗”,属于“狗”、人、事一致。对其他一些人来说,这“狗”、这路、就未必好或者未必都好了。 比如政府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就是一条“狗”,这GDP连着官员的政绩,而这些年考核政绩主要看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所以,GDP被上下官员看作头等大事。这条“狗”实际上在追着一串人,而且追出了大家以经济建设为蹴的意识和作为,应该说功不可没,但这“狗”未必都好。GDP被作为政绩的主指  相似文献   

2.
沈云陔请客     
(一)沈云陔二十几岁就当了班主。据说,他喜欢请客。夜场幺锣,一边擦着脸上的油彩和前胸后背的热汗,一边就会招呼大家过来说戏。有时候说刚刚演过的,哪里哪里不对头,需要改进;有时候说明天要演的,老段子要抠一抠,新场面要排一排,如今这叫讲究艺术质量,当年那  相似文献   

3.
漫画段子     
《环球人物》2020,(9):119-119
段子一帮人走进一家川菜店,点菜吃完后,说:“老板,您这川菜挺正宗啊,您是地地道道的四川人吧?”老板说:“哎呀妈呀,那不咋滴?”玉帝:“千手观音呢,怎么几天没见了?”众神:“她还没洗完手。”新鞋跟旧鞋的区别是:新鞋被踩你会说“你踩我鞋了”;旧鞋就不一样了,“你踩我脚了”。  相似文献   

4.
黄鼎 《收藏家》2005,(3):49-53
有成语曰“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它喻指有的人被某事物的某局部表象所迷惑。从而看不到该事物的整体与本质。实际上,俗语所说的“挂羊头卖狗肉”说得正是这一码子事。当前,在社会上的书画艺术品鉴藏活动中,就严重存在着一种现象:由于一些参与者不能正确对待来自非物质本体的所谓“出处”,  相似文献   

5.
遥远的寄托     
完成《异端的世界》前后,有两句话使我触动。作家苏童接受某日报记者专访时,提及与时代脱节的问题,他说,“时代?不就是看一天报纸就能知道的东西吗?”  相似文献   

6.
龙鎏鑫 《神州》2012,(22):291-291
作业一直是学生很头疼的东西,曾经在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举头望明月,低头写作业。君子坦荡荡,小人写作业。商女不知亡国恨,一天到晚写作业。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写作业。少壮不努力,老大写作业。垂死病中惊坐起,今天还没写作业。生当作人杰,死亦写作业。人生自古谁无死,来生继续写作业。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写作业。”这个段子很诙谐,但我们也在诙谐中看到了作业给中学生带来的巨大精神压力。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爱上写作业,或者说在作业中享受求知的快乐,这似乎成了不可攻克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漫画段子     
段子儿子7岁,和他妈吵架,我回到家劝儿子说:“一边是我老婆,一边是我儿子,你说我该向着谁呢?”儿子说:“你看着办,别忘了自己姓啥就行!”在地铁上,被一个老外撕心裂肺的喊叫吓到了。只听他冲着电话哭吼:“你根本就不喜欢我,和我在一起就是为了学英语!”  相似文献   

8.
著名老作家马识途先生在《重返红岩随笔》中说“……就低桌子,坐高凳子,脚踏桌横子,赤着膊,豪吃豪饮豪言豪叫,才真叫吃重庆火锅。”这是旧重庆街道火锅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9.
声音     
《中华遗产》2011,(9):8-8
“北京在老舍笔下永恒。” ——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目前在上海演讲时说,谈及某位作家与某座城市之间的关系,会立即想到老舍和北京。他说,老舍的小说让读者感受到北京这座古老城市的别样美丽,  相似文献   

10.
井石印象     
幽默井石给人最难忘、最突出的印象就是他的幽默。我省有位作家说过“,生活中,井石的幽默、滑稽,已成为省内文友聚会时不可或缺的精神套餐。”其实,不仅仅是文友聚会,可以说井石走到哪里,就会把笑声和欢乐带到哪里。井石天生是文人,是性情中人,胸中充满了热情,充满了激情,充满了感情,只要是与朋友们在一起,就会真情吐露,才情大发。朋友们相聚时,伴随着饮酒,井石的笑话、故事就会一个接一个喷涌而出。井石思维敏捷,善于观察生活,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瞬间,他讲的笑话、段子大多是他首创,还有一些是经他改编、演绎过的,所以很有特色,特别是很有青…  相似文献   

11.
1982年秋天,一个高级别的中关作家研讨会在美国洛杉矶落下了帷幕。晚宴上,美国诗人艾伦·金斯伯格请我国作家蒋子龙解个怪谜:“把一只五斤重的鸡装进一个只能装一斤水的瓶子中,您用什么办法把它拿出来?”蒋子龙略加思索,便回答说:“您怎么放进去,我就怎么拿出来。您显然是凭嘴一说就把鸡装进了瓶子,那么我就用语言这个工具把鸡拿出来。”金斯伯格兴奋地说:“您是第一个解开这个谜的人。”  相似文献   

12.
正是一个力主“歌颂”的时代,最大程度地激发了马季的创作力——他的局限也正是他的力量所在。然而,这也铸就了马季晚年的困惑和受挫感我手机里一直存着个电话,“汪爷”。那是汪景寿,只一面之缘,就再也忘不了那张往下滴着憨厚的圆面阔额,洪钟一样的嗓门,和几乎束不到头的裤腰。我向他问起他最熟悉的朋友之一。“你说马季啊,现在也少联系了。马季存了十多个自己写的新段子,他不想拿出来,等以后再说。”  相似文献   

13.
李松蔚 《环球人物》2021,(8):102-103
最近这几年,大家说到“情绪”,都有一种回避的趋势。尤其是生气,一说起来这个词就有一种“犯错误”的印象,好像只有随和的、理智的、不温不火的沟通才是唯一可取的互动方式。如果把这种偏好推向极致,任何冲撞都不敢发生,那些本来存在的矛盾就会被掩盖,也就失去了某种真诚。  相似文献   

14.
幽默三则     
正居 《旅游》1995,(11)
筋道面 一天,在一个旅游景区个体餐馆里,一个顾客一边吃着面条一边称赞说“这面条真筋道”。老板听后喜滋滋地说:“还真让您说着了,这面就是筋道,可您知道是怎么和的吗?”“怎么和的?还不是用手和的?”“您这可就外行了,手和不出这么有劲的面”“啊,这面难道是用脚和的?”  相似文献   

15.
有成语曰“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它喻指有的人被某事物的某局部表象所迷惑,从而看不到该事物的整体与本质。实际上,俗语所说的“挂羊头卖狗肉”说得正是这一码子事。当前,在社会上的书画艺术品鉴藏活动中,就严重存在着一种现象:由于一些参与者不能正确对待来自非物质本体的所谓“出处”,固而做出相悖于客观事物真相的错误判断从而倒致上当受骗悲剧的屡屡发生。或者说,在如今书画造假手段不断“更新”与多样化的现实背景下,若是书画鉴藏者工作思路单一、行为草率就极有可能酿成大错。  相似文献   

16.
苏东坡在艺创作上广有成就,在这方面,他可以说是一个天才,一个全才,一个大家。“天才”,“全才”和“大家”,是三个不同的概念。  相似文献   

17.
2017年,在一场新书活动上,张玮坐在台下,忽然听到主持人用“作家”头衔介绍自己,一下子没缓过神来,“这是第一次有人叫我‘作家’,我整个人都愣住了”。身为“作家”,张玮的作品是他的微信公众号“馒头说”。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历史公号,人物特写、事件剖析、名人情史无所不有,晚清余晖、民国风波、抗战烟云,他都能侃侃而谈,故事一波三折、文字细腻温暖。这一切,都构成了愉快而丰盈的阅读体验,他也因此收获了一批忠实的粉丝。张玮在“馒头说”上写到第一百六十七篇的时候,决定将这些文字集结成册,实体书《历史的温度》出版。  相似文献   

18.
老舍先生称自已为“写家”,不说“作家”,还称自已为“文牛”。实际上,这是他的一种人生观。纵观他的一生,不论是办教育,还是当作家,都围绕着一个大问题——怎样做人。  相似文献   

19.
人常说: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知“面”容易,知“心”难。近几年来,在读书看报中,收集到许多关于著名作家们的趣闻轶事,从中却可以揣摸到他们的一些心态。不妨挑选几例,以飨读者。牛棚里写成的书稿李英儒,是一位早在建国初期就已成名的作家。那时候  相似文献   

20.
有所不问     
文字是纱,键盘是织机,我希望在劳作中渐渐心灵手巧而不是相反2006初夏访作家阿城,刚进门,就听他说起一段闲话:有篇报道对某影星的家娓娓道来——进门是什么样子,穿过游泳池是什么,接着怎么走,通向哪儿……说得那是纤毫毕现,按图索骥决不致迷路。没多久,影星家遭洗劫,据说有赖报道指引。阿城戏说:“这不整个一盗窃团伙先遣部队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