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红波 《神州》2012,(34):225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决定了大学生对未来社会的负责程度,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缺失,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危机之一。当今大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培养之下,缺乏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和勇气,在责任缺失的现在,导致大学生的学习目标缺乏远见,不能认识到自己当前和未来应有的责任,表现在现实当中就是"缺乏关注社会的热情,做出的决定围绕自己的核心利益,缺乏对社会发展的正确规划,缺乏长远的计划和打算"等,由于不同的学生生活的环境和背景不一样,于是导致的结果也不一样,由此形成的原因和对策也不一样,教师和辅导员应该对症下药,做出正确的决定与选择,培养起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2.
人民的公民代表们: 今天,我们唤起国民公会关注祖国的最高利益,我们让你们审察面对着世界列强的共和国的形势,尤其让你们审察因天性和理性而与我们的事业相连的各个民族——然而有人正施展阴谋诡计力图将它们拉到我们的敌人那边。  相似文献   

3.
只要鹰能飞过的地方架上钢丝我就能走过去"我是中国人,我的艺术属于中国,我的家在中国新疆,来你们这儿干什么?"这是阿迪力去年春节在加拿大演出时,对游说他移民的人的有力回答。这是强烈的爱国情感,充分表达了阿迪力对祖国的赤子情怀。阿迪力以他勇破吉尼斯高空走索记录的壮举,不仅感动了中国,也感动了世界。  相似文献   

4.
刘雪梅 《神州》2014,(15):245-246
“微时代”是以微博作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微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的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但“微时代”的到来给大学生的责任感带来诸多问题。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更应该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树立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他们的责任品格;铸就他们的责任行为;养成他们的责任习惯。  相似文献   

5.
周长满 《神州》2013,(7):112-112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社会经济的高速运转,社会文化的不断进步,高品德、高素质、高教养慢慢的受到了广大社会公众的普遍注意,高度的重视,人类的关注点,关注品味都在逐步提高,对于职业道德更是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应用型高等院校中学生的道德培养。都说21世纪的我们是祖国的希望,那么对于我们这些大学生来说,就要具有更高、更好的职业道德,因此,现代社会对于高等院校的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期许,高等院校对于学生的道德培养比以往更前进,更重视。那么该如何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成为我们社会更为关注的问题,下面我们就从不同的方面探讨下改如何培养,教育。  相似文献   

6.
康有为的"大同"思想是中国近代最详尽的论述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在《大同书》中,康有为向人们描述了人类社会如何过渡到"乌托邦"以及"大同"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等。与以往的"乌托邦"思想不同的是,康有为将中国古代的"大同"思想与西方近代理论相结合,创立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大同"的蓝图(即我们今天所说的世界化)。  相似文献   

7.
刘金燕 《神州》2014,(18):165-165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发展状况决定了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高度。在新的世纪新的形势下,青少年犯罪行为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如今"青少年犯罪"在世界范围内已被列为吸毒贩毒、环境污染之后的第三大公害。因此,加强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做好犯罪预防工作,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重中之重。青少年犯罪预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诸多防控措施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构建防范青少年犯罪的思想道德教育网,乃是防范青少年犯罪的治本之道。  相似文献   

8.
浅析引起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乏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希珍 《攀登》2007,26(4):165-166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责任感,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自己完成任务、履行责任的情况所持积极主动的态度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当前,社会上出现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乏的现象。引起这种现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试对此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吕娜  褚亚静  吴晨龙 《神州》2012,(30):20-20
中国是世界上最具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之一,享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文明礼仪是传承文明的需要。同时,在合作和交流日益密切的今天,人们的礼仪是否得体,不仅体现其修养,而且直接影响到事业的成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未来社会的文明程度与我们的文明礼仪也有极大的关系。因此。加强大学生礼仪建设。是时代的要求,而作为军校大学生,除了掌握大学生礼仪中的核心部分,还应根据自身身份的特殊性,加强针对性涉外礼仪文化的学习,掌握专业技术知识的同时,运用得体、恰当的礼仪与人交流,促进我们工作的顺利开展。本篇文章通过对大学生~L4a.文化的探讨,深刻分析了学习礼仪的必要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周庄以及代表着水乡风情的古镇必须对未来有一个清晰而理智的"说法"。道理很简单,作为一份文化遗产,它不仅仅属于自己,属于古老的中国,更属于我们整个人类世界。  相似文献   

11.
在大好的经济环境之下,中国企业已经逐步夯实了其硬件基础的建设。但是对于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公民、企业家慈善等"软件"领域,一场更有意义的挑战正在逼近。今天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30个年头,我们将开启一个"现代化中国企业如何履行社会责任"的新话题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必须要从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高度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意义, 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牢固占领高校思想阵地;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强劲合力,齐抓共管;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新途径新方法,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刘立航 《黑龙江史志》2013,(15):291-291
爱国主义是永恒的时代主题,大学生是促进祖国繁荣、民族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和希望所在,是未来中国的中流砥柱,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爱国主义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培养高校学生树立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磊 《岭南文史》2014,(4):I0001-I0001
正我们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世界范围内,这种持续不断的状况是罕见的。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无疑是我们的重要使命。这桩任务不仅关乎文化强国的实现,且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必需。社会越向高层演进,文化的地位和作用益发凸显。正如中共"十八大"政治报告所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  相似文献   

15.
我们对于中国民俗学的时间导向经历了"过去"(遗留物)向"当下"(生活文化)的转变,现在看来,这种认识是不够的,其实中国民俗学一直是"未来"导向的,就像中国的现代学术的总体时间意识是面向未来的一样。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革命、学术生产都是为了在未来有一个理所当然的日常生活,民俗学不是在这个大局之外,而是恰恰一直在这个大局之内寻找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我们今天清醒地认识这种历史宿命,继而要把宿命转化为使命,通过学术自觉成全民俗学学科在时间意识上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6.
太阳每天刷新着地球,转眼之间,又是新年。一元复始,万象更新。"2015年的第一天,当阳光再次洒向大地,一切都是崭新的开始。迎着朝阳,祝福我们亲爱的祖国,共创我们光明的未来。"(国家主席习近平:《2015年新年贺词》)过去的经历,是今天的历史;今天的经历,是未来的历史。让历史告诉未来,我们正在努力!刚刚过去的2014年,亿万中华儿女在经济新常态下激扬中国梦,写下了浓墨重彩的崭新答卷。这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  相似文献   

17.
关于如何培养“不走的”大学生村官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村官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的瞩目,大学生毕业生下乡对中国的新农村建设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大学生村官们很难安心农村工作,我们不得不对如何培养"不走的"村官做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8.
当代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肩负着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于大学生来说必不可少。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仅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需要,同时也是促进大学生自身成长与发展的保证。希望通过对当代财经类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研究,拓展大学生社会责任研究视角,也为培育财经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自我责任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王涛 《神州》2013,(3):250-250
人文素质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大学生作为祖国和民族未来的希望,人文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了其自身的发展,对祖国和民族未来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而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就成了大学教育者需要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如何科学的促进大学生人文素质的自我提升,本文以大学生人文素质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来探讨大学生人文素质的自我提升动力,并分别从课程体系的完善、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三个途径来促进大学生人文素质的自我提升。  相似文献   

20.
杨晓红 《沧桑》2009,(4):171-172
在高校中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就是要让在校大学生充分了解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以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要达到这样的目的,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如何针对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紧紧围绕《纲要》课教学内容,通过有效途径使大学生真正对这门课产生兴趣,在大学生中创造浓浓的爱国主义氛围是高校《纲要》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