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声音     
《南方人物周刊》2010,(8):14-14
我曾经引过在建国前毛泽东主席和黄炎培先生说过的一段话来解决“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周期律问题,最重要的是民主,只有民主才不会出现人亡政息。——温家宝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这样说  相似文献   

2.
难怪先生反思“五四”,发现“五四”期间喊得最响亮的口号“民主与科学”,其内容却极度贫乏。提口号的人,既不了解民主也不懂科学。甚至在行为上反民主反科学。如陈独秀发动“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却霸道地“不容讨论”,连有民主素养的胡适也发文说“当日若没有陈独秀‘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精神,文学革命的运动决不能引起那样大的注意。”正因为喊口号者不懂民主和科学,又急功近利,急于求成,陈独秀1915年喊出这口号,1919年还复述了这口号,到了1920年却接受阶级斗争理论,转为反民主,把民主说成是资产阶级的护身符。  相似文献   

3.
丁东 《炎黄春秋》2010,(4):44-45
今年2月27日,温家宝总理与网友第二次在线交流。有网友提问: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等现象为什么管不住?治理三公消费真的那么难吗?温家宝说:“应该管得住,必须管得住。其实,我们能够做到,最根本的是两条,第一条就是公开透明,就要让任何一项行政性支出都进入预算,而且公开让群众知道,接受群众监督;第二条就是民主监督。我曾经引过在建国前毛泽东主席和黄炎培先生说过的一段话,解决‘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周期律问题,最重要的是民主,只有民主才不会出现人亡政息,他提的是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费出国,其实也关系到整个反腐败。”  相似文献   

4.
“民主”就其字面来说,不过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意思,但这只是今天人们的理解。 作为政治术语,“民主”也并非舶来品,而是地道中国货,早在三千多年前,我国最古老的文献《尚书》中就出现了。在商夏周三代,其确切涵义是“民之主”,指是的管理和统治人民的人。《尚书·多方》说夏桀“乃大淫昏”,“崇乱有夏”,于是“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简代夏作民主。”说的是,夏桀昏乱,上天给夏民换了个新主人。《多方》这篇政  相似文献   

5.
抗战时期是中国共产党走过长期曲折道路已在思想上、政治上成熟起来的时期,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党在历史上最重视民主政治的时期之一。抗日战争一开始,毛泽东就非常重视民主问题,他说:“民主是抗日的保证。”“没有民主。抗日是要失败的。没有民主,抗日就抗不下去。有了民主,则抗他十年八年,我们也一定会胜利。”为了实现民主,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1945年7月,黄炎培在延安会见毛泽东时,有一段著名的对话.黄炎培说,"所谓‘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找到新路,‘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毛泽东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  相似文献   

7.
李剑鸣 《历史研究》2007,(1):130-157
美国革命时期,关于“民主”的界定和评价是复杂多样的,其中既反映了古典政体理论和殖民地时期民主概念的影响,又呈现出新的演变方向。当时人对民主的理解很不一致,对民主的价值评判也存在尖锐的分歧。这种基于不同的民主定义而产生的意见交锋,推动了对新型政体的探索,促成了“代表制民主”概念的出现。“代表制民主”的概念既是美国人对革命时期政体实验的观察和总结,也是民主政治“精英化”和精英政治“民主化”这一双向过程的产物。它对古代民主的原则和机制均做了改造,吸收了许多贵族制和君主制的因素。但这与其说意味着“反民主派”的得势,毋宁说是“民主派”的胜利。  相似文献   

8.
动向     
重点中共党内民主呼唤竞争性选举制度南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近日刊登文章说,发展中共党内民主,就要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建立党内竞争性选举制度。文章说,无论从民主的内容来说,还是从保障中共党员的权利来看,竞争性选举都是中共党内民主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竞争性选举是民主的标志,发展党内民主首先要建立体现中  相似文献   

9.
抗战时期毛泽东的民主主张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是中国共产党走过长期曲折道路并在思想上、政治上成熟起来的时期,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党在历史上最重视民主政治的时期之一。抗日战争一开始,毛泽东就非常重视民主问题。他说:“民主是抗日的保证。”“没有民主,抗日是要失败的。没有民主,抗日就抗不下去。有了民主,则抗他十年八年,我们也一定会胜利。”为了实现民主,党中央一方面在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全面地实行了民主政治;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国民党进行民主改革。这两方面都进行了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和丰富的经验。1945年7月,毛泽东对来延安访问的黄炎培发表了中共决定以民主政治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著名谈话,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民主是个好东西,不是对个别的人而言的,也不是对一些官员而言的;它是对整个国家和民族而言的,是对广大人民群众而言的。坦率地说,对于那些以自我利益为重的官员而言,民主不但不是一个好东西,还是一个麻烦东西,甚至是一个坏东西。试想,在民主政治条件下,官员要通过公民的选举产生,要得到多数人的拥护与支持;其权力要受到公民的制约,他不能为所欲为,还要与老百姓平起平坐、讨价还价。单这两点,很多人就不会喜欢。  相似文献   

11.
《民主是个好东西》一文的刊发,引发了海外媒体的丰富联想“解套说”、“投石问路说”等揣测纷纷出笼,而俞文对民主的论述,亦被视作对传统意识形态表述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2.
张海云 《沧桑》2011,(1):22-23,34
作为西方民主的最新发展,协商民主是对传统代议制民主的完善和超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主要体现的是代议民主,但协商性也是其重要的民主特征。为了充分发挥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制度优势,要更加积极地把协商民主应用到人大代表选举、人大立法、人大审议重大问题作出重要决定、人大人事任免、人大代表工作等方面中去。  相似文献   

13.
对于民主与民本二者的关系,在理论上有两个误区:一,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已经包含着现代民主观念,把本来属于民本范畴的思想说成是民主;二,认为民本是现代民主的初级表现形式,用传统的民本思想来理解民主。事实上,民本与民主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从民本思想中根本发展不出现代社会的民主思想来。  相似文献   

14.
<正>"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是一条比较可靠的改革路径人民论坛:党内民主是党建的重要课题。与之经常一起出现的一组概念是人民民主,有"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一说。作为党建研究方面的专家,您认为两者有何关系?应如何"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王长江:首先,"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不是一个简单的号召,是必须坚持的一条比较可靠的改革路径。中国共产党作为唯一的执政党,唯一一个对整个国家起调控和领导作用的党,实行党内民主就能带动人民民主。  相似文献   

15.
马晓红 《攀登》2010,29(3):24-2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历了制度奠基与道路探索、重新开启与理论拓展、稳步推进与理论创新、历史新起点与理论新发展的历史过程。伴随着这一过程,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也在不断完善和升华。回顾并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脉络,系统阐释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理论,总结其经验,对于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吕晓刚 《沧桑》2008,(6):78-80
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重要内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理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政治保证。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李娟  高兰 《攀登》2008,27(1):62-64
党内民主意识,是全体党员关于党内民主及其现象的认知、评价和情感体验,也是由此而产生的关于政治情感和民主心理的民主思想体系。党内民主意识是党内民主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党内民主制度化的内在动力。不断增强党内民主意识,对于推进党内民主的深入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59年召开的庐山会议是我党关于党内民主实践的一次反面经验教训,其发生有着复杂的背景,会议的结果也是对党内民主的违背。这次会议在党的历史上留下了很不良的影响,通过庐山会议的经验教训而得到的启示,对我党以后的民主建设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民主,也存在诸如选举、决策、监督等方面的分歧。这种分歧的存在及其不恰当处理方式会威胁民主本身。一个经常围绕在身边的声音——"我们需要民主吗",就是这种威胁存在是象征。社会主义民主之所以存在分歧,其原因主要是公民利益有别、价值认识不同以及民主程序本身的不完备性。要整合民主过程的分歧,根本的途径还在于:培养民主过程建制化的道德基础——"民主人格"的品德;组织民主过程建制化的社会基础——广泛多样的市民社会;确立民主过程建制化的制度——宪政秩序体系,以程序平等、程序控制、程序公开、程序制约、民主激励等制度规范为民主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0.
德谟克拉西与民主 五四运动(1919)前后,“民主”或“民主政治”,曾以德谟克拉西之译名盛行于时,当时起百科全书作用之老《辞源》(1915年初版)、老《辞海》(1938年初版)均有专条,其证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