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扶药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方面,已经受到日益广泛的国际关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都投入相当大的资金和人力,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进行扶贫,中国在扶贫方面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目前在老、少、边和山区仍有约6500万人口的生活处于严重贫困状态。如何使这6500万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致富,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极为紧迫的现实课题。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现的角度探讨扶贫机制的转变和扶贫效益的提高,对于贫困社区和贫困人口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扶贫活动在…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贫困问题一直影响着发展。对此,中国也提出众多减贫政策来保障和提高贫困人口的权益,旅游扶贫即措施之一。中国旅游扶贫在世界上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2015年国家旅游局与国务院扶贫办共同宣布,到2020年,全国形成15万个乡村旅游特色村,预计将带动约1 200万贫困人口脱贫,这标志着旅游扶贫正成为我国脱贫攻坚强有力的手段。本文旨在采用更加客观、严谨的方式,对旅游扶贫研究文献进行定量分析,以期为我国旅游扶贫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贫困人口成因及扶贫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凤荣 《攀登》2007,26(2):112-114
青海省是全国最贫困的省份之一。本文针对贫困人口的成因,重点分析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扶贫管理方面改革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精准扶贫:中国扶贫脱贫的新模式、新战略与新举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建议》提出未来5年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是:“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它同时规定:“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实效。”精准扶贫,成  相似文献   

5.
文化扶贫战略的确立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的扶贫战略可以形象地概括为实现了由“输血”、“造血”到“树人”的战略转变。所谓“输血”式扶贫,即政府以财政补贴或投资的方式将扶贫资金调拨给贫困地区,或直接向贫困地区送粮、送衣物,以缓解贫困。这对于那些特殊的贫困地区和特殊人口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输血”式的扶贫显然是救济式扶贫,并且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由于受援者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状况,这种扶贫方式并没有形成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能力,反而助长了一些地方政府和贫困人口的依赖行为。自1985年以后,开始推行帮助贫困地区形…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我国农村贫困现象得到明显缓解,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在短短20多年的时间里,我们解决了2亿多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在中国历史上和世界范围内都是了不起的成就.充分体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第二轮修志期间.扶贫事业不仅贯串续志记述时限始终。而且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条重要而清晰的发展主线。  相似文献   

7.
扶贫开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体现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要解决我国目前尚存的2000多万极端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必须进行扶贫策略、扶贫体制的调整和扶贫方式方法的创新。本文从宏观的层面对扶贫工作提出“五个结合”,以拓展扶贫工作思路,转变扶贫方法和途径,推动扶贫工作的扎实进行。  相似文献   

8.
肖小华  朱元兰 《神州》2013,(4):257-258
贵州省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众多,反贫困任务艰巨。本文旨在为扶贫项目的有效落实提供高清晰度的贫困分布状况信息,找出贫困人口。据此进一步分析贫困形成因素,最后从交通设施改善、教育培训投入、资源开发利用、扶贫资金规范管理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反贫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强调指出,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农牧区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既定的战略目标。青海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地区,农牧民贫困问题尤为突出,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农牧民温饱问题,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意义重大。认真研究探索治穷致富的措施和途径,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对策,尽快解决贫困地区群众温饱问题,是青海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一、青海农牧区贫困现状、特征及其成因青海农牧区的贫困有几个突出特点:1、贫困面广量大。截…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青海省民族自治地区的精准脱贫决定着全省脱贫目标的如期实现,作为全省民族自治地区组成部分的海北藏族自治州,贫困问题呈现面广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返贫率高等特点。海北藏族自治州精准扶贫成效显著,但也存在着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产业扶贫带动力不强、"造血式"扶贫机制建立困难、精准发力不够、扶贫资金使用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也部分体现在全省其他民族自治地区。因此,通过对海北藏族自治州精准扶贫问题的调查研究,分析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全省民族自治地区精准扶贫实践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政府历来重视扶贫开发工作,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中国领导人在各阶段的扶贫探索中,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扶贫道路及扶贫理论体系。从理论溯源看,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是中国扶贫思想形成的基础,共同富裕是贯穿扶贫思想体系的核心。从理论内容看,扶贫开发理论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贫困的产生以及贫困的缓解和消除。围绕这些根本性问题,历届中国领导人为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的  相似文献   

12.
在相关概念辨析的基础上,对国外旅游扶贫理论、实践模式、效果、研究方法、相关国际组织的作用进行了综述。国外旅游扶贫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与研究框架,为旅游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从研究内容看,自然旅游、遗产旅游、农业旅游、社区旅游是旅游扶贫的主要方式;从扶贫效果看,旅游扶贫对当地经济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需要合理的规划与操控才能可持续。旅游扶贫研究方法以宏观的定量研究为主,研究案例呈现地理集中性。今后应加强城市贫困问题、精准旅游扶贫及中国旅游扶贫案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怒江大峡谷旅游扶贫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益敏  蒋睿 《人文地理》2010,25(6):131-134
旅游扶贫是解决旅游资源丰富型地区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怒江峡谷区是个区域性的特困少数民族地区,山高坡陡、生态环境脆弱的地理环境决定传统的农业难以改变其贫困面貌。而其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生物多样性资源和独特的峡谷自然景观等旅游资源,使怒江旅游扶贫成为可能。文章分析了怒江峡谷旅游扶贫的优势、劣势资源和机遇,提出怒江旅游发展应以乡村生态旅游为目标,开发特色旅游扶贫产品,发挥政府引导和扶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政府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民政扶贫”“信贷扶贫”“科技扶贫”等扶贫渠道,为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支持贫困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近些年来,开发农村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扶贫方式倍受许多贫困地区欢迎。“开发一方景区,繁荣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丰富一方生活”的农村旅游硕果,显示了其他扶贫手段所不具有的独特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旅游扶贫毕竟是一件新事物,人们对它的认识还存在高低深浅程度的不同。从各贫困地区旅游扶贫实践中暴露出来的种种现象分析,当前,有一些问题亟须解决,旅游扶贫的内在运行规律更有待于我们去进一步探索和深入认识。  相似文献   

15.
广西集"老、少、边、山、穷"于一体,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截至2015年底,广西仍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52万人,占全国贫困人口的8.1%,居全国第四位;贫困发生率达10.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8个百分点。2012年至2017年,广西做好精准识别,做细做实精准帮扶,因村因户精准施策,大力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脱贫攻坚成绩显著,减贫成绩突出,贫困人口收入稳定增长,教育、医疗、住房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高,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但是,也面临脱贫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难度大等问题,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广西正以深度贫困地区为重点,以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和扶贫干部培训年活动为抓手,开展"五场硬仗",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相似文献   

16.
<一>、贵州贫困困境概述贵州是我国较为贫困的地区之一。虽然近三十年来,贵州省贫困状况较过去有很大改善,但目前仍是我国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深的省份。导致贵州地区贫困和制约贵州地区脱贫进程的主要因素有:地理环境恶劣,不利于生产发展,脱贫难度大;自然灾害频繁,返贫率高;扶贫对象瞄准机制不健全,扶贫资金缺口大,资金利用效率低;教育水平落后,且存在教育致贫现象。物质和人力资本存量极低、教育质量低下、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处于边缘劣势地位,使得贵州贫困地区形成一个闭合性的“贫困困境”,因而在一些贫困地区贫困现象极具顽固性。截至2011年,按照国家调整后的贫困划分标准,贵州地区的贫困发生率为33%,其中农村贫困人口1149万人,占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9.4%。  相似文献   

17.
韩宇 《区域治理》2022,(11):209-212
贫困问题一直存在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而农村贫困也一直是国家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注的重点.我国通过多年的努力奋斗,在农村贫困治理方面取得了令人称赞的成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扶贫形势的改变,以政府为主导的贫困治理机制需适应现阶段的发展要求.农业产业扶贫作为一种重要的扶贫手段,与社会组织的结合可...  相似文献   

18.
扶贫开发是一项伟大的长期的社会工程 ,它不但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而且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改革开放 ,特别是“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以来 ,广西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全区农村贫困人口从 1 978年的 2 1 0 0万人 ,减少到 1 998年的 2 5 6万人 ,贫困发生率由 6 9%降至 6 % ;49个国家和区定贫困县 (市 ) ,已有 47个基本解决了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不足 70元上升到 1 75 0元。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这些重大成效 ,在广西的发展史上应值得大书一笔。在总结本届新编地方志的经验 ,开展续修下届志书时 ,如何…  相似文献   

19.
李黎 《神州》2012,(36):211-212
重庆市近年在扶贫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经济发展迅速。这得益于重庆市的扶贫政策,即坚持片区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坚持片区开发与培育农业主导产业相结合,坚持片区开发与改善民生相结合。在实际的工作中配合加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积极整合相关部门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传统观念,构建大扶贫格局创新机制,继续深化和扩大涉农资金竞争立项制度等具体措施。同处于西部地区的广西,可以通过学习和借鉴重庆市的扶贫经验,如建立贫困地区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大对产业扶贫的支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教育、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加强广西的挟贫工作。  相似文献   

20.
贫困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不平衡以及自然生态条件差异与人类个体差异综合作用的结果。我国民族地区大多地处生态环境较差的地区,加之具有“历史不平等”的特点,经济落后,贫困尤为严重,一向有我国扶贫攻坚主战场之称。当前,在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辩证地估量民族地区的贫困形势,科学地探讨扶贫攻坚的战略抉择问题,对有效地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是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民族地区贫困现状分析李鹏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在1995年3月联合国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