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爽自1662年起,施琅将军两次率部众进兵台湾,四次上疏议请攻打台湾的专征权,至1683年统一台湾,前后经历20年,在这期间,施琅忍受两次攻台无功而返的猜疑,更有13年统一台湾政治抱负不被理解的痛苦,矢志复台,终于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统率清朝水师,越海征战,一举戡定澎台,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为维护中华民族的统一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施琅20年百折不挠,坚持攻打台湾,统一国家,特别是台湾统一后,在台湾弃或守的关键时刻,施琅以《恭陈台湾弃留疏》这篇重要的历史文献,详陈放弃台湾的严重后果,强烈呼吁台湾不能弃而不守,文献层层剖析,无私无畏,洋…  相似文献   

2.
施琅与清初统一台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政府统一台湾,是清代前期完成国家统一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是役也,施琅居首功,所谓“其功实大”①。有关施琅与清初统一台湾,已多有论著面世,今就笔者认为较重要的某些问题,论述如次:(一)施琅于康熙三年、四年两次征台湾无功而还,清廷因而猜疑顺治十八年(1661年),郑成功率军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翌年,成功病逝。郑军统帅新殁,清军侦知“被众贼心未定,又未纠合完备”。人心不稳。海澄公黄格密陈:“当应趁其荒乱犹豫之际,神速进兵剿灭之”,““断不宜行招抚。”②兵部奉旨议奏:“调集…  相似文献   

3.
从《东征集》和《平台纪略》看蓝鼎元的治台思想主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重视台湾价值的,首先是郑成功和施琅,但真正重视台湾开发和建设,重视加强台湾防卫工作的,严格地讲,还是在蓝鼎元著《东征集》和《平台纪略》大声疾呼后开始的。蓝鼎元治台主张主要表现在治官、治军、治民、治“番”和治疆等五方面。由于他的主张立足于现实,又不忘历史.计计切中要害.所以多为朝廷所采纳.影响及至后代.蓝鼎元因此被尊为“筹台之宗匠”,这两本书因此成为治台之经典.为后人所啧啧称道。  相似文献   

4.
李光地是清康熙朝著名的政治家。他一生以担任学职和铨职居多,即长期主管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官吏的调用与任免等方面的工作。他曾任乡试同考官、会试主考官、殿试读卷官、礼部侍郎,参与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担任兵部侍郎、吏部尚书,掌理文官武职的调用和任免事宜。推荐和保举施琅为复台主帅,是李光地政治上的一大建树,也是他参与熙朝吏治建设的重要契机。施琅军事上的成功也就是李光地政治上的成功。此后,李光地善识人、敢担待的政治品质为时人所称道,更为康熙帝所信用,使他在澄清熙朝吏治的过程中发挥了某些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施琅进军澎湖几个问题的考订施伟青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师渡海东征,进攻澎湖取得胜利,接着又趁有利之机招抚台湾郑氏集团,使台湾不战而下,实现了台湾与大陆的和平统一。可以说,澎湖大捷为施琅开展富有成效的招抚工作奠定了基础。因此...  相似文献   

6.
施琅(1621~1696),字尊侯,号琢公,福建晋江衙口人。他官至福建水师提督,受封靖海将军、靖海侯,为清初著名的海军将领。施琅戎马一生,战功赫赫,尤其是为台湾与大陆的大统一立下丰功伟绩,而且他在海峡两岸做出许多善举,特别是为了弘扬儒家文化,对闽台文教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7.
施琅作为清初著名将领,在收复台湾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康熙皇帝称赞施琅"才略夙优"。笔者有幸在福建见到了康熙皇帝下旨谕祭施琅的祭文的纸质文本,了解到谕祭的具体内容,填补了过去史料方面的缺失,这篇祭文作为珍贵的实物资料,在研究施琅本人和清初政治社会状况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沈葆桢是晚清时期具有重要影响的能吏名臣。他曾以翰林出任江西广信知府,升任江西巡抚。后在闽浙总督左宗棠推荐下,担任首任船政大臣达7年之久。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日本侵略者以台湾高山族居民误杀琉球船民为借口,捍然出兵侵台.占领台湾琅峤牡丹社等地。清政府急命沈葆桢以“钦命办理台湾等处海防事务兼理各国事务大臣”身份前往台湾巡防。沈葆桢赴台后,积极备战.采取切实有效的防卫措施,争取军事上的主动权,迫使日本侵略者不得不与清廷谈判、撤兵.保卫了祖国的神圣领土。同时又积极推行各项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9.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朝平定了台湾,从而完成了国家的统一。这是台湾地方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施琅是平定台湾的关键性人物。 一、施琅平定台湾符合人民的利益 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此后台湾郑氏政权采取了一系列的经营措施,对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郑氏四代(包括郑芝龙)开发台湾的功  相似文献   

10.
备受瞩目的大型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施琅大将军》在央视一经播出,立即成为街谈巷议的热点。该剧主人翁施琅——一位三百多年来争议不断的人物,再次引起社会舆论关注。有人认为,施琅成功荡除台湾割据政权,将其纳入中华行政版图,是一位了不起的爱国英雄;也有人认为,施琅两次投降清政权,甘愿为外族统治者卖  相似文献   

11.
施琅作为清初一名杰出的历史人物,他率军攻打澎湖,并最终以和平方式统一台湾,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近十几年来,有关施琅统一台湾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不仅发掘、整理了一批中文档案资料,而且据此发表了不少重要成果。但相对而言,以往的研究对外国资料部注意不够。因此,本文拟根据英国东印度公司当年留下的部分档案,结合中国历史文献记载,对施取统一台湾的具体过程及其与英国人的关系作一论述。英国东印度公司是早年就在远东地区与葡、西、荷等国进行角逐,并与台湾有过关系的商业殖民机构。早在17世纪初期,一个为荷兰…  相似文献   

12.
<正>施琅(1621~1696),字尊侯,号琢公,福建晋江衙口人。他官至福建水师提督,受封靖海将军、靖海侯,为清初著名的海军将领。施琅戎马一生,战功赫赫,尤其是为台湾与大陆的大统一立下丰功伟绩,而且他还非常热心公益事业,在海峡两岸做出许多善举,特别是为了弘扬儒家文化,对闽台文教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1683年也就是康熙二十二年,施琅为清朝取得台湾,统一全国立了大功。施琅原是郑氏部将,顺治年间投降清朝,康熙二十年能被复授为福建水师提督专征台湾,这与康熙慧眼识人知人善任有很大关系。因为,康熙一贯重视用人之道,深知正确的决策要  相似文献   

14.
“何地”是福建省云霄县马铺乡一带何氏聚居地的总称。属云霄、平和两县及台湾等地何氏的大宗祖地。自明初何彦保携眷定居繁衍于枧脚至马铺一带,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何义是何地第九世人物,先是跟随“延平郡王”郑成功在江南反清抗暴,成为郑成功麾下的得力骁将,后又顺应时势,追随施琅将军征台建功,名列《平澎台诸将姓氏》随征都督第三位,是捍卫国家统一的忠臣。  相似文献   

15.
自清军入关以来,郑氏集团就一直是活跃在东南沿海的一股重要的抗清力量,清廷对其或剿或抚,或剿抚并用,以求将其彻底收服。姚启圣在任福建总督期间,武力征服之余,非常注重对郑氏集团的招抚。在招抚政策的制定,招抚工作的实施,以及投诚人员的安插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这从一定程度上削弱和瓦解了郑氏集团,为施琅出兵澎台,清廷顺利统一台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许多军事家信奉妈祖,在军中供奉妈祖,战前祭把妈祖,以求保佑。他们信奉妈祖,一是顺民心,因为当时的军队,特别是南方水兵许多是虔诚的妈祖信徒;二是信奉妈祖为作战的精神支柱。施琅也是虔诚的妈祖信仰者,在征战台湾中多次祈求妈祖庇佑。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冬,施琅率三万舟师驻平海澳.其时“天时肠吭,泉流弹竭”,军中缺水。在天妃庙前距海数十武之处有一井,“至隆冬泽愆水涸”,施琅“乃弹抒城愫,祈吁神聪。拜祷之余,不崇朝而泉流斯溢,味转甘和,绠谈提取之声,昼夜靡问”,“凡三万之众,成资饮活,而无呼癸之虑…  相似文献   

17.
一、政治、军事1992年清史研究概况.吉祥 中国史研究动态1993;12日本80年代以来明清史研究的新潮流(要旨)(日本)森正夫史学集刊1993:4读《满洲开国史》商传  中国史研究1993:3嘉业堂抄本《清国史》影印出版 致之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2711993.6.20一部力作荟萃的清史论集一《清史新论》评介沈正 清史研究1993:4努尔哈赤举行的一次宫廷运动会何志超历史大观园1993:11皇太极喜得传国玺徐扬满族研究1993:3弘光政权速亡探析 朱永安 江苏社会科学1993:4论施琅在清统一…  相似文献   

18.
清朝初期,围绕着收复台湾的问题,郑成功和施琅展开了针锋相对、你死我活的斗争。而强烈的个性冲突以及彼此之间利益的对立,是导致他俩人从朋友到敌人、从合作到对抗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游鉴 《福建史志》2005,(5):38-39
刘铭传于清光绪十年,受清廷委任台湾事务大臣,领福建巡抚。授太子少保。加兵部尚书衔。介入抗法保台之战.管理台湾军事防务。及至战后。筹建台湾设省事宜,及被委任为首任台湾巡抚,于任内,致力于台岛内经济发展,他言道:“台湾孤悬海外,土沃产饶,宜使台地之财足供台地之用,不须取给内地,而后处常处变,均可自全。”又言道:“恒心必根恒产,足食方可足兵,中国生齿日繁,土田日寡,谋生乏术,缓急堪虞,故欲自主,必先致富,欲致富必先经商。”‘徘为封疆大吏。刘铭传的认识在当时的社会形势下,对台湾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作用。连横在《台湾通史》中评价到“台湾三百年吏才不少,而能立长治是策者,两人:日陈参军永华。日刘巡抚铭传。此皆有大勋劳于国家者也。”从他促进台湾经济发展的各项举措来看,刘铭传堪称经济大家。他以“自主”为指导,以“创新”为手段,不惧怕“商政”,提倡“官商合办、以商为主”,最后虽难免由于其经济思想上的封建性,及社会大环境的不容,没能将经济发展的各项举措执行下去。但他的经济思想仍有太多的可取之处。本文就从台湾的海运措施为背景来分析刘铭传的经济思想。  相似文献   

20.
<正>郑氏集团是明末崛起的一只海上武装力量,他们自清军入关后,于沿海坚持抗清,直至割据台湾,与清朝中央政权形成长久对峙的局面。应该说,清廷最终统一台湾,收服郑氏集团,除了施琅治水师有方,能征善战之外,更离不开福建总督姚启圣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