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冬辉 《古今谈》2001,(3):15-15
今年是辛亥革命90周年,我也是九十来岁的人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我国二千年的封建统治,这是值得我们大家庆幸,值得纪念的。可惜辛亥革命不够彻底,没能使人民真正摆脱苦难。历史告诉我们,能解救人民于苦难的只有中国共产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不忘旧时苦,方知今日甜,在此我也谈谈个人的一些体验。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这两件关系中国命运的大事相隔10年,看似巧合,其实有着必然的联系。这是因为,辛亥革命要通过资本主义道路使中华民族复兴的路没有走通,所以使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共产党登上了复兴中华民族大业的历史舞台。近一个世纪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复兴提供了根本的政治前提,抓住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创造了良好的内外环境,继承并发扬光大了辛亥革命的未竟事业,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3.
为了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同志早在两年前就开始着手编纂《辛亥革命福建英杰图志》(以下简称《图志》)。现在,这部书即将付梓,嘱我作序。我并非辛亥革命史研究领域的学者,很难在这方面发表什么意见。然而作为一名地方志系统的工作者,我确实可以也应当写几句话,向《图志》的出版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4.
去年是辛亥革命80周年,也是拙作《黄兴与中国革命》出版30年。这本书是于1961年10月,即辛亥革命50周年时,由史丹福大学出版社出版,并于1968年重印。在此后的1/4世纪中,我每年都收到点版税。当然,数目逐年递减,但我想,这对一部学术著作来说,也算不错了。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辛亥革命百年。一百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固然是短暂的,但是对于近代中国来说,辛亥革命以来的百年却是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一段时期。这也就是人们重视辛亥百年的纪念,思想界、学术界对此进行活跃讨论的原因。我对辛亥革命这一历史事件的本身并未进行过实证性的学术研究,但是作为近代历史的研究者,作为身处近代中国社会大变动的体验者,在辛亥革命百年到来的时候,感到对辛亥革命从时间与空间两个方向进行思考还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今年十月十日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纪念日。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宣布了中华民国的成立,使中国历史开始了新的一页,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有着重要意义。在辛亥革命期间,千千万万个中州儿女,包括河南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与全国各省区的人民一样,为了使我  相似文献   

7.
彭锡胜 《纵横》2011,(6):16-18
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件十分了得的大事情,从大的方面讲,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国历史由此进人一个新的拐点。从细微处而言,辛亥革命转变了国人的思想观念,使民主共和的旗帜在人们心头飘扬。就是这样一个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革命,其发端和玉成者却是一些小人物。正如毛主席所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历史由人民群众创造。  相似文献   

8.
富农经济是近代中国农村资本主义经济的一种主要形式。探讨这一课题,有助于深化对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研究和对辛亥革命社会经济背景的认识。四川是内陆地区典型的农业大省,辛亥革命前富农经济又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有某些特色。本文拟对此作一初步探讨,希望能对深入研究辛亥革命前的社会经济背景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变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辛亥革命时期的共和宪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时期出现过一些省级的临时性共和宪法,可以说是了解这个时期政治斗争及民主宪政思想水平的最佳材料。可是,过去有关辛亥革命的研究中,这却是较少接触和讨论的课题。本文拟对目前所能掌握的几种辛亥革命时期的省级共和宪法,作一综合的比较与分析,藉以说明当时制定这些宪法的各省革命政  相似文献   

10.
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民国。到民国13年(1924年),勇敢的冯玉祥将军把宣统(溥仪)皇帝从宫里驱逐出来,让他到了民间,是彻底清除封建帝制很关键的一步。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件。我的家乡定襄县的辛亥革命,是由龙门村的齐保玺、兰台村的贺炳环专程东渡日本,找见孙中山,加入他领导的同盟会开始的。在辛亥革命的高潮中,齐、贺两人回到定襄,联合牛诚修,领导了定襄县的辛亥革命。建立了民国的县政权。他们还在民众中大张旗鼓地让男人剪辫子,女人放缠脚。这对老百姓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革命。当年的民国政权,为让妇女们的脚彻底解放,专门成立查脚委员会,亲自检查妇女们的脚是否真的放开了。我母亲听到查脚的来了。吓得赶紧解去裹脚带,并藏起来。辛亥革命之后,我姐姐妹妹就幸免了缠足之苦。我父亲不但剪掉辫子,还参加了打城隍庙的行动。  相似文献   

11.
张志勇 《史学月刊》2002,2(12):31-36
清末禁烟新政虽然卓有成效,但却无法挽救清王朝的覆亡命运,反而加速了辛亥革命的爆发。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天翻地覆,自然也影响到了正在进行的禁烟运动。辛亥革命初期.由于政局动荡,禁烟运动受到了阻碍;而革命政权一旦稳固,中央及各地革命政府便立即将禁烟提上日程,雷厉风行。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一步推动了禁烟运动的发展。袁世凯窃国后,因辛亥革命的成果尚留余波,故禁烟运动仍能继续发展。而辛亥革命的成果一旦被破坏殆尽,陷入军阀混战,则禁烟运动便沦没于无形之中。革命固然不可避免地给社会带来阵痛,但却能使整个社会得以新生,而否定革命成果,则必然为社会近代化进程带来莫大危害。民主革命与社会近代化建设之辩证关系。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2.
师吉金 《百年潮》2011,(9):79-80
《百年潮》2011年第6期刊登的《毛泽东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一文,比较详细地记述了毛泽东一生对辛亥革命的论述,并进行了深入分析,笔者读后很受启发。其实,毛泽东关于辛亥革命的论述还有一些,本文补充如下。  相似文献   

13.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而海外华侨是辛亥革命强有力的支持者。他们参加或协助孙中山在各地建立革命团体,参与创建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并从经济、军事和文化诸方面参加和支援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华侨在辛亥革命中,功绩昭然,贡献卓著,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今年是辛亥革命80周年,缅怀华侨这一段光辉的历史,总结华侨与辛亥革命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现  相似文献   

14.
书桌上放着3部辛亥革命史论文集:《辛亥革命五十周年纪念论文集》(上、下册)、《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中、下册)和《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上、下册)。这3部均由中华书局出版的论文集,是中国史学会与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于1961、1981、1991年联合举办的3次纪念辛亥革命学术讨论会论文的汇编,它们是新中国辛亥革命史研究发展道路上的3座里程碑。这3次会议都在武汉举行,我有幸出席了后面两次史学界的盛会,也有幸聆听了出席第一次会议的老一辈著名史学家的报告,…  相似文献   

15.
鲁迅的1911     
张光茫 《文史月刊》2011,(12):37-37
1911年,鲁迅30岁,此时还没有启用鲁迅的笔名。这年辛亥革命爆发前后,鲁迅从经济到精神都很困顿,是辛亥革命改变了他的处境,使他成为独立撰稿人。  相似文献   

16.
一 我家隶属于满族正红旗,姓他他拉氏。珍妃、瑾妃是我的亲姑母。 珍妃在我出世前已被那拉氏迫害致死。关于她的一些事情,我是从长辈和我家老佣人的讲述中得知的。瑾妃在1924年病逝,当时我已是十几岁的孩子,并和她生活过一段时间。她的一些事情(特别是辛亥革命后的宫廷生活)都是我亲眼所见。  相似文献   

17.
辛亥革命距今已经有90个春秋,辛亥革命的研究也即将走过一个世纪的历程,学术界开展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改革开放近20年来,经过新时期史学工作的努力,对辛亥革命的研究又提出了一些新看法、新观点,研究程度进一步深化,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宽。本拟就对辛亥革命研究作一分类概述,并以拙纪念伟大的辛亥革命。  相似文献   

18.
袁世凯、徐世昌均为清末的封疆大吏。在大清帝国大厦将倾之时,此二人联手呼风唤雨,先是主张君主立宪,继之又赞成民主共和,玩弄清廷权贵于股掌之上;与此同时, 又与革命党人讨价还价, 最终使袁世凯坐上了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的宝座。《袁世凯、徐世昌与中华民国的创立》一文的作者在叙述这一历史过程中, 对徐、袁在辛亥革命及中华民国创立中的作用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任平生 《中华遗产》2011,(10):86-107
回望整整一百年前,我们领衔还能看见辛亥革命的烽烟,是的,这是一段看似遥远,却又与今天紧紧相连的历史。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的辛亥革命史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辛亥革命使中国告别几千年的封建帝制 ,踏上了建设民主共和国的漫漫长途 ,对这次革命的研究在革命尚未结束时就已开始 ,至今仍在持续进行 ,其间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热潮 ,尤其近 2 0年的研究 ,更是硕果累累 ,使辛亥革命研究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中一个最重要的分支。本文拟对 2 0世纪的辛亥革命史研究做一简略回顾 ,总结其学术成就 ,展望未来研究的走向。1949年前的辛亥革命史研究有关辛亥革命的著述 ,早在这场革命进行过程中便开始出现了。 1896年孙中山在伦敦蒙难 ,这个关系到国际法的复杂案件 ,立即引起法律专家们的关注 ,他们发表文章对此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