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藏族有个阿古登巴,是个家喻户晓的神奇人物,简直可以同格萨尔大王齐名。 有人却把他说成是宣传佛法的智者的化身,是为人民排难解忧的智慧之神、欢乐之神。 阿古,是藏语“叔叔”之意,是对长辈的尊称。登巴,有“滑稽”的意思。按藏文原意,阿古登巴就是“滑稽的叔叔!” 也有人认为,是“顿巴”不是“登巴”,“顿巴”是“导师”、“聪明人”。 其实,这两种含义并不矛盾,都符合阿古登巴的性格特点。阿古登巴实际上是一个既滑稽幽默又聪明智慧的人物,是人们尊敬的导师。 在广大的藏区,人们多叫他阿古登巴。而在四川康巴地区,有些地方却叫他“登巴俄…  相似文献   

2.
一千年前,印度的高僧帕当巴桑结来到西藏,将觉宇派的教法传授给交·释迦意希和雅隆·玛热色波。雅隆·玛热色波传下的后辈弟子多为男子,这一系称为“男觉宇派”,交·释迦意希传承给他的侄子交·索南喇嘛,交·索南喇嘛传给他的女弟子劳准玛,从劳准玛开始后辈弟子多为女子,这一系称为“女觉宇派”。“觉”意为断,意思是说该派的教法(主要指空性见、慈悲心和菩提心)能够断除人生的苦恼,能够断除生死的根源,觉宇派又称为断派。“宇”意为地方,即佛家所  相似文献   

3.
藏族有个阿古登巴,是个家喻户晓的神奇人物,简直可以同格萨尔大王齐名。不管是在西藏,还是在四川、青海、云南、甘肃的藏族地区,人人都爱说爱听阿古登巴的故事,有人甚至把这个堆穷(农奴之一种)说成是弘扬佛法的智者的化身,是为人民排难解忧的智慧之神、欢乐之神。但在许多故事中,阿古登巴完全是一个非常现实的农奴,他并不靠魔法,而是靠自己的巧计取胜。 阿古,藏语“叔叔”的意思,是对长辈的一种尊称; 登巴,有“滑稽”的意思。 按藏文原义,阿古登巴就是“滑稽的叔叔”。但也有人说,是“顿巴”,而不是“登巴”。“顿巴”是“导师”、“聪  相似文献   

4.
东非部族众多,各有自己的语言,情况较复杂。这里介绍的姓名是父系家族的一般情况。 东非人姓名的排列顺序是;本人名·父名·姓。如Aliawadhi Marumba Mkizungo(阿利阿瓦梓·马鲁姆巴·姆基宗果)是一个人名的全称,其中Aliawadhi是本人名,Marumba是父名,Mkizungo是姓。 女子姓名的排列顺序与男子相同。婚后从夫姓。如叫Tausi Pandu Kabisama(陶希·潘都·卡比萨玛)的女子嫁给了Aliawadhi Marumba Mkizungo,婚后则改称为Tausi Mkizungo(陶希·姆基宗果)。但是,也有的妇女婚后仍使用父姓。  相似文献   

5.
在离西宁相距不到200公里的青海湖北面的刚察县哈尔盖乡,生活着这个乡察拉滩的藏族,因与蒙古族世代杂居,因而形成了这个村独居特色的头饰——玛登(藏语音译)。 此地的妇女辫发风格与虽处不同,除了将头发梳理式传统的两根辫子以外,在兴顶还要留一个叫“绕瓦”( )的小辫子,宽度变小于两个大的辫子。“玛登”就是套在这三个辫子上的头饰。  相似文献   

6.
女子自梳是盛行于近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特殊婚嫁习俗。中国旧时,未嫁女子的发式为梳辫,已嫁则为梳髻,一般在出嫁当日,由母亲或大妗姐等长辈为其改梳云髻,以示身份的转变。近代珠三角地区的一些女子,为抵抗封建婚姻的束缚,在经济上获得独立后,毅然选择独身终老。和出嫁一样,她们也通过一系列独特的仪式,白行易辫为髻,以此向社会表明不言婚嫁的决心,这种仪式被称作“自梳”或“梳起”,梳起的女子被称为“自梳女”。  相似文献   

7.
玛尼石     
凡是到过西藏或藏区的朋友们,一定会在当地的山口、关隘、江畔、村落、牧场乃至天葬场附近,看到过一座座以石块垒置成的朴素祭坛——玛尼堆,藏族称之为曼扎(意为曼陀罗)或石供。玛尼堆分为两种,一种是由大小不等的石头垒集起来的、具有灵气的石堆,藏语为“多本”;还有一种是在石块或卵石  相似文献   

8.
研究西方妇女史必然涉及女权主义问题,何谓“女权主义”?顾名思义,是关于争取妇女权利的学说或理论。长期以来,女子把男子拥有的权利作为标准,争取的是与男子同样的权利,因此一般来说,在人们头脑中的“女权主义”就是争取男女平等权的学说或理论,妇女们争取男女平等权的斗争和行动就叫做“女权运动”。史学家一般认为西方女权运动开始于200多年前的法国大革命时期,但是“女权主义”(féminisme)这个词当时在法语中却并不存在,所以在法国妇女史学界中,有些人认为在这个词尚未出现、特别是尚未具有“女权主  相似文献   

9.
孔子是春秋末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名丘,字仲尼。孔子是姓孔的吗?不是,孔子是“子”姓,不过,这个“子”字与“孔子“的子不同。前者是姓,后者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或美称,孟子、荀子、韩非子的“子”也是一样。既然“孔子”的子是对这位古圣人的尊称,又说他“子”姓,那么,为什么不称他为“子子”,却称他为“孔子”呢?这个“孔”又是什么呢?原来,孔子的“孔”是氏。在古代,姓和氏是有区别的。姓是标志家族系统的族号。以姓为标志的家族,其子孙繁衍后,一族  相似文献   

10.
一、乃穷寺的创建藏文乃穷写作 gNas—chung,“乃”意为“神之所在”,指“圣迹及供神处”,“穷”意为“小”,合言之为“小神之所在”,这说明与佛教正宗诸神相比,乃穷护法所代表之神为小神,并非佛家正宗。藏文护法写作 Chos—skyong,清代以来汉字音译作吹仲、吹忠及垂仲等,吹意为“法”,仲意为“护”,其梵文的对译词为 Dharmapāla,英文作 Oracle.乾隆六年(1741)佚名的《卫藏通志》记载:“哲蚌寺,拉萨西去二十里,依山布立……下山里许有垂仲殿,乃护法喇嘛所居。此处垂仲无妻室,亦降神附体,判断祸福”。乾隆六十年(1795)松筠  相似文献   

11.
一部罕见的象形文历书——耳苏人的原始文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耳苏人,自称“布耳日”,意为白石,后转化为“耳苏”。传说东方有一个白海,海浪滔天,但是有一块巨大的白石屹立不动,光芒四射。后来从白石中出来一个人,叫“米日吴纳日”,意为黑脑壳的人。同  相似文献   

12.
邦达古巴     
十几年前,在墨竹工卡的公路沿线或乡间小道上,经常看到一个赤身裸体的男子四处奔走,人们都叫他“邦达古巴”。“邦达”是该县直工区一个乡的名字,“古巴”藏语即为哑巴,“邦达古巴”也就是邦达乡的哑巴。  相似文献   

13.
刘钊 《收藏家》2022,(3):75-82
<正>2.降三世明王降三世明王的梵文为Trailokya-Vijaya-rāja。梵语中Trailokya的原意为“三界”“三世”;Vijaya意为“降服、调服”,rāja意为“王”。这三个独立的词汇连结起来的字面意思为“降服三界(三世)的明王”。  相似文献   

14.
棍噶札拉参是喇嘛教中的转世喇嘛,俗称活佛,又译作固帑干札拉参、棍楚札拉参。蒙古族教众尊称察罕格根,意为白活佛。全称为棍噶札拉参呼图克图穆巴图多普,“系甘肃洮州蒙古”。清同治二年(1863),携带亲族到新疆库尔喀喇乌苏土尔扈特部坐禅诵经,翌年至额鲁特喇嘛馆。他在蒙古族人民中颇著威望。清廷先后封他“呼图克图”与“伊师沙布咙  相似文献   

15.
江帆 《古今谈》2007,(4):50-52
在中国古代,离婚不叫离婚,叫做休妻或者“出”妻。休妻,不用诉讼,不用裁决,主动权和专有权全掌握在男子手里;女子是完全被动的,打发你开路就得开路,无可争议,无可抗拒。  相似文献   

16.
孙维世是朱德挚友孙炳文烈士的女儿。孙炳文牺牲时,孙维世才6岁。其母亲任锐当时在上海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孙维世从小活泼可爱,嘴也甜,见了长辈就叫,周恩来夫妇叫她女儿,她也就甜甜地叫周恩来夫妇为“周爸爸”、“小超妈妈”,成为周恩来夫妇的养女,被称为“红色公主”。  相似文献   

17.
从叶城向西溯叶尔羌河而上,进入巴格地区,这里群山连绵,无边无际。我国的塔吉克族人民就散居在这交通闭塞的山区。一年初夏,一次难得的机遇使我得以造访居住在葱岭一隅的塔吉克人家。我们由向导引路,快要到一家塔吉克人的屋前时,主人已经远远地迎出门来,躬身施礼。“萨拉母来昆!”主人们说。这是一句古老的阿拉伯语,原意是“真主保佑平安”,但现在它成了一句家常祝语。一进门,女主人便将一小撮面粉分别撒在客人的双肩上。据向导介绍,这是主人祝愿我们吉祥如意的见面礼。塔吉克人非常重视礼仪:晚辈见长辈要问安;亲友相遇,男性及平辈男女之间,行握手礼。就是素不相识的人相遇也要把双手拇指并在一起互致问候,说一声,“更艾力麦古卓”(意为互相支持帮助);而女性见到男性长者,男性长者伸出右手,掌心朝上,妇女则轻轻拉住他的手指尖,吻一下手心,以示敬意;对汉族客人,只有男主人跟我们一一握手,其他人则含笑默立。塔吉克人的屋子均用木石构筑,垒石为墙,顶部先覆以树枝再用麦秸泥涂抹严实。如清代萧雄笔下所描绘的:“黄土为墙四面齐,数椽如砥复新泥。却教满地铺成锦,相率家人一室栖。”闲聊之余,发现屋顶露出条条明缝,上透蓝天,百思不解:“下雨怎么办?”主人说:“天热干...  相似文献   

18.
韩建武 《收藏家》2000,(4):22-29
唐代文治武功,均臻极盛,其时蕃胡,慕义向化,辐凑并至。上至审相、都督,下至烽堠守卒,都有胡人踪影,使唐都长安沉浸在一片扑朔迷离的胡风之中。在唐人意识中,有广义和狭义胡人之别,狭义者似专指西域人。《安禄山事迹》载安禄山曾谓哥舒翰:“我父是胡(安父为昭武九姓人),母是突厥女,尔父是突厥,母是胡(哥母为于阗人)”。高僧金刚智则自称“吾是梵僧,且非蕃胡”(宋《高僧传》)。可见  相似文献   

19.
婚使禄东赞,受命到长安.答辩唐太宗,智慧超群冠.这首诗是藏王松赞干布,派遣婚使禄东赞远赴长安,向唐太宗请婚的真实反映. 松赞,原名尺松赞,生于公元617年,在16岁那一年,由于父王在部族的权力纷争中遭到暗算,便登上了国王的宝座.他雄才大略,纳士招才,求贤辅佐,开始操持政事,文德武功,日理万机,兴邦立国,完成父辈遗业,被追谥为“干布”意为大德,后来史称“松赞干布”,意为庄严大德王,又尊称“藏王”.  相似文献   

20.
全国唯一的海归师范学校校长今天人们乐意拿“民国”说事,有个词叫“民国范”,要是真较起真来,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民国最有名的师范教育家是谁。这个人叫齐国棵。齐国棵(1883~1968),字璧亭,直隶宁津县(今属山东省)人。他是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女子师范教育奠基人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