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汤若望是继利马窦之后,从澳门来到中国内地,受到明清两朝三代皇帝重用的西方传教士。他对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交流,对澳门的存在和发展,都产生过重要影响。“通玄教师”汤若望1592年出生于德国,早年加入耶酥会任传教士。后来在葡萄牙的支持下,在中国各地传教。汤若望1622年受葡萄牙国王的派遣来到北京,先跟随利马窦等学习汉语,接着前往西安传教,崇祯三年即1630年被召回北京,以其精通天文,受到明朝君臣的欢迎和赏识,作为利马窦的助手,参与修订历法,编成《崇祯历书》,编写了一些天文和历法著作。为阻止清兵入关,明政府命汤若望监…  相似文献   

2.
主教再次传入中国,经过利玛窦等人的努力,天主教争取一席之地。到清朝入关,顺治帝时期天主教发展比较顺利,由于对汤若望的重用和礼遇,顺治帝对天主教也采取保护政策。顺治帝去世,统治集团更迭,对传教士态度发生转变,汤若望案发生,使天主教进入困难期。康熙亲政后,对汤若望案进行平反,康熙帝本人对西方自然科学有浓厚兴趣,随着圣祖容教令的颁发,天主教在中国迅速发展,但礼仪之争的发生,是天主教在清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随着中西文化不断冲突和西方武装力量的不断强大,雍正朝全面禁教已是一种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3.
杨光先与清初"历案"的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熙初年,杨光先和传教士汤若望间发生的历法之争,杨光先被视做守旧士大夫的典型,几成史界共识,这种评价有失公允。其实,清初“历案”是明末清初中国以儒学为主的传统化与西方基督教化冲突的继续。杨氏这一做法的本质,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愚顽守旧和盲目排外,而应看做是中国有识之士对西方早期殖民活动中的宗教、化侵略的抵制与反抗。  相似文献   

4.
康熙三、四年间,在中国的北京发生了一场轰动全国、震惊西方世界的大案,这就是由杨光先发起、四大辅臣操纵审理、旨在排挤和驱逐以汤若望为首的传教士的案件。对此,前人已做过不少研究工作,但有一个重要缺陷,即对此案前后所形成的几种主要文献,未予以应有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5.
康熙皇帝在中国历代君主中出类拔萃。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稳健卓识。这与他自幼勤学不辍密不可分。康熙除了具有雄厚中国传统化知识外,对“西学”也很有掌握和了解,诸如天、数学、地理、几何等都有一定成就,这是因为在他身边始终有一个称之为“外籍教师团”的西方传教士当他的教师。这些传教士想得到康熙对传教的支持,因而殷勤地向康熙传授“西学”,康熙从他们那里学习接受了西方科技化,对他勤政治国,了解西方起到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傅兰雅与上海格致书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列强用鸦片和大炮打开封闭已久的中国的大门后,一批又一批传教士涌入这块“阔别已久”的土地上。凭藉武力和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他们深入通商口岸和沿海地区传播福音、发展教徒。中国学习西方的洋务潮流兴起后,有些传教士也宣传经他们加工过的西学知识,以作为传播福音的手段,企图达到使中国基督教化的目的。但是,于1861年以传教士身份来华的英国人傅兰  相似文献   

7.
汤若望是明末清初来华的天主教耶稣会著名传教士,对中国历法的改进做出过突出贡献,因此受到明清两代朝廷重用,并得到当时思想比较开明的官僚和知识分子的赞扬和尊敬。然而,其晚年受杨光先控告,曾一度身被缧绁,几乎丢掉性命,成为轰动朝野的大案。《清史稿》载:“康熙五年(1666年),新安卫官生杨光先叩阁进所著《摘谬论})、《选择议》,斥汤若望新法十谬,并指选择荣亲王葬期误用《洪范》五行,下议政王等会同确议。议政王等议:‘历代;日法,每日十二时,分一百刻,新法改九六六刻。康熙三年立春候气,先期起管,汤若望妄奏春气…  相似文献   

8.
吴若峰 《旅游》2007,(7):56-63
当今,最让歙县昌溪乡吴氏家族感到自豪的就是至今还留在京城的老字号“吴裕泰茶庄”,这是他们祖先保留在皇都里的“吴茶”印记。几百年过去,时下的北京人仍可以通过它,品尝到美誉天下的“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屯绿”、“祁红”,以及大众化的花茶。[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清初以杨光先为代表的部分正统士大夫,遂奋起攻击汤若望和西洋历法,掀起了清初最大一宗反西教案件——“康熙历狱”。“康熙历狱”的实质就是中西历法之争,对清初士人的影响例如徐光启盛赞欧几里德之《几何原本》,以极其忠实的态度翻译出其6卷。他认为欲求超胜,必须会通。徐光启、李之藻等人是倾向于科学起源的多元论的,而且只有通过“会通以求超胜”的努力,才有希望走上近代科学大道。  相似文献   

10.
例二十 师役则掌共其献赐肉脯之事(《周礼天官外饔》) 杨先生谓: 贾公彦疏云:“掌共其献者,谓献其将帅,并赐酒肉之事并掌之”是贾以“献”字绝句。 我以为杨先生因贾公颜疏云:“掌共其献者”,便定为“贾以‘献’字绝句。”如因贾解释“献” 字便以“献” 字绝句,而先解释“献”字的并非贾公颜而是郑玄注谓:“献,谓酌其长帅”,可见郑玄便已以“献” 字绝句。其实,解释“献”字,并不足以断定以“献”字绝句。 杨先生又谓: 王氏应电云:“劳将帅日献,犒兵众日赐,献赐皆有肉脯。”按王以则掌以下十字作一句读,是也。 按杨先生的逻辑解释“献”字,便是以“献”字绝句,那么王既解释“献’又解释“赐”,便应也以“献”、“赐” 绝句,而却谓“按王以则掌以下十字作一句 读,是也。”  相似文献   

11.
中国从明朝万历到清朝道光年间,都有西方传教士在北京活动,或在朝廷内作官。在此期间各个皇帝与传教士多少都有些接触,其中以康熙皇帝与他们的接触为最广泛,关系也最密切。  相似文献   

12.
双城完颜氏家谱为布制,具有女真遗民的特点。此谱是京旗移民之际从宗谱中抄录而出,仓促间多有省略、误字。据家谱,这支完颜氏可能是兀朮媵妾之后,后金初年投附努尔哈赤,以功赐贝勒、贝子,随顺治帝迁都入关,嘉庆年间由于京旗移民定居双城陈正蓝旗二屯。  相似文献   

13.
“所有东西都留不住。”开场前,屏幕上打出这行字。这是我第二次看香港浪人剧场的戏,拜青戏节所赐,连续两年把他们带到了北京。戏还没演,惆怅先出场了。  相似文献   

14.
京剧是我国最大的戏曲剧种之一,不但在国内影响很大,而且在国外也备受推崇,被看成是中国艺术的象征。哑剧大师卓别林于1955 年在巴黎观看了京剧之后,说这是“焕发出光彩的珍珠”。 京剧起源于何时?它是怎样形成的? 这要从乾 隆皇帝说起。乾 隆皇帝爱看戏, 他数次去南方 视察,沿途有不 少戏曲引起他 的兴趣。1790 年,他过80岁 生日时,全国各 地许多好戏班 到北京演出。比 较突出的是“四大徽班”、即“三贡”、“四喜”、“知春”、“春台”四个唱徽调的戏班。他们在庆祝活动结束后,留在北京继续演出。唱二黄腔的“徽调”曲调刚健清新,演出生…  相似文献   

15.
一郎世宁,意大利人,原名约瑟·迦斯底里阿纳(Giuseppe Castiglione),一六八八年(清康熙二十七年)生于意大利北部的米兰。郎世宁是他到中国以后所取的汉文姓名。他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由欧洲耶稣会以传教士身份派来中国,到北京后,因  相似文献   

16.
顺治十一年,顺治帝在宫中开展了绘画活动,并在十二年、十三年达到高潮。他令官员进献画作,一同品评,与其交流绘画心得,并设有书画供奉。顺治帝作画一方面是出于爱好与消遣,另一方面,他给大臣画像并赏赐官员画作,以笼络臣僚。顺治帝在绘画上的成就,成功地塑造了"文治"的帝王形象,而以绘画笼络官员,则直接加强了汉人对清王朝的向心力。  相似文献   

17.
“保罗”是基督教初创时期的一位杰出的传教士的名字。为了纪念他,教会便在其名字前面加上一个“圣”字,尊称他为“圣保罗”。世界各地以“圣保罗”命名的教堂比比皆是,而位于南京太平南路396号的圣保罗教堂则是南京城内现存最早的一处基督教堂。这座教堂原属于基督教圣公会派。该派于1909年由美籍传教士季盟济传入南京。1912年,季盟济等人在门帘桥大街(今太平南路)购地盖房,并于次年建成一座小礼拜堂,命名为“圣保罗堂”。1920年,季盟济从美国募集到一笔捐款,就聘请金陵大学的建筑师齐兆昌监造,陈明记营造厂承建,对旧堂进行了翻修改建,从而…  相似文献   

18.
乃木希典,在日本近代史上是位赫赫有名的人物。在日本统治阶级看来,从明治建军到昭和军队解体的七十五年间,在晋升为日本陆军大将的一百三十四名将领里,尚能留在“国民记忆”中的,除了西乡隆盛和大山严外,就“只有乃木希典”了。他们不仅把他作为“光辉的古代武将”誉为“军神”,而且说他的一生“象征了日本国军的命运”,是“日本旧陆军典范令纲领的具体化”,视他为效忠天皇  相似文献   

19.
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后,日本当局宣称,“宗教方面,在不妨碍促进日满华合作的范围内,允许信仰自由”。其实,所谓“允许信仰自由”是假,利用宗教感化与控制中国人民的思想感情,以建立起稳固的日本殖民统治秩序,才是他们的真实目的。南京日伪当局首重佛教,这是因为南京是中国佛  相似文献   

20.
5月29日,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日子。2002年的这一天,卫俊秀先生走完了他94年的人生旅程,离开了他无比眷恋的这个世界。作为一位造诣精深的学者、书法家,他为社会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也受到了社会广泛的敬重。在此文中,我们将先生的名、字、笔名和斋名略加考察,从中亦可看出他的人生遭遇、人格修养,以及他一生中的向往和追求。卫先生幼年时皮肤白皙,骨骼清秀,且勤奋好学,聪颖过人,于是父亲便顺沿其兄“俊彦”的名字,赐其名为俊秀。入小学后,他的启蒙老师、乡秀才张之杰先生又命其字曰子英。父亲、老师的愿望,是要他在人生之路上努力进取,成为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