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民族文化是本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性符号。因此,民族文化认同研究,已经成为民族文化的一个焦点问题。本文从新疆的历史民族文化变迁角度出发,分析当今新疆民族文化认同的现状,并提出新疆民族文化认同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程守艳 《攀登》2013,(1):48-52
本文从中国社会转型的平稳性、平和性出发,通过对少数民族认同的三个不同对象的剖析,即对政党、民族和国家的认同进行分析,试图全面把握少数民族认同在政党、民族、国家三个层面的逻辑关系和本质内涵,从而加深我们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认识,帮助分析现实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社会政治以及深入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运行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韩小红  李秀东 《攀登》2008,27(4):216-218
西部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地区,民族文化多姿多彩。西部民族地区图书馆深入开发西部民族文献资源,可以为这里的少数民族提供更好的发掘民族文化精髓以及相互交流、共谋发展的条件,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文献资源支撑,更好地服务于西部大开发战略。本文立足西部民族地区实际,提出了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思路及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先秦时期,甘肃东南部地区是我国西部少数民族繁衍生息的一个重要区域,境内的西戎民族与早期嬴秦一族共同生活,相互交融,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大量的文化遗存与遗址,这为研究先秦时期张家川境内民族融合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论政治文化建设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政治稳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尹毅 《攀登》2002,21(5):12-14
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前提条件。本文阐述了政治文化建设是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途径的观点,着重分析了当前少数民族地区政治文化建设的特殊性,并进一步提出了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与其生态文化是互相联系和影响的。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认为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生态与文化是丰富多样的;研究壮族、苗族、彝族居住区生态环境及其文化关系,并认为应以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化形式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7.
该文是对“西北少数民族文学研讨会”的研讨观点的综述。少数民族文学是中国文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学同样承担着西北地区的文学使命;民族精神和西部风情共同构成了西北少数民族文学的独特风格;了解、关注和研究西北少数民族文学,因势利导,对繁荣发展整体文学文化事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历史文化认同传统的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本期"历史理论"栏目发表的五篇文章,从历史文化认同传统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历史文化认同观念与历史发展连续性的关系、历史文化认同传统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等方面作了讨论。瞿林东教授的文章指出,不同历史时期对国家的认同乃至对中国作为多民族统一国家的认同,都是以历史文化认同为基础的。深入研究历史文化认同传统对于提升中华民族的自觉、自信和自尊,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易宁教授的文章分析《尚书·周书》对历史之"同"及历史连续性的认识,指出中国古代建立在人文基础之上的历史认同观念所蕴含的异中见"同"和从变化中把握相对不变真理的思维特点源于殷周之际周人的历史思维。汪高鑫教授的文章指出,汉代大一统政治的建立,加强了以汉民族为中心的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互动。汉代的历史文化认同意识明显增强,具体表现为对治统、思想、民族和地理等方面的认同。向燕南教授的文章指出,五代至鸦片战争前虽然北方少数民族在政治上占主导地位,然而各少数民族均普遍认同汉族的历史文化。在此长达近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历史文化认同意识构成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旋律。张越教授的文章指出,近代历史研究重视探讨以汉族为主体,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共同构成的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及其规律,强调民族文化认同是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融合的重要基础。这五篇文章,对于深入认识中国历史文化认同传统及其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关系,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双重政治文化认同的困境——解读梁启超民族国家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小青 《安徽史学》2001,(1):38-40,46
本文试图从政治文化认同的角度来解读梁启超民族国家思想的困境。笔者认为,在近代国家观念建构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两个层面上,梁启超的政治文化认同出现了分离,即双重认同,这使其民族国家思想蕴含着难以克服的矛盾,进而使自己陷于两种选择的困境中。  相似文献   

10.
徐静 《沧桑》2010,(5):56-57
全球化的一维性掩盖了多元性的民族认同,追求西方现代化的先进性移动了中华民族认同的重心性。伴随着全球化的普遍性和中国大发展、快发展要求的不断凸显,中华民族认同危机显现,华夏民族文化的特性被忽视甚至被移除。其根本原因是民族认同的元认知意识——文化政治思维的缺失。因此,加强民族认同,确立明确的文化政治思维是实事之必需,更是华夏教育的根本任务,对中华民族的振兴与强大具有关键意义。  相似文献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建构基于传统文化多样性基础之上的文化共同体有着重要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有模式多建基于文化"管理"或文化"经济"的认识之上,因此,从文化治理的观点出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保护主体单一、公众参与不足、忽视"文化纽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力推"公益性保护",才能充分挖掘其公益价值、丰富其文化内涵,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2.
秦学勤  李哲 《攀登》2000,19(4):12-18
江泽民同民关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重要论述,是对我们党在新的历史务件下的文化建设导向与实践准则所作出的新的科学概括。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江泽民同志的这一重要思想,对于我们全面推进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基层文化建设,特别是农村文化建设,总体上仍是个薄弱的环节,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我国西部经济落后,人民生活相对困难,文化事业更为滞后,要想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振兴西部,基层文化建设是一项重中之重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化大革命,日本各界始终都十分关注。《朝日新闻》社等大众媒体的报道,知识分子的学术研究,由于观点和立场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日本人的革观也是复杂多样的。有赞美支持,有批判否定,有理解的批判,也有指责中国理念变质。  相似文献   

15.
<正>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不断进步,很大一个原因是人类具备不断反思的本能。我认为,进入21世纪以后人类有两个重要的反思:一是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另一个是反思人与历史的关系。过去人们不加限制地向地球攫取所需的一切,使得生态环境遭致破坏。在现代化浪潮的席卷下,文化进化论的影响和文化一体化的趋势使得越来越多的"弱势文化"在"强势文化"的侵蚀下处于灭绝或濒临  相似文献   

16.
文物古迹是过去文化的载体,文化既是不同人们共同体在特定时空中适应环境与社会的结晶,也是人类曾经的生存可能性的记录,因此,文化遗产是发展的智慧资源而非包袱。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文物与文化遗产及其价值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拓展和提高的过程,经历了由古玩、文物到全民性的文化遗产自觉的演变。正确认识和处理不同文化及历史文化遗产,既是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发展过程中无法避开的选择,也是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古今中外文化大会面时代人类和谐共处、共同繁荣的前提性要求。  相似文献   

17.
18.
文化传播与文化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峻 《华夏考古》2003,11(2):105-112
为了解释文化因素的发展过程,本文首先回顾了19世纪以来文化演变和文化传播的研究历史,然后概括了贸易、迁徙和文化扩散作为文化传播的三种方式,并对其作了具体分析。而且对文化变迁的动力,作者也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9.
吴敏焕 《文博》2008,(5):32-34
为了从理论上探索如何进行文物旅游景点中的文化翻译的有效途径,通过引用资料和举例分析等方法,文章指出了可以采用归化、异化和释义的途径来翻译文物景点中所涉及的中西方文化差异问题.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开创性的抢救历史文化的工程,是惠及子孙后代的德政工程。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利于促进和谐文化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