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年7月为配合“西气东输”管道工程建设项目,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考古队对管线涉及范围内的玉门白土良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白土良墓群位于玉门市清泉乡白土良村二组东北部约1公里的白土良台地上(图一)。墓地东临骟马河,南靠312国道,北部为骟马城。这次  相似文献   

2.
2004年6月,为配合清——嘉高速公路的建设,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公路所涉及的崔家南湾墓群的2座砖室墓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本次发掘的墓葬位于酒泉市肃州区西店村三、四队的界地处,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3.
4.
张氏墓群位于苏州东南25公里甪直镇的张陵山上,行政区划隶属吴县。张氏墓群是一处重要的六朝贵族家族墓地(图一、二)。上世纪70年代末期,南京博物院会同苏州物考古部门进行了发掘工作,由于物出土后多处保管,字图片资料流失,所以至今没有比较正式的报道。鉴于这批材料的重要性,现将所知材料编写出来,以提供学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2005年2 ̄3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梅州市和蕉岭县有关单位对天汕高速公路全线(粤境)进行了文物调查勘探。之后,于5 ̄8月,对蕉岭段蕉城镇东山遗址等公路用地范围内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了一批商周时期以及宋、明清的陶器、石器以及瓷器。本简报就其中东山和河岭两处的调  相似文献   

6.
1990年9月,经国家物局批准,甘肃省物考古研究所对甘肃安西县境内的踏实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了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墓葬,编号90ATM1。现将发掘清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2005年11月。武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武威市凉州区新华乡磨嘴子汉墓群山坡上,抢救性地清理了一座被雨水冲刷而坍塌的汉代土洞墓,现将此次清理发掘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磨嘴子汉墓群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新华乡磨嘴子村,20世纪50~90年代,在此进行过数次大规模发掘,共发掘清理西汉至东汉时期墓葬近百座,出土王杖诏书令册简等重要文物。2005年11月,武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磨嘴子村清理了一座汉代墓葬。此墓为斜坡式墓道土洞墓,墓室平面呈长方形,中后部有一木棺,棺内墓主身上残留丝织品。随葬器物以木器为主,也有少量陶器、铜器、漆器等。这座墓葬的年代应为西汉末至东汉初期,墓内出土的丝织品,为研究汉代纺织技术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9.
马鬃山玉矿遗址位于甘肃省肃北县马鬃山镇西北约22公里的河盐湖径保尔草场。2011年10~11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调查和发掘,调查确定遗址面积约5平方公里,发掘面积为150平方米,清理的遗迹有矿坑、防御性建筑、作坊、灰坑,出土陶器、石器、金属器、玉料及毛坯等200余件。从发掘资料看,遗址的年代下限为汉代,是目前在西北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玉矿遗址。此次发掘为研究骗马文化提供了新资料,出土的玉矿原料为研究马鬃山玉矿的矿物成分、矿藏成因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0.
玉门官庄古墓群位于玉门镇西北16.5公里的柳河乡官庄村南1公里、玉门镇农垦局西干渠南400米的戈壁滩上(图一).墓群范围东西长约1000、南北宽约300米,面积约30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11.
2001年7—9月,为了配合疏勒河流域土地开发暨移民安置工程,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安西县旱湖垴遗址土地开发范围内所涉及的墓葬和窑址进行了清理发掘,共清理墓葬21座,窑址2座。  相似文献   

12.
甘肃玉门金鸡梁十六国墓葬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09年2~4月对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管线经过的玉门市清泉乡金鸡梁及其附近的墓葬进行了清理发掘。墓群分布在茫茫戈壁上,3座、4座或5座墓葬组成一组,呈南北向一线分布,地面未发现茔圈。共清理墓葬24座,分为砖室墓、砾石洞室墓、砖石混合墓等几种类型。在个别木棺盖板内绘有伏羲女娲图像。随葬器物以陶器为主,另有少量铜器、铁器、竹木器、丝织品、刻画砖等。在木棺挡板及出土的木封检、文字砖上分别有"建兴"、"升平"纪年文字,可确定这批墓葬的年代为十六国前凉中晚期。  相似文献   

13.
曹家湾墓地,位于孝感城北郊,滚子河的东岸。1991年-1993年为配合建设工程,在此发掘清理南朝砖室墓5座,唐代砖室2座,共出土瓷器、滑石器、银器、铜器及铜钱等30余件。这批墓葬构筑形制讲究,时代特征明显,对于研究鄂东北地区六朝及唐代砖室墓的演变规律,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老河口市北岗东汉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岗位于老河口市以北约22公里的纪洪镇纪洪村境内,是一处汉代中小型墓葬地。2002年2月,老河口市博物馆对其中两座破坏严重的墓葬进行了清理,出土了大批的东汉时期物,为研究该地区的汉代墓葬提供了一批新资料。  相似文献   

15.
擂鼓台墓地是荆州市一处较重要的秦汉墓地,1991年抢救性发掘了2座秦墓,出土了一批铜、陶、漆木器。根据出土器物推断墓葬时代为秦统一之后至西汉前期,这几座墓葬丰富了该地区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6.
湖熟曾为两汉时期湖熟县治所在地,汉代墓葬较为集中。以往考古发掘的汉代墓葬多为西汉中晚期以降,未见西汉早期墓。窑上村6、7号汉墓,时代属西汉早期,其清理规范、资料完整,在墓葬时代及分布区域上较以往有所突破,对于研究湖熟一带汉墓的分布规律乃至南京地区汉墓形制的演进及汉代丧葬礼俗等都具有比较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配合荆门市宝源集团木业有限公司厂房建设,荆门市博物馆对该工程范围内用地进行了考古勘探。本文主要介绍了二期扩建工程中考古发掘的8座两汉墓,这批墓葬的发掘丰富了该地区的两汉文化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8.
马鞍山寺门口东吴墓,墓葬形制为“十字形”多室墓,反映了与长江中游东吴墓葬形制上的承接关系,该墓葬未经扰乱,出土的一些陶瓷器和精美的铜镜,为研究长江下游地区东吴时期的墓葬埋葬习俗,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9.
陕西高陵县益尔公司秦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 0 2年 1月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阳陵考古队在配合高陵县益尔公司基建考古工作中 ,钻探出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及 66座古墓葬。 3月至 1 1月 ,我们对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发掘总面积为 1 0 0 0平方米。发掘出新石器时代房址 5处、陶窑 5座及数量众多的灰坑等 ,清理战国至清代古墓葬 66座 ,出土了一批珍贵的陶、铜、石质文物。 66座古墓葬中有秦墓 5 1座 ,汉、唐、明、清墓 1 5座。现将这批墓葬中的秦墓资料简报如下 ,新石器时代遗址及其他时代墓葬资料 ,我们将另行整理公布。一、地理位置益尔公司秦墓位于高陵县泾渭镇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