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太云 《沧桑》2009,(3):243-244
林照文是乌江流域一位有特色的土家族作家,他的乌江系列小说具有十分鲜明的地域与民族特色。本文紧扣自然风情、民俗民情、文化人文三个关键词来论述林照文小说的乌江特色和土家情结。林照文的作品具有乌江的阳刚之气、执著的土家情感。  相似文献   

2.
袁荳 《神州》2014,(3):30-30
土家族摆手舞是土家族民族形象的代表,其动作简单生动,即能形象的反映土家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状态,又带有浓厚的地域舞蹈色彩,舞曲节奏鲜明,动作简单易学。对于动作特点的分析主要从土家摆手舞的历史和动作起源、基本动作特点和表演形式动作特点三个方面了解摆手舞的特点,了解摆手舞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大众性质。  相似文献   

3.
汪荣  荣霞 《黑龙江史志》2013,(15):267-268
三峡库区历来是土家族的主要居住地,心灵手巧的土家人世代传承有丰富的传统手工艺,这些特殊的民俗文化组成了三峡库区的非物质文化,有力地推动了三峡库区经济的发展。文章从库区土家族织锦工艺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入手,探讨了织锦工艺的文化艺术、民族特色和商业价值,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峡库区土家族织锦工艺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路径,并对土家织锦工艺的开发利用对库区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的贡献作出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4.
龙圣 《民俗研究》2013,(1):115-123
白帝天王信仰在清嘉庆以前并非今天湘、鄂、川、黔土家族聚居地区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经嘉庆及此后历次神明“标准化”的推动,才成为上述地区普遍流行的信仰。因此,将其作为土家地区自古遗留的共同文化论证土家族是一个民族并不合适。尽管如此,各土家地区仍然存在相似的三神信仰可证明土家族有共同的文化特征,而白帝天王只是这一共同特征的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5.
读了《羌人·巴人·土家族》一文,颇有收获。此不失为研究巴蜀史及土家族史方面的重要论文,文中运用文献记载、民族语言、文物考古及民族学诸资料,对古羌人与巴人、土家族之间的渊源关系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黔东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湘鄂西中央分局领导下,红三军与黔东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它是贵州高原上树起的第一面革命红旗。这块根据地包括贵州东部的沿河、德江、印江。松桃及四川的秀山、酉阳等广大地区,“中心区域,东西宽六、七十里,南北长一百里,人口约Ic万。”①它的建立和发展,对中国革命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1111934年,红三军准备开辟鄂川边的意图受阻后,决定进军黔东地区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此时的黔东地区有着建立根据地的良好条件:一是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黔东一带是土家族、苗族等十多…  相似文献   

7.
代茜 《民俗研究》2006,(3):67-80
一、土家烧饼风靡全国2005年,一种名叫“土家烧饼”的风味小吃风靡全国,似乎一夜之间遍及各地的大街小巷。“土家烧饼”来自湖北土家族的聚集地恩施,土家人结合自己的饮食习惯,做成别具风味的表面撒有馅料的圆形烤饼。自2005年5月第一家土家烧饼店在武汉出现至今,土家烧饼已由我国的西部逐渐向东扩张。这些“土家烧饼”店无一例外地有着相似的店铺装饰,翠竹、红线、簸箕等“土家族”店面装饰元素;叫着相似的店名:“土家族烧饼”、“土老冒烧饼”、“土家烧饼大王”、“掉渣烧饼”、“土掉渣烧饼”、“掉馅的烧饼”、“土家西施烧饼”等。短…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传承的文化精髓具有丰富性,其中就包括了黔东民歌,它无论是在演唱、歌词,还是在旋律上都具有较高的欣赏性和艺术性,同时这也是地方特色的一大体现。基于此,本文将以黔东民歌唱歌课教学气息的运用为研究对象,对其气息应用、共鸣应用、语言及其演唱润腔的特点进行分析,促进唱歌课教学的更好开展。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二年十月,我随同黔西南布衣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参观团前往湖南、广西参观学习,其间着重参观的湘西土家族地区,恰是我离别三十多年的家乡。故里重游,耳目一新。当年偏僻穷苦的土家寨,而今已是山青水秀的鱼米乡了。广大群众笑逐颜开,到处是一片繁荣欢乐的景象。耳闻目睹,感受极深,本文就这次参观所及介绍湘西土家族的一些情况。土家族是我国历史悠久,具有光荣传统的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二百八十多万,主要分布在湘西、鄂西、川东一带。湘西聚居区是湘、鄂、川、黔四省边界的大山区。武陵山横  相似文献   

10.
深白色 《风景名胜》2017,(11):96-101
恩施,湖北西部,巴楚相交.一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家、苗、侗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世代聚居,春有“小仙本那”,夏为“世界凉都”,秋誉“南方喀纳斯”,冬则堪比“中国版阿尔卑斯”;恩施被誉为中国最年轻的自治州,原始淳朴的自然仙乡,上古巴文化发源地,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地.  相似文献   

11.
陈飞  方国剑 《文博》2006,(5):9-13
鄂西地区自古是土家族人的聚集地,独特的地域特征和土家特有的文化形式,造就了一大批土家文化奇观,尤以土家建筑最具特点。在鄂西利川市境内保留有众多的土家的建筑,其中以大水井古建筑群最具代表性,被誉为土家建筑中的“明珠”。  相似文献   

12.
湖北出土巴式青铜器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鄂西南一带,鄂西北、江汉地区也有少许发现。从全国来看,出土巴式铜器较多的地区,主要在川东、鄂西、湘西、黔东北,而这些地区在地理位置上又紧紧相连,形成了一个大的文化区,这个文化区和史籍上所载的巴人活动范围是相符的。如今,这里是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其风俗习惯基本相同。所以,这些巴式青铜器的出土,对研究土家族族源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河西民歌历史悠久,自汉晋有记载开始算起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河西民歌在广大的河西人民中间世代流传、广为传唱,其内容丰富、语言朴实、曲调流畅,在群众中有深厚的土壤和根基。本文对河西汉族民歌形成的文化背景加以概述,试图以张掖民歌为研究对象,进一步说明河西民歌的内容分类、曲调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今黔、川东、湘、鄂西一带,属古黔中文化圈,乃苗、土家、汉(客)等民族世代杂居地,其傩本为中原文化之播生品。但近却流行苗傩、土家傩之称谓,且常堂而皇之地见诸于报端,更有冠其为“活化石”者。为有利于华夏祭祀文化堆积之开掘,实事求是地认识傩,笔者在对  相似文献   

15.
值此新中国六十周年华诞之际,唐承德著、中共铜仁地委党史研究室编的《贺龙黔东情缘》一书,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这本书真实地记录了贺龙四进四出黔东的历史.展现了黔东人民四次跟随贺龙闹革命的生动历史画卷,表达了黔东人民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作出了卓越贡献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贺龙元帅的怀念与颂扬!  相似文献   

16.
《山茶》2010,(5):38-40
土家族是湘、鄂、渝、黔毗连地带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湖南西部、湖北西南部、重庆东部和贵州东北部的武陵山区。这里山峦叠嶂、沟壑纵横,土家族的先民们在千百年来与自然抗争的过程中,创造出种类繁多、形态丰富、内涵深远、独具民族特点和浓郁生活气息的民间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7.
凤刚(贵州丹寨县志办)丹寨县是个苗族人口占70%以上的少数民族山区县,县内100%的行政村(街)、84%的自然寨居住有苗族户,世代生活在这里的苗族人民,绝大多数属于苗族中的“嘎闹”支系,操用苗语黔东方言。勤劳智慧的丹寨苗族人民不仅在生产劳动中了光辉的物质成就,而且还形成了种种质朴多彩的传统生产习俗。拙文之意,不仅是单纯记述这些生产习俗的外在特征,以供人们知晓一方之风情趣事,更是力图探寻这些生产习俗之所以形成和延续的内在原因,让人们了解苗族人民的独具特色的民俗心理,从而有助于有关部门和人们在新生民…  相似文献   

18.
土族人民能歌善舞,其歌曲种类繁多,有"安召"、"花儿"等,分家曲和山歌。曲调都有衬句,而且尾音拖长而下滑、深沉,回味无穷。家曲有赞歌、问答歌、婚礼曲等。民歌作为重要的民间艺术形式、透视人民社会生活的窗口,在土族人民中世代口头相传,生动地反映了土族社会的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19.
关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卫 《南方文物》2006,(1):96-10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它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共同财富,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文化命脉,包括了人类的情感,包含了难于言传的意义和不可估量的价值,它与我们的生活和整个社会息息相关。中国人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物质条件下,创造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些形式繁复、品类齐全的非物质化遗产淳朴、鲜活,构成了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财富,在中国文化中占据半壁江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内心情感、道德理念的真实反映,已深深地…  相似文献   

20.
生活在今鄂西、湘西、川东以及黔东崇山峻岭、幽谷山寨中的土家族,是一个具有悠远古代文化的民族。这种古老神奇的文化以其独特的民族传承和表现方式鲜活在其民族居处的区域之中。色彩绚烂、织工精美的西兰卡普,婚丧嫁娶的锣鼓,盛大喜庆之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