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南开学校基督教青年会的建立基督教青年会(The Young 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英文缩写Y.M.C.A.)简称"青年会",是基督教新教的社会活动组织之一,1844年由英国人乔治·威廉在伦敦创立。1895年,当时最有影响力的青年会组织——青年会北美协会派遣来会理(David W. Lyon)来华开展工作。同  相似文献   

2.
任耀博 《百年潮》2020,(1):13-17
周恩来和基督教青年会人士的交往,除了在青年时期与南开学校基督教青年会、留日学生基督教青年会有过短暂的接触外,主要是从全面抗战时期开始的。他先后结识了基督教青年会的吴耀宗、邓裕志、刘良模等人,这些基督教青年会人士通过与周恩来的交往,思想发生很大变化,在政治上积极向中国共产党靠拢,逐渐认同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救国主张,加人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组织里,为革命事业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3.
正被毛泽东评为"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的鲁迅先生,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张照片是他于1936年10月8日抱病前往上海八仙桥基督教青年会参观"第二届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在青年会九楼会见木刻青年时的情景。11天后,由于在访友归途中受了风寒,鲁迅大病突发,竟于19日病逝于上海寓所。  相似文献   

4.
关心 《民国档案》2013,(3):102-107
20世纪20年代是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非常时期,表现为政局动荡、思想活跃、文化丰富等多种特点。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作为一个拥有众多青年成员的宗教社会团体,在此期间,顺社会变革和艺术发展之势,于传播宗教与服务社会之时,以其丰富的音乐传播活动深入于各地城市社会之中,在联络与教育青年、推进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向广大青年和社会民众大力推广音乐文化,扩大了近代西方音乐文化在中国的影响,促进了中西音乐艺术的结合。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基督教青年会"服务社会"活动的开展,都促进了基督教青年会工作的发展。随着其向本土化、世俗化的转变,这种音乐推广活动所产生的社会成效更加明显,不仅丰富着城市民众的文化生活,也推进了中国音乐文化的近代发展。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初,基督教青年会已在中国天津、香港、上海、北京、广州等重要城市相继建立。此时的武汉三镇由于近代文明的影响,新型工业、新式教育、商业贸易呈现出初步的繁荣。一批知识分子、工商界上层、教会领袖等开始热衷于推动新的社会风尚。基督教青年会在武汉的活动由此应运而生。早在1906年,教会所办的文华书院、博文书院、仁济医学院等出现了基督教青年会的校会活动。与此同时,基督教青年会北美协会把在远东扩展青年会运动的目标放在了汉口等城市。北美协会当时筹款200万美元,并决定四分之一用于在中国的八个大城市修建有现代设备的青年会会所,汉口有幸成为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中国的基督教青年会外籍干事大多离华返美,但仍有一少部分人留在中国,继续中国基督教青年会的活动。按照规定,外籍干事要定期向北美协会负责人汇报工作,下面这段资料就是当时担任北平基督教青年会代理总干事职务的外籍干事陶德满于1938年9月1日写给北美协会总干事鲍乃德的一封信。主要内容是抗战初期华北地区基督教青年会所受挫折及其努力,也谈及日本帝国主义在华北的殖民统治。  相似文献   

7.
宋如海(1890—1958年),安徽怀宁人,基督教徒.南京金陵大学毕业后,于1916年任武昌基督教青年会体育干事,1921年升为总干事,1928年任汉口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1951年离职.纵观宋如海的一生,其事业成就不在宗教,而在兴办和推动群众体育运动.特别是在旧中国,他在武汉地区宣传和组织一系列群众体育运动,为武汉现代体育运动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苏南的一次古玩交流会上。偶而觅得“上海基督教青年会第三十七届征求纪念”章一枚。该章用白银制作,直径50毫米。重55克。纪念章制作工艺十分精致细腻。章正面中心主体镌有浮雕书籍。书籍外环铸有三十八轮扇形光芒轮。其外环铸有工整的老宋体“人格建国”,“非以役人,乃役於人”字样。章背面铸有“上海基二年(1876年)基督教青年会传入中国后。在上海设立的第一个青年会。  相似文献   

9.
基督教在我省苗族地区流传甚广,在苗族聚居的许多村寨中,人们由信仰传统的原始宗教转而信仰基督教,究其原因,我认为这与基督教传入贵州时,贵州苗族地区所处的政治、经济地位和风俗习惯有着很大关系。基督教传入贵州始于一八七七年(清光绪三年),当时到贵州传教的为基督教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中国近代史,基督教的传播与扩散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尤其是19世纪末基督教是如何在中国内地传播与立足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美国基督教公理会传入汾阳与立足发展,反映当时的"借医传教"。  相似文献   

11.
面对国破家亡的民族危机,中国基督教青年会改变了以演讲、体育、启发民智、传播西方文化和宗教文化的工作方式,发展出以军人服务、学生救济、难民救济的工作内容。从1936年的百灵庙慰劳到1943年的印缅分部的军人服务,基督教青年会军人服务部全盛时期有50个支部和5个游行工作队。它始终与中华民族的全民抗战在一起,与战争紧密结合,随战争的转移而转移,随战争的需要而服务,鼓舞士气,安慰民心,服务官兵。这一切为基督教进一步融入中国本土社会、为在新社会中基督教的改造做出贡献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基督教与佛教在中国传播命运迥异缘由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丹 《世界历史》2002,(3):106-112
对于中国,基督教与佛教同为外来宗教,但它们在中国传播的命运却大相径庭。前自唐朝初年传入中国(称景教),虽经四次传播高潮,却始终未能融入中国化主流,对中国化而言,至今仍是异质化。佛教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经魏、晋到隋、唐而中国化,  相似文献   

13.
<正>青年会全称为"基督教青年会",1844年6月6日由英国商人乔治威廉创立于英国伦敦,很快就遍布中国,构成了市民日常娱乐生活的聚集空间,成为城市娱乐体系的一部分,与一般娱乐空间不同,它传播新的知识、推广新的艺术形态、聚集新的艺术思想的传播者、提供市民体育健身场所,不仅从娱乐形态,还是从文化内容来看,都呈现出早期中国城市现代性的曙光。青年会与民  相似文献   

14.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并列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是在公元前六世纪到前五世纪,由释迦牟尼创建于古印度。释迦牟尼得道之后,主要在中印度的恒河流域向众生宣传自己证悟的真理。到孔雀王朝时期,阿育王把佛教奉为国教,建佛塔、修寺院,并派传教师到缅甸、斯里兰卡、叙利亚、埃及等国家传教,使佛教逐渐成为世界性宗教。早在西汉时期,我国通向西域诸国的丝绸之路已经开通,随着政治、经济、文化交往的发展,佛教也由印度传入中国。佛教传入中国后,基本上形成三大体系:一为汉语系的汉传佛教;一为藏语系的藏传佛教;一为巴利语系的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佛教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亚运风     
上世纪初,菲律宾首都马尼拉每年都举办名为"嘉华年会"的节日活动,其中举行各种体育竞赛。1911年9月,菲律宾体育协会会长、基督教青年会体育干事、美国人布朗访问了中国和日本,受到中国"全国学校区分队第一次体育同盟会"和日本体育人士的欢迎。  相似文献   

16.
基督教自18至19世纪期间,由于欧美教会出现过两次宗教觉醒之复兴运动,此乃受耶稣被钉十字架逝世后,使徒起而将"福音普传"世界使命之影响,相继组织差会(Missionary Society),差派传教士至亚、非洲等地普传教义。较著的差会,如英国之伦敦传道会、圣公会;欧陆信义宗的三巴会——巴色、巴冕、巴陵;美国的浸信会、长老会、美以美会、美部会等。而中国即为上述欧  相似文献   

17.
滕松梅 《史学月刊》2007,(11):131-134
广义的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基督教,均以信奉耶稣基督是救世主为主要教义。据在西安出土的大秦景教碑记载,早在公元635年,基督教已由波斯传入中国。但由于未能深深扎根于中国的社会与文化,基督教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甚至几度消失。19世纪,基督教从西方重新传入,由于传教活动受到列强不平等条约保护,教会受差会控制,直接或间接参与了对我国殖民侵略和掠夺,因而从根本上看,在我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的背景下,基督教的传入和传播,基督教会的活动,严重阻碍了我国近代的历史发展。但是也要看到基督教的传入和在我国的发展,开阔了国人…  相似文献   

18.
基督教青年会(英文名词缩写YMCA)是具有基督教性质的社会团体.它的宗旨是:“服务社会,造福人群.”它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活动(如文化娱乐活动、体育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吸引社会各界人士接触和了解基督教,从而达到信仰基督教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古代寺院藏书简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磊 《文献》2002,(4):176-191
一、寺院藏书的历史 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佛教藏书的兴起阶段.汉地佛教在西汉哀帝元年(公元前2年)传入中国,《浮屠经》是第一部成文的汉译佛经.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68),汉明帝在洛阳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佛教寺院藏书便随即产生.  相似文献   

20.
1932年10月,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总干事余日章赴美宣传抗日,并为东北义勇军进行募捐.在美期间,他将所见所闻写成公开信,进行传播,以扩大影响.此信引起美国方面关注,美国驻南京总领事裴克先后向美国国务卿和驻北平公使进行汇报.从余日章信中不仅可以看出美国侨民对于东北义勇军抗战的热情支持,而且对中日在美国的宣传战形势也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